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际低氧对不同抗性牡丹植株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品种"洛阳红","胡红"为试材,研究了根际低氧胁迫下两牡丹品种呼吸代谢应答机制及差异。结果表明,胁迫前期根系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降低;丙酮酸脱羧酶(PDC),乙醇脱氢酶(A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前期升高,后期降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乳酸、乙醇、乙醛及丙酮酸含量显著增加。根PDC、ADH和LDH活性最大值时,"洛阳红","胡红"根PDC、ADH和LDH活性分别比各自对照增加103.1%,76.3%;125.6%,91.3%;238.6%,157.7%。乳酸,乙醛及丙酮酸含量分别比各自对照增加151.1%,119.6%;284.8%,421.5%;75.8%,105.6%。表明根际低氧胁迫时"洛阳红"比"胡红"具备更完善的无氧呼吸代谢调节机制,更耐低氧。  相似文献   

2.
草莓(Fragria ananassa Duck.cv.Chandler)果实于采收当天分别放在:①空气;②0.25%O_2;③21%O_2+50%CO_2;④0.25%O_2+50%CO_2(用 N_2平衡)四种流动气体条件(5℃)下1~7d,以研究气调贮藏对草莓的挥发性物质和发酵性酶活性的影响。在三种气调贮藏条件下,果肉中乙醛、乙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的浓度较空气处理明显增加而乙酸异丙酯和乙酸丁酯的含量下降。气调贮藏处理增加了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但略微减少了醇酰基转移酶(即酯化酶,AAT)的活性。低 O_2、高 CO_2条件下草莓中乙醇的大量累积加速了乙酸乙酯的生物合成。由于 AAT 活性的降低及过量的乙醇与其他醇类化合物对相同羧基化合物的竞争作用导致其他乙酸酯类产物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处理对冬枣贮藏期间乙醇代谢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O处理对冬枣贮藏期间乙醇代谢及相关品质的影响,探讨NO对冬枣褐变软化的作用机理,为NO应用于冬枣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10、20、30 µl•L-1 NO气体熏蒸4 h白熟期冬枣,研究了冬枣室温[(22±1)℃]贮藏和冷藏[(4±1)℃]期间外观品质变化的相关参数,丙酮酸、乙醇、乙醛等含量以及乙醇脱氢酶(A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变化。【结果】20 µl•L-1 NO处理明显地减少了果实中乙醇、乙醛和丙酮酸的含量,且延缓了丙酮酸含量高峰的出现;显著抑制了乙醇脱氢酶(A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30 µl•L-1 NO处理促进了冬枣果实在室温或冷藏期间的酒化软化。【结论】20 µl•L-1 NO处理可以减少乙醇积累对冬枣的毒害,有效抑制了冬枣果实贮藏期间的褐变软化。  相似文献   

4.
模拟高温货架条件下早酥梨涂蜡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温货架条件下观察了早酥梨涂蜡处理后的贮藏性能.结果表明,经涂蜡处理的早酥梨果实退绿时间较对照晚25 d左右,且表面洁亮、饱满.涂蜡可延缓果实水分的散失及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速度.在25 d内,涂蜡果实的果肉仍保持良好的脆度,汁液多,口感好;未涂蜡的果实只能在6 d内保持果肉脆度,贮藏25 d后汁液明显减少,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一氧化氮(NO)处理对采后猕猴桃果实乙醇代谢的影响,以美味猕猴桃布鲁诺果实为材料,用0.1、0.2 mmol·L-1 NO供体硝普钠溶液浸泡10 min后在常温下贮藏。结果表明,SNP处理后果实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0.2 mmol·L-1 SNP处理可以缓解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显著降低了果实乙醇和乙醛的积累,并抑制了果实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的活性。综上,NO处理能有效控制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发生“酒精异味”,保持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不同处理对柑橘的贮藏效果,以锦橙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果蜡(402F、自备蜡A、自备虫胶蜡B、自备蜡A与虫胶蜡B混合蜡液(A∶B=3∶7))及苹果包装处理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蜡和单果包装处理均能提高果实亮度、减少果实失重、降低腐烂率,其中以自备虫胶蜡B处理提高亮度最好,单果包装处理抑制果实失重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自备虫胶蜡B和自备蜡A与虫胶蜡B混合蜡液(A∶B=3∶7)降低腐烂率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低温贮藏对薄皮甜瓜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薄皮甜瓜在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风味品质的变化,以薄皮甜瓜红到边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15℃和10℃两个低温处理,以25℃为对照,测定果实果肉颜色、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SC)、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香气物质含量及香气合成途径主要酶活性。结果表明:15℃和10℃两个低温条件下均有利于维持果肉颜色,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可增加果实Vc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且两个低温处理条件下甜瓜果实香气物质含量高于对照,其中15℃下香气物质含量在低温贮藏前期含量较高,在货架期第2天时10℃低温较高,低温贮藏后提高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是影响甜瓜果实蔗糖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与挥发性物质合成有关的脂氧合酶(LOX)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低温处理后低于对照,而醇酰基转移酶活性(AAT)高于对照。与常温对照相比,15℃和10℃两个低温贮藏条件均有利于甜瓜果实贮藏,其中10℃条件下果实品质综合指标贮藏效果较好,根据果实首次出现冷害时间建议贮藏时间不宜超过5 d,15℃条件下可贮藏至7 d。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高浓度CO_2对采后杏鲍菇生理变化的调控机理,首先研究了不同薄膜包装气调处理对杏鲍菇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O_2(2%~4%)结合高浓度CO_2(30%~40%)处理可减缓采后杏鲍菇的衰老。进一步采用人工气调处理分析了2%O_2+30%CO_2对杏鲍菇乙醛、乙醇和丙酮酸含量,以及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2%O_2+30%CO_2处理提高了杏鲍菇中乙醛、乙醇和丙酮酸含量,并增强了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可见,2%O_2+30%CO_2的高浓度CO_2处理是一种延长杏鲍菇贮藏期限的有效采后处理方法,高浓度CO_2的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诱发的厌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蜡液处理对天草常温贮藏果实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为天草果实采后的科学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草果实为试验材料,经2% SOPP处理5~8 min后,分别采用Decco Fruitshine 402F(简称402F)、FMC890和自备蜡进行蜡液处理,以未涂蜡果实作空白对照,常温贮藏,并对各处理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天草果实常温贮藏前期,各处理果实亮度无显著差异,贮藏后期蜡液处理却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且402F、FMC890可明显提高果实亮度;蜡液处理能显著减少果实贮藏过程中水分的散失,以自备蜡最佳,但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蜡液处理与空白对照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在整个常温贮藏期间,无论是蜡液处理还是空白对照处理,果实硬度、果实可溶性同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各处理贮藏34 d后果实腐烂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自备蜡与其他两种蜡液(402F和FMC890)相比,对减少天草果实失重和保持果实新鲜度效果较好,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相近,但在提高果实亮度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以红柿"早红"为试材,使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和乙醇对果实进行脱涩处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30%乙醇处理、40%乙醇处理和80%二氧化碳处理可使柿果中可溶性单宁含量在96 h内降到阀值之下,且乙醇处理较二氧化碳处理能更有效地降低果实中的可溶性单宁含量;同时,在此过程中,柿果中的乙醇脱氢酶ADH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则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无核沙糖桔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多菌灵、施保功及特克多与2,4-D、果蜡等组合的防腐保鲜剂配方对常温贮藏果实好果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蜡液处理以0.010%2,4-D 0.025%特克多 0.50%蜡液的效果最好,贮后60 d的好果率为95.0%;果蜡原液处理以0.010%2,4-D 0.100%施保功 果蜡原液的效果最好,贮后60 d的好果率为95.3%。研究结果还表明,2种防腐保鲜剂配方能有效地保持沙糖桔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减少果实的失重。  相似文献   

12.
【背景】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是我国最重要的主栽鲜食宽皮柑橘,经洗果、打蜡、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后,果肉异味物质快速积累,不仅影响果实口感、风味和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而且影响到果实的货架期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目的】研究打蜡处理对温州蜜柑果实异味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优化宽皮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工艺,延长果实货架期,提高鲜果的市场竞争能力。【方法】以‘尾张’温州蜜柑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模拟生产中采用不同固体物含量的果蜡进行打蜡处理;扫描电镜观察各处理果实表面蜡质形态;气相色谱仪检测果实内部气体和异味物质含量;同时对光泽度、异味、风味、出汁量、满意度、甜度、酸度和总体满意度等消费者感官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打蜡处理能增加表面光泽度,同时使果实表面被人工合成蜡液覆盖,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气孔被蜡液堵塞,果实内部O2含量下降,CO2含量上升。常温贮藏3周时,402D原液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内部CO2浓度增加7.1%,比对照组增加1.0%;O2浓度从1.6%降到1.4%。果肉乙醇和乙醛含量快速积累,产生异味,402D原液处理的果实内部乙醇含量1 773.8 mg·L-1,商业果蜡(美国产402D果蜡)经过稀释可提高果心O2含量,降低CO2的含量,延缓果肉异味物质的积累速率。而1﹕1稀释后,果实内部乙醇含量560.5 mg·L-1,感官评价由“高亮”到“较亮”,总体评价得分显著升高。果实打蜡处理后模拟低温冷链(4℃)贮运能有效抑制异味物质的积累,延长果实货架期。【结论】打蜡处理是导致温州蜜柑果实异味物质快速积累的关键原因,402D果蜡按1﹕1用水稀释后打蜡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在4℃下冷藏,能显著减少果肉异味物质积累,同时使果实货架期延长至4周。  相似文献   

13.
蜡液处理对长叶橙贮藏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测定不同果蜡对柑橘的贮藏效果,笔者以长叶橙(Citrus sinesis. (L.) Osbeck)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果蜡(Decco Fruitshine 402F、FMC890、自备蜡)处理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打蜡明显地提高其果实亮度、降低失重率。打蜡处理贮藏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明显,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达显著差异。自备蜡处理的光亮度显著低于402F和FMC890果蜡,对果实失水的抑制效应显著强于两者。  相似文献   

14.
为了测定不同果蜡对柑橘的贮藏效果,笔者以长叶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果蜡(Decco Fruitshine402F、FMC890、自备蜡)处理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打蜡明显地提高果实亮度、降低失重率。打蜡处理贮藏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明显,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达显著差异。自备蜡处理的光亮度显著低于402F和FMC890果蜡,对果实失水的抑制效应显著强于两者。  相似文献   

15.
草莓涂膜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草莓由于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口感佳,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草莓组织娇嫩,极不耐贮藏,本文针对草莓保鲜的实际意义和实用性,采用可溶性淀粉作为被膜剂,配成1.0%,1.5%,2.0% 3种不同的浓度,用浸渍或喷雾等方面,在草莓表面形成一层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淀粉涂膜剂浓度为1.5%,1.5%浓度处理的草莓贮存5d后,重量损失为4.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4%,酸度为0.710,维生素C含量为32.2mg/100g。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涂膜对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番茄果实藏期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番茄果实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浓度0.5%、1.0%、1.5%、2.0%壳聚糖(CTS)溶液浸泡1 min,在室温(10~15℃)下贮藏20 d,每5 d测定1次各项生理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相比,浓度1.0%和1.5%CTS处理明显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延缓果实贮藏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增加Vc的含量。[结论]适合的CTS浓度可以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提高番茄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厚皮甜瓜采后病害及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采后水杨酸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和苯丙烷代谢的增强作用。【方法】以‘玉金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4 mmol•L-1水杨酸采后常温浸泡10 min,测定处理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损伤接种果实病斑直径和自然发病率的抑制,以及对果实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水杨酸处理不仅明显降低了果实损伤接种T. roseum的病斑直径,而且还显著减轻了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的自然发病率。水杨酸处理明显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和肉桂酸羟化酶(C4H)的活性,处理后6 d,其C4H和4CL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0和2.8倍,10 d时PAL活性为对照的1.6倍。此外,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实的总酚以及木质素含量,处理后4 d和10 d果实木质素和总酚含量分别高出对照30.6%和30.0%,但处理对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结论】采后水杨酸处理能够通过诱导厚皮甜瓜的苯丙烷代谢增强果实对采后病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低O2/高CO2对玉露香梨贮藏期保绿效果及品质维持的效果,为生产上延长‘玉露香’梨贮藏寿命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 分别将商业成熟的‘玉露香’梨进行1.0 μL·L-1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1% O2、3% CO2气调(controlled atmosphere,CA)贮藏以及1.0 μL·L-1 1-MCP结合1% O2、3% CO2气调贮藏,以普通冷藏为对照,分别于贮藏210和240 d及货架7 d时,测定果皮颜色、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等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果实乙醇、乙醛含量以及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调查并计算果柄、果心褐变指数。结果 与普通冷藏相比,1-MCP、CA以及CA+1-MCP均可使‘玉露香’梨果实外观保持较好的绿色,有效减轻果面油腻化程度,在冷藏240 d及240+7 d货架时,CA+1-MCP对果皮绿色维持及油腻化控制效果更明显。1-MCP和CA均可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下降,CA可抑制果心和果柄褐变,但CA降低了果实抗坏血酸含量,CA+1-MCP减缓了CA对果实抗坏血酸的破坏作用。CA+1-MCP对乙醇和乙醛的抑制作用在贮藏240 d时效果更明显,且20 mg·L-1的乙醇含量在‘玉露香’梨耐受阈值以下。CA+1-MCP和1-MCP对果实乙烯释放量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240 d时,CA+1-MCP和CA对果实呼吸强度的抑制效果好于1-MCP。结论 ‘玉露香’梨较耐低O2和高CO2,CA+1-MCP对‘玉露香’梨的保鲜效果体现在210 d以后。因此,冷藏期在210 d以内,采用1.0 μL·L-1的1-MCP处理;而冷藏期210 d以上,则需1% O2、3% CO2的低O2/高CO2的CA结合1.0 μL·L-1的1-MCP处理,可保持果实较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9.
王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34-5735
[目的]为夏橙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0(对照)、0.1、0.3、0.5、1.0 g/L水杨酸(SA)溶液将奥灵达夏橙浸泡20 min后置于20~22℃温度下贮藏32 d,研究水杨酸处理对夏橙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室温贮藏32 d后0.1、0.3、0.5和1.0 g/L水杨酸处理的夏橙果实失重率分别降低了1.1、3.3、1.6和2.2个百分点,腐烂率分别降低了5.3、10.6、7.3、4.2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分别增加了0.26、0.41、0.53和0.15 g/100 ml(果汁)。贮藏前夏橙果实TSS含量为10.6%,贮藏后对照、0.1、0.30、.5、1.0 g/L水杨酸处理的TSS含量分别为10.1%、10.1%、10.8%、10.8%、10.0%。贮藏后对照、0.1和1.0 g/L水杨酸处理的Vc含量较贮藏前下降较多,0.3 g/L水杨酸处理的Vc含量下降较少。[结论]0.3 g/L水杨酸处理对夏橙果实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