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为研发微波灭菌食用菌栽培袋的新工艺和相关设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了微波加热不同时间食用菌料袋增温情况及不同重量食用菌料袋达到预定压力所需时间,比较了微波加热加压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的食用菌料袋微生物致死率及栽培金针菇的情况。结果:用一定功率的微波加热食用菌栽培料袋时,菌袋内物料的增温与加热时间成正比,与物料质量成反比;在0.15MPa,微波加热加压维持15min与高压蒸汽维持1.5h的灭菌效果相当;两种灭菌方法对食用菌料袋栽培金针菇没有明显差别。结论:试验获得的特征参数是指导食用菌栽培袋微波加热灭菌的重要参数,也是制定食用菌栽培袋微波加热灭菌工艺和设计灭菌设备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培养料常规灭菌时间长,能耗大,设备周转慢,尤其在温度上升过程,从35℃到65℃中温区间,细菌和酵母菌大量繁殖,造成培养料的酸化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对后期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在培养料中添加无毒、无害的矿物盐等特定的抑菌物质,中温过程细菌和酵母菌得到有效抑制;当培养料温度升高到97℃-100℃时,理化两方面共同作用,在1h内杀灭所有真菌、细菌,甚至细菌芽孢。采用这种灭菌新工艺,灭菌时间短、接种成活率高、发菌快、分解吸收营养的能力明显加强,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戴珮玉 《食用菌》2003,25(6):30-30
目前我地区平菇种植户均用蒸锅对培养料进行灭菌。习惯的做法,是将培养料加温至100℃后保持8-12小时。培养料的灭菌是否一定要那么长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培养料为杨柳树木屑80%,麸皮(或糜糠)18%,石膏粉0.5%,石灰1.5%,含水量65%左右;料拌匀后  相似文献   

4.
以蟹味菇培养料为试材,采用常规高压、阶梯式高压和常压灭菌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栽培试验研究了培养料不同的灭菌方式对蟹味菇菌丝体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丝体后熟期,阶梯式高压灭菌培养料中菌丝体的3种木质素酶和4种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315.12、123.27、19.15 U·L~(-1);滤纸酶、内切酶、β-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132.57、64.02、34.37、29.02U·L~(-1)。在阶梯式高压灭菌处理下,蟹味菇的农艺性状均高于常规高压灭菌与常压灭菌。蟹味菇子实体的平均丛质量依次为高压灭菌(184.58g)常规高压(174.72g)常压灭菌(170.24g)。  相似文献   

5.
袋料栽培香菇的培养料在生产中多采用常规常压灭菌方法即灭菌温度达 98~ 10 0℃保持 18~ 2 4h ,有的还延长到 36h ,一个菇农如栽培 3~ 4棚 (3~4t料 )要连续操作一周或者更长时间 ,劳动强度大 ,稍有不慎 ,接种的菌袋成品率还达不到 90 % ,有的甚至在 80 %左右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香菇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引进了浙江庆元的新法灭菌技术 ,经过 4年的反复试验 ,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现把该技术介绍如下 ,供大家参考。1 新法灭菌方法1 1 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配方 (干杂果木屑 84 % ,麦麸 15 % ,石膏 1% ,防霉剂适量 ,含水量 6…  相似文献   

6.
在食用菌生产中,无论是高压还是常压灭菌,都是属于高能耗的一个环节。随着能源价格的节节攀升,灭菌成本在不断提高,而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菇盾杀菌剂能使常压灭菌在1~2h内杀死所有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包括最难杀死的细菌芽孢。达到快速灭菌的效果,节省能源,免却了价格昂贵的高压设备的投入。并且能使培养基在堆料、装袋(瓶)、灭菌前放置、升温的过程中不发酸变质。灭菌后的培养基不存有任何有害药物残留,适合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7.
董万先  冯松远 《食用菌》1994,16(6):37-38
在食用菌的制种和熟料栽培过程中,培养料的灭菌是关键的技术环节。目前,农村大多使用土蒸锅灭菌,但因其建造和使用上的不合理,灭菌效果极不理想,主要存在灭菌时间长、灭菌不彻底、耗能多等问题,造成菌袋的成批污染报废和财物人力的大量浪费,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食用菌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作者设计了HDM常压灭菌灶,该灶在河南部分地区推广后普遍反映具有节时、省煤(柴)、灭菌彻底、能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这里将其建造特点和使用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灭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灭菌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后期菌袋(瓶)的污染率,影响整体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很多食用菌企业的灭菌程序是根据技术人员的经验,或根据实际灭菌效果不断修正而形成。由于灭菌锅仓内气温(以下简称仓温)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培养料的温度,普遍的操作方式是,在保温阶段,设置100℃和115℃各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再将灭菌时间设定为80分钟以上,以使有效灭菌时  相似文献   

9.
杨辉德 《食用菌》2003,25(5):44-44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已由原来的家庭分散为经营逐步过渡到规模人化 ,集约化生产 ,设施食用菌已显端倪。为此必须建造一些大型 ,超大型土灭菌灶 ,但由于灭菌仓容积大 ,加之食用菌灭菌材料栽培袋比较软 ,相互堆积挤压 ,造成仓内蒸气循环不畅 ,容易形成灭菌死角 ,致使部分栽培袋灭菌不彻底 ,有的菇农因此而损失惨重 ,有的菇农通过延长灭菌时间如保持 10 0℃ 17小时加以补救 ,既浪费能源 ,增加成本 ,且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笔者用圆钢、角钢等锡接成灭菌钢篮 (图1) ,作为盛装栽培袋的容器 ,关键它能保证灭菌仓内空气畅通。确保在单位时间内…  相似文献   

10.
在食用菌的袋料栽培中,可移动常压蒸汽发生炉为通入式灭菌,这是当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培养料灭菌方式。这种方式由于灭菌时是塑膜包裹,没有仓容的限制,但许多菇农为图省事,任意加大灭菌数量、拉长灭菌时间,使料袋灭菌超量超时。  相似文献   

11.
非热杀菌在NFC果汁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C果汁是以新鲜水果直接榨汁的100%纯鲜果汁的新型健康果汁。现从果汁种类、非热加工方式和特点、非热加工技术等方面对果汁品质与风味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非热杀菌在NFC果汁上的应用,以期为NFC果汁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亮叶忍冬带芽茎段为试材,对影响外植体组织培养的灭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先用70%酒精进行表面浸润消毒处理15 s,然后用2%次氯酸钠处理15 min,外植体污染率低,存活率高,发芽率高,新梢生长量也相对较高;在接种之前保留部分外植体叶片可以降低污染率,促进发芽及新梢生长;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可以促进发芽。  相似文献   

13.
生菜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营养丰富,口感清爽,但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影响其市场价值。本研究在室温(25℃)条件下,以生菜为原料,表面菌落总数为指标,水量、制备时间、清洗时间、电流为参数,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生菜等离子活化水杀菌工艺的最佳参数,即15 L水量,1.5 h制备时间,15 min清洗时间,6 A电流,此参数条件下处理后的生菜表面菌落总数为2.26 log CFU/g,而清水处理后的生菜表面菌落总数为5.70 log CFU/g。试验还对处理后的生菜进行了色差分析,发现等离子活化水对生菜的外观颜色没有影响。本研究表明,等离子活化水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生菜表面的菌落总数,且不会影响生菜的外观颜色,为生菜保鲜提供了一种新型环保方式,对实际产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PDA培养基的微波灭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微波灭菌具有低成本、短时间、高效率、处理后无污染等优点.采用微波间隙灭菌法,在微波强度P50,灭菌时间10 min(分钟),载量为200ml(毫升)培养基的情况下,可有效地解决目前微波灭菌存在的灭菌不彻底现象.且灭菌后的培养基pH变化较小,营养成分破坏很少,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选用姜块进行3步复合消毒法脱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最佳处理组合为0 min 5%次氯酸钠(NaClO)、0.5 min 70%乙醇(C2H5OH)和15 min 0.1%升汞(HgCl2).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pH值电解水处理对小白菜等叶菜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电解水对叶菜表面的细菌和真菌都有良好的灭活作用;酸性电解水对叶菜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的灭活效果好于碱性电解水,而强酸性电解水对叶菜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的灭活效果好于弱酸性电解水,各试验处理中pH值3.0左右、ORP为1 000 mV左右、ACC为100 mg/L的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最显著;同种电解水对细菌、真菌杀菌效果以及对不同种类叶菜的杀菌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选用姜块进行3步复合消毒法脱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最佳处理组合为0min5%次氯酸钠(NaClO)、0.5min70%乙醇(C2H5OH)和15min0.1%升汞(HgCl2)。  相似文献   

18.
Responses to three levels of a fritted micronutrient mixture (0, 200 and 500 g m-3), applied in factorial combination with four rates of liming (average pH values 4.3, 5.1, 6.5 and 7.0), were studied with cvs William Sim and White Sim. In a second experiment, either B or Cu or both nutrients were omitted from the substrate. The 3/1 (v/v) mixture of peat and sand, in raised beds, was cropped for 21 months in both experiments. Flower production was depressed by liming in each experiment and was highest at pH 4.3-5.9. The omission of B from the substrate always resul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 deficiency symptoms, and <10% of the buds formed failed to develop; the leaves contained 8-11 ppm B. The deficiency reduced flower production and average bloom diameter and increased the incidence of calyx splitting. The omission of Cu had little effect on flower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opper deficiency depressed growth slightly and resulted in very low levels of Cu in the leaves (0.9-2.5 ppm), though no specific foliar symptoms were identified. The application of 200 g m-3 of the fritted micronutrient mixture (253 A) was fully adequate for carnations grown at pH <6.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浓度新型环保消毒剂CTP-51和CTP-52对食用菌培养料之一的棉籽壳的灭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CTP-5消毒剂浓度的增加,培养基上棉籽壳周围的菌落数减少,灭菌效果增强;CTP-52消毒剂的灭菌效果整体优于CTP-51消毒剂,当CTP-52消毒剂浓度为16 mg/L时,培养物周围无杂菌生长,与高压蒸汽灭菌对照组一样,达到了彻底灭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测定了不同微波灭菌时间对MS培养基的温度、失水率、pH的影响并进行灭菌效果的比较,以期探讨MS培养基微波灭菌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灭菌时间的增加,MS培养基的温度和失水率都随之上升,pH降低,灭菌时间达到2min后,MS培养基彻底灭菌,无杂菌生长;且pH变化很小,营养成分破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