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日本由于章鱼的食用增加,人为的滥捕,数量激减,产量下降。日本广岛水产试验场,人工养殖章鱼初步获得成功,为章鱼的养殖生产,开拓了新路.  相似文献   

2.
《水产养殖》2014,(7):52-52
<正>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日本近畿大学以及日本静冈县水产技术研究所于4月共同启动大量养殖鳗鱼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的截止日期为2016年,主要进行鳗鱼大量取卵技术的开发、人工养殖饲料和饲养容器的开发等。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大量养殖鳗鱼苗。此前,在日本一直都依赖于从海里捕获鳗鱼苗,然后经由人工养殖,养大后再食用。由于近年很难捕获鳗鱼苗,从而导致了鳗鱼价格的高涨。2010年水产综合研究中心将鳗鱼苗养到成年鳗鱼,再从其身上取卵进行繁殖,获得了"全人工养  相似文献   

3.
据于2004年成功地实现了世界上首例蓝鳍金枪鱼全人工养殖(将由人工孵化出生的亲鱼所产的卵再度人工孵化而养殖)的日本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表明,于日前的6月28日已确认了,从人工孵化出的第2代蓝鳍金枪鱼已产卵,并成功地通过人工孵化产出第3代稚鱼。其后,产卵的第2代亲鱼从6月~7月间共进行了6次的产卵,将其中的86万粒受精卵转移到陆上的水槽中饲养,成功地孵化出约5万尾的第3代稚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章鱼俗名"长蛸"。软体动物头足纲,八须目,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海产种类。因其味道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上日本等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章鱼的增养殖,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为了恢复我省海洋渔业资源,加速章鱼全人工养殖的步伐,自2004年春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承担了省  相似文献   

5.
1.国内外河豚养殖发展史由于渔业资源的衰竭,天然河豚越捕越少,市场上供需失去平衡,使人工繁殖和养殖的经济效益日益显著,为满足市场需要,国外水产专家(主要是日本、韩国)率先开始人工养殖河豚,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日本河豚已成为三大海水养殖对象之一,河豚渔业的发展为日本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80年代前,我国河豚渔业只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进行捕捞、生态分布调查及采卵培苗研究和网箱试养河豚试验,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为大规模开展人工养殖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黄海水产研究所于1981年开始对铅点东方…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2013,(9):46-46
2013年7月西班牙农业部宣布,在用于产业规模养殖育肥真蛸(Octopus vulgaris)(章鱼的一种)的配方饲料的研发上取得了进展。该配方饲料有望给章鱼的生长和饲料转化带来最佳产出,并确保养殖废物产生最少。西班牙穆尔西亚农业与食品开发研究所(Imida)负责人指出,真蛸是水产养殖界极感兴趣的养殖品种,因为它是适合开发用于商业规模养殖生产的一个优秀的候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情报》1977,(1):50-51
日本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对海产鱼类进行人工杂交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培育出适合人工养殖的多种杂交良种。  相似文献   

8.
韩国为了在韩国实现蓝鳍金枪鱼的全人工养殖(将以人工孵化出生的亲鱼所产的卵又一次人工孵化进行养殖)为目的,于2008年8月6日由韩国水产科学院济州水产研究所与2004年已实现蓝鳍金枪鱼全人工养殖的日本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位于和歌山县白浜町)缔结了学术交流协定。这是近畿大学以蓝鳍金枪鱼为对象与国外的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9.
美国青蛙集约化养殖试验1993~1994年我站承担了福建省水产厅下达的“美国青蛙集约化养殖试验”重点推广项目。1993年从福清市引进美蛙亲种10对,越冬蝌蚪2000只,经两年试养,生产卵3.2万粒,变态蛙1.06万只,饲养中、成蛙0.68万只。现将集...  相似文献   

10.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原产于黑龙江流域,为淡水定居性鱼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饲养潜力。我们于1998年引进史氏鲟苗种进行南移养殖,旨在利用南方优越的气候条件、优良的水质、丰富的生物饵料促进其快速生长,以开发出一个新的优良水产养殖种类。经过6个月的饲养,最大个体重0。78kg。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养殖条件养殖地是在原欧洲鳗养殖设施基础上改建的水泥地,面积为15mX15m,池水深l米。每口地设水车式增氧机1部。水源为地下次表层沙滤水,水质清新,无污染。2放养放养前彻底清洗池塘后用30X10-;’浓度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世界章鱼及头足类的生产和消费进行分析发现,阿根廷、摩洛哥、日本是头足类主要生产国,其中,摩洛哥、日本是章鱼主要生产国。世界的头足类消费国主要为日本、韩国、阿根廷等,其中日本是章鱼的主要消费国,其次为韩国等。上世纪章鱼产量逐渐提高.2000年达到顶峰。此后逐年下降,价格逐渐上扬。头足类。特别是章鱼的消费,与地区性和民族性有关,地中海区域及东亚和东南亚是消费章鱼及头足类的主要区域。头足类,特别是章鱼的消费,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随着东亚及东南亚,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头足类,特别是章鱼的消费量将逐渐增大。为了解决资源减少和消费量增大的矛盾,进行章鱼的人工养殖将是必然.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中国。为了满足逐渐增大的章鱼加工原料的需求,更应该进行真蛸的研究和养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人工养殖的金鳟是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1996年末从日本引进的发眼卵繁育的后代,经过了五年的饲育,金鳟以其特有的生长和市场优势而得到较迅速的推广。为使有意养殖金鳟的读者能尽快熟悉和掌握苗种培育技术,本文将金鳟的人工繁殖和稚鱼培育技术要点叙述如下。一、饲养环境条件金鳟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同虹鳟鱼类似。生长水温在6~20℃,最佳生长水温在14~18℃,低于6℃或高于20℃鱼摄食受到影响。饲养水质要求清澈、洁净无污染,溶解氧要在6毫克/升以上,pH6.5~7,总硬度8~12德国度。饲养池规格:稚鱼池3…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情报》1975,(6):24-27
日本的鱼贝类养殖技术进展很快,是日本的一个重要的工业。1971年日本水产养殖的总产量为60.8万吨,占日本总渔获量913万吨的6.7%。如果与1951年水产养殖产量9.4万、1961年34万吨相比,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水产养殖在过去20年里已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4.
去年五月,日本日鲁渔业公司为增进友谊,曾送40小箱35万颗真牡蛎苗给浙江水产局,并于6月5日运到上海,转运到温州地区乐清县清江海水养殖场饲养,日方并派来技术员现场指导。养殖期间,我国不少养殖生产、科研单位派员前往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15.
鳖的人工养殖技术问答郭成舜,夏惠芝辽宁省凤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邮编118100六、鳖的饲养池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由于鳖有互相撕咬和同类相残的特性,以及不同年龄鳖的饲养管理亦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将不同年龄、不同规格的鳖分池饲养,需分别建造稚鳖池、幼鳖...  相似文献   

16.
郑建平 《淡水渔业》1995,25(5):35-37
鳗鲡人工饲养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科技中心)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为名贵鱼类。1993年我们在广东肇庆市进行了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的养殖试验。以后又在广东新兴县推广鳗鲡的养殖,效益良好。现将...  相似文献   

17.
棘胸蛙俗名石硕.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特别鲜美,誉为“百蛙之王”。由于人们的大量滥捕.近年来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此.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将棘胸蛙人工繁育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海水池塘人工养殖海蜇的可行性,2003年4~7月,象山县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在象山县鹤翔水产养殖公司,开展海蜇人工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来,日本水产界积极的开展生物工艺学在渔业上的应用,并取得很大成绩,如农水省养殖研究所,用泥鳅卵进行无性繁殖复制,获得了雌泥鳅。水产厅北海道水产研究所,已看手高级比目鱼的无性繁殖技术,并期望在不长的时间内,稚鱼能大量的进行放流,以增加渔业量。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1988,(1):25-26
北京市水产研究所,1986年采取了新的养殖工艺改进了饲料配方,在2.9亩池塘获得亩产鱼种537.2公斤,其中章鱼种高达354.8公斤,平均规格为75克,相当于用常规方法培育的6—7倍,为解决草鱼种奇缺,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