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603-1607
为研究VC、V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KHCO3抗应激复合添加剂对出栏肉牛抗应激的作用效果。选择16头健康、体况相近、体质量(430±20)kg的14月龄杂交肉牛,随机分为4组:A组(饲喂添加剂运输)、B组(饲喂添加剂不运输)、C组(不饲喂添加剂运输)、D组(不饲喂添加剂不运输),A和B组每头牛添加VC、VE、GABA、KHCO3的剂量分别为4、2、1.2、6g/d,每日在饲料中添加1次,连续饲喂7d后进行8h、50~60km/h、2℃和相对湿度51%的公路运输,之后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激素以及HSP70的检测。结果显示,运输应激后C组的IL-2浓度显著高于A、B和D三组(P0.05);A和C组的IL-4、IL-10浓度显著低于B和D两组(P0.05),A组与C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A和C组的TNF-α浓度显著低于B和D两组(P0.05);A和C组的血清中ACTH浓度显著高于B和D两组(P0.05),A组与C组相比血清中ACTH浓度显著降低(P0.05);C组的血清中GC浓度显著高于A、B和D三组(P0.05);A和C组HSP70(热休克蛋白70)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B和C组(P0.05),A组显著低于C组(P0.05);A和C组HSP70蛋白显著高于B、D组(P0.05)。结果表明,8h、50~60km/h、2℃和相对湿度51%公路运输后能引起出栏肉牛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机体免疫系统;抗应激添加剂可以缓解出栏肉牛由运输引起的应激。  相似文献   

2.
肠道是动物重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为探究饲粮中不同氮硫比对藏羔羊空肠组织形态和空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条件相似的60日龄藏羔羊1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氮硫质量比为10.5:1 (A)、9:1 (B)、7.5:1 (C)、6:1 (D)、4.5:1 (E)的饲粮饲养至180日龄,试验期结束每组随机屠宰6只,采集空肠组织和内容物分析饲粮氮硫比对空肠组织形态和空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 B组和E组的空肠绒毛长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其余3组(P 0.05),并且A、D组的绒毛长度显著高于C组(P 0.05);D组的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P 0.05);B、E组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A、C、D组(P 0.05);B组和E组的黏膜层厚度显著高于C、D组(P 0.05);B组的肌肉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2) B、E两组的操作分类单元数(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Chao1指数显著高于A、C组(P 0.05);B、E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C、D两组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B、E组(P 0.05);B、D、E组的Ace指数显著高于A、C组(P 0.05)。3)从门和属水平上分析空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下5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B组厚壁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C组(P 0.05);A、C组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高于B、E组(P 0.05);B组和E组拟杆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A、C两组(P 0.05);E组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高于B组和D组(P 0.05)。在属水平下:5组的优势菌属均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Christensenellaceae-R-7-group)、Quinella属和理研菌科RC9肠道菌群(Rikenellaceae-RC9-gutgroup)。A、C、D组红球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B、E组(P 0.05),B组的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 0.05),A、B组的Quinella丰度显著高于D、E组(P 0.05)。4) 16S rRNA基因组的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空肠微生物菌群功能主要集中在转录、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氨基酸的运输与代谢等方面,表明藏羔羊空肠细菌在提高宿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与吸收方面至关重要。综上,氮硫比在B和D水平下均有利于藏羔羊空肠组织形态的发育,并且可提高空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氮硫质量比为9:1时更符合藏羔羊的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3.
肠道是动物重要的消化和吸收的器官.为探究饲粮中不同氮硫比对藏羔羊空肠组织形态和空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条件相似的60日龄藏羔羊1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氮硫质量比为10.5?1(A)、9?1(B)、7.5?1(C)、6?1(D)、4.5?1(E)的饲粮饲养至180日龄,试验期结束每组随机屠宰6只,采集空肠组织和内容物分析饲粮氮硫比对空肠组织形态和空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B组和E组的空肠绒毛长度和绒毛宽度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并且A、D组的绒毛长度显著高于C组(P<0.05);D组的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B、E组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A、C、D组(P<0.05);B组和E组的黏膜层厚度显著高于C、D组(P<0.05);B组的肌肉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B、E两组的操作分类单元数(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Chao1指数显著高于A、C组(P<0.05);B、E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D两组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B、E组(P<0.05);B、D、E组的Ace指数显著高于A、C组(P<0.05).3)从门和属水平上分析空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下5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B组厚壁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C组(P<0.05);A、C组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高于B、E组(P<0.05);B组和E组拟杆菌门的丰度显著高于A、C两组(P<0.05);E组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高于B组和D组(P<0.05).在属水平下:5组的优势菌属均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Christensenellaceae-R-7-group)、Quinella属和理研菌科RC9肠道菌群(Rikenellaceae-RC9-gut-group).A、C、D组红球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B、E组(P<0.05),B组的克里斯滕森氏菌R7菌群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B组的Quinella丰度显著高于D、E组(P<0.05).4)16S rRNA基因组的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空肠微生物菌群功能主要集中在转录、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氨基酸的运输与代谢等方面,表明藏羔羊空肠细菌在提高宿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与吸收方面至关重要.综上,氮硫比在B和D水平下均有利于藏羔羊空肠组织形态的发育,并且可提高空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氮硫质量比为9?1时更符合藏羔羊的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香菇多糖对大肠杆菌攻毒大鼠空肠形态结构、上皮细胞数量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个组(A、B、C、D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A、B组饮用蒸馏水,C、D组饮用蒸馏水中添加20μg/m L的香菇多糖;试验第15天B、D组灌服2 m L浓度为1×1010CFU/m L大肠杆菌K88,A、C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第18天心脏采血处死,取空肠固定和冻存,制作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高碘酸雪夫氏(PAS)染色,测定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宽度、上皮内淋巴细胞(IEL)数量和上皮杯状细胞(GC)数量,计算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并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空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各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C组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A、B组(P0.01),显著低于D组(P0.05)。C组V/C极显著高于A、B、D组(P0.01)。C组IEL数量极显著低于B、D组(P0.01),显著低于A组(P0.05)。C组上皮GC数量极显著高于A、D组(P0.01),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D组Occlud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B和C组,B组Occludin表达水平高于A组。综上,大鼠饮用水中添加香菇多糖可改善大鼠空肠形态结构,并提高其抵抗大肠杆菌感染能力,促进Occlud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究不同添加水平包被复合微量元素对黄羽肉鸡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和免疫能力的影响,并确定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日龄体质量为(32.61±0.60) g、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黄羽肉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A、B、C、D、E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组A、B、C、D、E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400,600,800,1 000 mg/kg包被复合微量元素。试验分为1~28日龄和29~56日龄两个阶段。结果显示,28日龄,B、C、D组和E组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C、D、E组血清IgA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56日龄,D、E组血清Glu浓度显著高于A、B、C组(P<0.05),A组血清CHO浓度显著高于C、D、E组(P<0.05),B、C、D、E组血清T-AOC能力和SOD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D、E组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A、B、C组(P<0.05),B、C、D、E组肝脏T-AOC能力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D、E组血清IgM和IgG水平显...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一水肌酸(CMH)对宰前运输应激黔东南小香鸡血液指标、肉品质及肌肉糖酵解的影响。试验选择15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黔东南小香鸡160羽,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A组和B组饲喂基础饲粮,C组和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6%和0.12%的CMH。试验期为14 d。试验结束当天,A组不做运输应激处理,B组、C组和D组进行3 h宰前运输应激处理。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CMH对黔东南小香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A组相比,B组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胸肌pH24 h、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胸肌亮度(L*)值、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乳酸含量及糖酵解潜力显著增加(P 0.05),胸肌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和果糖-2,6-二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3)与B组相比,D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胸肌pH24 h和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5),胸肌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和果糖-2,6-二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胸肌L*值、滴水损失、蒸煮损失、乳酸含量及糖酵解潜力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0.12%的CMH缓解了黔东南小香鸡运输应激,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了运输应激引起的肌肉糖酵解,对宰前运输应激黔东南小香鸡肌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植酸酶(A)和枯草芽孢杆菌(B)、黑曲霉(D)、酿酒酵母菌(E)为发酵菌种进行固态厌氧发酵。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不同菌的菌酶协同发酵辣木茎秆粉对发酵品质、营养成分以及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影响。结果显示:A+D+E组、A+B+E组、A+B+D+E组对提高乳酸、降低pH值和氨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A+B+E组与A+B+D+E组显著提高组蛋白(CP)含量(P<0.05),A+D+E组与A+B+D+E组能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A+B+D组、A+D+E组与A+B+D+E组显著降低植酸含量(P<0.05)。试验表明,混菌加酶发酵会比单菌加酶发酵具有更优的效果。选用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酿酒酵母与植酸酶混合发酵改善辣木茎秆粉的营养品质,降低抗营养因子植酸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凝结芽孢杆菌BC-HYI调节脂多糖(LPS)损伤蛋雏鸡肠道作用。选取1日龄京红蛋雏鸡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重复之间体重接近。空白对照组(CON组)和模型组(LPS组)饲喂基础饲粮,连续灌服生理盐水;3个益生菌组饲喂基础饲粮,同时分别连续灌服低、中、高剂量的凝结芽孢杆菌BC-HYI (浓度分别为106、107、108CFU/mL),连续灌服28 d,28 d后灌服LPS,灌服浓度为2 mg/kg,灌服剂量为200μL/只,试验周期为6 h,分别记为LOW+LPS、MID+LPS、HIGH+LPS组。6 h后采血,剖检、收集蛋雏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道组织及空肠黏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灌服后,蛋雏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绒隐比以及空肠黏膜黏液蛋白2(MUC2)、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D-乳酸(D-La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空肠黏膜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 (NF-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LPS组相比,中、高剂量凝结芽孢杆菌BC-HYI极显著上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隐比(P<0.01),极显著下调空肠黏膜TLR4和NF-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P<0.01),显著下调蛋雏鸡血清DAO活性及D-Lac和TNF-α含量(P<0.05);凝结芽孢杆菌BC-HYI显著提高空肠黏膜MUC2、Occludin和Z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凝结芽孢杆菌BC-HYI对空肠黏膜SIgA和IL-10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凝结芽孢杆菌BC-HYI对LPS损伤有缓解作用,能降低肠道通透性,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和NF-κB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从而改善LPS灌服后的肠道损伤,提高蛋雏鸡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前期注射重组鸡干扰素-γ(rChIFN-γ)对肉鸡免疫应激的影响。将40羽14日龄肉鸡随机平均分成A、B、C和D 4组。于14、21、28和35日龄给A组和B组肉鸡静脉注射PBS缓冲液1mL.只-1,C组同期静脉注射含rChIFN-γ50μg的PBS缓冲液1mL.只-1,D组同期静脉注射含rChIFN-γ100μg的PBS缓冲液1mL.只-1。于36、38、40日龄,给B、C、D组的肉鸡腹腔注射含有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按体质量以250μg.kg-1计算)的PBS缓冲液1mL.只-1造模,A组同期腹腔注射PBS缓冲液1mL。记录36日龄至41日龄肉鸡的体质量和采食量,测定第3次注射脂多糖(40日龄)12h肉鸡的血常规和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并于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12、24和36h,测定肉鸡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皮质酮(CORT)的含量。研究表明:(1)在整个免疫应激时期(36~41日龄),A组的平均日增体质量(P<0.01)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均要高于B、C、D 3组,A组的料重比要显著低于B、C、D 3组(P<0.05);(2)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12h,C组和D组的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3)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12h,C组和D组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4)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12h,A组的CORT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24h,A组的CORT含量低于B组(P<0.01)、C组(P<0.05)和D组(P<0.05),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36h,A组显著低于B组(P<0.05);(5)第3次注射脂多糖12h后,A组IL-1显著低于B组(P<0.05),第3次注射脂多糖24h后,A组极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果显示,前期注射rChIFN-γ,可以缓解免疫应激导致的肉鸡血清中IL-1和皮质酮升高,提高免疫应激时期肉鸡的细胞免疫功能,缓解免疫应激对肉鸡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粪便恶臭组分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猪粪和玉米秸秆作为堆肥原料进行28 d的堆肥试验。试验分为5组,A、B和C组分别用玉米秸秆调节堆体水分为40%、50%和60%,D和E组不加玉米秸秆,A、B、C和D组分别接种微生物菌剂,E组不添加菌剂。结果显示,B组堆体的高温持续时间最长,粪便腐熟效果最好。与E组相比,B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了62.84%(P<0.05),而乳酸菌数却提高了14.41%(P<0.05)。A组和B组堆肥体铵态氮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中B组的铵态氮含量比E组降低了81.18%(P<0.05)。B组堆肥体铵态氮/全氮值分别比D和E组降低了42.81%和58.37%(P<0.05)。B组吲哚浓度分别比D和E组降低了53.36%和67.52%(P<0.05)。A、B和C组堆肥体硫酸盐浓度显著低于D和E组(P<0.05)。结果表明,当堆体含水率为50%时,复合菌剂对粪便中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对肉鸭免疫性能与肠道绒毛的影响。将1 000只11日龄肉鸭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重复50只肉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g/t杆菌肽锌;C、D和E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450和600 g/t的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试验结果表明:胸腺指数,E组显著高于A、B和C组(P<0.05);A和D组均显著高于B和C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脾指数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法氏囊指数,除E组显著高于A组外(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胸腺指数、脾指数及法氏囊指数均有增加的趋势。禽流感疫苗抗体效价E组显著高于A和B组(P<0.05),其余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添加量的增加,禽流感抗体效价也有增加的趋势。十二指肠绒毛高度,C和D组均显著高于A和B组(P<0.05)。空肠绒毛高度,A组显著高于B、C、D和E组(P<0.05)。十二指肠与空肠隐窝深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重组鸭β-防御素-2制剂能提高肉鸭的免疫性能与肠道绒毛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1~70日龄扬州鹅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扬州鹅公鹅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鹅。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丁酸梭菌(有效活菌数为3.0×10^6 CFU/g),C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为2.0×10^7 CFU/g),D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 mg/kg丁酸梭菌+250 mg/kg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期10周。结果表明:1)B、C和D组总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总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B、C和D组空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C、D组血清和回肠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空肠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空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回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C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和D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组回肠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及二者混合制剂可提高肉鹅总增重、空肠脂肪酶活性及抗氧化功能,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更好地改善肠道形态。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中兽医学对痛风"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排石消肿"的辨证防治原则组拟的积雪车前口服液,为确定其临床疗程和最佳剂量,选取海兰灰蛋鸡100只(40日龄),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A组为健康对照组,始终饲喂基础饲料,饮用自来水。B组~E组始终饲喂高钙高蛋白饲料制作鸡痛风模型,其中B组为模型对照组,饮用自来水;C组~E组分别为积雪车前口服液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分别在每升饮水中添加1、2、4mL积雪车前口服液,连用7d。结果表明,用药第3天时症状明显减轻,C组、E组血清尿酸含量小于480μmol/L已降到高尿酸血症水平以下,病情有所好转;E组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D组、E组血清肌酐含量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C组显著高于A组;与B组相比,C组~E组均极显著降低(P<0.01);C组、D组、E组血清磷含量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B组相比,E组血清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治疗第7天时,C组~E组血清尿酸含量极显著低于B组(P<0.01);E组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B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积雪车前口服液对鸡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综合各项指标,其中E组(积雪车前口服液,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限时放牧对滩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选取断奶后1.5个月、初始体重相近的滩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即A组:放牧12 h,B组:放牧8 h+精料,C组:放牧4 h+精料,D组:放牧2 h+精料,E组:柠条+精料。饲喂120 d后屠宰,取消化道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放牧时间延长,滩羊复胃和空肠重量(%空腹体重)增加,其中A组显著高于E组(P<0.05)。此外,限时放牧还可增加瘤胃乳头高度和降低瘤胃乳头宽度,C、D组瘤胃乳头高度均显著高于E组(P<0.05),而B、C组瘤胃乳头宽度均显著低于E组(P<0.05)。随放牧时间的延长可增加空肠肠绒毛高度,且A、B组均显著高于E组(P<0.05),但较C、D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适宜放牧和补饲条件下,C、D组消化道有较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化学方法处理的高粱秸秆对肉牛的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育成牛35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A组(对照组)肉牛饲喂未经特殊处理的高粱秸秆,B组、C组、D组肉牛分别饲喂经“三化”处理、碱化复合处理、氨化处理的高粱秸秆,E组肉牛饲喂含有苜蓿的日粮。结果表明,B组、D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分别比A组提高了12.36%、6.74%(P<0.05),B组、C组肉牛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D组肉牛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P<0.05),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肉牛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C组、D组肉牛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D组肉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B组、C组、D组肉牛瘤胃微生物含量比A组分别提高16.00%、27.58%、28.68%(P<0.05)。各处理组肉牛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品和开口料的饲喂对哺乳中后期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0日龄羔羊7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各组分别饲喂代乳品1+开口料(A组)、代乳品1(B组)、代乳品2(C组)、母乳+开口料(D组)和母乳(E组)。分别在30、40、50、60、70日龄称重并对体尺进行测量,68~70日龄连续收集3 d粪样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在70日龄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30、40、50、60、70日龄D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高于A、E组,E组高于B组,B组与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60~70日龄期间,A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D组(P0.05),B组显著高于E组(P0.05)。2)血清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活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D组显著高于A组(P0.05),E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B、C组(P0.05);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A、D、E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D组有增高趋势,E组显著高于B、C组(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A、D、E组显著高于B、C组(P0.05);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B、C组之间上述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3)各营养物质采食量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钙、磷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总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A组显著高于B、C组(P0.05),且B、C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代乳品和开口料的饲喂对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羔羊代乳品加开口料的饲喂模式可实现羔羊的早期断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主要研究4种不同油脂对瘤胃微生物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设计,试验设5组,分别为A(空白对照)、B(花生油)、C(菜籽油)、D(玉米油)、E(豆油)。5只徐淮白山羊瘘管羯羊用于提供瘤胃液。结果表明:原虫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真蛋白等含量以及粗蛋白/真蛋白比例等在组间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其粗脂肪、非脂非氮有机物、粗灰分等含量在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A、B和D组的粗灰分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C和E组的粗脂肪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非脂非氮有机物含量却以C和E组较低(P<0.05)。对细菌的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的干物质、有机物、非脂非氮有机物、粗蛋白、真蛋白等含量以及粗蛋白/真蛋白比例等在组间都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在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C和B组的粗灰分含量较低(P<0.05);C组的粗脂肪较高(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油脂可影响原虫和细菌干物质中粗脂肪(灰分)的含量,并以菜籽油组的粗脂肪(灰分)含量较高(低),但影响其养分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锦江牛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初始体重为(301.7±30.1) kg的锦江去势公牛,随机分成5个组,即A、B、C、D和E组,每组10头牛。A组饲喂基础饲粮,B、C、D、E组饲粮综合净能在A组基础上依次提高6%、12%、18%、24%,5组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02、6.38、6.74、7.10、7.46 M J/kg,粗蛋白质水平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16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瘤胃液乙酸含量逐渐升高,丙酸含量逐渐下降,其中C、D、E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C组瘤胃液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而菌体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2)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C和E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5)。3)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E组血浆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A、B、C组(P<0.05); E组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饲粮能量水平具有改善瘤胃内环境的作用,在育肥前期,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各组锦江牛的机体代谢处于正常状态,血清GLU含量随之增加,更有利于其发挥生产潜力。在本次试验条件下,结合各项指标得出:育肥前期锦江牛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为6.74 MJ/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讨连藤中草药添加剂对广西三黄鸡血液生化、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480羽1日龄广西三黄鸡随机分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20羽。其中,A、B、C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和0.4%连藤添加剂;D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70 d。分别于试验21、35、49 d从每组抽取6羽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生化、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连藤添加剂不同添加量对广西三黄鸡3个阶段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蛋白、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A、B组35 d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D组(P<0.01),B组49 d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组(P<0.05)。A组49 d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低于D组(P<0.05)。A、B组49 d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高于D组(P<0.05)。A、B、C 3组49 d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D组(P<0.01),B组35 d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D组(P<0.05)。A、B组49 d谷胱甘肽含量极显著高于D组和C组(P<0.01)。B、C组35 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D组(P<0.05)。日粮添加0.2%连藤中草药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试鸡的免疫性能,显著提高鸡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参叶多糖对1~28日龄粤黄鸡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只1日龄粤黄鸡母鸡,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A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B组为阳性对照组,黄芪多糖添加量为0.020%; C、D、E组为人参叶多糖组,人参叶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005%、0.010%、0.020%,多糖均采用饮水添加饲喂。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1) 14日龄时,E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14日龄时,D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 28日龄时,B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14日龄时,E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28日龄时,B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2)人参叶多糖组与A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3) 21日龄时,B、C、D、E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28日龄时,D、E组血清中IL-2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14日龄时,C、D、E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21日龄时,A组血清中IL-12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28日龄时,E组血清中IL-12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14日龄时,C、E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21日龄时,D组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 28日龄时,B、C、D、E组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14日龄时,C、D、E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含量显著高于A、B组(P0.05); 21日龄时,C组血清中IFN-γ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 28日龄时,D、E组血清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4日龄时,D组血清中自然杀伤(NK)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28日龄时,E组血清中NK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所述,人参叶多糖能通过提高粤黄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中IL-2、IL-12、TNF-α、IFN-γ、NK细胞的含量来提升粤黄鸡的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