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以来, 我国在主要农作物真菌、卵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病害的病原菌致病机制解析、寄主植物抗病机理研究、主要农作物病害监测预警及绿色防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同时推进了抗病品种、纳米农药、免疫调节和生态调控等病害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根据国内外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 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作物病害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 聚焦保障国家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主责主业, 强化农作物病害防控理论创新、技术创新, 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 为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植保力量。  相似文献   

2.
荆门市2015年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菌源、品种、田间管理等因素影响,2015年荆门市小麦主要病害偏重发生,是近几年小麦病害发生最重的一年,条锈病等病害发生特点鲜明,适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为指导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识别、科学管理和防控水稻病害,服务减肥减药、可持续发展及绿色植保,推动科技创新。9月1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定于2016年10月9—1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水稻病害发生趋势及绿色防控技术高级研修班。研修对象:各水稻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新疆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总局从事植保、水稻病害研究、防控和检验检疫相关工  相似文献   

4.
小麦赤霉病是孝感市小麦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该文介绍了近几年孝感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分析了病害发生的特点及重发原因,并从多年来对该病害的防控实践中总结出了有效的防控对策,为周边地区的赤霉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病毒病是影响我国华南稻区水稻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种类多,为害重,防治难.本文总结了 2018-2020年在重病区广东省罗定市开展的水稻病毒病防控试验示范成果,在病害重发区推广使用防虫网覆盖育秧,药剂拌种并适期使用化学防治,适时推迟水稻播栽期,冬闲田治理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水稻病毒病害的有效防控.该技术体系适用于华南稻区水...  相似文献   

6.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而真菌病害是造成茶叶品质下降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因缺乏安全、有效、经济的绿色防控措施, 限制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茶树病害绿色防控的难题, 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概述了茶树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流行、病害病原的鉴定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工作, 系统梳理了茶树健康栽培、病害免疫诱抗、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的现状, 重点探讨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并展望了我国茶树真菌病害绿色防控的对策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荔枝霜疫霉病的发生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霜疫霉病是永春县荔枝的主要病害,通过2011—2013年承担热作病虫害监测防控项目,总结永春县荔枝霜疫霉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温岭市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等检疫性病害防控工作经验,分析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对全面控制瓜类检疫性病害发生,提高检疫防控水平,保障西、甜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柑橘溃疡病检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幼玲 《植物保护》2007,33(6):132-135
细菌性溃疡病是严重危害世界柑橘产业的重大检疫性病害之一,柑橘溃疡病引起落叶、枯枝和落果,溃疡病斑导致果品质量降低,影响外贸出口。世界各国长期以来对病害采取严格苗木检疫、疫区病树铲除、零星病害药剂防控的综合治理措施;新近美国农业部推出"柑橘健康种植行动计划";2007年7月中国农业部正式启动"柑橘非疫区建设和维护"项目,总体目标在于防控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柑橘产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蔬菜大棚是人工制造的密闭高温环境,存在空气不流通,棚内湿度大等特点,不仅容易导致根茎腐烂,还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保护性杀菌剂杀菌谱广,兼治性强,低毒低残留,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同时成本较低,是病害预防过程中的重要手段.用好保护性杀菌剂,可大大减少蔬菜病害发生,降低防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因此,笔者对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防控大棚蔬菜病害进行系统阐述,包括使用注意事项和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旨在为大棚蔬菜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发生区域呈北移西扩的态势,病害发生流行频率明显上升。本文从赤霉菌群体遗传结构、侵染循环、致病与毒素合成调控机制以及抗病遗传育种、病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小麦赤霉病频繁暴发成灾原因以及监测与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防控病害暴发危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水稻青枯病是一种水稻生理性病害,该病2012年在合浦县晚稻发生100 ha,为害较大,损失较重。为今后更好地指导水稻青枯病的防控工作,笔者经过认真细致调查,现将2012年合浦县局部地区晚稻青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马铃薯黄萎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增产潜力大,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连作问题,各种病害日益突出,鉴定和认识新的病害问题是其有效防控的基础,有助于马铃薯的可持续生产。2009~2010年在甘肃省定西全市各县区马铃薯病害的田间普查中,发现了能够造成马铃薯早死的一种新病害,通过病菌分离和鉴定,确认了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侵染马铃薯是造成马铃薯田间植株早死的主要原因。本文首次报道了甘肃马铃薯黄萎病害的发生,研究结果对系统调查该病的发生情况以及病害防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快速有效地对甘蔗重要病害病原进行诊断检测,明确监测病害的病原是科学有效防控甘蔗病害的基础和关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通过探索研究、改进创新、优化建立了甘蔗黑穗病、锈病、白条病、宿根矮化病、赤条病、花叶病、斐济病、黄叶病、杆状病毒病和白叶病等10种重要病害13种病原的分子快速检测技术,为甘蔗病害的有效诊断和防控、脱毒健康种苗检测及引种检疫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吴江 《湖北植保》2022,(3):54-55
油菜菌核病是鄂州市油菜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常年发生程度重,发生面积广。本文分析了鄂州市近10年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及发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为鄂州市未来油菜菌核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烟草青枯病是当前烟草生产中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防控困难的土传病害,也是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最为关键的流行性病害.作为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细菌性病害,植株感病属于系统性侵染,条件合适时会突然暴发危害,因此,监测预警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烟草青枯病病原特性、发病症状及病害侵染循环的特点,介绍了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青枯病的调查与监测预警方法,旨在为烟草青枯病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有效推进绿色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通过3年调查发现,湖南茶叶病虫害发生特点:虫害重于病害,老茶区重于新茶区;在高山区、平地丘陵区发生种类不同。总结了3年来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取得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了以生态调控为基础,轻控轻防为原则,应急防控为调节,区域统防为手段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路径;明确了以加强单个病虫防控技术研究、茶叶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技术宣传培训和示范推广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查明了辽宁省保护地蔬菜主要土传病害及其病原物种类、发生概况及特点、主要病害分布区域,分析了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为保护地蔬菜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全市近两年玉米病虫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初步归纳,结合钻蛀性害虫、食叶及吸汁害虫、叶部病害及茎部病害对玉米病虫发生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将近两年全市玉米病虫防治中所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国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监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和加工原料。近年来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主的马铃薯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本文系统总结了2008—2014年我国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概况,分析其发生特点为病害重于虫害,地区间、年度间发生不平衡,马铃薯晚疫病重发频率高,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呈加重趋势,以及新发病虫为害增多等。在马铃薯病虫害监测防控中存在着重视不够、技术规范缺乏、薯农防控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应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和技术研究、加强监测防控技术培训及新发病虫害研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