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州 《水产科学》2004,23(7):31-32
采用降温、防感染处理和加强营养等方法对野生暗纹东方亲鱼进行产后护理,使野生亲鱼产后的成活率达到75%,人工养殖亲鱼产后成活率达到100%。暗纹东方亲鱼产后死亡的一般原因多为鱼体受伤、催产不当、忽视产后亲鱼护理所致。对产后亲鱼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亲鱼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唐玉华 《齐鲁渔业》2013,(10):41-41
秋季是亲鱼积累脂肪、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的重要季节,秋季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亲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加强亲鱼的秋季培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野生与人工养殖牙鲆亲鱼不同组织脂肪酸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研究脂肪酸对牙鲆繁育性能的影响,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 对野生和养殖牙鲆亲鱼肌肉、肝脏及卵中脂肪酸组成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1) 牙鲆肌肉、肝脏和卵中脂肪含量大小关系为肝脏>卵>肌肉。野生亲鱼肌肉和卵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亲鱼(P<0.05), 肝脏脂肪含量与养殖亲鱼无显著差异; (2) 牙鲆亲鱼3种组织中均检测出21种脂肪酸。野生亲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与养殖亲鱼无显著差异,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著低于养殖亲鱼(P<0.05)。肝脏和卵中SFA显著高于养殖亲鱼(P<0.05), MUFA与养殖亲鱼无显著差异; (3) 野生亲鱼肌肉、肝脏和卵中高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 尤其是肝脏和卵中C20:5n-3(EPA)、C22:6n-3(DH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养殖亲鱼(P<0.05), 但肌肉和卵中的C20:4n-6(ARA)含量明显高于养殖亲鱼(P<0.05); (4) 野生牙鲆亲鱼肌肉、肝脏和卵中n-3/n-6 PUFA及EPA/ARA显著低于养殖亲鱼(P<0.05), 肝脏中DHA/EPA显著高于养殖亲鱼(P<0.05), 但野生亲鱼肌肉和卵中的DHA/EPA与养殖亲鱼无显著差异。比较结果说明, DHA、EPA和ARA等PUFA是与牙鲆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的重要脂肪酸。在牙鲆亲鱼养殖过程中, 除了提供牙鲆亲鱼足够的脂肪酸营养外, 也应注意各种脂肪酸, 尤其是PUFA中各种脂肪酸之间的添加比例, 从而保证亲鱼的繁殖性能及卵和仔鱼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研制的"河豚毒素半定量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双斑东方鲀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过程中,对不同繁殖群体亲种,不同繁殖群体交配所得受精卵、胚胎及仔稚幼鱼的河豚毒素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繁殖群体亲鱼组织器官毒性差异大,亲鱼眼珠、精巢为阴性,皮肤、肌肉、肝脏、卵巢呈现不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16.2%、40.5%、40.5%;养殖繁殖群体亲鱼皮肤、肝脏为阳性,野生繁殖群体亲鱼肝脏和雌性性腺河豚毒性阳性检出率比养殖繁殖群体亲鱼高;野生群体雌性亲鱼与野生群体雄性亲鱼、养殖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受精卵河豚毒素均为阳性,早期胚胎为阳性,后期胚胎为阴性;养殖群体雌性亲鱼与野生群体雄性亲鱼、养殖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受精卵、胚胎河豚毒素皆为阴性;野生群体雌性亲鱼与野生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仔稚鱼河豚毒素为阳性,早期幼鱼为阳性,后期幼鱼为阴性;野生群体雌性亲鱼与养殖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仔鱼河豚毒素为阴性,稚鱼、早期幼鱼为阳性,后期幼鱼为阴性;养殖群体雌性亲鱼与野生群体雄性亲鱼、养殖群体雄性亲鱼交配组仔稚鱼河豚毒素皆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繁殖前亲鱼的体质和性成熟度是人工繁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而对亲鱼的培育和挑选十分重要。1 亲鱼培育1.1 亲鱼来源 可由四方面获得产卵亲鱼:生殖季节盛期直接捕捞自然成熟亲鱼。(2)于生殖季节前从海里捕捞接近性成熟的亲鱼,在人工条件下暂养一段时间。(3)人工繁殖的黑绸鱼苗在水泥池或土池中直接养成亲鱼。(4)从网箱养成的黑鲷中挑选成熟亲鱼。1.2 海捕亲鱼的暂养海区捕来的亲鱼先用5~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1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依其外部特征区分雌雄,  相似文献   

6.
亲鱼的饲养     
饲养亲鱼的目的,是为繁殖鱼苗提供合格亲本。因而,必须根据亲鱼的习性、食性、不同季节食量的变化和性腺发育等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科学饲养亲鱼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合理放养、投喂食料(施肥),调节水质。亲鱼的放养密度,多以鱼体重计算,每亩池塘放养的鱼总重以100—150公斤为宜。亲鱼可以混养:主养草亲鱼的池塘,可搭配10—15%的鲢(鳙)亲鱼;主养鲢亲鱼的池塘,可搭配10%的鳙鱼;主养鳙亲鱼的池塘,可搭配10%的鲢亲鱼;主养青亲鱼的池塘,可搭配10~15%的鲢(鳙)亲鱼。  相似文献   

7.
鲫鱼规模化繁殖应把好“四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把好亲鱼培育关。鲫亲鱼培育池,面积一般应在1.5~2亩,亲鱼培育期间,池内一般不搭配其他鱼类。亲鱼从产后至10月下旬用鲤成鱼或鲫成鱼后期配合饲料投喂即可,颗粒大小应适口,从开春亲鱼开食至催产前一周,一般投喂大麦芽较为理想,且进入3月应尽量避免给亲鱼池冲水,亲鱼转池要保持稳定的水深,以免造成亲鱼自产,影响繁殖。  相似文献   

8.
牙鲆4个选择性繁育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测由3个牙鲆基础群体组合交配建立的4个选择性繁育后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本研究利用10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其遗传结构信息。计算结果表明,等位基因数3~10个,平均等位基因数5.7个,有效等位基因数1.3571~4.597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9832,各个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0.2083~1.0000,平均期望杂合度0.2081~0.7956,多态信息含量0.1671~0.7501,其中中度多态位点两个,高度多态位点7个,各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日本亲鱼与抗病亲鱼杂交后代群体、抗病亲鱼自繁后代群体、抗病亲鱼与黄海野生亲鱼繁殖后代群体、日本亲鱼自繁后代群体。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的遗传多态水平均较高,对4个选择性繁育后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值进行X。检验表明,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日本亲鱼自繁后代群体与中国海域亲鱼繁育后代群体(抗病亲鱼自繁后代群体和抗病亲鱼与黄海野生亲鱼繁殖后代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别为0.2724和0.3310。根据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利用NJ法构建系统树,抗病亲鱼自繁后代群体和抗病亲鱼与黄海野生亲鱼繁殖后代群体聚为一支,日本亲鱼自繁后代群体和日本亲鱼与抗病亲鱼杂交后代群体聚为一支,对遗传偏离指数的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平衡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9.
一、亲鱼方面 1.黄河鲤亲鱼产完卵后应注重产后亲鱼的管理,用蛋白质含量约在3096的配合颗粒饲料对亲鱼进行五定投饵1个月,之后可以适当减少投饵量。但是我们有些搞苗种繁育的专业户为了单方面追求本年的经济效益,不能足量给亲鱼投喂蛋白含量合适的配合饲料,对产后的亲鱼疏于管理,直接导致了翌年雌亲鱼性腺不能及时发育成熟,怀卵量低,卵子质量差;通过强行注射催产针产的卵根本无法受精孵化,卵子最后全部发霉溶解。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基础日粮饲料中添加水蚯蚓、虾粉等动物性食物,调节叶尔羌高原鳅亲鱼在怀卵前蛋白质营养水平,养殖亲鱼30d后测定该亲鱼绝对怀卵量与相对怀卵量水平、生长水平,确定亲鱼怀卵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水蚯蚓组、添加虾粉组亲鱼与对照组、日粮增加组亲鱼的体长及体重增长差异显著(P0.01),添加水蚯蚓试验组增长最明显;添加水蚯蚓试验组、添加虾粉组亲鱼对比对照组、日粮增加组亲鱼绝对怀卵量与相对怀卵量水平差异显著(P0.01)。表明叶尔羌高原鳅提高亲鱼怀卵前期营养的蛋白质水平对亲鱼怀卵水平及卵的质量有显著影响,进行人工繁殖前对亲鱼养殖要添加活体的动物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野生与人工养殖褐牙鲆亲鱼肝脏、背肌及卵中硒、铁、锰、铜、铬、镉和铅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野生褐牙鲆亲鱼肝脏中硒、铁含量均显著高于养殖亲鱼(P<0.05),铜含量则显著低于养殖亲鱼(P<0.05),其他各元素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野生褐牙鲆亲鱼背肌中除硒和锰的含量显著高于养殖亲鱼外(P<0.05),其他各元素含量均基本保持恒定(P>0.05);野生褐牙鲆亲鱼卵中硒、铁和锰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养殖亲鱼(P<0.05),其中硒的含量约为养殖亲鱼的1.7倍,铁的含量约为养殖亲鱼的2.0倍,而锰含量则为养殖亲鱼的2.8倍。养殖褐牙鲆亲鱼卵中镉含量与野生亲鱼相比高出78%(P<0.05)。两种亲鱼卵中铜、镉、铅3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向曦 《内陆水产》1989,(6):36-36
亲鱼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渐衰老,生殖量和生殖率逐渐下降,产的精卵质量也会下降。所以在有条件的地方要搞好亲鱼的更新,把衰老的亲鱼淘汰掉,补充体质健壮成熟的亲鱼。补充亲鱼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江河捞苗,在池塘中培育成亲鱼。二是在水库等大、中型水面中收集亲鱼。在水库中收集亲鱼一般在冬季捕捞时进行,因这时水温较低,亲鱼不易受伤,运输成活率较高。在收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亲鱼的选择:要选择体表光滑,无伤无病,个体大,体型好,体色鲜艳,身体健壮,达到性成熟年龄的亲鱼。一般  相似文献   

13.
三、暗纹东方鱼屯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来源亲鱼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产于自然区域的野生亲鱼。每年开春 ,在河鱼屯生殖洄游期间向渔民收购。野生亲鱼性腺成熟度高 ,但价格昂贵 ,且成活率低。二是人工养殖的亲鱼。通过模拟其生态环境 ,促进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培育亲鱼 ,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温度、光照、饲料等因子控制鱼体性腺的成熟度 ,延长生殖期 ,且产后亲鱼不易死亡。本所进行人工繁殖时采用了一部分人工培育的亲鱼。2 .亲鱼的选择及其催熟催产野生亲本应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网捕个体。人工培育的亲本应选择性腺…  相似文献   

14.
唐文联 《齐鲁渔业》2007,24(4):11-11
首先,除必须切实抓好亲鱼的常年和产前培育工作,使亲鱼有健壮的体质外,在催产繁殖时还要注意捕捞操作,这是减轻亲鱼伤亡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在亲鱼池塘,还是在产卵池中拉捕亲鱼,拉网操作要快捷且协调一致,脚纲一接近岸边就迅速收网,搭盖好上下纲后马上将网中亲鱼  相似文献   

15.
1995~1996年共收集大口鲶野生亲鱼288尾,暂养成活率878%;采用橡胶袋充氧运输亲鱼40尾,用彩条布鱼桶运输亲鱼182尾,其运输成活率均为100%,但前者的养殖成活率仅为0~438%;而后者为391%~763%。试验表明,大口鲶野生亲鱼引种的适宜温度为10~20℃,收集网捕和迷魂阵捕获的亲鱼较好,电捕亲鱼的养殖成活率不高,采用敞口彩条布鱼桶运输亲鱼的效果明显优于橡胶袋充氧运输。  相似文献   

16.
大鳍鳠亲鱼池塘驯养和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品种成鱼养殖池混养大鳍亲鱼的方法,可将大鳍亲鱼在池塘养殖环境培育至性成熟。池塘培育亲鱼试验成活率分别为100%、78.4%和90.6%。雌亲鱼性腺成熟率为73.3%和70.6%。用混养法培育大鳍亲鱼不需投饵,亲鱼仍然生长良好,日均增重量分别为0.62克和0.57克。  相似文献   

17.
冬季正值捕捞季节,是收集亲鱼的大好时机。但是在收集选留亲鱼时,由于路途运输,鱼体易受伤感染鱼病,影响亲鱼运输的成活率。如果采用药物将亲鱼麻醉,使鱼呈昏迷状态,不能游泳和跳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一些单位和鱼苗繁殖专业户,对产前亲鱼百般照顾,精心培育,而对产后的亲鱼培育往往忽视,形成了一种“产后松”状况,常常将亲鱼一放了事,导致产后亲鱼由于体质虚弱,痿瘪而死。因此,为了保护好亲鱼,为来年的生产打下基础,应加强对产后亲鱼的培育和护理。一、产后救护。经过人工繁殖后的亲鱼,常常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创伤,如鳞片脱落,体表充血等,很容易感染疾病。因此,在繁殖结束后在亲鱼放回池塘培育前,应进行药物防病。对受伤较轻的亲鱼,先用药棉擦干伤口,再用孔雀石绿、龙胆紫药水、呋喃西林软膏等其中的任意一种药物涂抹伤口。对受伤严重的亲鱼,除外用药物外,还应注射一些消炎或抗菌  相似文献   

19.
一、亲鱼的培育 1、亲鱼的选择 用于人工繁殖的黄颡鱼亲鱼雌鱼要求2-3龄,体重在90g以上。  相似文献   

20.
亲鱼在经过催情产卵之后,经常出现死亡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 由于操作不慎,造成严重机械损伤、而产后亲鱼体弱,体力无法恢复。(2) 亲鱼性腺成熟不好,强行催产、引起难产或不顺产。(3) 催产剂用量不当,亲鱼适应不了等等,引起亲鱼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