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次对采捕的野生哲罗鱼从虎林市虎头镇至宁安市渤安镇进行长途运输。运输时间是9h,运输成活率分别是76%和94.4%。  相似文献   

2.
1毛蚶种贝不产卵原因 影响毛蚶种贝不产卵的主要原因有3种: 1.1种贝采捕及运输受伤造成死亡 种贝采捕方法有2种,一种是人工下水用耙子扒,另一种是渔船拖网采捕。  相似文献   

3.
洪泽湖的广大渔民和水产工作者,自一九六九年开始,在中共洪泽县委领导下,由长江口采捕蟹苗,进行人工放流,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实践,摸索了一套蟹苗采捕、运输和放流的经验.采捕:蟹苗汛有很强的季节性.在它来临之前,就要到达捕苗地点,立即组织侦察,日夜值班.发现密集蟹苗,集中力量捕捞.长江口启东、崇明县一带的河口、闸口,五月下旬至七月上旬出现蟹苗,初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外大多数贝类采捕机是以Fletcher Hanks于1954年在马里兰州为采捕沙海螂而研制的结构为基础。1955年加拿大采用升降式起贝机采捕牡蛎获得成功。1962年日本试制成功高压喷水采捕机,用来采捕牡蛎和文蛤等贝类。近年来,一种机械升降式牡蛎和贝类采捕机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完成设计、制造和试验。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装在两只转动鼓轮上的承载簧片齿,从海底采集和耙扫牡蛎和贝类,  相似文献   

5.
国外贝类采捕机的研制,从1912年加拿大的Thompson对手工耙网改为挖掘器开始,至今已有七十年的历史。现在已有多种贝类采捕机用来采捕贝苗,商品贝,死贝壳,以及播种和浅海资源调查。综合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的采捕机有如下几点:1)能采捕蛤子、贻贝、牡蛎和薄壳的长蛏;2)可在干涂上作业,也可在浅海以至38米以下水深底质采贝;3)能在泥,泥砂、砂或岩砾,砂或砾涂面上采捕各种贝类;  相似文献   

6.
莱州湾海蜇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3年莱州湾海蜇人工育苗和放流试验,对育苗设施,亲蜇采捕,运输和暂养技术,对产卵孵化,对浮浪幼虫、螅状幼体、碟状体的培育技术,对足囊繁殖和横裂生殖习性以及出苗放流方法进行了研究,1995年7月专家鉴定认为,本技术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在国内达到先进水平,其中检验海蜇放流增殖效果的方法属国内首例。  相似文献   

7.
姚国成 《淡水渔业》1994,24(3):39-41
鳗鲡养殖技术姚国成(广东省水产局,510222)一、鳗苗的采捕和运输1.鳗苗的采捕我国东南沿海都有鳗苗生产,汛期从1月开始,自南向北转移,到5月结束。在沿海采集鳗苗的主要方法有:(1)灯光诱捕:利用鳗苗的趋光习性,在岸边安置灯光,诱导鳗苗游集。生产者...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滩涂贝类采捕机的路径跟踪控制,设计了一种可按照预设采捕路线进行路径跟踪的控制系统。以履带式滩涂贝类采捕机为研究对象,在高斯平面坐标系建立了采捕机转向运动学模型,设计了一套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系统,在实际滩涂作业环境进行了控制参数标定试验,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控制模型,对常规模糊控制和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当采捕机作业速度为0.02 m/s和0.03 m/s时,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较常规模糊控制系统导航精度分别提升了2/3和1/3,控制时间分别缩短44.44%和35.71%,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路径跟踪控制效果,为滩涂贝类采捕机路径跟踪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1年辽宁省营口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了中华虎头蟹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项目,对亲蟹的采捕运输、暂养、孵化、培育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于100m3水体中育出I-Ⅲ期仔蟹1.15×10^6只,不仅完成了项目指标,还填补了中华虎头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鲥鱼幼鱼的采捕、暂养与运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1990年共采捕活鲥幼鱼,30468尾,暂养成活率平均为87.7%,起运25678尾,运输成活率平均达90.7%。试验表明,运输容器直接影响成活率,小于300升的容器运输效果较差;在同一密度条件下,大容器比小容器效果较优;运输密度在3尾/升、温度在32℃以上时,对运输成活率构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