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磷肥不同用量对设施辣椒生长及产量效益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川平原设施内多注重氮肥的投入,对磷肥的投入较少,以银川设施内广泛种植的"长剑"辣椒为研究对象,设定磷肥的不同用量试验,分析了磷肥对辣椒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确定最佳磷肥施用量。结果表明:初果期前增施磷肥能显著促进辣椒株高增长;适宜的低磷投入能促使辣椒植株健壮;75~225kg·hm~(-2)P_2O_5用量能促进冠幅显著增加,更高则产生反作用;磷肥用量与辣椒产量表现为典型的抛物线式,当P_2O_5用量低于225kg·hm~(-2)时,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辣椒产量增加,但进一步增加的磷肥用量导致产量下降。该地区最高产量P_2O_5施用量为211.64kg·hm~(-2),最大经济效益P_2O_5用量为187.14kg·hm~(-2)。  相似文献   

2.
以日本大果椒品种“长剑”辣椒为试材,分别设定氮肥、磷肥、钾肥及有机肥的单因素用量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600 kg/hm2前产量极显著增加,到1 200 kg/hm2后,产量极显著下降;有机肥用量低于30 t/hm2时对产量的贡献几乎线性增加,过量施用后,产量增速放缓;施磷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磷肥施用量,产量基本维持不变;施钾量达到30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钾肥用量,肥害严重,产量迅速下降.宁南山区设施辣椒高产最佳施氮量为600 kg/hm2,最佳施钾量为30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0 kg/hm2,有机肥对增产贡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京丰1号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用量氮、磷、钾肥对高山甘蓝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375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150、225kg·hm~(-2)处理显著增产9.44%和2.68%;施磷量180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0、135kg·hm~(-2)处理显著增产17.56%和7.27%;施钾量525kg·hm~(-2)处理的甘蓝产量最高,分别比0、225kg·hm~(-2)处理显著增产35.08%和15.55%。增加氮、磷、钾的施用量,均有增加甘蓝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总酸含量的趋势,但同时也有增加硝酸盐累积的趋势;增施钾肥还增加了甘蓝VC含量。综上,鄂西高山地区高肥力地块种植结球甘蓝,氮、磷、钾肥推荐量分别为225~300kg·hm~(-2)、180~225kg·hm~(-2)和225~300kg·hm~(-2)。  相似文献   

4.
氮肥对番茄衰老调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粉果番茄"西方519"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氮素水平对番茄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探讨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高产适宜的施氮量。结果表明: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均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超过300kg·hm~(-2)时,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表明合理施氮可以使番茄植株延缓衰老;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当氮肥使用量在300kg·hm~(-2)时产量最高,氮肥用量为200kg·hm~(-2)时经济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5.
钾肥施用量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辣椒栽培中钾肥的最佳施用量,以骄阳1号为供试品种,设钾肥施用量0(不施,CK)、12.5、25.0、37.5、50.0和62.5 kg/667 m~2共计6个处理组,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调查不同钾肥施用量对辣椒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各施钾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辣椒的株高、株幅、茎粗、果长、果肩宽、单株挂果数、单果鲜质量和辣椒产量,且随施钾量的增加,各生长指标增幅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钾肥施用量达到一定肥效阈值后,辣椒果实增产率下降,产量提高不明显,但与不施钾肥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当钾肥施用量为25.0 kg/667 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氮肥施用量对酿酒葡萄初果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贺兰山东麓3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设置6个氮肥施用量梯度,即纯氮施用量0、120、240、360、480、600kg·hm~(-2),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酿酒葡萄初果期生长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能显著促进株高、新梢、副梢发生数的增加,纯氮施用量480kg·hm-2时酿酒葡萄叶片SPAD值为43.11,并且水分有效利用率达到最高,为3.14μmol·mmol~(-1)。肥效方程得出最高产量纯氮施用量为398.75kg·hm~(-2),纯氮施用量超过480kg·hm-2后产量增幅和葡萄果实糖酸比同比下降。纯氮施用量360kg·hm~(-2)能显著提高可溶性糖、总酚、花色苷含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水肥一体化模式下日光温室黄瓜氮(N)、磷(P_2O_5)、钾(K_2O)的适宜施用量,采用三因子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N、P_2O_5、K_2O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了以N、P_2O_5、K_2O用量为变量因子,以黄瓜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函数的三元二次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表明:N、P_2O_5、K_2O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当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861.5 kg·hm~(-2)、306.1 kg·hm~(-2)和1 082.0 kg·hm~(-2)时,边际产量效应降至0;N、P_2O_5、K_2O用量分别达到688.4 kg·hm~(-2)、320.2 kg·hm~(-2)和1 230.2 kg·hm~(-2)时,边际品质效应降为0。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得出本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产量达138 000 kg·hm~(-2)以上,同时品质综合评分达到88分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665.5~827.6 kg·hm~(-2),P_2O_5 267.9~334.3 kg·hm~(-2),K_2O 1 043.1~1 235.0 kg·hm~(-2),适宜的氮磷钾配比为1︰0.40︰1.53。  相似文献   

8.
以夏季露地黄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种氮肥(颗粒尿素和尿素硝铵液态肥)不同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肥料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氮肥配合施用时,2个用量水平下黄瓜均增产显著,比单施等量单一氮肥更能促进产量的形成。尿素硝铵液态肥能提高黄瓜品质。氮源相同时,225 kg·hm~(-2)施氮水平下氮肥利用率高于300 kg·hm~(-2)水平处理。黄瓜收获后,土壤pH略有下降,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试验区露地种植黄瓜氮源以底肥150 kg·hm~(-2)尿素配合150 kg·hm~(-2)尿素硝铵液态氮肥作追肥效果最佳。该试验结果为黄瓜种植上氮肥配施用量及施用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肥及用量对潍县青萝卜肉质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潍县青萝卜为试材,研究磷酸氢二铵、硝酸铵、硫酸铵和尿素4种氮肥的4种施用量(125、250、375、500kg·hm~(-2))对潍县青萝卜肉质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在肉质根生长前期、中期、后期呈下降趋势,且不受肥料种类及用量的影响。不同氮肥种类和用量对潍县青萝卜肉质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其中硝酸铵的影响最小;375 kg·hm~(-2)磷酸氢二铵和125、250 kg·hm~(-2)硫酸铵有利于韧皮部叶绿素的积累;375 kg·hm~(-2)磷酸氢二铵和尿素有利于木质部叶绿素的积累。施用375 kg·hm~(-2)的磷酸氢二铵时,潍县青萝卜肉质根的叶绿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减量施氮对保护地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设施条件下常规施肥(N225.000kg·hm~(-2)),减氮15%(N 191.25kg·hm~(-2)),减氮30%(N 157.50kg·hm~(-2)),减氮45%(N 123.75kg·hm~(-2))及不施氮肥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量施氮各处理株高、茎粗均有所下降;减氮15%辣椒叶片SPAD值达到最高;减氮15%辣椒产量高于常规施处理,减氮30%辣椒产量略低于常规施处理,但差异并不显著;减氮15%或30%不会降低辣椒植株(茎+叶+果)对氮素的吸收,反而减氮15%辣椒氮素吸收量略高于常规施氮处理。因此可以施氮量191.25kg·hm~(-2)作为辣椒保护地生产施肥的参考标准,合理施肥实现辣椒增量和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