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丹 《湖南农机》2015,(2):20-25
侧面帘式安全气囊在汽车碰撞事故中发挥着保护人体头部,避免或减轻对人体伤害的作用,如何最优的发挥侧面帘式安全气囊的保护功能,是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真车模型以及相关实验数据,对侧面帘式安全气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以轿车侧面帘式气囊仿真实验以及气囊实验数据为基础,对侧面帘式气囊的各个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以上研究结论达到了安全气囊的优化目的,通过实验计算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为了减轻车内乘员及驾驶员在碰撞事故中受到的伤害,安装安全带,安全气囊、转向机构吸能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仍有局限性,本文提出一款具有更高性能,基于测速和测距的汽车碰撞倒退座椅。  相似文献   

3.
谢奇彬  刘宇  林小刚 《南方农机》2023,(10):151-154
副驾驶安全气囊、驾驶侧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被动安全装置可以降低正面碰撞中乘员头部及胸部的伤害,但对乘员的腿部保护效果有限,因此膝部安全气囊的需求与应用越来越多。基于此,研究小组分析了某乘用皮卡膝部安全气囊一些设计要点,包括膝部安全气囊与周边件,如地毯、仪表板的匹配要求,为保证膝部安全气囊能顺利展开,剖析了膝部安全气囊常见的撕裂线形式及相关参数常用的设计值,以及膝部安全气囊的布置要求等,同时阐述了膝部安全气囊静态展开试验时的试验标准、试验条件、试验合格的判断依据,为后续膝部安全气囊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仿真结果表明,膝部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与副驾驶安全气囊、侧气帘等一起保护车内乘员免受伤害。  相似文献   

4.
目前安装安全气囊的轿车越来越多,安全气囊系统已经成为现代轿车的必备装置之一。但是任何电子防护装置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局限性,因此不应当对它们过于神化和依赖,不能够忽视汽车安全最关键的因素——驾乘人员的警惕性。就目前的汽车技术水平而言,再高档的汽车还是要由人来操纵的。车是被动的,而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在交通安全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尽管如此,仍然不可避免地发生意外情况,此时,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将是避免乘员受伤的唯一保障。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转向柱及安全座椅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讨安全气囊基本原理、种类和国外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安全气囊应用现状和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安全气囊市场连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趋缓,国产化稳步提高;由于经济型轿车的大量上市,气囊平均安装个数下降,但市场潜力巨大;虽然我国安全气囊出口和国产化率逐年增大,但产品大多为国外关键部件组装产品,在核心技术方面主要还是靠引进国外技术.需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技术不断发展,汽车安全气囊逐渐普及各类车型,但大多数驾乘人员对SRS使用和检修并不了解,若驾驶员操作不当,还可能会带来意外的事故.文章简述汽车安全气囊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汽车安全气囊在实际使用和修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SRS得以正确使用并发挥其安全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据报道,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近日公开了一款在车厢顶安装的安全气囊,让乘客一旦翻车时亦可立即保护头顶。车顶安全气袋在检测到汽车即将翻侧时,就会自动弹出,保护车内乘客头部。由于汽车在意外翻侧时,可能会持续翻滚多次才停下,故此车顶安全气囊有别于一般气囊,不会在充气弹出数秒后便泄气瘪掉,而是会维持稍长时间。  相似文献   

9.
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降低研究成本,本文结合台车试验对安全气囊的起爆过程进行试验,以降低人体头部伤害值为目标,对气囊排气孔的尺寸、拉带尺寸以及点火时刻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气囊安全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主要安全配置与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汽车安全技术的意义出发,介绍了当前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的主要配置系统;介绍了侧面视觉死角检测系统、事故避免技术、驾驶员叫醒装置、轮胎气压报警技术、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等汽车安全新技术;分析了本田保护行人的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