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IR)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特点,试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成年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5-HT、SS-IR阳性细胞,观察其分布规律和形态,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结果表明:成年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5-HT-IR、SS-IR阳性细胞呈椎形、圆形、卵圆形、梭形等多种形态,多分布于腺体的底、体部,黏膜表面上皮细胞间较少;5-HT-IR阳性细胞于十二指肠分布最密集,其次为胃黏膜,在小肠各段中呈下降的分布趋势;在大肠各段的分布又呈上升趋势;SS-IR阳性细胞在胃窦最多,从小肠起始段至大肠末端的分布呈减少趋势。说明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5-HT-IR、SS-IR阳性细胞形态多样,两种细胞的分布规律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分布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凝集素(SBA)与猪小肠不同部位黏膜特异性结合的程度。21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纯化的SBA,饲喂1周后,无痛屠宰,立即取十二指肠、空肠前部、空肠中部、空肠后部和回肠组织,用10%的甲醛固定,制作常规石蜡切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小肠组织中的棕色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结果表明:整个小肠黏膜与SBA都有特异性结合,光密度值由十二指肠到空肠中部呈下降趋势(P<0.05),但从空肠后部到回肠又出现上升趋势(P<0.05)。SBA在小肠前部(十二指肠和空肠前部)主要与绒毛的上半部分结合(P<0.05),且集中于上皮细胞表面;而在小肠后部(空场后部和回肠)较均匀地分布于黏膜上皮、固有层和中央乳糜管中。研究表明,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膜糖基化过程中含有N-乙酰基D-半乳糖胺或D-半乳糖,猪小肠后部对SBA的内吞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3.
运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与正常成年绵羊(对照组)的小肠各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感染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69.11%、230.38%和233.42%(P〈0.01);嗜酸粒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16.78%、123.87%和164.51%(P〈0.01);浆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27.34%、72.97%和328.26%(P〈0.01);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3.40%、41.42%和133.17%。对照组和感染组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减少,相反,对照组和感染组嗜酸粒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增多,对照组小肠固有层浆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空肠增加,空肠到回肠减少,感染组小肠固有层浆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均逐渐增多;对照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上皮内杯状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上皮内杯状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均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组上皮内淋巴细胞空肠与回肠差异极显著(P〈0.01),但十二指肠与空肠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贝氏莫尼茨绦虫感染成年绵羊后,成年绵羊通过特异性黏膜免疫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增生加强细胞免疫水平,浆细胞增生加强体液免疫水平,同时还通过非特异性黏膜免疫细胞,嗜酸粒细胞和杯状细胞的增生进一步加强黏膜免疫水平以抵抗贝氏莫尼茨绦虫对绵羊的感染。可见绵羊可以通过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增生加强局部免疫力以监视虫体免疫逃逸来抵抗寄生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HSP70在牦牛肠道组织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选择6头份健康成年(3~6岁)牦牛的肠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蛋白免疫印迹(WB)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HSP70在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组织中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SP70在牦牛小肠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中均有表达,其中小肠黏膜上皮的柱状细胞呈强阳性表达,杯状细胞未见表达;小肠腺的肠腺细胞和肌层的平滑肌细胞也呈阳性表达,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阳性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HSP70在大肠中的定位表达与小肠相似,在大肠壁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三层结构中也均有表达,其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内散在分布的结缔组织细胞中,而固有层内大肠腺细胞仅在细胞核有表达,细胞质呈阴性。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分析得出,从小肠的前端到大肠末端,HSP70的表达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盲肠中的表达量达到峰值,且盲肠和结肠中HSP70的相对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肠段(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P70mRNA在盲肠中的相对转录量最高,分别是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的2、1.68、1.06、1.43和1.52倍。本试验显示牦牛肠道中HSP70呈广泛性阳性反应,HSP70基因和HSP70蛋白在牦牛小肠和大肠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揭示了HSP70在牦牛小肠和大肠中所发挥生物学作用的异同,为HSP70在反刍动物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绵羊小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形态结构,试验选择6只健康小尾寒羊(雌雄均有),通过解剖学和组织学检查对其小肠黏膜表面的派伊尔集合淋巴结(PP)的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解剖学检查显示,各肠段的PP主要分布在肠系膜对侧的黏膜表面,在十二指肠黏膜表面PP形态为纽扣状,在空肠黏膜表面PP形态从前到后由蜂窝状演变成条带状,在回肠黏膜表面PP形态为一个连续的条带状;各肠段PP的面积在0.96~9.36 cm~2之间,其中回肠PP面积最大;空肠PP数量(19个)最多,十二指肠和回肠各只分布1个PP,其他肠段PP零散分布。组织学检查显示,PP主要以淋巴集结的形式分布于小肠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以10 mm~2为一个单位面积测算各肠段中PP含有的淋巴滤泡数量,回肠最高,为(28.30±1.15)个,空肠和十二指肠次之。说明绵羊小肠的各肠段PP的形态特征、分布数量和淋巴滤泡的分布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IgM分泌细胞在家兔胃肠道中的分布特点,选取2月龄(幼年组)、5~7月龄(青年组)、36月龄(老年组)的健康日本大耳兔,采集胃肠道不同部位的组织样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这些部位中IgM分泌细胞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IgM分泌细胞在各年龄组家兔胃肠道的分布位置和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和肠腺附近,阳性细胞密度从胃底腺区至十二指肠呈增加趋势,空肠至直肠呈减少趋势。胃中幽门腺区分布密度显著高于胃底腺区(P0.05);小肠中十二指肠密度最高,回肠最低;大肠中盲肠密度最高,直肠最低。IgM分泌细胞在青年组胃肠中的分布最为丰富。提示:青年组家兔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强于幼年组和老年组,十二指肠和幽门腺区可能是家兔胃肠道黏膜免疫中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Sus scrofa domestica var.mino Guizhounensis Yu.)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试验应用改良的Pascual双重银染法显示贵州小型猪消化道黏膜的嗜银细胞。结果表明:除食管外,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嗜银细胞的分布,主要位于固有层腺泡上皮细胞之间,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很少;细胞分布密度以胃体最高,其次为贲门、胃窦,结肠最低;嗜银细胞形态以锥体形最常见,此外还可见圆形、卵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等;细胞的突起可指向腺泡腔、腺泡上皮细胞或固有层的结缔组织。说明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内有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的嗜银细胞,可能是贵州小型猪胃肠道强大而复杂的内分泌功能的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成年牦牛小肠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的规律,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牦牛小肠形态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小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小肠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最高、肌层最厚;空肠绒毛最高、隐窝最深;3段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和肌层厚度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牦牛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且差异极显著(P<0.01),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也逐渐减少,而浆细胞数量则由十二指肠到回肠逐渐递增,且差异极显著(P<0.01).电镜观察表明,牦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连接为紧密连接、缝隙连接和半桥连接,细胞游离面微绒毛丰富;上皮内淋巴细胞核大、胞质较少;杯状细胞呈典型高脚杯状,细胞顶端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而膨大;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沿核膜排列,胞质中有丰富的内质网;肥大细胞呈椭圆形,胞质内充满电子密度极强的大小不等的膜包颗粒.成年牦牛小肠结构特点能大大地提高了对高寒草地牧草的消化和吸收效率;而小肠各段有规律的分布了丰富的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显示牦牛小肠黏膜具有很强的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9.
野生黄鼬消化管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组织学观察,探讨野生黄鼬消化管的组织结构特点.将8只野生黄鼬经乙醚麻醉后处死,解剖取食管、胃、小肠、大肠,制作石蜡切片,观察其组织结构.结果显示野生黄鼬食管的黏膜为复层扁平上皮,食管腺发达,肌层以骨骼肌为主.胃贲门部有发达的皱襞和贲门腺;胃底腺有大量的主细胞和壁细胞;胃大弯部的腺体以壁细胞为主,仅有少量主细胞;胃幽门部有发达的幽门腺和大量壁细胞.十二指肠黏膜层有小肠腺,内有潘氏细胞存在,黏膜下层含有十二指肠腺;空肠可见孤立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及集合淋巴小结.结肠无皱襞和肠绒毛,大肠腺排列紧密,其中杯状细胞特别多;直肠固有膜内有发达的大肠腺.所以野生黄鼬消化管的特点是胃各部胃腺发达,壁细胞特别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老龄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特征,试验采用改良的Pascual双重银染、图像分析法观察老龄贵州小型猪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黏膜中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并对比分析老龄和青年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嗜银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老龄贵州小型猪除食道外,消化道其他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分布,胃体分布密度最高,胃幽门次之,结肠最低,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和分布规律与青年猪相似。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椭圆形、锥体形、圆形以及梭形,广泛分布于腺泡上皮细胞之间、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或基底部。老龄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与青年猪相比,嗜银细胞分泌颗粒和细胞数量均减少,除回肠外其他部位差异均极显著(P0.01)。老龄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嗜银细胞数量少于青年猪,其消化道内分泌功能减退,根据其分布和结构形态可以推测贵州小型猪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以上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新生牦牛小肠黏膜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特点,试验采用常规H.E.染色、改良甲苯胺蓝(MTB)染色和糖原及多糖高碘酸-Schiff试剂染色技术对1日龄大通新生牦牛小肠黏膜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以及数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犊牦牛空肠的小肠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最高,回肠和十二指肠依次降低;空肠的V/C值分别比十二指肠和回肠高72.75%和74.66%;空肠的黏膜厚度最厚,回肠和十二指肠依次降低,三者之间厚度差异均显著;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最厚,回肠和空肠依次降低,三者之间厚度差异均显著。1日龄犊牦牛十二指肠到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相对稳定(P0.05);十二指肠的杯状细胞数量最多,空肠和回肠差异不显著;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其肥大细胞的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各肠段之间差异均显著。说明1日龄犊牦牛空肠消化吸收能力较强,各肠段免疫能力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贝氏莫尼茨绦虫自然感染绵羊对小肠黏膜免疫组织的影响,分别从宏观、微观及亚微观水平对自然感染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成年绵羊(感染组)肠道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与正常成年绵羊(正常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感染组肠道所见虫体平均长度为1.5m,头节主要吸附在空肠淋巴集结分布丰富的部位,一般寄生数量为1~2条.眼观,虫体寄生部位黏膜增厚,表面有大量灰白色黏液附着,其间可见点状出血.镜下,局部黏膜上皮脱落,而在完整的黏膜上皮处,其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都明显增多;固有层内毛细血管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弥散淋巴组织以及肠腺杯状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头节寄生处部分肠腺坏死;黏膜下层淋巴小结、淋巴集结显著增生,部分增生凸入固有层形成新的圆顶区;固有层与黏膜下层以及黏膜肌层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扫描电镜下,感染组肠黏膜上皮脱落;贝氏莫尼茨绦虫头节呈椭球状,有4个吸盘,无顶突,小沟,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微绒毛.研究结果表明,肠黏膜增厚,主要是局部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在寄生虫虫体表面覆盖的微绒毛的不断刺激下,机体抗感染自身组织增生所致.成年绵羊对抗贝氏莫尼茨绦虫的感染可能是通过黏膜免疫相关组织增生来加强局部免疫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神经肽Y(NPY)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在成年皖西白鹅小肠的分布。结果表明神经肽Y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皖西白鹅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黏膜下组织。细胞体形态多样,数量从十二指肠向空肠和回肠逐渐减少,密度分别为(62.10±4.25)/mm2、(51.14±2.12)/mm2、和(41.21±3.15)/mm2。神经纤维主要分布于小肠肌层。本文还讨论了神经肽Y的起源及对小肠黏膜功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9,(5):967-974
为了探讨较强寒冷刺激对阿勒泰羔羊血清IgG和皮质醇含量的影响及小肠黏膜免疫屏障的适应特征。把阿勒泰羔羊置于-30~-35℃分别进行0,6 h、1,4,12,24 d的冷刺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阿勒泰羔羊血清中IgG和皮质醇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对阿勒泰羔羊小肠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并通过改良甲苯胺蓝染色鉴定小肠中的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发现冷应激后IgG质量浓度都比正常组明显降低,其中冷应激4 d与正常组质量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冷应激后皮质醇质量浓度比正常组表达上升,其中冷应激6 h时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而24 d与正常组差异极显著(P0.01);IgG与皮质醇浓度在4,12和24 d呈较强正相关,6 h和1 d呈负相关,说明在强冷应激时,绵羊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及抗炎症反应等受到了抑制。冷应激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显微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肠绒毛变短且变粗,回肠内淋巴小结数量增多;对小肠免疫相关细胞而言,同一温度下各肠段中细胞数量呈趋势变化,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呈上升趋势,而肥大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冷应激后淋巴细胞数量较常温有所减少,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较常温下都有所增加,说明在强冷应激下机体通过激素的释放努力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也会使小肠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形态学方法对藏羊消化道黏膜免疫相关特性进行观察,并对肠段中肉眼可见的组织性淋巴样组织结(PPs)大小数量等进行数据统计。HE染色观察研究消化道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的特点及相关数据,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肠段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分布特征及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小肠中PPs组织分布集中,总体呈中央突起边界清晰的腺状,其面积在0.68~10.8 cm2之间,回肠部分最为发达。大肠中PPs总体数量大小均低于小肠,其多位于肠袋中,外观呈蜂窝状,结肠中分布较多,直肠中未发现。空肠与回肠中淋巴小结发达且集中,其他肠段仅有数量不等的孤立淋巴滤泡存在。IgG在结肠与回肠中大量表达,直肠中仅有微量表达。说明藏羊肠道中PPs的形态学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IgG的表达也具有特征性,总体与各个肠段功能相对应,这可能与藏羊的消化道黏膜免疫系统的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固定液对鸭小肠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效果的影响及鸭小肠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试验选择5只100日龄的健康淮南麻鸭公鸭为研究对象,取鸭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组织样品,均分为两份,分别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和卡恩氏(Carnoy)固定液中固定,常规制作石蜡切片,切片经甲苯胺蓝染色后,观察小肠肥大细胞染色效果和肥大细胞形态、数量及分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arnoy固定液对肥大细胞的染色效果优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染色评分极显著高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P<0.01);Carnoy固定液固定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肥大细胞数量均极显著高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P<0.01)。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肥大细胞形态和数目不同,在黏膜固有层血管、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分布较多;空肠中肥大细胞数量最多,形态多样;十二指肠和回肠中肥大细胞数量递减,形态多为圆形。说明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相比,经Carnoy固定液固定的鸭小肠组织染色后,可清晰显示肥大细胞的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月龄苏尼特羊小肠黏膜结构、肌层厚度及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分布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肠绒毛长度以十二指肠最长,为(353.25±60.48)μm,其次为空肠(317.27±72.02)μm和回肠(275.36±47.62)μm,且空肠和回肠之间差异显著(P<0.05);黏膜厚度以十二指肠最厚,为(669.15±139.04)μm,空肠和回肠分别为(586.72±134.50)和(551.85±91.32)μm,十二指肠与后两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肌层厚度以回肠最厚,为(280.45±58.33)μm,与空肠(167.16±42.63)μm和十二指肠(148.78±38.36)μ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隐窝深度以十二指肠最深,为(309.36±74.21)μm,其次为空肠(286.23±57.23)μm,回肠最浅,为(237.83±48.86)μm,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十二指肠和空肠的V/C比值分别为(1.80±0.45)和(2.00±0.48),空肠和回肠(1.39±0.34)相比,差异显著(P<0.05);小肠各段黏膜上皮内淋巴...  相似文献   

18.
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方法观察了宁都黄鸡小肠的显微结构,同时通过改良甲苯胺蓝染色的方法鉴定小肠中的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结果显示,宁都黄鸡小肠与一般禽类小肠显微结构类似,黏膜下层缺乏十二指肠腺,黏膜固有层缺乏淋巴小结.小肠从前到后,杯状细胞逐渐增多.3段小肠的肠腺和回肠杯状细胞呈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小肠壁四层结构中都有肥大细胞的分布,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细胞下、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体积较大,多数呈卵圆形,有的细胞形态不规则,甚至有突起.胞核染色呈深蓝色,胞质中含有紫红色颗粒.结果表明,宁都黄鸡小肠腺细胞和杯状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说明其能够分泌有助于吸收的活性物质;小肠中具有丰富的肥大细胞,说明宁都黄鸡有较完善的肠道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9.
探索牦牛肠道黏膜上皮內淋巴细胞的特点与分布规律。采用组织学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对牦牛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黏膜上皮內淋巴细胞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牦牛小肠上皮內淋巴细胞数量在小肠以十二指肠分布最多,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大肠上皮内淋巴细胞以结肠最丰富,盲肠相对较少,从结肠到直肠逐渐减少。整个牦牛肠道上皮內淋巴细胞的分布形成两个高分布区,即十二指肠和结肠黏膜。超微结构显示,上皮內淋巴细胞胞质少,胞核较大。提示牦牛肠道黏膜分布着丰富的上皮內淋巴细胞,其中以十二指肠和结肠最丰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1989-1994
为了揭示成年牦牛大肠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规律,本研究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等技术,对牦牛盲肠、结肠和直肠组织结构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牦牛大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大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及散在的杯状细胞,在直肠黏膜上皮中则有大量杯状细胞,黏膜上皮纹状缘不明显。固有层内含有大量肠腺和孤立淋巴小结,尤其在盲肠、结肠固有层孤立淋巴小结丰富,且生发中心明显,淋巴小结常伸入黏膜下层。大肠黏膜层平均厚度为(864.18±88.46)μm,其中结肠最厚,盲肠最薄,结肠与盲肠之间差异显著(P<0.01)。肌层分内环与外纵2层,结肠与直肠肌层发达,盲肠肌层最薄,盲肠肌层内环肌形成特殊的肌小结。上皮内淋巴细胞较多,以结肠最丰富,盲肠与结肠差异不明显,从结肠到直肠逐渐减少。盲肠有丰富的浆细胞,从盲肠、结肠至直肠依次减小。肥大细胞在结肠和盲肠均较多,在直肠则显著减少。超微结构显示,大肠黏膜上皮细胞之间有连接复合体,细胞游离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微绒毛。上皮内淋巴细胞胞质少,胞核较大。肥大细胞胞质内有大小不等的高电子密度圆形颗粒聚集。研究表明,牦牛大肠组织结构和其他反刍动物基本相似,但肠壁肌层厚,盲肠有特殊的肌小结,盲肠和结肠黏膜层分布着丰富的孤立淋巴小结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