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探究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大青叶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大青叶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和MBC值分别为3.125、6.25 mg·mL~(-1)。说明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通过制备黄连、黄芩、金银花、牡丹皮及柴胡不同提取方式及浓度的制剂,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两株细菌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显示:黄连的水提及酯提液在多数浓度下对金葡菌有中度抑菌效果;黄芩的酯提液、牡丹皮的水提液及金银花1.00 g·m L~(-1)、0.75 g·m L~(-1)时的水提液对金葡菌有中度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黄芩的水提液在1.00 g·m L~(-1)时对其抑制效果最好,为中度抑菌;其他几种中药则效果偏低甚至无效果。提示此株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很强,表明几种中药对金葡菌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评价大蒜素对动物性病原细菌的抗菌活性,以1×105cfu·mL-1的动物源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体外测定大蒜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范围.结果表明:大蒜素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范围分别为200~400mg·mL-1和400~1600m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范围分别为12.5~25mg·mL-1和25~50mg·mL-1.证实大蒜素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康旭  李冬生  邓川  袁江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35-14936
[目的]对金银花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抑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用滤纸片法测定了样品对几种受试菌的抑制活性,再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敏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金银花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1C为19.25%,MBC为38.50%;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38.50%。金银花醇提液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的MIC为9.80%,MBC为19.6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9.60%,MBC为39.20%;对巨大芽孢杆菌的MIC为19.60%。[结论]金银花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部分受试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20种花茶水提物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提取物抑菌圈,二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20种花茶中有15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2种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且具抑菌活性的花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明显比大肠杆菌强,表现为抑菌圈直径更大,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更低。紫玫瑰优于绿茶,其水提物对2种细菌表现出更好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3 m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78μg/m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3 mm,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 251μg/mL。该结果可为花茶中的抗菌化合物在食品工业和功能性保健产品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尾巨桉DH32-39树叶抑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本文探讨了桉叶粒度、提取时间和超声波功率等3个因素对尾巨桉DH32-39树叶抑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浓度的乙醇对超声波提取桉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成分的影响,最终确定桉叶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90%乙醇为提取溶剂、桉叶粒度为20目、超声功率480W、时间在10min的条件下提取尾巨桉DH32-39树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391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0.781mg/mL。90%乙醇超声提取尾巨桉DH32-39树叶抑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最佳,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10味中草药对3种肠源性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平板稀释法,从鸡、鱼、鹅3种动物的粪便中分离出大肠杆菌。通过水煎煮法提取石榴皮、白术、黄芩、连翘、乌梅、黄连、柴胡、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10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并通过K-B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石榴皮、白术、黄芩、连翘、野菊花对鸡源性大肠杆菌存在抑制作用;石榴皮、白术、黄芩、柴胡对鱼源性大肠杆菌存在抑制作用;石榴皮、白术、连翘、乌梅对鹅源性大肠杆菌存在抑制作用。其中石榴皮的抑菌范围最广,抑菌作用最强,对鸡源、鱼源和鹅源性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0.25、0.25和0.25 g·mL~(-1),MBC分别为1.0、1.0和0.5 g·mL~(-1);而黄芩仅对鱼源性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MIC为0.5 g·mL~(-1),MBC为1.0 g·mL~(-1);黄连、蒲公英和金银花对任一肠源性大肠杆菌均未表现出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14种中药及其复方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黄连、黄芩、丹参、连翘等14味中药,分别采用平板打孔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临床常见致病菌进行体外抗菌试验,并以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为主药组成复方,进行中药复方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黄连、黄芩、丹参和连翘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抑菌作用,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16.0、62.5、125.0和62.5g/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分别为32.0、125.0、125.0和125.0g/L,黄连、黄芩、丹参、连翘、地锦草和红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抑菌作用,MIC分别为16.0、32.0、125.0、16.0、62.5和125.0g/L,MBC分别为16.0、32.0、250.0、16.0、125.0和250.0g/L,黄连、黄芩、丹参和连翘对链球菌具有较好抑菌作用,MIC分别为32.0、32.0、16.0和125.0g/L,MBC分别为32.0、64.0、32.0和125.0g/L。复方2和复方3对3种供试菌均具有显著抑菌效果,MIC和MBC为8.0~64.0g/L。说明,黄连、黄芩、丹参、连翘等单味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均具有较强抗菌作用,以其为主药组成的复方呈现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石莼醇提物基于细胞膜损伤的抑菌作用,检测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性能,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石莼醇提物对供试菌生长、核酸和蛋白质的泄露量、培养液电导率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损伤率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石莼醇提物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正常生长,尤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最低抑制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56、3.13 mg·mL~(-1);2×MIC的石莼醇提物可增大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菌体内核酸、蛋白质的大量泄露,培养液的电导率极显著上升(P0.01),菌体细胞膜严重萎缩甚至裂解,菌体损伤率可达96.42%.综上,石莼醇提物通过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达到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石荠苧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提取石荠苧活性成分,并对乙醇总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进行分步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各部分提取物,分别采用管碟法、倍比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提取物的敏感性,同时采用DPPH法和Fenton法研究不同溶剂萃取的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石荠苧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3、125.00、125.00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25、250.00、250.00 mg/mL;乙醇总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MIC、MBC分别为125.00、250.00 mg/mL。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醇总提取物、水提液清除DPPH·的IC_(50)分别为422.5、425.8、413.4、611.4 mg/mL,其中乙醇总提取物清除作用最强;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醇总提取物、水提液清除·OH的IC_(50)分别为542.2、577.1、925.5、781.2 mg/mL,其中正丁醇萃取物清除能力最强。综上,石荠苧提取物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菠萝皮为原料,利用醇提法提取活性物质,通过平板打孔法研究该提取物对常见的4种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菠萝皮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黑曲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测试范围内,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40、100、200 g/L;对大肠杆菌、黑曲霉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800、100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未在测试范围内;菠萝皮醇提取物对桔青霉则无抑制作用。通过比较介质pH对提取物稳定性的影响,发现菠萝皮醇提取物在酸性条件下有抑菌活性,在碱性条件下则无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千叶蓍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千叶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且测定千叶蓍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为千叶蓍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热提取法和冷浸法提取千叶蓍的有效成分,以大肠杆菌、青霉和部分病原菌等作为供试菌种,采用Bauer-Kirby法(滤纸片法和微量2倍连续梯度稀释法试验)对几种常见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千叶蓍的浓度85%乙醇、浓度95%乙醇、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灰霉等都有抑菌效果.浓度8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MIC为0.031 25 g/ml,MBC为0.062 5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62 50 g/ml,MBC为0.125 00 g/ml;对变形杆菌的MIC为0.062 50 g/ml,MBC为0.125 00 g/ml.[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千叶蓍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苦丁茶不同粗提物的抑菌效果。[方法]制备了3种苦丁苯粗提物。粗提物1:称取苦丁茶50 g,加500 ml去离子水浸泡10 h,加热至沸腾,文火2h,过滤。药渣再加3~5倍去离子水煎煮,方法同上,重复3次。合并3次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成50 ml,即每1 ml相当于含生药1.0 g,粗提物2:称取50 g干粉(用中药粉碎机粉碎后过80目),加500 ml去离子水,水浴80℃恒温振荡3 h,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加3倍体积无水乙醇,离心取沉淀,用去离子水配成50 ml溶液。粗提物3:称取50 g干粉,加500 ml 90%乙醇,采用回流提取法,同流时间3 h,回流次数3次,合并3次提取液,过滤,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成50 ml。粗提物1、粗提物2、粗提物3分装于棕色试剂瓶,封口,于-20℃冰箱中保存,使用前121℃高压灭菌20 min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抑菌环直径。[结果]粗提物1抑菌效果较强,高于粗提物2和粗提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为3.91 mg/ml和31.25 mg/ml。粗提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效果最好,抑菌能力最强,抑菌作用为高敏,抑菌环直径达(17.46±0.40)mm,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为中敏,但比粗提物2、粗提物3好;粗提物2对这2种菌的抑菌能力都较差,均为低敏,特别是对大肠埃希菌,抑菌环直径只有(6.30±0.16)mm。粗提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相差不大,都为中敏。粗提物1不但抑菌效果好,且其提取方法、步骤简单,仪器设备价格低,同时不产生废气,可为临床应用上提供支持并带来方便。粗提物3需使用有机溶剂,大量使用容易产生三废,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考虑到抑菌能力及成本、环保和简便等因素,采用提取粗提物1的方法在生产上比较实用。[结论]苦丁茶的不同粗提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为苦丁茶开发成新型、安全的抑菌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吕平  黄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38-16840
[目的]研究苦丁茶不同粗提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抑菌环直径。[结果]粗提物1抑菌效果较强,高于粗提物2和粗提物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为3.91和31.25mg/ml。[结论]苦丁茶的不同粗提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为苦丁茶开发成新型、安全的抑菌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 9-octadecanoic acid-hexadecanoic acid-tetrahydrofuran-3,4-diyl ester from neem oil was investigated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three bacterial strains viz.,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No. 25923, Escherichia coli ATCC No. 44102 and Salmonella sp. ATCC No. 50 041 in vitro.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nd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values of the 9-octadecanoic acid-hexadecanoic acid-tetrahydrofuran-3,4-diyl ester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broth microdilution dilution (BMD) metho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20 to 0.625 mg mL-1. Its time-inhibition curve against E. coli was also tested and showed that the MIC values for the bacterial strains S. aureus, E. coli and Salmonella sp. were 20, 5 and 10 mg mL-1, respectively. Its MBC values were 20, 20 and 10 mg mL-1, respectivel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9-octadecanoic acid-hexadecanoic acid-tetrahydrofuran-3,4-diyl ester against three strain tested showe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ime and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6.
采用传统煎煮法提取海巴戟果有效成分,以副溶血性弧菌为试验菌株,将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抑菌率作为检测指标,探讨海巴戟果热水提取物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 表明,海巴戟果提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5.00 g·L-1,最小杀菌质...  相似文献   

17.
刘胜贵  陈富城  李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22-14324
[目的]研究羊耳菊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细菌存活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pH值条件下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种,绘制时间杀菌曲线和浓度杀菌曲线。在提取物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时培养24h,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的抑菌率。[结果]羊耳菊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62.5、125.0mg/ml和125.0、250.0mg/ml。绘制了羊耳菊提取物16MIC、4MIC、2MIC、MIC、1/2MIC和对照条件下的杀菌曲线。羊耳菊水提物抑菌作用最适pH值为6~8。[结论]羊耳菊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作用在较高浓度时并没有进一步提高杀菌速度,表现为时间依赖性,但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表现为浓度性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香水百合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香水百合(Lilium casa blanca)中总黄酮提取液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方法。以70%乙醇水溶液提取香水百合中的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含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测定了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香水百合中总黄酮含量为137 mg/g(13.7%);总黄酮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13.25 mm,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9.75 mm;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587 5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350 0 mg/m L(大肠埃希氏菌)。香水百合总黄酮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比大肠埃希氏菌好。  相似文献   

19.
牛心朴子生物碱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珠明  何生虎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06-306,308
对4例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乳汁进行病原分离及鉴定,分离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选择牛心朴子生物碱,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牛心朴子生物碱对3种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分离株的MIC及MBC分别是12.5mg/mL、1.561 25mg/mL、6.25mg/mL和6.25mg/mL、1.561 25mg/mL、3.125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