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云上黑山羊生长育肥公羊能量需要量。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约为30 kg)的云上黑山羊生长育肥公羊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羊。各组分别饲喂代谢能(ME)水平为8.01(1组)、8.70(2组)、9.39(3组)、10.07(4组)、10.75 MJ/kg(5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 3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1、2、5组(P<0.05),3组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3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组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3组的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5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3)3、4、5组的总能摄入量、甲烷能、消化能和ME显著高于1、2组(P<0.05),5组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组(P<0.05)。4)对云上黑山羊生长育肥公羊的ADG、ME和...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高精料饲粮对荷斯坦奶公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197.07±11.11)kg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牛9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头,各组间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分3个体重阶段(200~300 kg、300~400 kg、400~500 kg)进行。在每个体重阶段,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低、中和高蛋白质水平饲粮。在同一体重阶段各组饲粮能量水平相同,精粗比均为90∶10。试验期193 d。结果显示:1)试验各组各体重阶段及全期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DDMI)、DDMI/ADG和DMI/ADG均差异不显著(P>0.05)。2)200~300 kg体重阶段,Ⅰ组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300~400 kg体重阶段,Ⅲ组粗蛋白质(CP)的表观消化率比Ⅰ组提高了4.27%(P<0.05),Ⅰ组的NDF表观消化率比Ⅱ、Ⅲ组分别提高了16.06%和10.42%(P<0.05)。3)200~300kg体重阶段,Ⅲ组CP消化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300~400kg体重阶段,各组间CP消化量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NDF消化量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400~500kg体重阶段及全期,各组间CP消化量差异极显著(P<0.01)。4)各体重阶段,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有所增加,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00~300 kg体重阶段,Ⅲ组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300~400 kg体重阶段,Ⅲ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Ⅲ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比Ⅰ组分别提高了8.63%和10.98%(P<0.05)。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6~12月龄不同体重阶段奶公牛的饲粮蛋白质水平建议值(干物质基础)如下:200~300kg体重阶段,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5.00%;300~400kg体重阶段,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5.00%;400~500kg体重阶段,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4.00%。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补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多浪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及氮代谢的影响。将9只体况相近且安装永久性瘘管的多浪羊羯羊,采用3×3拉丁方设计,随机分为3组:CK组(饲喂14%蛋白质水平的饲粮)、DP组(饲喂12%蛋白质水平的饲粮)、LP组(饲喂12%蛋白质水平饲粮+14.0 g/d RPLys)。试验分3期进行,每期28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13 d。结果表明:1)各组间的初重及干物质采食量(DMI)无显著差异(P>0.05),LP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高于CK组和DP组(P<0.01),CK组和DP组的ADG差异不显著(P>0.05),LP组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CK组和DP组(P<0.05),CK组和DP组的F/G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间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LP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K组和DP组(P<0.01),CK组CP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DP组(P...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氮利用的影响。选择24头胎次、体重和体况相近的长白×大白哺乳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每头母猪哺育12头仔猪。各组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CP)18%、17%、16%、14%的饲粮(后3种为低CP氨基酸平衡饲粮),哺乳期21d。结果表明:CP14%饲粮使母猪体重损失显著增加(P<0.05);CP14%饲粮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分别较其他试验组显著下降(P<0.05);CP17%、CP16%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猪CP和有机物的消化率(P<0.05),CP17%、CP16%、CP14%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猪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CP16%、CP14%饲粮组总氮摄入量、吸收氮、总氮排出量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CP18%饲粮组血清尿素氮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比较直接法与替代法测定鸡肉粉在成年雌性比格犬饲粮中的有效能值。选用6只体重为(9.67±0.52) kg的12月龄雌性比格犬,采用5×6的不完全拉丁方设计,设置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犬。直接法采用100%鸡肉粉饲粮(100%组);替代法饲喂基础饲粮(0组)和3个试验饲粮,3个试验饲粮分别以15%(15%组)、30%(30%组)、45%(45%组)的鸡肉粉替代基础饲粮。试验分5期进行,每期10 d(预试期3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100%组饲粮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替代法各组饲粮(P<0.05)。粗纤维表观消化率为100%组>45%组>30%组>15%组>0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30%组与45%组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100%组饲粮的消化能、代谢能显著高于替代法各组饲粮(P<0.05);但代谢能与消化能比值显著低于替代法各组饲粮(P<0.05)。各组间净能、净能与代谢能比值差异不显著(P>0.05)。3...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水平对冬毛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明确冬毛期水貂饲粮CP和EE的适宜水平。试验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即2个CP水平(32%和36%)和3个EE水平(10%、20%和30%),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选取84只(120±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随机分成6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预试期7 d,正试期85 d。结果表明:32%CP组水貂平均日增重(ADG)、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及氮代谢各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36%CP组(P0.05或P0.01)。30%EE组水貂末重、ADG和氮沉积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0%EE组(P0.05或P0.01);30%EE组水貂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碳水化合物消化率、食入氮含量和粪氮排出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10%EE组(P0.05或P0.01)。饲粮CP和EE水平对水貂脂肪消化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合以上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CP水平为36%、EE水平为20%或30%时,冬毛期水貂可获得较佳的生长性能,且能够提高水貂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PLys)对福清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氮代谢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12.06±1.65)kg]相近的4月龄福清山羊羯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和Ⅳ组在基础饲粮中每只羊添加2.5、5.0、7.5和10.0 g/d RPLys。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RPLys对福清山羊干物质采食量(DMI)、总能采食量、初始体重、终末体重、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I组的DMI最高,试验Ⅱ组的总增重和ADG最高。2)饲粮中添加RPLys对福清山羊干物质、有机物、总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对照组的进食氮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试验Ⅳ组的进食氮显著高于试验Ⅰ和Ⅱ组(P<0.05)。试验Ⅳ组的粪氮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的沉积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的尿氮、排泄氮、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价值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RPLys对福清山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饲粮中添加2.5~7.5 g/d RPLys显著提高了福清山羊的沉积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白酒糟TMR颗粒饲粮对山羊育肥性能、血浆蛋白质利用率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32只育肥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山羊饲喂养殖场常用饲粮,处理组饲喂白酒糟TMR颗粒饲粮。预饲期10 d,正式期60 d。测定指标包括干物质采食量(DMI)、平均净增重(ANG)、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消化率,血浆尿素氮(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水平,健康状况观察。结果显示:(1)处理组DMI较对照组提高50.3%,差异显著(P0.05);ANG、ADG比对照组高279.0%、184.14%,差异显著(P0.05);F/G显著低于对照组89.79%(P0.05)。处理组DM、CP、Ash摄入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51.5%、103.91%、82.32%(P0.05);DM、CP消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22%、7.67%,差异显著(P0.05);Ash消化率较对照组高7.72%,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山羊血浆UN、TP、Alb、Glo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3)处理组较对照组体型雄壮,敏感好动,毛色柔顺发亮,腹泻率低。综上所述,白酒糟TMR颗粒饲料可显著提高山羊育肥性能,对血浆蛋白质利用率没有明显影响,能明显改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的粗蛋白质(CP)需要量,试验将50只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母羊分为5组,分别饲喂CP水平为8.26%、10.10%、11.78%、13.85%、15.45%的日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30 d,并在正试期的12~16 d,每组选5只羊进行为期5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羊平均日增重(ADG)随日粮CP水平的升高而提高,其中8.26%CP组和15.45%CP组间差异显著;粗蛋白质摄入量(CPI)、食入可消化粗蛋白质(DCPI)和CP沉积量随日粮CP水平的升高而增加,部分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CP表观消化率随日粮CP水平的上升而提高,除11.78%、13.85%、15.45%CP组外,其余组间差异极显著;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母羊粗蛋白质需要量(RCP)与代谢体重(W~(0.75))、ADG间的回归方程为RCP=2.602 1W~(0.75)+1.044 1×ADG(R~2=0.877 1)。本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日粮CP水平可提高羊ADG、CP沉积量和CP消化率,空怀期云南半细毛羊母羊维持CP需要量为2.602 1 W~(0.75),每100 g增重的CP需要量为104 g。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玉米-花生仁饼型低粗蛋白质(CP)水平饲粮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氮利用率的影响。选取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1920只(公母各占1/2),公、母鸡各按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4个组的饲粮CP水平分别为22.5%、21.5%、20.5%和19.5%。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不同水平CP和性别对21日龄肉鸡末重和1~21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2.5%CP组和21.5%CP组ADG均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饲粮CP水平对肉鸡ADG的影响具有显著线性效应(P<0.05)。22.5%CP组公鸡ADG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CP水平组(P<0.05),21.5%CP组公鸡ADG也显著高于20.5%CP组和19.5%CP组(P<0.05);22.5%CP组和21.5%CP组母鸡ADG均显著高于19.5%CP组(P<0.05)。2)饲粮不同水平CP对肉鸡料重比(F/G)有显著影响(P<0.05)且具有显著的线性效应(P<0.05);22.5%CP组F/G最低,显著低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21.5%CP组F/G显著低于19.5%CP组(P<0.05)。3)饲粮不同水平CP均对肉鸡氮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21.5%CP组肉鸡氮利用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平CP组(P<0.05),19.5%CP组氮利用率也显著高于20.5%CP组(P<0.05)。由此可见,以玉米-花生仁饼为基础饲粮,低CP水平饲粮中尽管补充添加了晶体氨基酸,但是还是会影响公鸡生长。1~21日龄快速型岭南黄羽肉鸡母鸡饲粮CP水平可以降低1~2个百分点。建议将公、母鸡分开饲养,以实现对其营养的精准调控,提高氮利用率,降低氮排放。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甲烷(CH_4)产量的影响,获得我国生产模型下的CH_4排放规律和CH_4转化因子,为提高奶牛能量利用效率、建立国家或区域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探索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选取45头体况良好的12月龄的荷斯坦后备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低NFC/NDF组(饲粮NFC/NDF=1.12)、中NFC/NDF组(饲粮NFC/NDF=1.36)和高NFC/NDF组(饲粮NFC/NDF=1.64),试验期为63 d,包括14 d的预试期和49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高NFC/NDF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有机物采食量(OMI)、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采食量(NFCI)、总能摄入量(GE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中NFC/NDF组和低NFC/NDF组(P0.05)。2)随着饲粮NFC/NDF的增加,CH_4产量、CH_4产量/代谢体重、CH_4产量/DMI、CH_4产量/OMI、CH_4产量/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和甲烷能(CH_4-E)产量显著降低(P0.05)。作为CH_4转化因子的CH_4-E产量/GEI在中NFC/NDF组和高NFC/NDF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低于低NFC/NDF组(P0.05)。3)瘤胃CH_4排放量与荷斯坦后备奶牛的体重、DMI、饲粮ND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饲粮NFC/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基于DMI和NDFI的CH_4排放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0.86)。由此可见,将饲粮NFC/NDF由1.12提高至1.64时,能够显著提高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的DMI、ADG以及DM和CP表观消化率,且能够显著降低瘤胃CH_4产量。可基于DMI和NDFI建立12月龄后备奶牛瘤胃CH_4排放量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评估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苜蓿草粉对生长肉兔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养分表观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150只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纯种新西兰白兔用于如下2项试验:将体重为(1.00±0.09)kg的100只试验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将体重为(1.12±0.05)kg的50只试验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进行11 d消化试验(其中样品收集期为4 d)。2项试验中的5组试验兔均随机饲喂5种等能、等氮、等纤维的试验饲粮,包括1种对照饲粮(含16%的苜蓿草粉,C组)及4种以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对照饲粮中25%(S25组)、50%(S50组)、75%(S75组)和100%(S100组)苜蓿草粉的测试饲粮。结果显示:1)各时期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但全期ADG和F/G以S50组较优。全期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健康风险指数,以及试验结束时的热胴体重、商业胴体重、参考胴体重、商业屠宰率和滴水损失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S50组的多数指标在数值上要高于C组。2)大黑山薏苡草粉替代饲粮中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对饲粮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钙(Ca)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4个测试组(S25、S50、S75和S100组)所有养分表观消化率[除S100组EE表观消化率低于和4个测试组粗纤维(CF)表观消化率相当外]均不同程度地高于C组,尤其是S50组。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黑山薏苡草粉可完全替代商品兔饲粮中的苜蓿草粉,但以50%比例替代为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部分扣除或过量添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对杜寒杂交肉羊育肥阶段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氮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旨在为我国肉羊饲养标准中脂溶性维生素需要量参数的制订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20只90日龄断奶后体重为(26.0±0.1) kg的杜寒杂交肉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扣除任何维生素;试验组分别在PC组基础上扣除30%的维生素A(PC-VA组)、维生素D(PC-VD组)和维生素E(PC-VE组);另设过量添加组,其3种脂溶性维生素添加量均为对照组的7.5倍(PC-7.5组)。预试期10 d,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第60~90天,PC-VE组公羊干物质采食量(DMI)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PC-7.5组母羊平均日增重(ADG)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 PC-7.5组母羊饲料转化率(FCR)最高(P 0.0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部分扣除维生素E和试验周期对公羊DMI和ADG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摄入高倍剂量脂溶性维生素和试验周期对母羊ADG和FCR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摄入高倍剂量脂溶性维生素和试验周期对肉羊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饲粮长期扣除30%的维生素E或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降低杜寒杂交肉羊增重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对肉羊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精料对肉兔饲粮养分消化率、肠道形态、胃肠道pH及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择160只3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伊拉肉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用5%(T1组)、10%(T2组)和15%(T3组)发酵精料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精料部分(玉米、次粉、大豆粕)。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其中消化试验7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T1、T2和T3组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T2和T3组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钙(Ca)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T3组磷(P)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T1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T3组盲肠黏膜厚度显著降低(P<0.05),T1、T2和T3组胃pH有降低趋势(0.05≤P<0.10)。3)在门水平上,与CON组相比,T1组盲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T1和T3组盲肠拟杆菌门(Bactero...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芩提取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肉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接近的1日龄AA肉鸡100只,称重后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在对照组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02%、0.04%、0.06%的黄芩提取物,处理42 d。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肉鸡21日龄体重分别显著提高10.5%、9.3%(P<0.05),试验1、2、3组肉鸡42日龄体重分别显著提高8.7%、11.9%、10.4%(P<0.05)。1~21日龄,试验2、3组肉鸡ADG分别显著提高11.2%、10.0%(P<0.05);22~42日龄,试验1、2、3组肉鸡ADG分别显著提高9.5%、12.5%、10.9%(P<0.05),试验2、3组FCR分别显著降低12.7%、8.2%(P<0.05);1~42日龄,试验1、2、3组肉鸡ADG分别显著提高8.8%、12.2%、10.7%(P<0.05),试验2、3组FCR分别显著降低11.0%、7.8%(P<0.05)。试验1、2、3组肉鸡对饲粮中氮的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8.2%、9.8%、7.5%(P<0.05),试验2、3组肉鸡对GE的消化率分别显著提高8.5%、7.3%(P<0.05),试验2组肉鸡对饲粮中DM的消化率提高8.0%(P<0.05)。试验1、2、3组肌肉第5天的滴水损失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4.9%、15.7%、15.2%(P<0.05)。表明,黄芩提取物可以促进肉鸡生长,改善养分消化率和肉质,添加量为0.06%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建立粗蛋白质需要量回归模型,确定汶上芦花鸡产蛋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30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汶上芦花鸡36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3%、14%、15%、16%和17%的试验饲粮,其他饲粮营养水平保持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1)平均日粗蛋白质摄入量(ADCPI)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产蛋数、产蛋率和平均日产蛋量(ADEM)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16%粗蛋白质水平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13%和14%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2)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蛋重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6%和17%粗蛋白质水平组的哈氏单位显著或极显著低于13%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或P0.01)。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蛋黄颜色显著浅于14%、15%、16%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蛋壳颜色方面,16%粗蛋白质水平组的亮度显著高于14%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红度显著高于16%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3)以ADCPI为因变量,以平均日增重(ADG)、ADEM和代谢体重(BW0.75)为自变量,建立汶上芦花鸡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回归模型为:ADCPI=0.02ADG+0.22ADEM+4.20BW0.75(R2=974 5,P0.05)。由此可见,汶上芦花鸡31~36周龄适宜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5.55%。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配种前期雌性蓝狐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初产雌性北极狐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Ⅰ~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6%、0.52%、0.78%和1.04%蛋氨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各组间干物质消化率和粗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2)各组食入氮量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粪氮含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和Ⅳ组尿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Ⅳ组氮沉积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Ⅲ组和Ⅴ组氮沉积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3)大部分氨基酸表观消化率随着饲粮蛋氨酸水平的升高呈现升高的趋势。Ⅲ组和Ⅳ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间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在蛋白质水平为29.31%的饲粮中添加0.52%蛋氨酸,即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1.03%时,配种前期雌性蓝狐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较为理想,并且满足配种前期雌性蓝狐的蛋氨酸需要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14~16月龄)锦江阉牛生长性能、能量代谢规律的影响,并建立消化能需要量模型。试验选用50头体况良好、体重[(301.74±30.98) kg]相近的锦江阉公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2~3头牛。A组为对照组,B、C、D、E组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在A组饲粮基础上分别提高6%、12%、18%、24%,5种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02、6.38、6.74、7.10、7.46 MJ/kg。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116 d。饲养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锦江阉牛生长性能及养分消化率,并建立育肥前期锦江阉牛消化能需要量模型。结果表明:1)各组间锦江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各组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随着饲粮能量水平提高呈逐渐降低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D、E组的料重比均显著低于A组(P0.05)。2)各组间锦江阉牛采食总能、消化能、总能消化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3)育肥前期锦江阉牛ADG与消化能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R2=0.996)。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提高饲粮能量水平能够提高育肥前期锦江阉牛的生长性能;消化能需要量模型为:消化能=0.638W0.75+36.837×ADG。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生长期云上黑山羊能量代谢的影响,选取21只体况良好、体重44.84 kg±2.79 kg的处于生长期的云上黑山羊公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9.80%、11.61%和12.66%的3种不同饲粮。所有试验羊进行44 d的饲养试验(预饲期14 d,正试期30 d),在正试期的第12~17天,从3个试验组中各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5只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①12.66%蛋白质水平组干物质采食量和摄入总能均显著高于9.80%蛋白质水平组和11.61%蛋白质水平组(P<0.05)。②粪能排泄量11.61%蛋白质水平组最低,且显著低于12.66%蛋白质水平组(P<0.05)。③DE、UE、ECH4、ME和NEp三个蛋白质水平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3个蛋白质水平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11.61%蛋白质水平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12.66%蛋白质水平组(P<0.05)。⑤生长期云上黑山羊的组织和器官能量3个蛋白质水平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除9.80%蛋白质水平组大肠能量显著高于11.61%蛋白质水平组外(P<0.05),其他胃及肠道能量3个蛋白质水平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说明不同蛋白质水平对云上黑山羊GE、FE、ME/DE有显著影响,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1.61%时能量利用率最佳。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尿素氮(MUN)、氮(N)消化及血液尿素氮(BUN)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16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4个处理的饲粮能量相近,CP水平分别为12. 72%、13. 52%、14. 43%和15. 37%。试验分为4个周期,每个周期15 d,后5 d为样品收集期。奶样收集3 d,同时收集粪便,每期最后1 d晨饲前空腹采集血样。每天测量产奶量和干物质摄入量。结果: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和产奶量组间差异不明显(P>0. 05),除了MUN随着饲粮CP水平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以外,其他乳成分影响不显著(P>0. 05),高蛋白质水平组MUN明显高于低蛋白组(P<0. 05)。随着饲粮CP水平的提高,氮的摄入量明显增加(P<0. 05),同时N的排泄量和消化率也不断增加,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 05)。BUN和MUN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蛋白质组的BUN明显高于低蛋白质组(P<0. 05),而对其他血液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 05)。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能够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MUN、BUN的变化,且两者变化趋势一致,而对产奶量、N消化率影响不明显,MUN可以代替BUN成为检测奶牛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