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症状、繁殖障碍为特征,临床可见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病型,严重的可引起死亡。猪暴发弓形体病时,可使整个猪场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1)流行病学。2012年6月一养殖场存栏猪120头,其中1~2月龄仔猪36头、种猪10头、育肥猪74头,25头仔猪发病,发病率为20.83%,死亡10头,病死率40%。多数病程在7~10天,少数病程1~3天。  相似文献   

2.
<正>猪高热病是近几年养猪业高发性疾病,因为有很多猪发病后都伴有高热症状,也称此病为猪混合感染高热病。该病一年四季不分大小猪只均可发病,且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影响很大.该病治疗较为棘手,而且治疗效果较差。笔者于2009年9月至2014年6月,试治280头早.中.后期高热猪病,治愈226头,初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病因猪高热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有一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3.
<正>1基本情况吉林省某养猪户猪群有发病情况,主要是仔猪和生长猪发病,疫病传播迅速,发病前3天就已死亡4头仔猪,3头肥育猪。2临床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不一。病猪高热41℃以上,精神沉郁,皮肤发红或发绀,或先发红后发白,在臀部、腹部、四肢及耳朵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便秘。个别病猪表现呕吐、腹泻、关节肿病例1  相似文献   

4.
<正>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其发病率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64%。某猪场有502头猪,其中育肥猪448头,空怀母猪19头,怀孕母猪21头,产仔母猪14头。饲养期间育肥猪和怀孕母猪突然发病,育肥猪在5 d内发病死亡46头,怀孕母猪有15头流产。1临床症状育肥病猪体温升高至41℃以上,不食,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1发病情况2009年5月份,余杭区某猪场存栏猪只168头,其中母猪4头,育肥猪、仔猪164头。育肥猪最早发病,出现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等疑似猪无名高热征的症状,2d后母猪、育肥猪、断奶仔猪均有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5月,某猪场300头育肥猪发生一种以高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皮肤发红或出血点、出血斑、呕吐和快速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在60%以上,病程10天左右,5月21日基本痊愈,死亡31头,死亡率在10%左右,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与猪瘟混合感染。1临床症状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  相似文献   

7.
<正>1发病情况2009年5月份,余杭区某猪场存栏猪只168头,其中母猪4头,育肥猪、仔猪164头。育肥猪最早发病,出现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等疑似猪无名高热征的症状,2d后母猪、育肥猪、断奶仔猪均有  相似文献   

8.
1991年春末夏初,宁波市郊县副食品基地牧场发生了以发热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猪病。通过对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剖检及治疗情况分析,诊断为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发病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 5月初,宁波地区天气闷热,并持续数天最高气温达35℃。有二幢猪舍发生了以高热、气喘为症状的疾病,并迅速传播。在存养的650余头生长猪中,先后发病385头,占总存养量的59.2%,一个月内共病死7头,死亡率为6%。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从6月5日后未发现类似病猪,先前的病猪也很快康复。二、临床症状发病猪均为2—4月龄,体重在20-60千克的生长猪。疫病呈“跳跃式”传播。最急性病猪,生前未见任何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春天,宁夏及周边地区不断发生有神经症状和高热的仔猪高死亡率的疾病,发病率在30%~80%;死亡率在90%以上。个别从未经过免疫的猪群发病及死亡率更高;同时伴有母猪流产、死胎和弱仔增加;整个发病过程中未见育肥猪及母猪死亡。经诊断为伪狂犬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2月初,淮安市楚州区建淮乡一规模养猪户丁某饲养的商品猪发生以高热稽留、气喘咳嗽、表皮发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1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商品猪630头(4月龄育肥猪),共发病115头,发病率18.3%,死亡35头,该病发病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猪的高热综合征较为频发,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据2006年3~8月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猪病门诊统计,门诊猪病16552例,属高热综合征的病猪为11448头,占门诊总病例69.16%,发病猪大多为中小猪。1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均以高热、减食或绝食、便秘、皮肤发红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情况驻军某部通讯连养猪场,饲养猪56头,其中后备母猪1头,断奶一个月小猪12头,40—45公斤中猪43头。分养于一幢6个猪栏,由一人专门饲养。一个月前经驻地附近村兽医员进行过猪瘟三联苗免疫接种。1986年9月19日,发现一个栏中有3头猪欠食,21日晨死亡两头,以后相邻猪栏陆续出现病猪,至9月29日全场共发病猪7头,发病率为12.5%,其中小猪发病1头,占13.3%,中猪发病6头,占82.7%。死亡6头,死亡率10.7%。发病的6头中猪全部死亡。二、临床症状突然发病,欠食或食欲废绝,体温40.9℃—41.7℃,精神沉郁,呆  相似文献   

13.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猪的无名高热病在现代养猪业中发生频繁、该病单纯用西医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很低。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发病猪46头,治愈44头,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4.
猪弓形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驻马店西平县某猪场饲养的猪相继发生一种以高热、呼吸困难、双耳发绀和食欲废绝为特征的疾病,最后呈败血死亡,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本室确诊为猪弓形虫病。现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汇报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养的586头猪在2001年7月18日开始发病,至8月13日,相继发病猪143头,发病率24.4%,死亡71头,死亡率12.1%。于8月14日前来问诊,据了解,饲养的60~70日龄的猪从附近地区购买,进行短期育肥,进行过猪瘟、伪狂犬免疫;入舍前,未采取驱…  相似文献   

15.
<正>猪"高热综合征"是指因各种致热因素所引起患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便秘、尿少而黄、混浊,严重的病猪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一般感染后35 d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个别猪只发烧,随后迅速蔓延至大部分猪群。目前,"猪高热综合征"是我国养猪生产中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一些发病猪场患猪的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5 d开始发病,发病初期个别猪只发烧,随后迅速蔓延至大部分猪群。目前,"猪高热综合征"是我国养猪生产中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一些发病猪场患猪的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保育猪、小猪  相似文献   

16.
1994年9月初,某处酒厂的猪场和附近的百多户农民散养的牲猪发生疫病流行,病猪普遍表现败血、高热,关节肿大,行走极为困难,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中小猪急性死亡。1 发病情况 该猪场共计134头猪。大猪61头,中猪73头(刚从四川运回一星期左右),发病70头,死亡39头,附近农民由于常到该厂购买  相似文献   

17.
范锋 《畜牧与兽医》2003,35(1):28-28
近日 ,无锡市某规模猪场发生了一种以高热稽留 ,气喘咳嗽 ,表皮发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病。该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经过我站对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观察 ,结合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猪弓形虫病。经积极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 4月龄商品猪 10 3 5头 ,发病 10d后至我站就诊。共发病 15 2头 ,发病率 14 7% ;死亡 41头 ,死亡率2 7 0 % ,病程约 1周。畜主曾用青霉素、丁胺卡那肌肉注射 ,治疗 5d仍无明显效果。2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初严重拉稀 ,高温稽留 40~ 41℃。随着病程的发展 ,大部分病猪耳根发紫 ,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6月 ,新疆塔城市某猪场 2 6 3头育肥猪因饲喂酒糟过量 ,发生大面积中毒现象。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1 999年 6月 1 5日 ,该猪场的 2 6 3头 4月龄架子猪由于饲喂酒糟过多 (占日粮的 2 /3以上 ) ,3d后 ,开始有猪只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随后几天 ,中毒猪迅速增多 ,到发病结束共有 2 40多头猪出现中毒症状 ,占全群 90 %以上。 3头急性中毒猪死亡 ;1 4头病情重的猪只虽经及时救治未死 ,但病程拖长 ,失去育肥意义 ,被淘汰 ;其余中毒猪呈慢性中毒症状 ,经救治全部恢复健康。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2 .1 急性中毒症状中毒猪初期表现躁动不安…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8~ 9月 ,萧山市新街镇盈中村等部分规模猪场发生一种以高热稽留 ,气喘、咳嗽、耳、四肢末端等部位皮肤发紫斑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 ,诊断为猪弓形虫病。1 临床症状盈中村某猪场饲养 3月龄商品肉猪 4 6 5头 ,部分猪发病后畜主用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作者为调查了解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4月邓州市 2 9个乡镇办 4 6户养猪场 (户 )来诊病猪中感染猪附红细胞体情况。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 ,确诊附红细胞体病。结果 总调查诊断 10 6 99头病猪 ,查出附红体病猪 2 937头 ,发病率为 2 7.5 % ;死亡 5 5 2头 ,死亡率为 18.8%。其中小猪体重 30 kg以下 5 75 6头 ,发病 1791头 ;中猪 30~ 6 0 kg2 0 0 7头 ,发病 5 5 8头 ;大猪 6 0 kg以上 2 0 16头 ,发病 4 0 3头 ;成年母猪 92 0头 ,发病 185头。发病率分别为 31.1%、2 7.8%、2 0 %、2 0 .1%。死亡率分别为 2 6 %、10 .2 %、5 %、5 %。并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防制办法 ,进行了治疗 ,治愈 2 35 5例 ,治愈率为 80 .2 % ,显效 30例 ,总有效率为 81.2 %。结论 邓州市患病猪中有 1/ 4以上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 ,为保证群众养猪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引起充分重视 ,予以科学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