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沙蒿多糖不同组合制剂对滩羊羔羊瘤胃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断奶滩羊公羔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5 g/d沙蒿多糖+5.5 g/d包被丁酸钠、5.5 g/d沙蒿多糖+5.5 g/d丁酸甘油酯和5.5 g/d沙蒿多糖+1.1 g/d莫能菌素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滩羊瘤胃液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酸比例显著提高(P<0.05)。2)试验2组的Chao1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3)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瘤胃液中软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和丝状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试验2组瘤胃液中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试验3组瘤胃液中蓝藻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4)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瘤胃液中理研菌科RC9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解琥珀酸菌属和丹毒丝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2组瘤胃液中Sharpe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假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3组瘤胃液中理研菌科RC9和Sharpe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互营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有增加的趋势(0.05≤P<0.10)。由此可见,饲粮添加沙蒿多糖组合制剂均可提高滩羊羔羊菌群多样性,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且以添加沙蒿多糖+包被丁酸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单宁和裂壶藻粉对滩羊生长性能及瘤胃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25.53±3.18)kg]相近的5月龄健康滩羊公羔48只,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4%单宁,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2.0%裂壶藻粉,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0.4%单宁+2.0%裂壶藻粉。试验期共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羊只的总增重显著增加(P<0.05)。2)各试验组的操作分类单元数目均低于对照组,表现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Sob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Ⅲ组Ace指数和Chao1指数也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4)在门水平上,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试验Ⅲ组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脱硫菌门、Patescibacteria的相对丰度出现显著变化(P<0.05),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出现极显著变化(P<0.01)。5)在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和理研菌科_RC9_肠道群为优势菌属。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未排位拟杆菌目_BS11_肠道群、理研菌科_RC9_肠道群、未排位拟杆菌目_RF16_群、norank_Muribaculaceae和韦荣氏球菌科_UCG-001的相对丰度出现显著变化(P<0.05),脱硫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出现极显著变化(P<0.01)。6)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的滩羊瘤胃菌群的氨基酸代谢功能通路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单宁和裂壶藻粉均会影响滩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部分有益菌的增殖,并改善代谢功能;并且,以单独添加0.4%单宁的效果最好,同时添加0.4%单宁和2.0%裂壶藻粉效果次之,单独添加2.0%裂壶藻粉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日粮中添加菊粉和单宁对湖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断奶湖羊公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菊粉、0.1%菊粉+2%单宁、0.1%菊粉+2%单宁+4%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饲养75 d后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用于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中乙酸/丙酸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中异丁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Ⅱ、Ⅲ组中OTU数量、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占总菌门的95%以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显著提高了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螺旋体门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中理研菌科RC9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瘤胃球菌科NK4A214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草粉和苜蓿黄酮对断奶仔猪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8.1±0.5) kg和胎次相近的(35±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1(Ⅰ组)、2(Ⅱ组)、4(Ⅲ组)g·kg-1的苜蓿黄酮和50 g·kg-1的苜蓿草粉(Ⅳ组);预试验期3 d,正式试验期32 d。试验采集的结肠内容物,提取总DNA后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5个组共产生了484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其中共享327个OTU,占总OTU数量的67.56%,其中Ⅰ组的OTU数量最高。2)物种丰富度ACE指数(community richness the ACE estimator,ACE)呈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趋势,其中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物种丰富度Chao指数(community richness the Chao estimator,Chao)呈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趋势,其中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组的Sobs(the observed richness,Sobs)、ACE、Chao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之间的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3)在门水平上,各组间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属水平上,各组间梭菌属相对丰度有升高的趋势(P>0.05),其中Ⅰ组和Ⅲ组梭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粪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真细菌属相对丰度有升高的趋势(P>0.05),其中Ⅱ组真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Anaerotruncus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和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NC2004相对丰度有差异(P>0.05),其中Ⅲ组NC2004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UCG-014、Erysipelotrichaceae和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和苜蓿黄酮能够改变结肠微生物细菌组成和结构,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桑叶低聚糖(MLO)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以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功能和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初始体重为(26.89±1.16) g的大口黑鲈幼鱼450尾,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5%和1.0%MLO的试验饲料。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饲料系数(FCR)和脏体比(VSI)显著降低(P<0.05),1.0%MLO组肝体比(HSI)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α-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肠道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Sob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0.5%MLO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MLO组(P<0.05)。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口黑鲈肠道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肠道...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了80头新生荷斯坦犊牛,体重(41.31±2.23)kg,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牛至精油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莫能菌素组开食料中添加3.6 g/kg莫能菌素,混合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3.6 g/kg莫能菌素,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饲喂70 d后,从每组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牛3头,采集12头犊牛的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瘤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门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混合组的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3)属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牛至精油组的瘤胃液中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奥尔森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球菌属和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结构,提高犊牛瘤胃中蛋白质降解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产丁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可能避免或者缓冲莫能菌素对有益菌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饲喂高剂量(65%,75%)白酒糟对3月龄山羊瘤胃发酵、菌群结构及炎性基因的影响,试验选择15只日龄、体质量相近的健康本地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65%白酒糟组和75%白酒糟组,5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65%,75%的白酒糟日粮,正试期90 d。采用气质联用法、ELISA法依次检测参试山羊瘤胃液VFA、组胺和LPS浓度,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瘤胃液16S rDNA测序,qRT-PCR法测定瘤胃组织中p65、COX2、VCAM1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65%和75%白酒糟组山羊瘤胃液pH和总VF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5%白酒糟组山羊瘤胃液乙酸、丁酸及乙酸/丙酸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5%白酒糟组山羊瘤胃液组胺和LPS浓度显著上升(P<0.01)。2)65%和75%白酒糟组山羊瘤胃微生物中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且占总门类的90%以上,丰度最高的科、属为普雷沃菌,且普雷沃菌丰度会随着白酒糟饲喂量的增多呈上升趋势。3)6...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放牧和舍饲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对滩羊羔羊瘤胃真菌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刚出生放牧滩羊与舍饲滩羊羔羊各12只,放牧组羔羊随放牧哺乳母羊饲养,舍饲组随舍饲哺乳母羊饲养,2月龄时屠宰取瘤胃液,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rDNA测序技术分析其真菌多样性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组滩羊瘤胃中真菌多样性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舍饲组与放牧组滩羊瘤胃真菌菌群共鉴定出6个门,其中舍饲组6个门,放牧组5个门。放牧组滩羊瘤胃中的新丽鞭毛菌门(Neocallimastigomycot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舍饲组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放牧组滩羊瘤胃液中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和新丽鞭毛菌门,舍饲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舍饲组与放牧组滩羊瘤胃真菌菌群共鉴定出69个属,其中放牧组55个属,舍饲组56个属。舍饲组的Kazachstania、赤霉菌属(Gibberella)、酵母属(Saccharomyces)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香蘑属(Lepis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而放牧组梨囊鞭菌属(Piromyces)、盲肠鞭菌属(Caecomyces)、新丽鞭菌属(Neocallimastix)、未分类新丽鞭菌科(Neocallimastigaceae_NA)、Chalastospora等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放牧组未分类毕赤酵母科(Pichiaceae_N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优势菌属为Kazachstania和梨囊鞭菌属,舍饲组优势菌属为Kazachstania。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对2月龄滩羊瘤胃真菌菌群结构的构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纤维水平对1~28日龄仔鹅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1日龄扬州鹅公鹅46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6只。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86%(Ⅱ组)和3.72%(Ⅲ组)微晶纤维素,使Ⅰ、Ⅱ、Ⅲ组饲粮粗纤维水平分别达2.5%、4.3%和6.1%。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Ⅱ、Ⅲ组相比,Ⅰ组22~28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而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2)PCR扩增片段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28日龄时,Ⅱ和Ⅲ组的仔鹅盲肠中的微生物条带数分别比Ⅰ组多18.2%和31.8%。3)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Ⅱ、Ⅲ组相比,Ⅰ组盲肠微生物操作分类单元(OTU)总数、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下降,Simpson指数增加;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属、巨单胞菌属、普雷沃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4)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Ⅱ、Ⅲ组相比,Ⅰ组盲肠微生物大肠杆菌相对丰度增加(P<0.05),梭菌Ⅳ、梭菌ⅩⅣ、乳酸菌、韦荣球菌、拟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通过添加纤维素提高饲粮粗纤维水平到4.3%和6.1%,可增加1~28日龄仔鹅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和潜在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降低潜在有害菌的相对丰度,改善盲肠微生物平衡。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生茸期梅花鹿瘤胃发酵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2头梅花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0 g/(头·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 d,正式饲喂49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瘤胃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Chao1和Ace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门水平上,试验组厚壁菌门和广古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未分类细菌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组克里斯滕森菌科_R-7菌属、醋酸菌属、瘤胃球菌属和瘤胃球菌科_NK4A214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10 g/(头·d)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生茸期梅花鹿瘤胃p H,降低瘤胃菌群丰富度并改变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发酵沙柳对西门塔尔后备母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12月龄、健康的西门塔尔后备母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K组)和试验组(SP组)分别饲喂以玉米秸秆黄贮和发酵沙柳为主的全混合日粮65 d,经口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CK组瘤胃液pH、氨态氮含量低于试验组,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CK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SP组(P<0.05);两组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以及乙酸/丙酸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CK组和SP组Chao指数分别为1 410和2 015,CK组显著低于SP组(P<0.05)。门水平上,CK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SP组(P<0.01);属水平上,SP组克里斯滕森菌属(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0.05),CK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_1)相对丰度显著高于SP组(P<0.05)。说明发酵沙柳饲喂西门塔尔后备母牛可降低瘤胃液MCP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盲肠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择30周龄海兰褐蛋鸡288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3%发酵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饲料中添加3%的发酵饲料,对产蛋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破蛋率、提升蛋壳强度(P<0.05);可以改变鸡的肠道菌群结构,其中厚壁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拟杆菌属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饲用油菜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24只3月龄左右宜昌白山羊[平均体重(14.83±0.32) kg,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含有青贮饲用油菜的全混合饲粮,对照组饲喂含有青贮全株玉米的全混合饲粮,预试期7 d,正饲期90 d。试验结束时,每组屠宰6只羊,取瘤胃液测定pH、氨态氮、瘤胃液菌体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等指标,并采用16S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瘤胃中菌群结构。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山羊瘤胃液pH值、氨态氮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山羊瘤胃液菌体蛋白含量和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菌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相对丰度大于0.1%的菌门,分别有15和14个,两组中共有的菌门按照丰度排序依次是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螺旋体门和Saccharibacteria,但各菌门丰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属水平上,两个组山羊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微生物含量均最多。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菌群Prevotella_1丰度从21.10%减少到16.66%,模糊分类群丰度从1.95%增加到3.19%(P<0.05)。综上所述,饲喂青贮饲用油菜能保持山羊瘤胃内环境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稳定,维持瘤胃正常发酵。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比例发酵饲料桑替代基础饲粮对肉牛瘤胃发酵、瘤胃细菌与真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87.45±22.63) kg、日龄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T1和NT2组,每组10个重复。对照组给予基础饲粮,NT1和NT2组分别以10%和20%发酵饲料桑等量替代基础饲粮。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11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NT1组和NT2组瘤胃液戊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NT2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F/B)显著增加(P<0.05);在属水平上,NT2组普氏菌属(Prevotella)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未分类颤螺旋菌科(unclassified_Oscillospiraceae)和毛螺旋菌科UCG-008(Lachnospiraceae_UCG-008)细菌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 <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NT2组中瘤胃细菌富集于环境信息处理途径、信号转导途径、双组分系统和耐药性:抗菌途径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而富集于...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罗布麻饲料对滩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12只滩羊随机分为4组(A、B、C、D),每组3只,分别饲喂不同比例的罗布麻饲料,60天后取新鲜粪便样本,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肠道菌群结构及组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个菌门,50个菌科,150个菌属。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为优势菌;C组OTU最多;且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其他组;罗布麻饲料促进肠道菌群在多种能量代谢途径中发挥更大的功能。10%的罗布麻饲料提高了滩羊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促进有益菌增殖,为滩羊养殖及饲料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灵芝菌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灵芝菌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血细胞的影响。健康的体重约30 kg的杜洛克猪36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商品配合饲料,试验组饲喂含发酵灵芝菌糠的自制配合饲料。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0%的发酵灵芝菌糠对育肥猪的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下降了约5.19%;瘦肉率显著提高(P<0.05);对猪血细胞计数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的自制灵芝菌糠发酵饲料对猪的生长性能未产生显著影响,且降低了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研究高蛋白饲料添加虎杖对雏鹅生长性能、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盲肠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将70只1日龄扬州雏鹅随机分为高蛋白组和高蛋白+3%虎杖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只,高蛋白组饲喂粗蛋白质为24%的高蛋白饲料,高蛋白+3%虎杖组饲喂含3%虎杖的高蛋白饲料。试验为期15?d。结果显示:与高蛋白组比较,高蛋白+3%虎杖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血清尿酸、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脂多糖(LPS)、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高蛋白组比较,高蛋白+3%虎杖组盲肠菌群OTU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升高,在门水平,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升高,在属水平,苏黎世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相对丰度升高,拟杆菌属和梭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综上,高蛋白饲料中添加虎杖可以提高雏鹅生长性能,降低血清尿酸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肾功能。 [关键词]虎杖|雏鹅|高蛋白饲料|肾功能|炎症因子|盲肠菌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湖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 SARA)对瘤胃液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B族维生素表达丰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体况良好的湖羊12只,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料精粗比为3∶7,SARA组饲料精粗比为7∶3建立SARA模型。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菌群结构变化,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方法分析瘤胃液中B族维生素的表达丰度,并用Pearson法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湖羊瘤胃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Chao1)显著高于SARA组,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SARA组(P<0.05)。在细菌门水平,对照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Candidatus_Sacchari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丰度显著高于SARA组(P<0.05);在细菌属水平,对照组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夏普氏菌属(Sharpea)、产丁酸盐菌属(Saccharibacteria)、未分类的瘤胃球菌属(unclassified_R...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杜寒杂交羊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杜寒杂交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各组饲喂饲粮如下:对照组,基础饲粮;沙葱组,基础饲粮+沙葱粉(沙葱粉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0.46%);复合益生菌组,基础饲粮+复合益生菌制剂(复合益生菌制剂添加量为饲粮干物质的4.35%)。饲喂90 d后,随机从每组羊群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羊4只,屠宰后采集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瘤胃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沙葱组瘤胃液乙丙比下降(P0.05),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乙丙比则升高(P0.05)。2)复合益生菌组瘤胃液香农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沙葱组瘤胃液香农指数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3)在前10种菌门中,沙葱组各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组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科水平上,沙葱组和复合益生菌组氨基酸球菌科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沙葱粉或复合益生菌制剂均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可不同程度地丰富瘤胃液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饲喂复合益生菌对湖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影响,试验选取4月龄、体重(34.6±0.65)kg的湖羊40只,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CG组)和益生菌组(EG组),每组20只。CG组和EG组分别饲喂全混合日粮,全混合日粮+复合益生菌,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只湖羊,采集直肠末端粪样,利用16S rDNA技术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饲喂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湖羊的腹泻率(P <0.05)。(2)按OTU聚类分析,EG组OTU(599个)高于CG组(466个),且EG组的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CG组(P <0.05),Simpson指数两组差异不显著(P> 0.05)。(3)门水平上,EG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螺旋菌门、疣微菌门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CG组,变形菌门低于CG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属水平上,两组优势菌属为UCG_005菌属、未分类的毛螺菌属、理研菌科RC9粪肠属和拟杆菌属,EG组高于C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LEfSe分析结果显示,EG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