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陇东旱作农业蓄水保墒综合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旱农区干旱缺水及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土壤蒸发量大的特点,总结出旱耕深耕翻、全方位深松、梯田拦水、平地沟播种植、山地水平沟种植、旱地冬小麦周年地膜覆盖抗旱丰产栽培、粑糖保墒、镇压保墒及提墒、中耕保墒、覆盖保墒、化学制剂抗旱保墒、“回墒土壤耕作法”等几种抗旱蓄水保墒综合技术,以利于充分接纳雨水,抑制土壤蒸发,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对旱作农业的稳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砂田是一种源于甘肃陇中地区抗旱保墒农业耕作方式。侯甬坚认为砂田历史起源于北凉时期的"治石田",但据史料,此石田绝非现在的砂田。同时,文中对砂田起源于明中期的观点也进行探讨,认为甘肃砂田应起于清初,是陇中人在面对巨大的社会生存压力前提,充分应用古代防旱保墒的农业技术知识,进而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再经左宗棠等人的推广,方成今日之砂田。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黄绵土的水分性质与水分分区。黄绵土的重要特征是经常处于水分亏缺状态。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水分水同,各有差异。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分为四个阶段;垂直变化分为四个层次。干旱年与正常年相比,作物的水分转化率各有水同。表明谷子、高梁、土豆的耐旱性强。玉米、黑豆较差。并提出了抗旱保墒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砂田的抗旱保墒效果及其生产效率,在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区对砂田西瓜不同覆膜方式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裸砂田(CK)、砂田+半覆膜(HM)、砂田+全覆膜(FM)和砂田+起垄覆膜(RM)4种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西瓜生育前期全覆膜和起垄覆膜分别表现出了良好的保墒效果,0~40 cm土壤含水量较传统半覆膜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左右,较裸砂田提高了2个百分点左右;1 m土壤贮水量全覆膜和起垄覆膜较半覆膜和裸砂田分别增加了5 mm和12 mm左右,但两种覆膜方式的保墒效果因外界环境条件而异。并且西瓜产量和品质均以全覆膜最优,其产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传统半覆膜提高26%和0.82%;全覆膜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率和糖水分利用率也最高,分别比半覆膜处理提高了32%和45%。  相似文献   

5.
论宁南旱区农业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基于旱区范围趋于扩大、干旱程度趋于严重等的干旱发展趋势,以及农业有限水量应能实现的生产能力,尚远示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分析了节水型农牧生产结构、耐旱型的种植业结构、径流农业技术、蓄水保墒技术改进、灌溉农田效益增进、抗旱化学制剂应用,以及宁南地域资源优势等有关整体技术宏观块择和单一旱作技术的结合,在宁南旱农生产中的作用及进一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孔源及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孔源及常规施肥(表层全面施肥)条件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同时对二种条件下水分有效性及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施肥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有其异同点,与常规施肥相比,孔源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更趋合理,显示了此项技术抗旱保墒的良好效果。在本试验所设处理中,孔距及孔深分别为30cm和20cm的处理获得了最高的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对豫西旱农区两种轮作方式下旱地的耕作保墒技术进行了3年研究。着重讨论了二年三熟制下晒旱地深耕,深耕加秸秆覆盖以及深耕配施有机肥的蓄水保墒效益;一年二熟制下中耕效果与土壤质地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以及中耕的适宜范围,多次中耕对保墒的迭加作用等问题,为完善旱农区的耕作保墒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春林 《植物检疫》2001,15(3):165-169
我国国内植物检疫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国家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维护对外贸易信誉 ,履行国际义务 ,防止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出 ,设置植物检疫机关 ,对进出口和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实施检疫。发挥了促进农业生产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植物检疫特别是国内植物检疫 ,面对新的形势 ,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1 我国国内植物检疫的基本制度1 .1 国内植物和植物产品调运检疫制度调运检疫制度是植物检疫机…  相似文献   

9.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以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结合介绍国外有关旱农研究进展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期刊,为我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有关旱农耕作栽培技术、土壤与植物营养、植物与土壤水分动态、节水农业、植物抗旱生理、资源开发利用、旱区整治与生态建设、作物育种、旱农机械、干  相似文献   

10.
设置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PAM化学保水剂3种保墒处理,研究不同保墒灌溉下夏玉米地土壤水分沿剖面变化规律与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耗水规律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溉或非灌溉条件下,各保墒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在0~150 cm均高于相同条件下的对照,且各保墒灌溉对土壤储水量的提高,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结果还表明: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沙暴、尘暴及其防治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沙尘暴在进入 90年代以来有进一步加剧趋势 ,其原因在于此期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暖化态势明显 ,人类超负荷开发资源加剧 ,从而导致沙尘暴的频繁发生 ,但总体上仍属于正常的灾害现象。我国沙暴只能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区 ,尘暴则可波及半湿润与湿润区 ,由此而论 ,北京的沙尘暴属于尘暴范畴 ,北京不会形成沙漠区。防治沙尘暴必须采取水、土、植被综合防治措施 ,基本对策是 :1 .搞好流域为单元的水土资源合理利用规划 ,进行水土保持综合防治 ;2 .增加地表植被复盖 ,搞好防护林体系建设 ;3 .减轻土地利用强度 ,恢复提高土地抗蚀能力 ;4.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依法建设生态环境。建议国家设立水土保持为主要职能的生态环境建设委员会 ,统一协调布署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郁金香和百合是最重要的百合科球根花卉。病害是制约郁金香和百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害和病原。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原真菌有镰刀菌、灰霉和炭疽菌;主要病原细菌有萎蔫短小杆菌、果胶杆菌属和迪基氏属软腐细菌;主要病毒有郁金香碎色病毒、百合斑驳病毒、百合无症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等RNA病毒。主要植物病原线虫有短体线虫、茎线虫和滑刃线虫。线虫取食伤害郁金香和百合的根、鳞茎和芽,促进病原真菌和细菌对植物的复合侵染;毛刺属和拟毛刺属线虫除侵害郁金香和百合,还作为介体向植物传播烟草脆裂病毒。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线虫,南芥菜花叶病毒、草莓潜隐环斑病毒和番茄环斑病毒等RNA病毒是与郁金香和百合相关的主要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也介绍了鉴定这些病原的常规方法和新方法,为建立郁金香和百合主要病原的检测检疫体系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相似文献   

14.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相似文献   

15.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相似文献   

16.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相似文献   

17.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相似文献   

18.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相似文献   

19.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相似文献   

20.
Journal of Plant Diseases and Protectio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