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查明天山牦牛呼吸道相关疫病的流行现状,笔者以新疆天山放牧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和病原学检测方法,对引起牦牛呼吸道病变的8种主要疫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冠状病毒病、牛副流感、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呼吸道合胞体、支原体、结核病和弓形体病的感染率分别为100%、85.0%、81.9%、52.0%、20.0%、10.4%、2.7%、64.0%;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牦牛呼吸道病多发与牧区气候条件恶劣、草场恶化、牦牛体质差、多种动物混群于同一牧场以及防疫工作不到位有关。可见,牦牛呼吸道病相关病原感染现象比较严重,暴发的风险较大,应引起兽医防疫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牛呼吸道疾病病原不断增加,牛呼吸道疾病已经发展成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牛呼吸道综合征,其中有多种病毒、细菌及支原体参与疾病的发生.论文讨论了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等牛主要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分别从单一传染病的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方面讨论主要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又从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方面介绍了当前主要的多重诊断技术,为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牦牛常见疾病有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2大类,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有内科病和外科病。细菌病防治以管理和药物防治为主,病毒病防治以管理预防和疫苗接种为主,而寄生虫可通过药物预防来进行控制;内科病和外科病的防治重在日常观察,发现疾病前兆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牦牛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牛大脑、脊髓、肝脏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和肝炎的寄生虫疾病。该种寄生虫的最终宿主是犬科类动物,因此,牛棘球蚴病在犬科动物活动区域频繁发生。笔者主要就一起牦牛棘球蚴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的一种病情较为复杂的疾病,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引起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称为黏膜病。本病于1946年在纽约首次发现,目前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牦牛群中陆续发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阳性率在30.0%~42.4%,病死率30%左右[1]。本病主要感染牛,尤其是犊牛,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将牛病毒性腹泻定为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6.
甘南地区牦牛皮肤病调查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牦牛皮肤病的初步调查近几年来我们对牦牛的皮肤病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和诊断,主要存在有牛皮蝇蛆病,牛虱病,牛痒螨病,牛嗜皮菌病和牛毛癣病。 1.牛皮蝇蛆病此病在全州各地均有发生,是比较普遍、严重的一种寄生虫性皮肤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天山牧场牦牛主要疫病——布鲁氏菌病、牛病毒性腹泻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牛冠状毒病、牛白血病的感染情况,本试验对新疆天山某牧场放养的五群共计5 000余头野生牦牛进行了血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布鲁氏菌病、牛病毒性腹泻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牛冠状病毒病和牛白血病的阳性率分别为12.1%、60%、80%、100%、100%和0,对牦牛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薛飞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牛呼吸道病研究组负责人,主要从事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防制技术的研究。欢迎广大基层养牛场及临床兽医技术人员来电、来函进行牛呼吸道疾病的技术咨询。  相似文献   

9.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主要侵害牛、羊、鹿、牦牛等反刍动物及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泻、黏膜糜烂、肺炎、蹄叶炎、流产或产畸型胎儿为主要特征。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引起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称为黏膜病。该病于1946年由Olafson[1]等在纽约首次发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主要由牛疱疹病毒 1 型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目前除少数地区未有资料报道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外,几乎遍及全国均有省份报道,尤其在高原地区牦牛种群中持续流行。本文总结了牛疱疹病毒 1 型在国内外的流行现状、传播的关键要素、相关的防控策略等,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有效防控提供借鉴,为实践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影响我国生猪健康养殖,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是三大系统性疾病,一是繁殖障碍类疾病,二是消化道类疾病,三是呼吸道类疾病问题。这三大问题直接表现就是生得少、死得多、长得慢。一、繁殖障碍类疾病概述繁殖障碍类疾病可以分为病毒性、寄生虫性、细菌性疾病三类。病毒性的疾病病原主要有猪瘟、伪狂犬、蓝耳、乙脑、圆环病毒、细小病毒,弓形虫病是寄生虫性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细菌性繁殖障碍主要是细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县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感染和流行情况,2010年3月至5月在大通种牛场和海晏地区采集252份牦牛血清样品,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和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大通种牛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阳性率为23.42%,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率为65.45%;海晏县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阳性率为19.86%,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率为4.96%。  相似文献   

13.
<正>1流行特点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会导致牛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发生混合感染,死亡率增加。常见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致病病毒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犊牛病毒性肺炎,致病病毒为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病毒性腹泻,致病病毒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副流感,致病病毒为牛副流感病毒(BPIV)。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秋冬、冬春交替时期较为流行。病毒能通过口腔、鼻腔、眼部分泌物,  相似文献   

14.
<正>影响我国生猪健康养殖,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是三大系统性疾病:一是繁殖障碍类疾病,二是消化道类疾病,三是呼吸道类疾病问题。这三大问题直接表现就是生得少、死得多、长得慢。一、繁殖障碍类疾病繁殖障碍类疾病可以分为病毒性、寄生虫性、细菌性疾病三类。病毒性的疾病病原主要有猪瘟、伪狂犬、蓝耳、乙脑、圆环病毒、细小病毒,弓形虫病是寄生虫性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细菌性繁殖  相似文献   

15.
<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新疆天山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呼吸道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BVDV)5种呼吸道疾病毒非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抗体阳性率分别平均为:IBRV62.5%,BRSV8%,BPIV385%,牛支原体20%,  相似文献   

16.
牦牛脑包虫病也叫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蚴的幼虫寄生在牦牛大脑、脊髓,而引起脑炎、脑膜炎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体内寄生虫疾病。多头蚴的最终宿主为犬科类动物,由于牧区农牧民有饲养犬科类动物看家护院的习惯,因此,在牧区牦牛脑包虫病的发病率很高。当健康牛接触到被犬科类动物粪便污染的垫料、饲料、饮用水和牧草后,寄生虫就会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产生危害,因此,做好该种疾病防控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牦牛脑包虫病的药物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给养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了我国牛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牛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牛副流行性感冒等4种病毒性疾病和牛支原体肺炎、牛溶血性曼氏杆菌感染、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等3种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原因、特点及相关症状,并概述了这7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防控措施及当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一种极为复杂,呈多种临床症状类型表现的疾病。目前,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造成全球乳/肉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病原。本文针对我国牦牛BVD的发病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牦牛BVD防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监测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对牦牛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选取健康牦牛40头,以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每头4 mL的剂量、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及牛副伤寒灭活疫苗每头2 mL的剂量进行接种,并于免疫后30、60、90、120、150和180 d后采集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牦牛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较好,免疫6个月后能维持较高的血清抗体效价;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免疫抗体效价较低。本试验对免疫后抗体的监测评估为今后牦牛三种疫病的疫苗免疫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牦牛是我国高寒地区特有的牛种,长期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生存或放牧饲养。随着牦牛养殖数量逐渐增多,牦牛疾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峻。为此,本对牦牛常见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防治措施以减少牦牛疫病的发生。1牦牛常见疫病1.1巴氏杆菌病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牛和带菌牛,病原从传染源的呼吸道及各种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带出,污染饲料、牧草、饮水、器具等,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伤口、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