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养鸡生产中,威胁最大的是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为了预防和控制鸡的传染病,我们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2.
《饲料博览》2002,(2):58-58
综合性预防措施是控制鸡病的关键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场址的选择、鸡舍的设计、建筑及合理布局;引进健康无病的雏鸡,科学的饲养管理,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合理的免疫接种和预防用药程序等。只有坚持综合性防疫措施,才能使鸡群少发病或不发病,保证养鸡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所谓传染病就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且有传染性的疾病。家禽传染病在鸡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鸡群。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联系时,就会造成传染病的蔓…  相似文献   

3.
家蚕病的发生和流行存在诸如品种抗性、气候、蚕农饲养习惯和蚕农饲养技术等因素.为系统分析各因素在家蚕病发生和流行规律中的影响概率及区域发生特点,通过对安徽省8个县市的家蚕病原分布、发生情况及对主要家蚕品种在各个地区的饲养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获得了安徽省主要蚕区的5种病原分布的基本规律以及4个主要现行品种在安徽省不同地区的饲养适应性情况.  相似文献   

4.
疫苗是指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预防接种的一类预防性生物制品。疫苗质量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不能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甚至可能造成疫病扩大蔓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介绍基层动物疫苗的储存配置及管理。  相似文献   

5.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鸡传染病,各种日龄鸡及各品种鸡均易感染。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鸡业的蓬勃发展,新城疫、法氏囊病等急性传染病普遍控制后,该病的流行显得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6.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会造成猪只免疫力下降,死亡率升高,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选用当地某猪场临床症状表现疑似猪蓝耳病的猪只进行分析:细菌分离鉴定,RT-PCR病原诊断,并对发病地区和未发病地区开展防治。结果表明,未发现细菌生长;病死猪感染了猪蓝耳病病毒;发病地区的防治有效控制了猪蓝耳病的进一步传播,并对已患病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蓝耳病地区的猪群整体免疫状况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猪瘟病毒流行病学、病原致病特性及猪瘟综合防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也是我国计划要消灭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近年流行态势十分复杂,本文就CSF的流行情况、病原致病特征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概述,井为猪瘟的防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 禽霍乱,是人们熟知的家禽传染病,广大地区由于饲养管理粗放,对该病始终未能有效控制。本文就笔者多年防治禽霍乱的经验,在预防方面谈一些粗浅见解,供探讨。一、预防禽霍乱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临床兽医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禽霍乱对家禽的危害远远超过其他传染病。这是因为: 1.禽霍乱的发病和流行表现突然性。禽霍乱是由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vimultocida)引起的。这种细菌很容易发生变异,在自然界经常出现弱毒菌株,它们可在家禽体内与宿主长期共存而不致病,但有时却因客观条件的改变使毒力迅速增强,造成禽霍乱在某一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养鸡生产中,威胁最大的是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为了预防和控制鸡的传染病,养鸡场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加以预防。1.选择好场址一是鸡场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址高、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地方;二是场址应距村镇、工厂、学校、居民区及其他畜禽场、公路、铁路、河流300~500米以外。  相似文献   

1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组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目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该病的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不同PRRSV分离株核苷酸序列存在广泛而明显的变异,这给PRRS的准确检测和有效控制带来困难,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该病毒不同分离株的遗传和变异情况,从基因组水平阐述了与病毒致病性关系较大的结构域,其中5'UTR,OIRF1中的Nsp2及ORF3和ORF5为变异较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水中大肠菌群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0家品种相同、日龄相近、基础饲粮相同、数量各3 000只的鸡场作为研究对象,饮用自来水的5家蛋鸡场为试验组,饮用自家井水的5家蛋鸡场为对照组。检测蛋鸡饮用水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分析水中大肠菌群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饮用自来水的试验组与饮用自家井水的对照组大肠菌群的数量差异极显著。对照组检测的水样与国家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总大肠菌群标准比较,不符合国家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超标准146倍;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4.71%(P0.05),差异显著;试验组的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降低7.83%(P0.05)差异显著;而试验组在腹泻率与药物费用支出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72.32%(P0.01)和83.92%(P0.01)差异极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蛋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鹅养殖污水中的有害细菌和内毒素可严重影响鹅的生产性能,甚至引起发病,导致死亡.为探索鹅场养殖污水的净化方法,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和光合细菌为试验菌种,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通过单独或协同作用对鹅场养殖污水中总细菌数量、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够有效的抑制水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繁殖,且两者协同作用抑制效果更为明显.二者对污水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性,在处理后7d内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因此,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够显著净化水禽养殖水质,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乡地区8家养猪场和11家养鸡场饲喂抗生素情况的调研,发现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4种抗生素是该地区被普遍使用的兽药抗生素。通过多点取样法和微生物培养技术对3家养鸡场和3家养猪场不同养殖时期的粪便进行单一抗生素和多重抗生素抗性细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养鸡场堆置1周的粪便中抗头孢氨苄的细菌比例最高,达到65.90%,对所研究的3种和4种抗生素同时抗性的比例高达8.60%-12.51%和9.73%,明显高于饲喂中药的对照养鸡场样本检测结果(0.02%-2.73%和0.12%)。养猪场堆置1周的粪便中检测到抗头孢氨苄的细菌比例也是最高,达到49.12%上,但养猪场粪便中多重抗生素抗性细菌的比例明显低于养鸡场。同时研究发现,在两种养殖场中,幼龄期粪便中检测到的多重抗性细菌比例明显高于成熟期粪便,这可能与养殖过程中鸡、猪在幼龄期由于防病和促生长等因素而同时大剂量使用多种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从河南省29个猪场118份病料中分离出87株细菌,经分离培养、鉴别培养、生化试验鉴定为猪大肠杆菌。对87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共定型51株菌,有26株未能定型,定型菌株包括了14种血清型。为中药筛选治疗大肠杆菌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通过引进玉垒菌等微生物,对养猪场粪尿进行生物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猪粪变成优质有机生物肥料,猪粪尿污水污染指标大大下降,能较好地改善养猪场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省内5家反季节生产鹅场为对象,研究鹅的产蛋数、受精率、活胚率与洗浴池总细菌密度、大肠杆菌密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总细菌密度高的鹅场,其水体大肠杆菌密度也较高.两者成正相关,且种蛋受精率和活胚率偏低;水体总细菌密度低的鹅场,水体大肠杆菌密度也低,且种蛋受精率和活胚率较高.种鹅场洗浴池中细菌密度会对鹅种蛋受精率和活胚率产生影响,而对产蛋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垦国有资产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分析,建立起农垦国有资产盈利能力的财务评价指标,根据"十五"期间各垦区的财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对垦区盈利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2002年,税费改革极大的刺激了农垦经济的发展,部分垦区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农垦国有资产的平均盈利能力逐渐上升,垦区间差异先缩小后扩大。  相似文献   

18.
奶牛场蚊蝇体内细菌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奶牛场环境中蚊蝇体内携带细菌的情况,从贵阳市 4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蚊子和苍蝇各34只进行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从21只蚊子和33只苍蝇体内分离到细菌,检出率分别为 61.76%和97.1%;在分离的53株细菌中,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的有5株、克雷伯氏菌3株、志贺氏菌4株、肠杆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6株、腐生葡萄球菌2株和未定种32株.结果可为奶牛场细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9.
猪场环境中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6个规模养猪场圈舍内外空气、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进行细茵总数测定,并对不同环境样本中分离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以了解规模猪场环境细菌污染状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显示,猪场环境细菌污染严重,其总教均一定程度地超出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其中,粪便样本含菌量最高,其次为污水、土壤样本...  相似文献   

20.
不同类型兔舍冬季环境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不同兔舍建筑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养兔场进行了冬季兔舍环境检测,结果表明:3个兔场的落菌数、湿度有着显著的差异,而3个兔场之间的氨浓度、气流速度、照度差异不显著。A场的温度与B、C场差异显著,B、C场之间差异不显著。进一步表明:兔舍的环境状况不仅受养殖规模和建筑形式的影响,更与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为建筑适宜家兔生长和繁殖的兔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