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推广绿色优质稻对提高稻农经济效益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嘉禾优7245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优质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南部等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通过几年的对比试验,得出嘉禾优7245的产量表现、农艺性状及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配比对杂交水稻的产量有一定影响.本文以杂交水稻荃优1606为供试品种,进行了不同施肥配比对其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配比为施商品有机肥600 kg/hm2+40%复合肥750 kg/hm2+微量元素水溶肥45 kg/hm2,栽后每5~7 d追施尿素112.50 kg/hm2,平均产量可达10528.3...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中浙优1号高产高效潜力,进行了中浙优1号不同移栽密度时中浙优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一般移栽密度以19.50万丛/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水稻生理生长和产量形成对不同节水灌溉模式的响应规律,设计4种不同节水灌溉模式(浅水勤灌、湿润灌溉、控制灌溉和蓄水控灌),观测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水稻株高、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水稻总产量及其组成(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每穴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水稻株高变化规律的差异并不明显,水稻收获时的株高以蓄水控灌最高(103.4 cm),控制灌溉处理次之;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水稻株高随移栽后时间的动态变化,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 1~0.982 4和0.975 6~0.982 7;水稻叶绿素含量于移栽后76 d达到峰值,移栽76 d后进入衰退期,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蓄水控灌处理水稻生长中后期叶绿素含量总体高于其他模式;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对水稻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每穴产量均存在影响,蓄水控灌模式下水稻产量最高,达到10 172 kg/hm~2,而浅水勤灌处理水稻产量处于最低水平(8 735 kg/hm~2)。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是水稻丰产的决定性因素,为筛选出适宜夹江县“水稻-泽泻”轮作种植模式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指导全县水稻生产,笔者于2022年在夹江县开展了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用稻药轮作模式,以F优498、宜香优2115两个水稻品种为对照,对泰优808、雅优637、荃优399、品香优秱珍、晶两优1206、川优553,6个新品种的生育期、抗逆性、株高、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引进的6个参试水稻品种均适宜夹江县“水稻-泽泻”轮作生产模式,适宜推广,其中,荃优399的生育期、产量和株高等综合表现能力最强,其次为晶两优1206、泰优808。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川西北丘陵区两熟制杂交中稻的抗旱节水栽培途径,以2个杂交水稻品种进行了超稀旱育秧分期移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秧龄处理下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状况和节水效应。结果表明,秧龄处理对水稻同一品种的见穗期、完全齐穗和抽穗持续的时间长短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成熟期的影响很小;在采用旱稀育壮秧和良好管理条件下,适度范围内的推迟移栽,杂交稻仍然能保持正常的本田分蘖能力,保持良好的穗粒结构,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推迟水稻的移栽期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本田前期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率,取得明显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优良水稻品种适地种植,本试验选取12个待试水稻品种。以宜香优2115作为对照,通过测定选测的12个品种的产量、全生育期,评价试验品种的抗病性、米质,运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单产进行分析,分别赋予产量、抗病性、生育期、米质0.5、0.2、0.2、0.1的权重分析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质水稻。通过加权赋值,供试品种中文优198、花优357、内6优138综合排名位于前三,适宜在达州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播方式可以省工、省力且高效,为筛选出适宜宁化县烟后稻(烤烟后作水稻,下同)直播栽培的新品种,2022年宁化县农技站与农机办引进了5个优质稻品种,与神9优28为对照,在宁化县济村乡神坛坝村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甬优4949、恒丰优珍丝苗、广8优粤禾丝苗和五乡优粤农丝苗等品种在抗病性、抗逆性等农艺生产性状等方面均表现突出,可作为今后宁化县烟后稻机械直播栽培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寒区水稻不同栽培模式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集成旱育稀植、分段施肥和控制灌溉技术,选取不同处理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产量、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等试验资料,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水稻不同栽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控制灌溉A2,基肥∶分孽肥∶拔节肥∶穗肥=4.5∶2∶1.5∶2,插秧密度21穴/m2为最优栽培模式,结果与实际试验相一致,适用于寒区水稻栽培模式评价。  相似文献   

10.
日本水稻干田免耕直播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本冈山县农业试验场水稻干田免耕直播技术,同时分析了Minoru公司的免耕直播机的特点及免耕稻的栽培管理措施.实践研究表明,合适的水稻品种在农田与气温等条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技术,这种新的种植模式与传统的移栽技术相比,其劳动力消耗大幅下降,而水稻产量并不减少,是一种受欢迎和有推广价值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森林消防车沼泽地通过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大兴安岭林区的沼泽地进行了分类,并对3种履带式森林消防车J-50、A531、BFC804和一种特轻型双轮森林消防车HS-8的沼泽地通过性作了理论与试验研究,给出了切线牵引力和行驶阻力的计算公式,采用挂钩牵引力作通过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BFC804可以通过重沼泽地,A531和HS-8可以通过中沼泽地,而J-50只能通过轻沼泽地。森林防火部门应根据管区内的沼泽地特征合理选择消防车。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soil water content sensors (CS616/625, Campbell Scientific, Inc., Logan, UT; TDT, Acclima, Inc., Meridian, ID; 5TE, Decagon Devices, Inc., Pullman, WA) and a soil water potential sensor (Watermark 200SS, Irrometer Company, Inc., Riverside, CA)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Soil water content/potential values measured by the sensors were compared with corresponding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θv, m3 m−3) values derived from gravimetric samples, ranging approximately from the permanent wilting point (PWP) to field capacity (FC)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s. Under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the factory-based calibrations of θv did not consistently achieve the required accuracy for any sensor in the sandy clay loam, loamy sand, and clay loam soils of eastern Colorado. Salt (calcium chloride dihydrate) added to the soils in the laboratory caused the CS616, TDT, and 5TE sensors to experience errors in their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 readings with increased bulk soil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dS m−1). Results from field tests in sandy clay loam and loamy sand soils indicated that a linear calibration (equations provided) for the TDT, CS616 and 5TE sensors (and a logarithmic calibration for the Watermark sensors) could reduce the errors of the factory calibration of θv to less than 0.02 ± 0.035 m3 m−3. Furthermor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ests confirmed that each individual sensor needed a unique calibration equation for every soil type and location in the field. In addition, the calibrated van Genuchten (1980) equation was as accurate as the calibrated logarithmic equation and can be used to convert soil water potential (kPa) to volumetric soil water content (m3 m−3). Finally, analysis of the θv field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CS616, 5TE and Watermark sensor readings were influenced by diurnal fluctuations in soil temperature, while the TDT was not influenced.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soil temperature be considered in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of the CS616, 5TE, and Watermark sensors. Further research will be aimed towards determining the need of sensor calibration for every agricultural season.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M9和GPS的农田面积测量仪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精细农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此,介绍了一种基于ARM9微处理器芯片S3C2410和GPS接收模块E531的农田面积测量仪.同时,阐述了GPS农田位置信息采集模块、WINCE.NET操作系统等软硬件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该测量仪便于携带,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可满足精细农业需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法,以松木热解半焦为载体,制备了载La半焦基催化剂,利用自行设计的两段式生物质催化热解固定床反应系统进行松木燃料棒催化热解试验,研究不同重整温度下载La半焦基催化剂对生物质热解气、焦油、焦炭三相产物的影响规律.通过气体组分的变化、焦油FTIR谱图的变化以及催化剂SEM、XRD表征特性测试,探讨载La半焦基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对用于沼气池密封的水泥掺合型涂料和直接使用密封涂料进行了各种性能指标(包括外观、亲和性、贮存稳定性、耐热度、耐碱性、耐酸性、固体含量、干燥时间、抗渗性和空气渗透率等项目)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类型涂料的外观、亲和性、固体含量、贮存稳定性、耐热度、耐酸耐碱性和干燥时间较好.密封性能差别较大,抗水渗性在3%以下占43%;空气渗透率在3%以下仅占29%,反映了涂料密封性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长期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浙北地区选择了16个样区(包括7个水田样区和9个蔬菜地样区),每个样区同时采集了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灌溉农田与无污水灌溉历史的对照农田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了土壤中养分和重金属积累状况。结果表明,长期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可明显增加表层土壤(0~20 cm)有机C、全N、全P、Cu、Zn、As、Cd、盐分、NH4+-N、NO3--N、有效P和有效K的含量,但对土壤pH、全K、Pb、Ni、Cr、Hg的影响不明显。畜禽养殖污水灌溉对蔬菜地的影响明显大于水田。典型样区土壤垂直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长期畜禽污水灌溉也可对剖面中20~60 cm土层的NH4+-N、NO3--N和有效P含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淮安第一抽水站加固工程中,主辅机系统和站用电系统全部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主机组在该系统的控制下,不仅能根据调度指定的流量自动启停机组,而且还能自动调节叶片的角度至最优工况,实现泵站的经济运行。微机监控系统采用局域网的全分布式开放系统结构,实现了远程监控功能,能进行功能扩充,系统先进、可靠。泵站经济运行是以抽水功率最小为目标函数,总流量、机组过水能力和抽水功率为约束条件,采用双态规划技术进行优化。泵站流量的确定采用上下游水位测量和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该微机监控系统和经济运行理论的泵站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可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滴灌+冠层弥雾微喷(降温增湿措施)模式对葡萄光合特性,生理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定微喷处理(WP1,WP2与WP3)与对照处理(CK)4个处理,在果粒膨大期测定不同处理的光合特性,果粒体积,产量与品质等数据结果显示:微喷处理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幅度均低于对照处理,微喷处理中WP1处理的胞间CO2浓度最低;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均呈现“M”变化规律,在14:00出现“午休”现象,但微喷处理比对照处理“午休”时长较短,且WP1处理在14:00净光合速率降低幅度较小,各处理果粒体积与增长速率大小依次为WP1,WP2,WP3,CK,各处理的果粒体积增长速率均在7月15日达到最大.使用熵值法对各处理的产量与品质进行评价,各处理得分大小依次为WP1,WP2,CK,WP3.说明每日恰当的微喷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葡萄净光合速率,果粒体积与果粒体积增长速率,产量与品质,但当微喷时间较长时也会影响葡萄产量与品质,因此以微喷1 h/d为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构建与研制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化工作中缺乏系统性标准体系指导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首先从标准体系、具体标准、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依托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的目标及原则,总结了级别、约束力、通用性、性质、对象、标准类别、参考模型、行业分类、产业环节等构成标准体系框架的维度。之后利用级别、类别、产业环节构建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体系三维框架结构,并将其二维分解为基础层、共性通用层和应用领域层。最后提出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研究与编制的建议。本研究可为中国智能农机装备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服务提供系统性指导,引领中国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