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价值,介绍了广西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现状,分析了广西野生茶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西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建议,以期为开展广西野生茶树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古茶树。【方法】调查了解近几年来广西各地利用开发野生古茶树基本情况,分析广西野生古茶树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并针对野生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广西野生古茶树分布广泛,地方特色资源丰富,具有许多优良的表型性状,可作为育种材料进行茶树种质资源优新品种的创新利用。目前广西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主要保护利用模式主要有4种,但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着采摘不科学,管理和保护缺乏,茶产品质量低,野生古茶树茶产品尚未实现统一的质量标准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古茶树保护重要性认识,加大野生古茶树保护宣传力度,建立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机制,加强技术指导,科学管理,加大扶持,建立标准,促进广西野生茶开发利用实效。  相似文献   

3.
广西野生茶树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野生茶树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了解野生茶树资源的分布、面积、数量、品种、树龄等情况,开展对野生茶树资源全面系统的调查、收集等工作,将为广西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改良、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野生茶、古树茶、荒野原生态茶产品因自然生长、安全、优质,近年来深受爱茶人士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广西资源县茶树资源的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收集和完善广西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奠定基础,为广西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西亚热带优异茶树种质资源选育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广西亚热带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及技术路线,并分类阐述各茶区的茶树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国内主要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情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生物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圃是保护和研究植物最普遍的做法。我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茶树资源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并建立了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和勐海茶树分圃。省(自治区)、市级相关单位也开始实施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并建立了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圃。本文对国内主要茶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广西茶树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系统结构,探讨了系统界面设计和建立的具体方法、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广西茶树种质资源数据的规范管理、综合评价和创新利用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广西茶树品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产业在广西历史悠久,为提高茶产业效益、提高茶树品种质量,增加广大农民收入,文章对广西茶树种质资源、茶树良种选育、茶树育种方法以及茶树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广西茶树育种发展趋势及提出了广西茶树育种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贵州黔南属于茶树原产地范围,同时也是贵州山茶科植物分布区系的中心地带,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优化栽培,孕育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介绍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情况、黔南茶树种质资源的特点、黔南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情况、茶树种质资源圃建设经验及其茶树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省尤溪县农业局根据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对列入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名录的茶树品种——汤川苦竹茶(资源编号:闽GY002)开展品质监测。通过指导汤川苦竹茶管护及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尤溪县汤川高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对种质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油茶籽粕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资源,油茶籽粕是其主要的经济加工副产物遥油茶籽粕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可加工生产多种高附加值产品,用途十分广泛袁可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实际开发利用中,其开发利用深度远远不够,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因此油茶籽粕的综合加工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油茶籽粕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生化性质、综合利用以及加工技术,最后提出了油茶籽粕加工利用的前景展望,以期为我国油茶籽粕综合加工利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整理整合、共享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该研究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茶树种质的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茶树种质创新的应用、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29-8530,8532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普洱茶(Camellia)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境内100年以上的古茶树资源具有多样性分布的特征。按不同茶种的分布情况介绍了西双版纳境内的古茶树资源,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古茶树资源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开发,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众多,遗传多样性丰富,在茶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孝文总结了60多年来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在考察征集、保存保护、鉴定评价与共享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提出今后应加强珍稀濒危茶树种质的收集保存、生态型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利用、生物技术在优良茶树种质创新中的应用、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功能研究以及利用平台的构建、物种或种群保护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重点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甘肃种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是西部农作物种质资源大省,目前共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20万余份,但面临着种质资源种群减少、濒危物种激增、质量下降、保护不彻底等问题。鉴于现有种质资源保存条件简陋,鉴定评价缺乏深度挖掘,优异种质及重大品种培育未取得突破等现状,通过分析甘肃省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夯实种业发展基础;加强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育种创新;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长效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种业振兴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通过对保护区内的唇形科(Labiatae)植物资源种类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唇形科植物中有药用植物50种,染料植物33种,香料植物25种,观赏植物20种,饲料植物12种,油料植物9种,茶用植物6种,食用植物5种,蜜源植物5种,有毒植物3种。依据目前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内唇形科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提出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自然环境优越,是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历史上出现多个知名的茶叶品种,目前,当地的古茶种质资源已被严重破坏,保护较差。但古茶树散落的种子、根茎、枝条等生成的后代茶树在其原产地还有少量分布,及时保护利用,可为产业建设提供较好物质基础。对黔东南州主要古茶种质资源凯里香炉山云雾茶、黄平回龙茶、镇远天印茶、岑巩思州绿茶和从江滚郎茶的保护利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茶主要以采收鲜嫩芽叶为主,而忽略了茶花、茶籽、茶梗、茶灰、废茶渣等副产品的利用,对茶树资源是一大浪费。本文综述了茶叶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以期为茶叶生产拓宽出路,并提高茶产业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昆明十里香古茶树保护与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十里香古茶树的历史、现状、价值以及保护进行了讨论,以期对这一茶树种质资源的再认识,实现科学地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天然富含可可碱茶树是一类以可可碱为代表性生物碱的稀有茶树种质资源,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与挖掘利用价值。从生化成分组成特征、生物代谢途径和可可碱在茶树体内富含的分子机理,对可可茶、红芽茶、秃房茶和厚轴茶4份新近发现的天然富含可可碱茶树进行比较研究与综述。结果发现,可可碱占茶叶干重的质量分数高达2%~6%,咖啡碱则低于0.5%;优势儿茶素单体为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咖啡碱合成酶活性位点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使N-甲基转移酶的底物特异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咖啡碱合成酶终止合成咖啡碱并使得可可碱在茶树体内富集。天然富含可可碱茶树资源丰富了茶种的多样性,但开发利用度尚有限,结合当前茶树育种技术的发展状态,对天然富含可可碱茶树种质的繁育与资源挖掘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