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利用系统药理学构建黄白双花口服液治疗犊牛腹泻的活性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相关蛋白的关系网络模型,阐述黄白双花口服液治疗犊牛腹泻的分子机制,为犊牛腹泻防治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口服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黄白双花口服液中每味中药(黄连、白头翁、金银花、黄芩、地榆和乌梅)的活性化合物及与其相对应的作用靶点,导入Cytoscape绘图软件中建立活性化合物与其对应靶点的互作网络图;通过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检索犊牛腹泻的有关靶点基因,使用维恩图求取二者的交集,得到犊牛腹泻与黄白双花口服液共同的靶点基因组合,然后导入String数据库中以获得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将黄白双花口服液作用于犊牛腹泻的靶点基因导入DAVID数据库中,分别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黄白双花口服液中筛选出43种活性化合物,分别对应131个相关靶点基因。黄白双花口服液与犊牛腹泻交集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包括128个节点及205条相互关系,其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及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的出现频率较高。利用DAVID数据库对黄白双花口服液与犊牛腹泻交集靶点的蛋白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最终富集到204条GO功能条目(FDR< 10-2),其中细胞组成条目8条、分子功能条目12条、生物过程条目184条;黄白双花口服液治疗犊牛腹泻的相关蛋白主要富集于19条信号通路上(FDR< 10-2)。【结论】黄白双花口服液主要以黄连、白头翁、金银花、黄芩、地榆和乌梅中的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及山奈酚等活性化合物成分,通过ATK1、MAPK1、IL-2、IL-6和IL-8等靶点,经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和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菌消炎、抑制细胞损伤及调节免疫力等作用,以达到治疗犊牛腹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肝爽颗粒对治疗肝癌(Liver cancer)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利用TCMSP、Pubchem、SEA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肝爽颗粒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liver cancer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筛选出肝爽颗粒的活性成分20个,靶点832个;肝癌相关的疾病靶点594个,与肝爽颗粒的交集靶点共有93个;构建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和PPI网络的拓扑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出AKT1、PTGS2、TNF、STAT3、VEGFA和JUN等18个关键靶点,GO富集条目391个,主要涉及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肝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复合物和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显著富集157条,其中与肝癌肝脏相关通路有乙型肝炎、丙型肝...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余甘子治疗糖尿病(DM)、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足(DF)的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及潜在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SMP)、PubChem数据库筛选出余甘子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及GeneCards获取与DM、DN、DF相关的靶点基因;将余甘子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疾病的靶点基因取交集,得到共同的靶点基因。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借助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插件ClueGo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信号通路(KEGG)分析,筛选出潜在的信号通路,并分析其作用机制。通过筛选得到余甘子的有效活性成分有7个,余甘子作用于DM、DN、DF的靶点分别为116、76、34个,余甘子可同时治疗3种疾病的共同靶点有32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余甘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交集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到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蛋白质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正向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在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良好作用。为了明确铁皮石斛潜在的免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从PubChem、SciFinder数据库中收集铁皮石斛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化学结构相关的研究,然后通过Swiss ADME筛选优效目标化合物。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优效化合物的靶点集,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免疫调节相关靶点集,两者取交集得到铁皮石斛免疫调节相关靶点集,进一步通过Cytoscape软件建立化合物-靶点网络图,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R的Cluster Profiler包对核心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包括基因本体分析(GO)及通路富集分析(KEGG),最终建立化合物-靶点-生物功能网络。最终,共筛选出优效化合物124个,对应靶点421个;与免疫调节相关化合物58个,对应靶点60个;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应的免疫靶点较多,可能为主要的免疫活性成分。得到9个免疫调节相关核心靶点,GO分析发现这些核心靶点共参与了2 059个条目,KEGG分析获得153个代谢通路。本研究通过化合物-靶点-生物功能网络展示了铁皮石斛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后续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验证提供了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探索菊花(Flos chrysanthemi)清热解毒功效的分子机制,利用TCMSP、Drugbank、STRING、DAVID、BIOGPS等在线数据库,进行化合物筛选、网络构建、核心靶点筛选、信号通路富集与归经分析。结果表明,菊花主要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柚皮素等21种化合物,作用于255个靶点发挥药效作用。JUN、TP53、AKT1、MAPK3、MAPK1、RELA、TNF等为菊花的核心靶点,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46个GO条目,应用KEGG通路注释分析,菊花靶点主要作用在炎症和免疫相关信号通路。通过靶点归经分析,菊花核心靶点主要分布在肺脏、平滑肌与肝脏。菊花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核心化合物作用在肺脏、肝脏等器官发挥清热解毒作用,其机制与调控炎症相关信号通路通过AKT1、TNF等靶点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健脾益气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取KM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脾益气口服液(高、中、低、极低剂量)组,灌胃给药4周,采用墨汁法测定小肠推进率。通过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通过BATMAN-TCM搜索处方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及其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互作网络,提取关键靶点,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和网络可视化分析。通过Discovery Studio虚拟筛选与药效相关的化合物、靶点,分析其结合模式。健脾益气口服液组对小鼠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处方中共筛选得到194个化学成分以及703个化学成分作用靶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疾病靶点有601个。从靶点网络中提取得到包含TNF、INS、MAPK1等104个靶点组成的关键网络,参与调节肽激素的分泌、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过程,还参与调控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cGMP-PKG、Ca~(2+)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在194个化学成分中,党参、鸡内金所含的烟酸、苯丙氨酸与Ca~(2+)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中FOS、EGFR、CREB1、NOS3蛋白以氢键、范德华力等多种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健脾益气口服液促进小鼠小肠的推进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烟酸、苯丙氨酸等参与调控cAMP信号通路、Ca~(2+)信号通路中FOS、EGFR、CREB1、NOS3的蛋白表达有关。健脾益气口服液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珍珠烧伤膏辅助缓解疼痛作用机制。利用中药系统网络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挖掘烧伤膏中金银花、紫草、甘草、当归、黄芩和白芷的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等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进一步通过Cytoscape3.8.2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利用DrugBank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疼痛的潜在靶点;采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String)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珍珠烧伤膏辅助缓解疼痛的作用机制;采用AutoDock分子对接软件对活性成分与关键辅助缓解疼痛靶点进行验证。通过筛选得到珍珠烧伤膏复方中药的156种活性成分和245个潜在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238个、细胞组成(CC)条目36个和分子功能(MF)条目57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200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epatitis C信号...  相似文献   

8.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化合物口服利用度(OB)30%、药物相似性(DL)0.18为条件,检索得到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主要有效成分;通过Drugbank、UniProt数据库进行活性成分靶点提取并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关节炎的相关靶点,制作三七治疗关节炎的相关靶点的Veen图,进而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String数据库分别绘制三七-有效活性成分-靶基因-关节炎的中药网络调控图和蛋白互作(PPI)网络图,最后以R语言为工具,筛选关键靶点并分析其生物过程和重要信号通路,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三七治疗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检索到三七的8个主要成分,得到β-谷甾醇、豆甾醇、人参皂苷rh2等;预测三七治疗关节炎的相关靶点131个;三七关键靶点主要涉及蛋白质异二聚活性、DNA结合转录激活活性,RNA聚合酶II特异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过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乙型肝炎等重要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化合物含量信息,从灵芝中筛选出类药性好且含量较高的化合物;通过TCMSP、TCMI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uperPred等数据库,预测化合物相应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Enrichr数据库,预测核心靶点对应疾病;通过Cytoscape的ClueGo模块,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O)及通路富集分析(KEGG),最终建立化合物-靶点、化合物-靶点-疾病-通路网络。根据试验结果,共筛选出60种化合物的22个核心靶点;核心靶点对应的疾病集中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GO分析发现,核心靶点参与了88个生物过程,主要分为8个类别;KEGG分析发现,核心靶点参与了5个代谢通路,分为4个类别;化合物-靶点-疾病-通路网络显示了化合物、靶点、疾病、通路间的相互作用,如Lucialdehyde C、Ganoderic aldehyde A可通过DRD2靶点及22个相关生物功能通路,对30种疾病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精属百合科黄精属,性味甘甜,食用爽口,具有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为探讨黄精抗炎可能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借助TCMSP数据库筛选黄精活性成分,利用Pharmmapper和Uniprot数据库查找黄精活性成分靶点基因,借助GeneCards和MalaCards数据库筛选人体炎症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取黄精抗炎潜在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使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黄精抗炎潜在靶点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共筛选出(+)-丁香树脂醇-O-β-D-葡萄糖苷、中华在线1、甲基原纤细薯蓣皂苷、西伯利亚蓼苷A、3’-甲氧基大豆苷元、β-谷甾醇等12个潜在活性成分和ALB、EGFR、MAPK1、CASP3、ESR1等65个黄精抗炎潜在靶标,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中筛选出46个GO条目和13条KEGG通路,主要涉及Pathways in cancer(癌症的途径)、Prostate cancer(前列腺癌)、IL-17 signaling pathway(IL-17信号通路)、Hepatitis B(乙型肝炎)通路。该研究揭示了黄精抗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黄精抗炎机制研究和后续试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3.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7.
干旱对合丰42不同部位叶片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垄作、密植两种栽培方式的条件下,研究干旱对大豆不同部位叶片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垄作还是密植,干旱严重影响大豆叶片不同部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及周长的大小、不同部位叶长、叶宽及比值、叶片形状因子等。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8.
参与式农业基地建设行动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万涛  刘明池  佟瑞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30-11831,11835
为了编制实用性强的基地建设行动方案,首先,确定参与式发展的主体,搭建一个“决策框架”;其次,针对行动目标,提出不同参与主体,如管理者、农民、消费者等团队与个人的目标及行动内容;最后,工作应向重塑伙伴式合作关系,挖掘农民自我发展潜力,完成三大角色的转换,打造农业基地文化等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9.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20.
崩岗风化壳形成的地质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福建省典型崩岗发育区的实地调查和局部钻探研究,探讨了深厚风化壳形成的地质成因.结果表明:构造活动历史是崩岗区形成深厚风化壳的主导因素;构造活动影响崩岗侵蚀动力势能以及各断块遭受侵蚀的历史;侵蚀动力势能和侵蚀历史确定了崩岗发育之前风化壳的厚度.当构造运动条件适合时,岩石的构造节理不发育的区域也可以形成深厚风化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