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碎和揉切对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玉米秸秆切碎和揉切后调制青贮饲料,60d后开封测定青贮饲料发酵产物。结果表明:随着青贮前青玉米秸秆切短长度的增加,青贮饲料氨态氮增加(P<0.05),乳酸含量下降(P<0.05),pH值上升(P<0.05),乳酸菌菌落极显著(P<0.01)减少。不同切碎长度青玉米秸秆经揉切后调制青贮,能明显提高青贮发酵产物的乳酸含量。  相似文献   

2.
青贮饲料是用含一定量水分的作物秸秆经发酵调制后的产物,可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是玉米秸秆再利用的好途径.青贮饲料在制作过程中是靠秸秆上携带的微生物的繁殖进行发酵,因此容易腐败变质,而且发酵时间较长.为了提高青贮效果,可在青贮过程中加入青贮饲料添加剂,对微生物的活动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正>黄贮,是相对于青贮而言的一种秸秆饲料发酵办法。和青贮使用新鲜秸秆、自然发酵不同,黄贮是利用干秸秆做原料,通过添加适量水和生物菌剂,发酵以后利用的一种技术。黄贮加入的高效复合菌剂,在适宜的厌氧环境下,将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甚至一些木质素分解,并转化为糖类。糖类经有机酸发酵转化为乳酸、乙酸和丙酸,并抑制丁酸菌和霉菌等有害菌的繁殖,最后达到与青贮同样的贮存效果。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7):60-64
以发酵初期(5 d)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为材料,分离获得乳酸菌菌株。经过表型特征,不同温度、p H和盐浓度生长,不同糖发酵底物和生长产酸速率筛选鉴定,选取3株乳酸菌通过测定16S rRNA序列,进一步鉴定属种。结果表明:菌株C1、C5和C8分别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均可以在15~45℃环境下生长。菌株C5能在6%Na Cl,p H 3.0~6.0培养基中生长,并且与菌株C1和C8相比,具有更强的产酸和耐酸能力,适宜用作玉米秸秆青贮生产的乳酸菌添加剂。考虑到乳酸杆菌和肠球菌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亦可将植物乳杆菌C5与肠球菌(C1和C8)组合添加用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5.
不同玉米品种(系)的全株、果穗与秸秆青贮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玉米品系的全株、果穗及秸秆青贮效能和利用特性,以3个粮饲通用玉米新品系和1个专用青贮玉米为材料,于3/4乳线期测定生物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制作全株、果穗及秸秆青贮,发酵60 d后测定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4个品种(系)生育期变幅为120~123 d,MTP-080生育期最长且绿叶数及绿叶比最高,MTP-082生育期居中但全株和果穗鲜干产量均最高。全株青贮中雅玉青贮8号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MTP-082粗蛋白、淀粉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最高,MTP-082泌乳净能显著高于雅玉青贮8号和MTP-080。各品种(系)全株及果穗青贮pH为3.53~4.07,氨态氮/总氮小于10%,费氏评分均在110分以上,青贮发酵品质总体评价均为优级。果穗青贮总能、总可消化养分、消化能、代谢能、维持净能、增重净能及泌乳净能显著高于全株青贮和秸秆青贮。果穗青贮相对饲用价值为全株青贮的2.05倍、秸秆青贮的3.37倍。综上,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如MTP-082全株青贮产量高,持绿性适中,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优,而且是制作果穗青贮的优质原料,因地制宜选择粮饲通用玉米发展果穗青贮将有利于种养殖业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用EM技术发酵并长期贮存秸秆和EM添加青贮的可能性,我们于1996年10月进行了EM秸秆微贮、秸秆发酵后干贮及EM添加青贮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试验分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在草原站室内发酵秸秆6缸,其中小麦秸、菜籽秸、干土豆蔓各2缸,每缸发酵秸秆粉30公斤。方法是:先将EM原液0.03毫升加入25公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EM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以观察两种方法处理的玉米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用EM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奶牛较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提高1.03%,平均产奶量提高2.02%,经济效益提高0.13元;EM原液发酵的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1∶1混合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平均产奶量、经济效益分别比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的奶牛提高2.85%、2.99%和1.15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处理水稻秸秆对瘤胃发酵模式、甲烷产量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各处理分别以干秸秆(对照)、青贮秸秆、氨化秸秆和碱化秸秆为发酵底物,通过体外产气量法,测定培养72 h内的产气量、甲烷产量、瘤胃发酵参数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贮、氨化和碱化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秸秆体外培养72 h的产气量和24 h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碱化处理显著增加了72 h的甲烷产量(P0.05),青贮和氨化处理显著增加了24 h的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乙酸/丙酸(P0.05)。各处理中以碱化秸秆的产气量(220.3 m L)和甲烷产量(43.23 m L)最高。与未处理的干秸秆相比,氨化和碱化处理显著提高了体外培养24 h培养液中琥珀酸丝状杆菌的相对数量(P0.05),氨化处理显著降低了甲烷菌的相对数量(P0.05),而各处理对培养液中的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和原虫的相对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对水稻秸秆进行青贮、氨化和碱化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体外瘤胃的发酵模式、甲烷生成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从甲烷减排角度考虑,可选择青贮和氨化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比常规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发酵膨化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体内瘤胃消失率及对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秸秆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粗纤维的含量显著低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且青贮玉米秸秆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各营养成分的瘤胃消失率显著高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青贮玉米秸秆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的乙酸、丙酸、丁酸、挥发性脂肪酸总量显著大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与发酵膨化玉米秸秆相比,青贮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体内瘤胃消失率及挥发性脂肪酸均大于发酵膨化玉米秸秆,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青贮和发酵膨化均可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发酵膨化技术也可进行推广普及,应用于广大养殖户中。  相似文献   

10.
青贮发酵对玉米秸秆品质及菌群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贮发酵对玉米秸秆感官指标、发酵品质、营养成分以及门、纲、目、科和属5个水平细菌群落构成及丰度的影响。将去穗后仍青绿的蜡熟期玉米秸秆切短揉搓至1~2 cm,将水分调节至65%~70%后,取青贮前样品(3个重复)和青贮后样品(3个重复)使用聚乙烯袋真空包装,室温贮藏45 d后开启取样,运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及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青贮前后玉米秸秆品质及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青贮发酵45 d后的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呈黄绿色,质地较好,呈酸香味。青贮发酵作用能够使玉米秸秆p H迅速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有下降趋势(P0.05)。2)玉米秸秆经过青贮发酵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菌群数量显著降低(P0.05);青贮发酵能够显著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片球菌属(Pediococcu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菌群数量(P0.05)。综上,青贮发酵改善玉米秸秆感官指标、发酵品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细菌的数量,增加有益菌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致病菌对家畜健康存在的潜在风险。通过实验室检测手段及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能够在分析青贮品质的同时,提供青贮前后整个菌落构成及丰度变化的信息,进而为发酵过程的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秸秆青贮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青贮是将含糖分较高的鲜嫩作物秸秆,在粉碎、压实、缺氧、密封的条件下,经发酵产酸,以保存和提高秸秆营养的一种实用技术。我们把秸秆青贮,特别是玉米秸秆青贮技术推广,作为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形成牛-沼-果(菜、粮)生态型农业经济循环模式,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不同青贮方式对水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稻秸在桶装青贮、青贮窖青贮、真空袋装青贮、堆贮青贮4种不同青贮方式对水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4种青贮方式,在青贮发酵45 d后,对不同青贮方式下的稻秸进行感官评价、有机酸测定以及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表明:稻秸发酵品质的好坏与青贮原料的压实、密封程度和残留空气量有关,真空袋装青贮的发酵品质最好,堆贮青贮的发酵品质最差,桶装青贮和青贮窖青贮的发酵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合比例、菌剂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2部分,试验1研究混合比例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5个混合比例(4∶0、3∶1、2∶2、1∶3、0∶4)进行混合,每个比例下设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喷洒无菌生理盐水)、植物乳杆菌组(LP组,喷洒1×106CFU/g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EF组,喷洒1×106CFU/g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LP+EF组,喷洒5×105CFU/g植物乳杆菌+5×105CFU/g粪肠球菌),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2研究压实密度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3∶1比例混合后,按不同压实密度(300、450、600 kg/m3)进行发酵,每个压实密度下设4个组(同试验1),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1结果表明:1)随着花生秧比例的提高,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一株低温发酵戊糖片球菌Q6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对照组(清水,CK)、耐低温戊糖片球菌Q6及商品化的戊糖片球菌(APP)3个处理,分别在10、15、25℃温度下进行垂穗披碱草青贮,在青贮发酵30、60、90d后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添加耐低温戊糖片球菌Q6在15℃下青贮60d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明显优于CK组和APP处理组,有效降低了青贮料的pH,增加了乳酸含量,并保存更多的干物质。同时,添加菌株Q6不仅提高了青贮饲料中乳酸菌数量而且抑制了酵母和霉菌生长。因此,戊糖片球菌Q6是一株适宜于青藏高原牧草低温青贮的优良乳酸菌。  相似文献   

15.
青宝Ⅱ号(青贮型)是一种专门用于饲料青贮的微生物添加剂。它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真空冷冻干燥、复配而成的活菌制剂,其中含有多种天然乳酸菌、酶制剂和微量营养素。主要作用是有目的地调节青贮料内微生物区系,调控青贮发酵过程,有效防止二次发酵,更有效地保存青贮料的营养物质。如何保证玉米秸秆青贮成功,须要抓好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16.
正青贮剂作为一种益生素是依据青贮原理,模拟青贮时微生物群的消长演变过程,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青贮专用微生物制剂。由植物乳酸杆菌、乳酸片球菌、细菌生长促进剂及载体等多种成分组成。活菌总数≥10亿cfu/g。1青贮饲料营养损失少,一般不超过7%当青贮剂添加到青贮原料中后,乳酸菌株可快速增殖并主导发酵,加速发酵而产生大量乳酸,使p H值快速下降。青贮这一发酵过程的改善,可有效保证青贮的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秸秆青贮质量的腐败菌种类并筛选适合其青贮的优质乳酸菌,研究了青贮前后水稻秸秆中可培养微生物的变化并分离鉴定2株乳酸菌。使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将青贮前后可培养微生物计数并分离纯化,限制性酶切分析ARDRA技术分析分离纯化后的微生物多样性,结合ARDRA和RAPD-PCR技术对青贮中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青贮前后好氧或兼性厌氧细菌菌落总数由7.6×107 cfu·g-1下降到2.43×106 cfu·g-1,真菌菌落数变化较为明显,从4.43×105 cfu·g-1下降到86 cfu·g-1,乳酸菌菌落数从4.16×105 cfu·g-1上升到6.61×106 cfu·g-1。ARDRA聚类分析及16SrDNA测序显示青贮前存在腐败细菌芽孢杆菌(Bacillus)和致病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青贮后腐败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腐败真菌主要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筛选出的2株乳酸菌分别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casei)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 ethanolidurans),需进一步验证是否可作为青贮饲料添加剂。水稻秸秆青贮后依然有腐败菌的存在,需进一步提高其青贮发酵工艺,防治有氧恶化。  相似文献   

18.
饲用燕麦草是一种优质的禾本科牧草,营养价值高。本研究通过青贮技术,对饲用燕麦草进行青贮、燕麦草与玉米秸秆混贮,并对肉羊育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块燕麦+玉米秸秆(7∶3)、压块燕麦草青贮pH值均为4.0以下,且均未产生丁酸,发酵较好。燕麦草青贮对肉羊的育肥效果最好,但与燕麦草与玉米秸秆(7∶3)增重差异不显著,与青贮玉米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一、技术简介 该成果是“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它研究提出了秸秆处理新方法3种,秸秆规模化生产工艺2套,使用复合青贮工艺技术4套,制订并颁布了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1项,研制成功青贮专用酶制剂1种,研制成功新型秸秆加工处理设备1种。 二、关键技术 研究探索了利用纤维素和高产SCP菌种的混合菌发酵秸秆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平菇和孢蘑菇将作物秸秆转化为饲料的方法:首次系统研究了作物秸秆与多汁饲料、块根饲料、鸡粪等复合青贮的技术,获得  相似文献   

20.
不同发酵类型青贮菌制剂对青贮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在许多国家,青贮饲料是牲畜的重要饲料形式.不同发酵类型的青贮菌制剂会对青贮发酵产物的营养品质、有氧稳定性和动物采食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笔者就青贮发酵菌制剂的筛选标准,同型、异型乳酸发酵菌种组成做了介绍,主要就同型、异型和混合3种乳酸发酵对青贮产物的品质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