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张伟  娄喜艳  张煜星  张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611-8613,8616
运用园林植物学、景观生态学、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过对商丘市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植物景观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出商丘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特点、艺术手法,并对商丘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内外高校同类区域校园植物景观与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晋 《农业与技术》2010,30(4):20-23
在校园生态环境构建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利用植物景观的功能性结合现代校园植物景观营建的发展趋势,创建合理的校园景观植物配置,是现代高校校园生态环境构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杨杰  陈素云  刘宇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84-185,236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以宿迁学院校园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为例,着重阐述高校校园植物配置的方法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骆永锋  李淑云  罗佩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94-6796
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以自然生态性、美学艺术性和文化历史性3个标准为基础,确立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各层影响因子,建立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以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并以浙江师范大学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该评价方法适用于高校植物景观综合分析评价,尤其是可利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校园植物景观优化方案设计,对于定量评价因子则可根据应用校园的特殊性具体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石玲玲  陈敬佑  陈楚文  何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20-5421,5454
该研究结合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校园环境的实例,对植物景观营造的方法与特色进行剖析,总结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特色营造的方法。阐明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校园特点、条件相适应,体现地方特色、生态特色、办学特色,符合校园各区域功能,同时注重植物文化内涵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型校园是解决校园绿化,水资源短缺,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植物景观作为校园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在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生态型作为研究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导向,对当前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采用查阅文献、相关书籍并结合实践,指出当前绿化在总体规划、植物群落建造、物种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关系、植物本身的意境美、及养护过程中存在问题.将生态设计的理念深入到植物造景中,强调了生态设计的重要性.最后以生态学为基础,从建设生态群落、科学绿化、生态设计、人文精神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校园植物景观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校园作为学生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景观建设对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芳香型植物是校园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应用可营造出更高质量的校园景观。文章以提高校园景观质量为切入点,对观赏类芳香型植物在高校景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为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营造高质量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这3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高校校园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对其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配植的多样性、观赏性和季相变化等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后期乌鲁木齐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营造更加优越的高校植物景观环境,以丽水学院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目前校园的主要植物种类,分析了校门区、教学区、生活区、商业区等主要功能区的植物景观现状,针对现状总结校园植物景观特色,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创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倡导建设生态宜居校园,营造物种丰富、景观富有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方法】以北京农学院为案例,运用景观设计学基本原理,采用对比分析与实地调研的方法对校园植物景观机进行研究。【结果】整理与归纳了北京农学院校园木本植物种类,论证特色农林高校校园植物景观的建设途径。【结论】从生态环境、文化特色、公共空间、科研教育四个角度剖析农林类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营造,提出农林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徐州市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卿  杨学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23-8324,8352
植物区系分析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植物规划的基础。在对徐州市及其附近地区乡土植物和园林绿化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市天然植物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植物种类丰富,天然植物和园林绿化植物均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园林绿化植物引种广泛,外来物种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2.
路小春  许菊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44-7646
笔者介绍了校园植物配置的物种选择、配置原则、配置模式,并以曲靖师范学院新校区为例,对校园绿化现状及景观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校园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各功能区植物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吴汶珍  滕健  庞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45-4447,4457
通过调查广西大学的校园绿化植物种类、频度以及配置形式,从校园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造景进行实例分析,总结出广西大学植物造景的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造景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科技大学东区为例,调查了目前校园的主要植物种类,分析了入口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等各主要功能分区的植物造景现状,针对这些现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高校校园的植物景观营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长征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34-136
本文通过对芜湖高教园区校园植物的种类及配置调查,对运用园林植物和其它园林要素配合营造校园景观予以评析,旨在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浙江林学院学生活动中心周围人工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在分析不同植物群落景观效果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其中5个景观效果好的植物群落结构进行重点分析,并得出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马世勤  孔祥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452-4454
以云南省安宁市二中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遵循科学性、艺术性、生态性植物景观设计原则,突出其设计目的、理念与立意。利用乔灌草搭配、季节色彩变化、观花观果特性,形成富于变化的景观构图,将植物科学合理地与环境相结合,营造出一个幽静,富有意境美的生态校园环境。详细介绍7个分区,分析不同区域植物景观的构建,强调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以期营建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园林式校园。  相似文献   

18.
徐州市新城区景观大道植物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汉龙  杨瑞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22-5424
景观大道作为徐州新城区绿地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特色鲜明、绿意盎然的徐州新城区风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在对徐州新城区8条景观大道绿化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其植物配置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徐州市新城区景观大道分为行道树绿带、分车带绿带、路侧绿带3种植物配置类型,在分别分析了3种不同类型植物绿带配置方法和存在问题后,提出了对徐州市景观大道植物配置的优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景观大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