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西班牙人踏上南美洲这块土地之前,南美洲已开始栽种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在本世纪50年代的中后期,即西班牙进行疯狂的探险和对外扩张时期,在南美洲以及围绕库斯科(厄瓜多尔)、安巴托(厄瓜多尔)、佩鲁(阿根廷)、波哥大(哥伦比亚)、哥伦比亚(巴西)等发达城市的周围地区已普遍栽种由Picunches驯化的草莓(Fragaria chiloensis L.),  相似文献   

2.
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古代印第安人叫花生为“安胡克”。当时欧洲航海家把花生从南美洲传到西班牙。那时人们把花生做为珍奇食品,并迅速在欧洲传遍。到了16世纪初期,花生又从南美洲经过印度洋和太平洋传播到非洲以及亚洲各地。在17世纪初期,花生再从非洲传播到北美洲、  相似文献   

3.
一、黄顶菊的外观黄顶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外来杂草,原产南美洲,也叫“南美洲黄顶菊“,有的地方也称“野菊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低差异很大,高的可达2米左右,低的只有10厘米左右,茎直立、紫色,茎上带短绒毛。  相似文献   

4.
羊驼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羊驼亦称驼羊,在动物学分类上属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美洲驼属。别名也叫美洲驼、无峰驼。最早起源于北美洲,共同祖先为原柔蹄类动物。  相似文献   

5.
水葫芦开发     
水葫芦有两个名号,一个叫“生态杀手”,一个叫“宝”。生态杀手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又称水荷花、水浮莲,原产于南美洲,上世纪60年代引入我国。其最大特点就是生命力极其旺盛,在江苏、浙江、上  相似文献   

6.
正甘薯(Sweetpotato)又名甜薯、地瓜、番薯、红薯,是旋花科甘薯属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蔓性藤本植物,它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甘薯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可供大量热能,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以甘薯为主食。甘薯原产于南美洲,16世纪由菲律宾和越南等地传入我国。目前我国各地  相似文献   

7.
IRTP简介     
1975年,经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批准,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建立了国际水稻试验计划(IRTP)这样一个机构。到1980年,全球性的IRTP试验网已遍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及欧洲75个国家。目前,已有300多个水稻研究所(站)及大学的7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这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世界松属种类及我国引种国外松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松树是北半球分布非常广泛的林木树种,北自北极圈(约在北纬七十二度),南延伸到热带地区,横越赤道一个点(约在南纬二度六分,苏门答腊)。由于松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繁殖容易,用途广泛。因此,在世界各国林木引种和绿化造林都占特殊重要地位。南半球原无松树分布,但近年来人工引种栽培数量日增,南美洲的乌拉圭、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非洲的南非等国,松树已逐渐成为重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es Peters)别名彩虹鱼、虹鳉、花鳉、百万鱼、库比鱼,英文名Guppy,原产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孔雀鱼属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胎鳉科(Poeciliidae),由德国人Withelm Peters于1959年在委内瑞拉发现.  相似文献   

10.
水葫芦,好听点叫凤眼莲,20世纪50年代,我国特地从南美洲引进,当时是为了解决猪饲料问题。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饲料工业的发展和养猪习惯的改变,大家认识到,用含水高、食用成分少的水葫芦作饲料,费时  相似文献   

11.
<正>西葫芦原产南美洲,也叫美洲南瓜,属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耐低温能力强,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碱物质,且钠盐含量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冬季春节前上市,经济效益好,目前已成为保护地栽培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鲜细蔬菜。现将西葫芦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用于生产的柞蚕品种很多,从身体色彩分,有桔红(俗叫红蚕)、杏黄(俗叫黄蚕)、绿蚕(俗叫水清)、青黄、白、青、兰、紫及灰色等。过去我国柞蚕品种大多以体色命名。但是,体色在蚕业育种上不认为是一个经济性状,柞蚕也不例外,故关于柞蚕体色与生理、遗传和产量关系的研究,尚很少报导。  相似文献   

13.
水葫芦,好听点叫凤眼莲,20世纪50年代,我国特地从南美洲引进,当时是为了解决猪饲料问题。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饲料工业的发展和养猪习惯的改变,大家认识到,用含水高、食用成分少的水葫芦作饲料,费时  相似文献   

14.
水葫芦,好听点叫凤眼莲,20世纪50年代,我国特地从南美洲引进,当时是为了解决猪饲料问题。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饲料工业的发展和养猪习惯的改变,大家认识到,用含水高、食用成分少的水葫芦作饲料,费时  相似文献   

15.
水葫芦,好听点叫凤眼莲,20世纪50年代,我国特地从南美洲引进,当时是为了解决猪饲料问题。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饲料工业的发展和养猪习惯的改变,大家认识到,用含水高、食用成分少的水葫芦作饲料,费时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萘乙酸对不同品种的黑穗醋栗进行生根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400mg/L的处理可以较好地促进黑穗醋栗的生根,Lama和Katjusha对萘乙酸的浓度变化反应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17.
<正>雪莲果(俗名)原植物名菊薯[Smallanthus sonchifolius(Poepp.Endl.)H.Robinson],又名雪莲薯、亚龙果、"yacon"、亚(雅)贡即"神果"之意、苣叶杯苞菊、洋姜、洋生姜、地参果,为菊科(Compo sitae)菊薯属(Smallanthus)多年生草本块根作物。起源于从智利中北部到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中高原地带。食部为肉质块根,呈甘薯  相似文献   

18.
科技动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湖沼研究中心的鱼类专家Don Stewart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奥里诺科河和马格达雷那河中首次发现了食木鱼(Wood-eat fish)。他认为,  相似文献   

19.
“粮食之母”、“超级食物”——藜麦“落户”青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属(Chenopodium)的1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以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2014年,在青海西宁、乌兰、德令哈和格尔木市进行了适应性种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相似文献   

20.
百香果的栽培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百香果为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 L.,1753)多年生滕本植物。紫色百香果原产南美洲巴西南部,黄色百香果可能原产澳大利亚。1610年以后西班牙传教士从巴西的印第安部落将百香果带回欧洲。20世纪初引入台湾,后成为台湾低海拔的归化野生植物之一。1964年由夏威夷的泛太平洋农场引进黄色百香果,并在彰化、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