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鼻腔肺炎是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短暂发烧、抑郁,鼻腔粘膜和眼结膜的卡他性炎症。潜状期2—4天。能引起患病孕马流产或下出无活力的马驹。纯种马对本病最易感。病原是马疱疹病毒Ⅰ型,在流产胎儿的组织中,于40℃时经过6—7天、55—56℃时经过10—20分钟能保持其感染力。患本病而痊愈的马在两个月内仍能从鼻腔和生殖器官的分泌物排毒于外界环境中。马鼻腔肺炎的诊断是根据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疆伊犁地区的马鼻肺炎、马腺疫及马流产沙门菌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本研究从新疆伊犁地区养马最为集中的10个乡镇和3个国有马场采集了818份血清样品。分别采用ELISA法和微量凝集法进行马疱疹病毒(EHV)、马腺疫链球菌(S.equi)和马流产沙门菌(S.abortus)的抗体检测,并应用统计学方法从年龄、性别、地域及养殖规模等方面对影响这3种病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EHV抗体阳性率为28.85%,S.equi抗体阳性率为24.69%,S.abortus抗体阳性率为25.31%。性别和年龄对马鼻肺炎感染影响显著(p0.05)。地域和年龄对马链球菌抗体阳性率的影响显著(p0.05);地域对马流产沙门菌抗体阳性率的影响显著(p0.05)。马疱疹病毒(EHV)和马腺疫链球菌(S.equi)的混合感染率较高。本研究为新疆地区马的这3种传染病有效防控提供了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伊犁州马属动物马流产沙门氏菌的流行现状,采集伊犁州昭苏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母马、流产马、驴血清和全血样品共982份,分别用ELISA、荧光PCR方法对马流产沙门氏菌病进行血清抗体和病原学检测。荧光PCR检测结果显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驴马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29.7%;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2.5%,其中,昭苏县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1%、尼勒克县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4.1%、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马流产沙门氏菌病4%;流产马、驴马流产沙门氏菌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阳性率为92.5%;结果表明:马流产沙门氏菌病在这些养殖场点得到了很好的预防,但是马流产沙门氏菌引起的马流产依然较为普遍,特别是驴的马流产沙门氏菌病感染率较高,需要定期对马流产沙门氏菌病进行监测并加强防控。本调查为伊犁州马属动物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马流感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流行性感冒(Equine innuenza)简称马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ddae)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传染病。马流感为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临诊特征为发烧、结膜潮红、咳嗽、流浆液性鼻液一脓性鼻漏、母马流产等为主要症状。病理学变化为急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与继发性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5.
马流行性感冒(Equine influenza)简称马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传染病。马流感为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临诊特征为发烧、结膜潮红、咳嗽、流浆液性鼻液-脓性鼻漏、母马流产等为主要症状。病理学变化为急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与继发性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6.
马流行性感冒(Equine influenza)简称马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传染病。马流感为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临诊特征为发烧、结膜潮红、咳嗽、流浆液性鼻液-脓性鼻漏、母马流产等为主要症状。病理学变化为急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与继发性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7.
从2016年2月初开始,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克乡的妊娠母马不时出现流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场共有200多匹怀孕母马,一般母马可在流产后1 d~2 d恢复。根据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我们采取对场地应严格消毒,流产母马隔离饲养,妥善处理死亡胎儿,对未流产的妊娠母马用抗生素预防治疗和用黄体酮保胎等措施,并及时将实际情况汇报上级有关部门,相关专家诊断为马传染性鼻肺炎。  相似文献   

8.
马鼻肺炎病毒(ERV)引起的马流产,是由Dimock 等于1933年在美国首次报告的。日本最早报告的是1959年在北海道的稚内由 ERV(本地株,TH-20株)引起的散发病例。到1962年才在北海道日高地区一牧场发现暴发病例。从1966年未起到1967年初,由美国及英国进口到北海道日高地区的英国纯种妊娠马中发生流产后,才逐渐波及到日本各地。1981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在枥木县一家竞赛马育成牧场,8匹妊娠马中有5匹因 ERV感染而暴发异常产。作者有机会参与了这次检查诊断,现将所获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哈萨克马是一种新疆地区较为古老的品种,新疆天山北侧、准格尔西侧及阿尔泰西侧是这种马的主要生活区域,哈萨克马及后代在当地马匹总数中占据85%,加强哈萨克马妊娠期饲养能够有效提高马匹的繁殖概率,对当地的马匹产业有着重要影响。1哈萨克马流产的主要原因降低哈萨克马发生流产的概率,要全面掌握影响马匹流产的各类因素,并在考虑不同现状后采取针对性手段预防。  相似文献   

10.
察北牧场原八分场由内蒙引进一批蒙古马,当时有妊马184匹,由于发生沙门氏杆菌流产,随用流产后母马的血清给每匹妊马皮下注射80毫升,注射1—4次,共注射妊马169匹。结果引起血清性肝炎,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衣原体研究的深入,鹦鹉衣原体所致畜禽疾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报道,其分布、危害日趋严重,并有传播的趋势。由于衣原体感染的多趋向性,畜禽患病时,很多组织和器官(肺、肝、肾、脑、胃、肠、呼吸道、尿生殖道、关节、角膜、结膜等)都可能被感染,因而本病临床症状显得特别复杂。马的衣原体病主要表现为母马的流产或产弱胎与死胎、肺炎、多关节炎、角膜结膜炎、肠炎、肝炎。在幼驹可引起支气管炎和多关节炎。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一、历史与分布马属动物的衣原体病最早是由Popovici(1968)报道的,他从2匹患有支气管肺炎的马驹血液中分离出了衣原体,并证实了马的衣原体性流  相似文献   

12.
马沙门氏菌流产病给养马业带来很大损失,尤其是种马场更为突出。现就1968~1985年间铁岭市种畜场马沙门氏菌性流产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马群情况:铁岭市种畜场所饲养的均系铁岭挽马。1968~1985年共饲养3973匹,全舍饲,繁殖与劳役并举。饲草均系本地山草及自北方购入青干草,饲料以玉米、  相似文献   

13.
相文华 《兽医导刊》2009,(10):18-19
一、概括及病原病理 马流行性感冒(简称马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临诊特征为发烧、结膜潮红、咳嗽、流浆液性鼻液一脓性鼻漏、母马流产等。病理学变化为急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与继发性支气管肺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疾病,是法定报告动物疾病,我国列为三类动物疾病。  相似文献   

14.
马流产凝集抗原及冻干阳性血清的保存期试验康凯(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我国现行兽医生物制品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收载的马流产凝集抗原、冻干阳性血清是作为因马流产沙门氏菌感染所致母马流产的诊断制品。《规程》规定,在2~8℃保存条件下,马流产...  相似文献   

15.
相文华 《动物保健》2009,(10):18-19
一、概括及病原病理 马流行性感冒(简称马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马A型流感病毒引起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临诊特征为发烧、结膜潮红、咳嗽、流浆液性鼻液一脓性鼻漏、母马流产等。病理学变化为急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与继发性支气管肺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疾病,是法定报告动物疾病,我国列为三类动物疾病。  相似文献   

16.
马的病毒性动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的病毒性动脉炎四川省养猪研究所(632460)黄正才马的病毒性动脉炎(EVA)是以危害生殖器和呼吸道为主要特征的马特有的传染病。本病自1953年由美国Dol等从马流产死胎体内最初分离病毒以来,到目前为止本病毒仍是导致马流产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县马匹繁殖改良工作已有十四年的历史。母马配种匹数逐年增多,受胎率亦逐年提高。但由于孕马的饲养管理较差,孕马流产现象严重。为找出农村孕马流产的原因和防止流产措施,曾在我县双河公社保胎较好的钢心大队和流产较多的实心大队进行了调查,茲将调查结果初步总结如下:一、两队的基本情况钢心大队孕马的流产率较低。全大队共有耕地11,053亩,耕畜141头,平均每头耕畜负担耕地为  相似文献   

18.
马病毒性动脉炎(EVA)是以危害生殖器和呼吸道为主要特征的马特有的传染病。本病自1953年由美国Doll等从马流产死胎体内首次分离病毒以来,到目前为止该病毒仍是导致马流产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的重要特征是,马患病后分布于肌肉和各脏器小动脉中的膜发生  相似文献   

19.
马流行性感冒(Equineinfluenza)简称马流感,为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临诊特征为发烧,结膜潮红,咳嗽,流浆液性鼻液、脓性鼻漏及母马流产等为主要症状。病理学变化为急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与继发性支气管肺炎。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许多国家,我国于1974年夏季到1975年春季暴发了马流感,并证明是由马甲1型流感病毒引起的,1989年春季又发现了由马甲2型病毒引起的马流行性感冒。近年来,我国西北、东北等地区马流感发生间隔时间缩短,危害愈趋严重,给我国养马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确实掌握奉贤区马流行性感冒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20.
对爆发性马副伤寒流产的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副伤寒性流产是由马流产沙门氏杆菌所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以孕马突然流产为特征。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国,在欧洲18—19世纪大批流行,1893年由Smith和hlome发现本菌后,在世界各地均发现此病。渡部氏于1939年曾报告在内蒙海拉尔地区某些马场中发现本病,1958年河北省坝上地区某些马场中亦有发生。1959和1963年察北牧场流产80余匹,流产率分别达53%以上。我县1975年曾有良井子等两个国营畜牧场和红星等三个公社253匹孕马发生流产,流产率达23.2%,流产较为严重的某畜牧场流产率高达28.2%,经采取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后,迅速控制了疫情,减少了损失,现将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