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天蚕素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8.35±0.12)kg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24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抗生素组:基础日粮+140mg/kg吉他霉素(50%)+100mg/kg喹乙醇+600mg/kg硫酸抗敌素(10%);抗菌肽组:基础日粮+350mg/kg天蚕素抗菌肽;配伍组:基础日粮+250mg/kg天蚕素抗菌肽+50mg/kg喹乙醇+200mg/kg硫酸抗敌素(10%),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试验期34d。结果表明,抗菌肽组及配伍组较抗生素组及对照组在仔猪饲料转化率方面均差异显著(P0.05),在日增重及日采食量方面均有改善的趋势;在腹泻率及猪瘟抗体水平方面,试验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于抗菌肽组平均抗体阻断率显著优于其余三个组(P0.05);抗菌肽组在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方面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因此,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抗菌肽可以部分替代饲用抗生素,高剂量添加时可以完全取代饲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替代硫酸粘菌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腹泻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头断奶日龄为(21±3)d、初始体重为(6.53±0.25)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即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75 mg/kg金霉素(20%)+250 mg/kg恩拉霉素(8%)、处理Ⅰ组:基础日粮+375 mg/kg金霉素(20%)+250mg/kg恩拉霉素(8%)+100 mg/kg硫酸粘菌素(20%)、处理Ⅱ组:基础日粮+375 mg/kg金霉素(20%)+250 mg/kg恩拉霉素(8%)+400 mg/kg抗菌肽,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Ⅱ组的日采食量分别提高5.15%、4.78%(P0.05),日增重分别提高9.48%、7.11%(P0.05),耗料增重比分别改善4.20%、0.84%(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Ⅱ组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处理Ⅰ、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不使用硫酸粘菌素后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抗腹泻性能有降低趋势,但通过添加400 mg/kg的抗菌肽,可达到与使用硫酸粘菌素类似的效果,说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抗菌肽替代硫酸粘菌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养猪》2020,(3)
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与抗生素以及氧化锌相比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情况以及皮毛情况的影响。选取48头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试验期14 d,试验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250 mg/kg、4%恩拉霉素800 mg/kg和氧化锌1 600 mg/kg。试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250 mg/kg的丁酸梭菌改善仔猪生长性能(日增重、料重比)和缓解腹泻效果与恩拉霉素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生长性能和降低腹泻效果仍达不到氧化锌的水平,与氧化锌组相比,丁酸梭菌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降低了8.24%(P0.05),料重比显著增加了11.27%(P0.05),腹泻率和腹泻频率以及腹泻指数3个腹泻指标分别极显著高48.13%(P0.01)、45.27%(P0.01)和50%(P0.01);仔猪皮毛情况,丁酸梭菌组仔猪最好,皮毛指数达到了3.60,极显著优于氧化锌。在该试验条件下仔猪断奶保育前2周饲粮中添加250mg/kg的丁酸梭菌(活菌含量≥2.0×109CFU/g)改善仔猪生长(日增重、料重比)和缓解腹泻效果以及皮毛情况能达到抗生素(恩拉霉素)的水平;但生长性能和降低腹泻效果仍达不到氧化锌的水平,特别是仔猪腹泻表现极显著高于氧化锌组;仔猪皮毛情况丁酸梭菌极显著优于氧化锌。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异丙氧苯胍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0头28 d断奶、体重接近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其中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的日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g/kg 8%恩拉霉素预混剂;Ⅲ组和Ⅳ组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和100 mg/kg异丙氧苯胍。试验共28 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恩拉霉素和异丙氧苯胍均显著提高了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其中100 mg/kg异丙氧苯胍与250 mg/kg恩拉霉素预混剂组猪的生产性能相当(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恩拉霉素和异丙氧苯胍均显著提高了血清球蛋白水平(P0.05)和降低了尿素氮水平(P0.05)。与恩拉霉素相比,添加异丙氧苯胍不影响血清生化指标(P0.05)。结论:在28 d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50 mg/kg和100 mg/kg异丙氧苯胍可有效改善生产性能和降低腹泻率,100 mg/kg异丙氧苯胍能够替代恩拉霉素的使用,且不影响仔猪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日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对仔猪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天蚕素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病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用32日龄健康断奶仔猪50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2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mg/kg吉他霉素(50%),处理1和2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3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整个试验期为32 d。结果表明: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显著改善仔猪腹泻(P<0.05);在试验前期(15、25 d)添加抗菌肽可以显著提高猪瘟抗体阳性率(P<0.05);试验组的整体经济效益好于对照组。其中试验2组每头断奶仔猪收入和获利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提高31元和22元,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及抗菌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体重胎次性别一致原则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0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5mg/kg金霉素+240mg/kg土霉素钙(对照组)、400mg/kg植物精油、500mg/kg抗菌肽的试验饲粮,试验为期21天。结果表明:(1)植物精油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抗菌肽组(P0.05),且料肉比(F/G)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间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抗菌肽组仔猪ADG及F/G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植物精油组仔猪腹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抗菌肽组(P0.05),而抗菌肽组与对照组仔猪腹泻率无显著差异(P0.05)。(3)植物精油组仔猪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抗菌肽组(P0.05),而抗菌肽组与对照组仔猪血清尿素氮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间血浆内毒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可以达到与抗生素相同的促生长抗腹泻效果,抗菌肽可能作为断奶仔猪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替代吉他霉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和猪瘟及伪狂犬病抗体的影响。选择杜×大×长三元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粮为基础饲粮中添加50%吉他霉素140mg/kg和10%硫酸粘杆菌素540mg/kg,试验组饲粮为对照饲粮用天蚕素抗菌肽(预混料专用型)160mg/kg替代吉他霉素。试验期为44d。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4.94%(P>0.05),而料重比和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13%(P<0.05)和18.66%(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中猪瘟抗体阻断率、阳性率和合格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17.53%(P<0.05)、499.88%和30%,而2组间猪伪狂犬病抗体水平没有差异(P>0.05);试验组仔猪每kg增重饲料成本比对照组降低了0.38元。由此可见,天蚕素抗菌肽替代吉他霉素与硫酸粘杆菌素配伍使用可提高断奶仔猪饲料转化率、猪瘟抗体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探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抗菌素(100mg/ kg磺胺二甲嘧啶 50mg/kg口服氨苄青霉素 100mg/ kg土霉素、100mg/ kg杆菌肽锌 20mg/kg硫酸抗敌素、100mg/kg硫酸新霉素、50mg/kg洛克沙胂 50mg/ kg喹乙醇、300mg/kg痢特灵)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抗菌素的日增重和日耗料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但添加 50mg/ kg洛克沙胂 50mg/ kg 喹乙醇组的饲料增重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添加抗菌素各组的腹泻情况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从生长性能及腹泻情况综合考虑,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50mg/kg洛克沙胂 50mg/kg喹乙醇稍好于添加其它抗菌素。  相似文献   

9.
丁酸钠及其配伍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丁酸钠及其配伍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1±1)日龄断奶、(7.28±0.15)kg健康"杜×长×大"杂交仔猪15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日粮是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0%硫酸抗敌素预混剂600mg/kg(对照组)、0.1%丁酸钠(试验Ⅰ组)、0.2%丁酸钠(试验Ⅱ组)、0.1%丁酸钠+10%硫酸抗敌素预混剂200mg/kg(试验Ⅲ组)和0.1%丁酸钠+10%硫酸抗敌素预混剂400mg/kg(试验Ⅳ组)。试验期为14d。试验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丁酸钠及其与硫酸抗敌素配伍均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率(P<0.05),并有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且0.1%丁酸钠与10%硫酸抗敌素预混剂400mg/kg配伍使用对仔猪抗腹泻、促生长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用(21±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抗生素组断奶仔猪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00mg/kg恩拉霉素和200mg/kg喹乙醇;植物乳杆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植物乳杆菌,活菌数量≥(1×10^8)cfu/g,试验期为14d。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较抗生素组分别提高7.5%、8.8%(P>0.05),血清中总蛋白(TP)、IgG、IgM含量分别提高19.7%(P<0.05)、37.2%(P<0.05)、113.5%(P<0.01),断奶仔猪血清中D-乳酸含量降低18.0%(P<0.05)。综述,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替代饲用抗生素恩拉霉素和喹乙醇具有提高断奶仔猪生长速度和机体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测定了pH、温度和EDTA对纯化的绵羊的瘤胃微生物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并用一已知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肽段(由15个氨基酸组成)作为底物,进一步测定了蛋白酶的酶切位点。结果表明,(1)纯化蛋白酶的最适pH在6.0~6.5之间,最适温度为40℃左右。(2)不同浓度的EDTA(浓度分别为1,10,25,50,75和100mM)对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因而该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3)纯化蛋白酶是一种内肽酶,其酶切位点在组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或)缬氨酸—赖氨酸(?)相连的肽键。(4)胰蛋白酶和纯化的蛋白酶虽同属丝氨酸蛋白酶类,但前者对底物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后者对底物的专一性不强,这是瘤胃内饲料蛋白质强烈降解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2.
13.
乐胺磷对5龄期家蚕肠液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胺磷是一种兼有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的有机磷广谱杀虫剂,在虫害严重的桑田治理中起到较好作用。但由于乐胺磷的作用对象也包括家蚕在内,用药后乐胺磷在桑叶上的残留对家蚕生理生化的影响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家蚕肠液蛋白酶活性是检测家蚕消化能力的一个标志性酶。本文用紫外吸收法检测了残留量乐胺磷对5龄期家蚕肠液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所添食的乐胺磷浓度范围内,乐胺磷添食量与家蚕肠液蛋白酶活性之间呈负相关。在家蚕5龄初期添食乐胺磷引起的肠液蛋白酶活性的下降,至5龄末期已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4.
刘金宝  程天印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10):2895-2904
旨在探明豪猪血蜱卵原生质蛋白成分,为探索干扰蜱类胚胎发育和新型控蜱策略奠定基础。采用FASP法消化豪猪血蜱卵蛋白提取物,LC/MS/MS法对其进行分析、检测,搜索褐黄血蜱卵巢转录组文库、唾液腺转录组文库和中肠转录组文库,分别检出特异性肽段359、312、357条,鉴定多肽108、170、161条,终而鉴定高可信蛋白103种。豪猪血蜱蜱卵原生质中富含酶类、蛋白酶抑制剂、转运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蛋白质合成与修饰、分泌蛋白以及未鉴定的蛋白共8类蛋白。  相似文献   

15.
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已报道的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序列设计和合成了 1对可扩增目的片段长度为 893bp的引物 ,建立了检测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 PCR方法。脱脂奶平板产溶蛋白圈的 10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株以及 ATCC796 6检测均为阳性 ,检测的灵敏度可达 2 .0× 10 - 3g/ L的模板 DNA。表明 PCR法在分子水平快速、特异检测嗜水气单胞菌丝氨酸蛋白酶并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苜蓿叶蛋白制备寡肽,以水解度表征其反应程度,确定了苜蓿叶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温度50℃,pH值9.0,底物浓度3%,酶活添加量4000U/g(净蛋白),水解时间2.0h。在此条件下,水解液的酸溶性肽得率和水解度分别为51.26%和27.50%,寡肽的平均肽链长度为3.64。  相似文献   

17.
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的一些生理生化与免疫学性质进行了概括,阐述了该酶与宿主免疫应答之间的作用关系,证明了该酶具有作为研制高效核酸疫苗的条件,同时综述了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核酸疫苗的发展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CP)是一类在酶的活性中心含有半胱氨酸残基的蛋白水解酶.CP属于木瓜蛋白酶家族,广泛分布于从病毒至脊椎动物的生物体中.对人体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凋亡分子机制和恶性肿瘤的基因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而对寄生虫半胱氨酸蛋白酶研究的内容则更为广泛,其中包含半胱氨酸蛋...  相似文献   

19.
A modification of Uriel & Berges (1968) staining techniqu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starch gels. This method, which makes use of the Pi proteins ability to bind trypsin and chymotrypsin, allow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Pi zones which migrate into slower positions than originally described by Braend (1970). The Pi zones appear as white bands against a lilac background. Serum samples from 18 sire familie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Pi type of the sires have been studied. Ten families were Norwegian Trotter, 8 were Warm-blood Trotter (Standardbred). In each family 12 dam-offspring pairs were examined. In trypsin-treated gels the white zones usually correspond to those previously recognized by protein-staining. In addition, the products of the PiG, Pi1, PiL and PiW alleles each had 1 distinct slow band, but in different positions. The products of the PiN and PiU alleles lacked slow zones. The Pis and PiT alleles differed with respect to the positions of their slow bands. A new allele PiT1 was identified. This has a slow band in a different position from that of the PiL allele. An allel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PiZ was recognized in Norwegian Trotter in which also a new alle Je temporarily called PiY could be demonstrated. In chymotrypsin-treated gels the zone patterns of some of the allele products differed from those seen after trypsin-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