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卵混合加水后,不同时间间隔对卵施行不同持续时间的冷休克或热休克生产三倍体草鱼(Chneopharyngodon.idella),生产的三倍体草鱼达87%,精卵混合一分钟后的草鱼卵立刻暴露手高出周围温度(26℃)12℃的水温中持续3.5分钟处理效果最佳,将幼鱼按规格分级,用科尔特计数器和波道仪分析50-100尾/组鱼的血样,测定其倍性,剔除三倍体百分率低的不同规格的鱼组,使三倍体达到95%的群体重新放回池塘进一步生长,最后选择100%的三倍体草鱼,总体长在150-250毫米的鱼逐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温度休克方法诱导双斑东方鲀三倍体,在水温18-20℃条件下,卵受精后5分钟用40℃的水处理双斑东方鲀受精卵10分钟,三倍体诱导率100%,孵化率相对诱导量达25%;育苗采用前期室内工厂化培育与后期土池培育相结合方法,培育出全为三倍体(体长3 cm以上)苗种5.8万尾,对应孵出苗量,成活率为34.6%。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详尽阐述了使用工业养鱼技术生产三倍体鲤鱼的方法。通过对受精卵使用热休克抑制第二成熟分裂获得三倍性。采用下列休克参数取得了最好的结果(三倍体率80-100%、胚胎成活率为对照的70%、受精后6分钟(休克前孵化温度年20℃)开始、温度4或41℃、持续时间2分钟或1.5分钟、此技术准许大规模生产三倍体鲤鱼、因此允许工业养鱼条件下研究三倍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双斑东方鲀三倍体的诱导方法、技术参数的筛选及生产性育苗的模式.采用温度休克方法诱导双斑东方鲀三倍体,在水温18~20℃条件下,卵受精后5 min用40℃的水温处理双斑东方鲀受精卵10 min,三倍体诱导率100%,孵化率相对诱导量达25%;育苗采用前期室内工厂化培育与后期土池培育相结合方法,培育出全为三倍体(体长3 cm以上)苗种5.8万尾,对应孵出苗量,成活率为34.6%.  相似文献   

5.
雌性三倍体鲑鳟鱼已知是不育的,因而有利于水产养殖。本研究旨在对多种温度和水静压刺激处理诱导三倍体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一种溯河回游类型)的效果加以对比。热休克和水静压刺激在各组硬头鳟卵受精后25分钟开始施行。热休克处理所用温度为26—36℃,持读1.25~20分钟;水静压处理所用压力为5.5~8.3×10~4KPa(1KPa=0.145psi)持续2~6分钟。三倍体的诱导率通过红血球细胞核长径的测定来计算。在26℃温度下持续20分钟的热休克处理和在7.6×10~4kPa压力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诱导出100%的三倍体比率(triploid rate),但是各组卵的成活率却与处理的强度成负的相关关系。因而三倍体产量(triploid yield)(即三倍体的诱导率与孵出时的成活率的乘积)在26℃下持续10分钟的热休克或6.9×10~4KPa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处理时为最好,分别是50.3%和49.9%。  相似文献   

6.
虹鳟鱼三倍体生产规模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实施人工授精获得的115.5万粒授精卵,在9~10℃水温下静置10分钟后移入28~29℃水中进行热休克诱导三倍体处理10~13分钟,然后转入孵化设施利用9~10℃水进行流水孵化、稚鱼饲育和成鱼养殖.对21~24月龄鱼进行性腺态学三倍体检测,三倍体诱导率为71.4%.  相似文献   

7.
冷、热休克法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冷、热休克抑制第二极体释放的方法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结果表明,在卵受精后2min,5℃处理20min,胚胎时期的三倍体率达70%左右,孵化率50%左右,幼鱼时期三倍体(含嵌合体)的检出率为25%,此条件为冷休克处理的优化参数;在卵受精后2min,40℃处理2min,胚胎时期的三倍体诱导率达58%,孵化率为39%,幼鱼时期三倍体(含嵌合体)的检出率为40%,此条件为热休克处理的优化参数。正交分析得出,冷休克条件下起始休克时间是原肠期三倍化率和孵化率的重要影响因子,温度对畸形个体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热休克条件下,参考三倍体率、畸形率、孵化期相对存活率三者而言,休克温度均是重要因素。比较观察到冷休克处理组的胚胎受损情况严重,后期的成活率较热休克处理组要低,总体诱导效果逊于热休克处理组。  相似文献   

8.
于 1996~ 1997年 ,用 6-二甲基氨基嘌呤 ( 6-DMAP)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的释放 ,诱导太平洋牡蛎产生三倍体。选用L16( 45)设计 ,进行三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 :6-DMAP浓度 ,设15 0、30 0、45 0和 60 0μmol/L ;诱导时机 (即精卵混合后的时间 ) ,设 10、15、2 0和 2 5min ;诱导持续时间 ,设 10、15、2 0和 2 5min。试验平行重复二次。结果为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 ( 71.3± 1.2 ) % ,该实验组胚胎孵化率为 ( 5 5 .5± 3.1) % ,D形幼虫畸形率为 ( 10 .7± 1.6) %。根据直观分析结果 ,得出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 :水温 2 5~ 2 5 .5℃ ,精卵混合 10min时 ,将受精卵浸泡在含 6-DMAP 60 0μmol/L的海水中 15min ;决定三倍体产生的三因素的主次顺序 :6-DMAP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 6-DMAP浓度对三倍体诱导率影响显著 ,但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用热休克和工业养鱼技术生产三倍体鲤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阐述了运用工业化养鱼技术生产三倍体鲤鱼的一种方法。用热休克阻断受精卵第二次减数分裂的方法获得得三倍体。用下列热休克参数得到了最佳结果(三倍体率80%-10%;胚胎存活率是对照组的50%-70%);受精后6分钟开始(休克前的孵化温度是20℃),温度为40或41℃,时间为2或1.5分钟。该技术可大规模生产三倍体鲤鱼,因此可以研究工业化养鱼条件下三倍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阐述了运用工业化养鱼技术生产三倍体鲤鱼的一种方法。用热休克阻断受精卵第二次减数分裂的方法获得三倍体。用下列热休克参数得到了最佳结果(三倍体率80%-100%;胚胎存活率是对照组的50%-70%):受精后6分钟开始(休克前的孵化温度是20℃),温度为40或41℃,时间为2或1.5分钟。该技术可大规模生产三倍体鲤鱼,因此可以研究工业化养鱼条件下三倍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兴宁县鱼苗场于今年10月16日(水温24.0~25.5℃),催产同年8月份已经产过卵的草鱼和鲢鱼亲鱼(各计四组),产卵率均为100%。其中,草鱼产卵51.6万粒,受精率82.8%,下塘鱼苗28万尾;鲢鱼产卵41.2万粒,受精率62.5%,下塘鱼苗21万尾。  相似文献   

12.
热休克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热休克法研究了诱导三倍体黄颡鱼的适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卵受精后2 min,40 ℃持续处理2 min,三倍化率可达57.5%,原肠期相对存活率43.0%,孵化期相对存活率38.5%.分析了热休克处理的参数与三倍体出现率和胚胎相对存活率的关系,诱导参数中处理温度和诱导时机为重要因素,其次为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3.
对太平洋牡蛎解剖取卵,然后人工授精,在50%的受精卵出现PBI时,用咖啡因+热休克处理受精卵15分钟。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变态发育,其中34℃时的三倍体率为59.4%。结果表明,在咖啡因浓度一定时,相对低的热休克温度有利于孵化率的提高,而相对高的热休克温度则有利于提高D形幼虫的三倍体率。  相似文献   

14.
扇贝异源三倍体诱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荧光显微观察表明,20℃水温下,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的卵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精子可以正常受精和发育,具备人工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亲贝充分促熟后,分开催产,以20:1的精卵比授精;在50%的受精卵排出第1极体时,以60mg/L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受精卵10~25 min,可诱导75.23%~92.14%的三倍体;6-DMAP处理15 min综合诱导效果最好,三倍体诱导率可达88.56%,孵化率可达53.52%.得到的三倍体幼虫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验证,为含有2套栉孔扇贝染色体组和1套海湾扇贝染色体组的异源三倍体.孵化后诱导组与杂交对照组(未经6-DMAP处理)幼虫生长越来越缓慢,受精后14 d其幼虫存活率分别下降到0.000 67%和0.002 24%,没有幼虫度过附着变态期.GISH分析显示,栉孔扇贝与海湾扇贝不同倍性的杂种后代早在担轮幼虫阶段就出现母本偏向性染色体转变.  相似文献   

15.
一、养殖实例(一)套养颖鲤1.颗粒饲料为主的养殖1989年湖北省大沙湖农场宗升已1个10亩精养塘,以培育大规格草鱼种为主,投放草鱼种4万尾,鲢2.5万尾,鳙0.8万尾,鲂0.7万尾。5月21日套养3—4厘米颖鲤400尾。年底干池验收,草鱼种平均重50克以上,亩产105公斤,产值1155元;鲢及鳙224  相似文献   

16.
1991年因遭受特大洪水灾害,渔业生产首当其冲。鱼种是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为确保下半年度有足够的鱼种,我场接受了省水产局下达的秋繁生产任务。于8月19日进行秋繁,催产鳙鱼二批,获卵1150万粒,草鱼一批,获卵100万粒。生产鳙鱼苗625万尾,草鱼苗81万尾。现总结如下。一、催产8月19日—21日连续催产三批,其中鳙鱼二批;催产率为95.45%,草鱼一批,催产率33.33%。1.鳙鱼:共催产11组,性别比,第一批7:10(雌:雄),第二批4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冷休克法诱导乌蒙山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wumengshanensis)三倍体的方法,试验分析了不同参数的诱导效果及三倍体生长特征。结果显示:冷休克2~3℃、受精后5 min开始诱导、诱导25 min可获得受精率64.55%、孵化率60.61%、畸形率26.54%,三倍体率100%。诱导组平均孵化时间为4 d 14 h~6 d 19 h,低于对照组7 d 2 h。诱导组初孵仔鱼畸形率为17.19%~71.25%。受精后3 min与5 min开始诱导、持续诱导30 min,仔鱼死亡率最大分别为24.70%与39.38%。3~60日龄三倍体与二倍体的体重、体长均无显著性差异,180日龄三倍体的体长与体重分别为(74.00±1.58) mm、(4.46±0.30) g,分别是二倍体的1.09倍与1.27倍,体重显著大于二倍体。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7月29日,笔者单位附近的养殖户草鱼精养池发生了疾病,在笔者帮助下,疾病得到了治愈。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以对一些养殖户有所帮助和启发。一、基本情况该草鱼精养池面积7.5亩,平均水深达到2.8米。底泥平均厚度为15厘米左右,亩存塘草鱼3 100千克以上,规格为0.7千克/尾。7月29日上午11点左右在第2次料喂完20分钟后,用撒网捕捞的方式测鱼规格时,发现两尾鱼有出血病症状。该养殖户动作迅速,用泼洒碘制剂的方法治疗出血病,用量为规定用量的1.2倍。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郊进行了示范养殖试验,旨在对利用豆粕型饲料生产大于2.5千克商品规格草鱼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作出评价。试验将2龄草鱼种放养在三口5亩(0.33公顷)大小的池塘内,放养密度为 160尾/亩,并搭配放养白鲢鱼种100尾/亩(即草鱼2400尾/公顷和鲢鱼1500尾/公顷)。用豆粕型饲料养殖146天,草鱼从平均775克/尾长至平均2777 克/尾,平均饲料系数为1.74:1。养殖的平均毛  相似文献   

20.
吴再平  程亮 《河北渔业》2019,(10):29-30
本试验在东北地区(吉林省梨树县)繁育台鳅,利用规格100g左右的亲鱼50尾(雌鱼16尾,雄鱼34尾),雌雄比1∶2,16尾亲鱼采卵128560粒,平均每尾产卵量8035粒,产卵率100%;获得受精卵102848粒,平均受精率为80%;孵化出水花86392尾,孵化率84%;培育15d获得规格在2~3cm夏花苗种51835尾,培育成活率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