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自美国、澳大利亚引进的赤羽病病毒和标准阳性血清,参考国际上常规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方法,建立了赤羽病(AKV)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方法。用以对澳大利亚进口的四批绵羊(共1092头)作赤羽病检疫,检出血清阳性反应绵羊70头,有效地防止了国外赤羽病的传人。  相似文献   

2.
赤羽病是由赤羽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染病,该病在热带和温带的许多国家和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给世界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赤羽病毒属于布尼病毒科布尼病毒属辛波血清群,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如蚊和库蠓)叮咬易感反刍动物进行传播,怀孕绵羊、山羊和牛最易感,临床上以流产、早产、死胎和先天性畸形为特征。论文对赤羽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控制赤羽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赤羽病简介     
赤羽病又称阿卡斑病(Akabane disease),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AKV)引起的牛、绵羊及山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该病以流产、早产、死胎、畸形、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症和流行性暂时热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台票赤羽病(akabane disease,AKA)又名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AKV)引起的牛、绵羊和山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AKA以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产为特征,能引起先天性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症。  相似文献   

5.
赤羽病是由赤羽病病毒感染牛羊引起的一种以流产、早产、产死胎、胎儿先天性畸形为典型病理特征的虫媒传染病,蚊虫和库蠓是其主要传播媒介,其中牛赤羽病被我国列为三类动物疫病。对赤羽病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诊断是控制赤羽病传播和流行的关键。赤羽病诊断技术可分为临床诊断以及依据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通过对赤羽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赤羽病速诊断方法和制定诊断技术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赤羽病(Akabane D:Sease)是由赤羽病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牛、羊胎儿的疾病,本病也称为牛羊先天性关节弯曲、脑积水综合症。其特征是患病的妊娠母畜出现早产、流产和死产,所产胎儿体形异常及大脑缺损等。  相似文献   

7.
正赤羽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AKV)引起的一种以牛和羊流产、早产、产死胎、新生胎儿畸形及先天性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arthrogryposis hydraencephaly,AH)为特征的虫媒性传染病,也称为阿卡斑病(akabanedisease)。目前,已证实我国许多地区都有该病流行,对我国养殖业危害较大[1],是世界卫生组织(OIE)法定通报性疾病,也  相似文献   

8.
赤羽病是由赤羽病病毒感染牛、羊引起的一种以流产、早产、死胎和胎儿先天性畸形为典型病理特征的虫媒传染病,蚊虫和库蠓是其主要传播媒介。赤羽病传播和流行具有明显地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可对流行地区的畜牧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牛赤羽病被我国列为三类动物疫病,也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属于我国口岸检疫需重点防范的二类传染病。通过对赤羽病病原学、检测诊断技术、传播与流行病学特点、传播媒介、综合防控措施等流行和防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建立赤羽病新型快速诊断方法,从而实现赤羽病的综合防控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两种商品化赤羽病抗体ELISA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ELISA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SNT)的符合率,采用两种ELISA试剂盒和血清中和试验,对690份澳大利亚纯种荷斯坦奶牛血清进行牛赤羽病检测。试验结果显示:法国某公司生产的赤羽病ELISA试剂盒敏感性为93.42%,特异性为81.23%,与SNT间的Kappa值为0.615,为高度符合;日本某公司生产的赤羽病ELISA试剂盒敏感性为39.47%,特异性为96.1%,与SNT间的Kappa值为0.427,为中度符合。比较结果表明:日本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敏感性较低,容易漏检,不适合用于牛赤羽病初筛;在出入境检疫中,可以采用高通量、半自动化、敏感性高的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筛选,再采用特异性强的SNT试验进行辅助验证。  相似文献   

10.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是由赤羽病毒(Akabane virus, AKAV)引起的一种导致反刍动物繁殖障碍和新生犊牛畸形的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呈现流行趋势,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和防治药物,给我国牛羊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对AKAV分子病原学和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正确认识赤羽病的病原学特征与致病机理,为该病的防治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赤羽病(akabanedisease,AKA)又名阿卡斑病,是由赤羽病病毒(Akabanediseasevirus,AKV)引起的牛、绵羊和山羊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AKA以流产、早产、死胎、畸形产为特征,能引起先天性关节弯曲和积水性无脑症。1国内外流行情况  AKA曾以积水性无脑/关节弯曲综合症(AG/HE)和流行性暂时热于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澳大利亚羊群中暴发,1949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也发生本病,但病原一直处于不明阶段。1972~1975年,AKA在日本关东地区大流行时,先后蔓延到日本的四国、近畿、关东、北陆等地区,最后传播到秋田县。到1986年为止,日本除少…  相似文献   

12.
赤羽病(Akabanedisease)又称阿卡斑病,是牛、羊的一种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症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病原赤羽病病毒是布尼安病毒科(Bunvaviridae)、辛波(Simbu)病毒群的成员之一。最早在澳大利亚暴发,后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国也分离到该病毒。本病的流行对养牛、养羊业的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该病是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奶牛必须检测的七种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1959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Akabane)村的伊蚊、库蚊等蚊体内分离获得了一种病毒,称为阿卡班病毒,又名赤羽病病毒。研究证明该病毒属于布尼病毒科的辛波群。牛羊感染本病后,是以流产、早产,死产以及胎儿先天性关节弯曲(AG)和积水性无脑  相似文献   

14.
<正>赤羽病又名阿卡斑病,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正布尼亚病毒属辛波病毒群的赤羽病病毒所引起的牛、绵羊和山羊的一种多形性虫媒传染病。以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简称AH综合征)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1-2]。该病为虫媒性传染病,传播媒介为吸血的蚊、库蠓等[3]。该病首次于1961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发现此病,故而得名[4]。该病易发生在热带和温带,澳大利亚、南非、肯尼亚、以色  相似文献   

15.
应用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赤羽病血清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AKD)又名阿卡斑病,是由布尼病毒科布尼病毒属的阿卡斑病毒引起的牛、绵羊和山羊等动物的一种多型性传染病,主要以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关节弯曲综合征和积水性综合征为特征。该病首次于1949年在日本群马县赤羽村发生因而得名。世界上很多国家,如澳大利  相似文献   

16.
赤羽病     
赤羽病是由赤羽病毒引起的牛、绵羊及山羊流产、早产、死胎、新生胎儿畸形以及大脑缺损为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赤羽病病毒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树清  李健 《畜牧与兽医》1998,30(4):169-170
赤羽病病毒(Akabanevirus,AKV)是牛、羊赤羽病的病原,在孕畜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新生犊畸形以及大脑缺损〔1~5〕。自从1961年Oya〔6〕等从日本群马县赤羽村的畜舍内采集的金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中首次分离出Akabane病毒以来,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赤羽病病毒的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赤羽病病毒(Akabane virus,AKAV)的S基因序列建立了检测AKAV的Real-timeRT-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AKAV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等13种病毒均无交叉反应;Real-timeRT-PCR能够扩增稀释度为1×10-5的病毒RNA(核酸含量约1.18ng/μL),比普通RT-PCR高出1000倍;用此方法检测130份奶牛血清样品与1份流产胎儿病料,均未检测到阳性样本;AKAV在血清模拟样品中可被有效检出。  相似文献   

19.
赤羽病是目前对养牛业和养羊业危害较为严重的疫病,在我国已广泛存在,一旦暴发将会给我国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迅速、准确的诊断是防制和消灭该病的重要前提。几十年来,赤羽病诊断技术经历了早期的病毒分离鉴定到血清学试验,再到分子生物学检测这一发展过程,正逐渐向着更敏感、更特异、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本文就赤羽病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从澳大利亚引进种牛数量急剧增多。本文对近3年来部分口岸澳大利亚输华活牛检疫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为今后两国间动物贸易提供参考。按照中澳协定对2012-2014年间19 611份澳大利亚输华活牛样品进行了6种传染病的检测并检出105份阳性样品,总阳性率为0.54%。其中蓝舌病阳性样品10份(0.05%)、副结核病13份(0.07%)、赤羽病57份(0.29%)、病毒性腹泻25份(0.13%),未检出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和鹿流行性出血热阳性样品。2012—2014年,蓝舌病和赤羽病阳性率先增高后下降,牛病毒性腹泻阳性率呈持续增长趋势。不同品种牛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有一定差异,娟姗牛的赤羽病和病毒性腹泻阳性率最高,荷斯坦牛和安格斯牛疾病阳性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而海福特牛中未检出阳性,只在荷斯坦牛中检出蓝舌病。夏季入境牛的疾病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秋季均未检出阳性牛。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实施境外预检工作制度对于筛选对口农场及疾病控制取得明显效果。分析表明,应继续加强对蓝舌病、赤羽病、副结核病和牛病毒性腹泻的检疫力度,同时要考虑季节和牛品种因素,以保障种牛引进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