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农业废渣如稻草、玉米秸、甘蔗头都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在印尼还有一样粗料没有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那就是蔗渣。为了研究牛消化蔗渣的程度,采用了尼龙袋技术,对蔗渣在瘤胃中培养消化的情况作了测定。试验采用因子随机设计,重复三次。第一个因子是蔗渣微粒的大小(0.5和0.1公分),第二个因子是瘤胃中培养时间(3,6,12,24和48时)。稻草作为对照。试验证明干物质和有机物的消失率在蔗渣微粒大小之间有高度差异(P<0.01)。如果与稻草对比也获得同样的结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的消化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饲养条件不同,可引起消化上的极大差异。同一饲料的干物质的表观瘤胃消化率有33~79%之差。研究影响反刍动物消化的因素,有助于改善饲养和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牛、羊复合营养舔砖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通过动物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等,对我们研制的牛、羊复合营养舔砖进行了应用效果试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补喂舔砖能提高黄牛日增重82%(P<0.05),提高山羊日增重30%(P<0.05)每吨舔砖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万元以上,效果十分明显。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补喂舔砖使干草和稻草的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分别提高12.0──13.1%、10.4──12.7%;稻草消化率提高到氨化稻草同样水平。用尼龙袋法测定结果,加喂舔砖可提高干草、稻草和氨化稻草的干物质瘤胃降解度,加速稻草干物质的降解速率。舔砖还能加快稻草、干草纤维的瘤胃消化速率,提早干草纤维消化时间,增加内容物通过瘤胃速度。综合结果,使稻草和干草纤维的瘤胃内有效消化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的消化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饲养条,牛不同,可引起消化上的很大差异。例如饲养条件不同,同一饲料的干物质的瘤胃消化率可有33~79%之差。研究这些因素对反刍动物消化影响的规律,将有助于改善其饲养和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重要的营养来源。粗饲料的粒度大小可直接影响反刍动物营养消化,适宜的长度能促进反刍动物的咀嚼活动并改善瘤胃发酵功能。因此文章针对粗饲料粒度大小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特征以及养分消化率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粗饲料粒度在反刍动物体外发酵机制上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动物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等,用作者研制的牛、羊复合舔砖进行了应用效果试验。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补喂舔砖能提高黄牛日增重82%(P<0.05),提高山羊增重30%(P<0.05),每吨舔砖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万元以上,效果十分明显。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补喂舔砖使干草和稻草的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提高12.0~13.1%、10.4~12.7%;稻草的消化率提高到氨化稻草同样水平。用尼龙袋法测定结果,加喂舔砖可提高干草、稻草和氨化稻草的干物质瘤胃降解度,加速稻草干物质的降解速率。舔砖还能加快稻草、干草纤维的瘤胃消化速率,提早干草纤维消化时间,增加内容物通过瘤胃速度。综合结果,使稻草和干草纤维的瘤胃内有效消化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瘤胃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寄养着细菌、真菌、原虫、古生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瘤胃微生物菌群在反刍动物消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瘤胃真菌在瘤胃微生物中占比较小,且绝大多数为厌氧真菌。瘤胃真菌可以充分降解纤维物质,同时真菌还参与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过程,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瘤胃真菌的数量容易受硫元素、氮元素以及瘤胃内其他微生物的影响,因而从这些方面对饲粮进行调控,能够提高瘤胃内真菌的数量,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的消化能力和对饲料的利用。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瘤胃真菌特点、功能、影响因素及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反刍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CNCPS体系的氨基酸子模型是估计反刍动物十二指肠氨基酸流量的3种主要模型之一,该模型认为过瘤胃C蛋白组分在小肠中不能消化,但有研究表明一些非饲草类饲料的过瘤胃C蛋白组分具有较高的小肠消化率。本研究测定了14种饲料各蛋白组分的含量、各蛋白组分的瘤胃动态降解率和过瘤胃蛋白组分的CP小肠消化率,用这些数据按照推导的方程对各蛋白组分的小肠消化率进行了最小二乘估计。在以过瘤胃B1蛋白组分的小肠消化率100%为约束条件时得到了可信的估计结果,结果表明CNCPS模型设定过瘤胃B1、B2、B3蛋白组分小肠消化率分别为100%、100%和80%是可行的,但有8种饲料具有较高的过瘤胃C蛋白组分小肠消化率估计值,其中包括4种饲草类饲料,说明需要对CNCPS模型的过瘤胃C蛋白组分小肠消化率参数的合理性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瘤胃微生物组成、日粮与饲料消化率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内栖息着复杂、多样、非致病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瘤胃细菌、厌氧真菌和瘤胃原虫,还有少数噬菌体.每克瘤胃内容物含有109~1010个细菌和105~106个瘤胃原虫,瘤胃中厌氧真菌的数量较少.经过长期的适应和选择,微生物和宿主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系统中.反刍动物的种类、日粮都会导致瘤胃微生物的不同,反之不同的瘤胃微生物又会影响瘤胃对饲料的消化率.因此,对瘤胃微生物的研究,希望更多地掌握反刍动物种类、日粮和微生物及饲料消化率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合理应用饲料、调控瘤胃微生物从而提高饲料消化率提供科学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瘤胃酸中毒是反刍动物采食过多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类饲料,于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以前胃机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以发病急、病程短、全身症状重剧、死亡率高为临床特征。本病多发于乳牛和奶山羊,役用牛和绵羊也有发生。1病因1.1反刍动物的消化特征是前胃(瘤胃、网胃、瓣  相似文献   

11.
目前,提高淀粉消化率的研究主要是从加工处理方法对其影响的角度考虑。对玉米进行加工处理,改善淀粉在瘤胃和小肠中的降解和消化特性,从而达到优化瘤胃发酵、改善营养物质利用率、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瘤胃内pH值是反映瘤胃内部的环境状况及饲料在瘤胃内的发酵程度和模式的主要内环境指标,本试验主要研究含不同加工处理玉米的日粮对瘤胃pH值的影响,以探讨不同玉米加工处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高产反刍动物采食大量的谷物淀粉为机体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增加瘤胃与后肠道酸中毒的概率。合理调控淀粉在反刍动物胃肠道的消化率与消化速率,可改善谷物籽实淀粉的利用效率,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本文介绍了淀粉的分子结构,分析了不同谷物籽实源淀粉晶体结构、类型、颗粒大小与形态及组成成分的差异,探讨其对能量与蛋白质利用效率及瘤胃与后肠道健康的影响,为反刍动物选择合理的能量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幼龄阶段是反刍动物生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营养供应、生长发育状况和瘤胃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效率。由于幼龄阶段消化代谢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此阶段日粮的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在反刍动物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营养供给不足或超量供给都会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这种情况甚至会伴随其一生。而幼龄反刍动物日粮中蛋白质和纤维水平对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调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适量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可提高幼龄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程度,并由于饲料中瘤胃微生物可利用氮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了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的发育。在保证精饲料充足的情况下,提高日粮中NDF水平可提高幼龄反刍动物开食料的采食量,提高生长性能和促进瘤胃发育,同时也伴随着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提高。但由于试验动物或原料来源不同,在相关试验中仍存在不同的试验结果。为此,作者针对日粮中不同蛋白质和NDF水平对幼龄反刍动物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发育的影响,以及出现不同试验结果的原因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解决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问题、提高其饲养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的加工处理对瘤胃液氨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有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而玉米是反刍动物主要的能量饲料,玉米中淀粉占72%~74%,其中大约有70%的淀粉在瘤胃中发酵,因此研究玉米淀粉在胃肠道消化的调控方法非常重要。目前,提高淀粉消化率的研究主要是从加工处理方法对其影响的角度考虑,国外在  相似文献   

15.
瘤胃积食是反刍动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瘤胃内积滞过多的食物引起的,瘤胃壁扩张,容积增大,使瘤胃的正常消化和运动机能障碍的疾病,瘤胃积食又称急性瘤胃扩张,瘤胃阻塞。是反刍动物采食过量粗纤维性饲料或偷吃容易膨胀的干料饲料引起瘤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和阻塞以及整个前胃机能障碍形成脱水和酸中毒引发毒血症的一种严重疾病。在畜牧养殖业中属于反刍动物的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给养殖业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预防和治疗此类病症,需要在掌握大量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不断积累饲养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 按照饲料和牧草的能量价值,为奶牛、肉牛等反刍动物科学地配合日粮,可以节省饲料,能量是动物营养的中心。评定饲料能量价值的常规方法须用牛、羊进行消化、代谢及呼吸试验。测定一个样品需2至4周时间。用人工瘤胃法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测定大量样品,提供较多的饲料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信息。人工瘤胃技术在我国开展不甚普遍。除  相似文献   

17.
幼龄阶段是反刍动物生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营养供应、生长发育状况和瘤胃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效率。由于幼龄阶段消化代谢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此阶段日粮的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在反刍动物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营养供给不足或超量供给都会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这种情况甚至会伴随其一生。而幼龄反刍动物日粮中蛋白质和纤维水平对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调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适量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可提高幼龄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程度,并由于饲料中瘤胃微生物可利用氮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了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的发育。在保证精饲料充足的情况下,提高日粮中NDF水平可提高幼龄反刍动物开食料的采食量,提高生长性能和促进瘤胃发育,同时也伴随着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提高。但由于试验动物或原料来源不同,在相关试验中仍存在不同的试验结果。为此,作者针对日粮中不同蛋白质和NDF水平对幼龄反刍动物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发育的影响,以及出现不同试验结果的原因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解决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问题、提高其饲养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产棉大国,副产品棉籽是重要的饲料资源,棉籽中含有棉酚,对单胃动物的利用受到限制,但用作反刍动物饲料有很大的潜力.因此,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棉籽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价值及应用进行了很多研究,现就全棉籽的养分含量、瘤胃消化率、全消化道消化率、棉酚含量、瘤胃微生物对棉酚的降解、体外脱毒、影响血液棉酚质量浓度的因素、棉酚的代谢与奶牛血液指标和健康的关系、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对奶牛繁殖和对产奶的影响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由于瘤胃的发酵作用,饲料内的淀粉在瘤胃内大多数被降解成为挥发性脂肪酸,直接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淀粉数量非常少。研究表明,当日粮中淀粉浓度增加时,有较大比例的淀粉逃脱瘤胃微生物的作用进入小肠消化(Karr等,1966;Waldo,1973)。而淀粉在小肠中的消化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动物个体和品种间存在差异。淀粉在反刍动物小肠内的消失率和消失量的研究结果,各国报道的数值差异较大。目前各国学者或研究淀粉在瘤胃中的降解或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养殖中,饲喂高精料饲粮已成为提高肉牛、肉羊等反刍动物经济效益的一种营养策略。但反刍动物摄入过多精料会造成谷物在瘤胃中快速降解,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FA)大量积累,pH急剧下降,增加反刍动物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的风险。对谷物进行加工处理能够改变谷物在瘤胃中的降解速率,进而改善反刍动物的瘤胃发酵、养分消化和生产性能。而谷物加工方式不同,对反刍动物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本文分析了淀粉在瘤胃中的降解过程以及淀粉特性对淀粉消化率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常见谷物加工处理方式在反刍动物饲粮中应用的研究成果,为谷物饲料在反刍动物饲粮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