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翠冠梨常温货架期的合理采收期,以翠冠梨为试验材料,在常温贮藏条件下模拟货架期,研究在常温货架条件下不同采收期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货架初期,采收期Ⅰ的翠冠梨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采收期Ⅱ与采收期Ⅲ;货架中期,采收期Ⅲ的翠冠梨其果实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以及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的;在货架后期,失重率、腐烂率和呼吸速率为:采收期Ⅲ采收期Ⅱ采收期Ⅰ。色差指数和硬度在3个采收期间无显著性差异,维生素C含量采收期Ⅲ和采收期Ⅱ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采收期Ⅰ,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采收期Ⅰ和采收期Ⅱ显著高于采收期Ⅲ。综合各项指标,采收期Ⅱ的果实常温货架期品质均优于采收期Ⅰ、Ⅲ的果实,为翠冠梨较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2.
种瓜不同采收期和后熟期对丝瓜种子质量有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的丝瓜种子是培养丝瓜壮苗和获得高产的基础。影响丝瓜种子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采收期和后熟处理是影响丝瓜种子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我们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在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试验田中进行,供试品种为长沙肉丝瓜。分别进行了不同采收期丝瓜种子质量比较,及后熟处理对丝瓜种子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种瓜采收期对丝瓜种子质量有明显影响,雌花开放后25 d采收的种瓜,种子无发芽率,种子不可用。随着种瓜采收期的延长,种子质量明显提高,当种瓜采收期达45 d以上时,种子质量达正常种子水平,可用…  相似文献   

3.
适期采收是提高果实耐贮性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确定红星苹果的最适采收期,1986~1988年对果实发育后期的形态和生物学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采收期的果实进行了贮藏试验,明确了红星苹果适于长、中、短期贮藏的最佳采收期及其生物学指标。材料和方法1.试材来源和贮藏方法供试的红星苹果采自本所和抚宁县小所庄果园。1987年度设两个采收期,1988年度设三个采收期,相邻两期间隔5~7天。果实采收后装入0.06毫米无毒聚氯乙烯薄膜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冷库(控温)贮藏研究有些报道,但仍处于试验阶段。简易降温加保鲜剂贮藏保鲜技术解决了猕猴桃冷库(控温)贮鲜技术难题,为猕猴桃贮藏增加了一条新途径。 1 采收及包装运输 1) 猕猴桃适宜采收期的确定 陕西关中地区正常年份情况下,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3~12日,如遇到高温干旱或低温多雨年份采收期可提前或推后5~6天。在这期间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5%  相似文献   

5.
不同采收期对烟台苹果果实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三个成熟期中优质且具有特色的苹果品种,即早熟品种嘎啦、中熟品种红将军和晚熟品种烟富3号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三种烟台苹果的外观指标、营养指标和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苹果果实品质差异,研究了采收期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长,苹果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逐渐增加,硬度、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采收期苹果的维生素C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采收期对苹果风味成分的组成有较大影响。因此,适当延长采收期有助于苹果糖类物质的积累,使糖酸比增加,也有利于苹果香气成分的积累,起到提高苹果感官品质的作用,但采收期对不同品种苹果品质的影响有所差异,应该针对不同品种苹果在采收期的选取上有所调整,才能使苹果感官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不同培养基栽培白金针菇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四个配方进行白金针菇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棉子壳加蔗渣栽培的白金针菇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生产周期最短。采收期短;棉子壳加草粉栽培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生产周期和采收期短;棉子壳加草粉、木屑栽培的产量较低,质量一般,生产周期和采收期都长;棉子壳加菌糠的产量较低,质量最差,生产周期和采收期都长。  相似文献   

7.
1芦笋最佳采收期与温度影响试验1.1试验方法:采取试验观察方法。试验地点:光明村三社李唯凡家。面积:6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前言柑桔采收期是影响耐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采收是以果实的成熟度为依据的,成熟度则随品种、地区、栽培环境、气候、土壤、施肥管理等条件而异,采收的成熟度标准也就不尽相同。美国甜橙以固酸比达8:1为采收标准:菲律宾椪柑以50%转色,固酸比达10∶1,果汁率30%为采收标准。我国尚未见有明文规定的采收标准。生产上一般根据果色来决定贮藏的采收期,但果色的转变常受气候因子的影响,特别是气温。若以果色做为贮藏采收期的唯一标准是不科学的,应把果色与果实呼吸强度、固酸比等生理指数结合考虑,才能准确地决定采收期。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三明市温州蜜柑贮藏成熟度的指数,为柑桔贮藏保鲜工作服务。本试验是在市科委及市果品食杂公司的大力支持及配合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柑桔类果实水分含量高,易腐烂,特别是宽皮桔类果实果皮松脆,在采摘及运输过程中果皮易受损伤,引起腐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损失的大小与果实本身的生命活动,即贮藏性有关。据湖北、福建、四川、广东等地试验证明,不同采收期会影响柑桔果实的贮藏性。为了探讨我地气候条件下的适宜采收期,1986年我们于柑桔产区进行了不同采收期对果实耐藏性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
辽宁果树所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熊岳地区.10月10日以前采收的新苹梨,果实出汁率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增加,10月15日出汁率明显下降;果实浓缩汁的透光率和色度值随采收期的推迟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黔北地区猕猴桃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缺乏相应的栽培技术。尤其是早采现象严重,造成质量下降。为此笔者于1996~1998年连续3年进行了不同采收期的对比试验。试材为7~9年生猕猴桃,品种有贵光、秦美、海沃德和79-2。采收期分别为每年的8月24日,...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采收期对核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测定不同采收期核桃的产量、脂肪、蛋白质等指标,并对外观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出仁率呈上升趋势,黑仁率、瘪仁率呈下降趋势,单仁质量在白露前后最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8月底最高。  相似文献   

13.
葛珍 《北方果树》2012,(6):14-15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草莓在高海拔冷凉地带的栽培,采收期短,产量低。试验表明,设施栽培可以延长花芽分化及发育时间,使果实的采收期延长,还能抑制匍匐茎的发生,从而提高草莓产量。温室反季节栽培是该类地区草莓生产比较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采收期对‘富平尖柿’的生理代谢影响,寻找其最佳采收期,提高果品商品品质。【方法】以‘富平尖柿’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法,于10月13日开始,每间隔5日,采收一次柿果,直至11月3日,共采收5个批次,调查了不同采收期采收的柿果的色泽、单果质量、硬度、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呼吸强度、总单宁、可溶性单宁、聚合单宁、原果胶、可溶性果胶、乙醇、乙醛含量及果胶酶、乙醇脱氢酶、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分析了不同采收期对‘富平尖柿’的理化品质指标和生理特性影响。【结果】在试验采收期内,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富平尖柿’的绿色变淡,色泽变得更黄,单果质量增加,硬度降低,水分含量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呼吸强度降低,可溶性单宁含量减少,聚合单宁含量增加,原果胶含量降低,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多,果胶酶活性增强,乙醇、乙醛含量及乙醇脱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随采收期延迟先增高后降低‘,富平尖柿’在霜降后5~10 d采收,各种理化品质较好,柿子能保持良好的硬度、色泽和内在品质。【结论】富平尖柿最适采收期位于霜降后5~10 d,此时采收的‘富平尖柿’色泽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硬度适中,果品商品性指标较好,利于后期的运输保藏和加工操作。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采收期茭白果实为材料,研究了茭白的含水率、VC、总糖、蛋白质和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茭白含水率随采收期延长呈下降趋势,数值范围为92.8%~94.5%;总糖含量则随采收期延长从0.97%增加至2.03%;V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含量范围为55.8~102.0 mg/kg;蛋白质含量在茭白幼嫩时最高,达23.6%,延长采收期则含量下降,范围为17.7%~20.0%;硝酸盐含量随采收期延长而增加,含量范围为0425 mg/kg.说明不同采收期对茭白品质有较大影响,可根据品质营养要求适当调节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16.
以宁波"甬优"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葡萄冷藏期间主要生理指标和感官指标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对"甬优"葡萄保鲜效果影响显著,9月中上旬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7.
以'瑞雪'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盛花期后155、161、168、175 d采摘的苹果在低温贮藏期间(150d)果实硬度、出汁率、失重率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不同采收期'瑞雪'苹果的贮藏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个采收期苹果的果实硬度、有机酸、出汁率和维生素C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失重率、细胞膜渗透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结果部位和采收期对南丰蜜桔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南丰蜜桔‘杨小26’为材料,对果实色泽、质地、风味和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采收期,南丰蜜桔外围果品质优于内膛果,外围不同部位果实品质间差异不显著。此外,南丰蜜桔外围果的品质以采收期IV最佳,内膛果以采收期V为宜。  相似文献   

19.
黄冠梨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7年进行了黄冠梨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黄冠梨套袋能明显提高品质和商品价值。以花后25-45d套袋为宜,套外灰、内黑的纸袋效果最好,最适采收期为8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以12~15年生的香梨为试材,进行了不同采收期对香梨果实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早过晚采收都不利于香梨品质的提高,在新疆巴州地区,香梨的适采期为9月10-2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