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池塘水质的判断方法池塘水质的好坏一般用“肥、活、嫩、爽”四个字来判断。“肥”表示水中有机物较多,浮游生物的种类多、数量大;“活”表示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池塘水色经常发生变化;“爽”表示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水中的含氧量较高;“嫩”表示水色鲜嫩,鱼类易消化的藻类多且细胞未老化。1.看水色。池塘水色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黄褐色水为主(包括姜黄、茶褐、红褐、褐中带绿);另一类以绿色为主(包括黄绿、油绿、蓝绿、墨绿、绿中带褐)。两种都是肥型水质,但黄褐色水中所含鱼类易消化浮游生物较多,故较绿色水质好。2.看水华。水华是池塘…  相似文献   

2.
<正> 一、池塘水质的判断方法池塘水质的好坏一般采用"肥、活、嫩、爽"四个字来判断。"肥"表示水中有机物较多,浮游生物的种类多、数量大;"活"表示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池塘水色经常发生变化:"爽"表示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水中的含氧量较高;"嫩"表示水色鲜嫩,鱼类易消化的藻类多且细胞未老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了解合肥市饮用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状况,于2020年夏季、秋季、冬季及2021年春季对大房郢水库的水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进行监测,对比浮游生物群落现存量与历史变化,并使用冗余分析(RDA)以及蒙特卡洛置换检验探究环境因子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浮游植物以蓝藻门为主要优势种属,密度及生物量较2005年分别增加37.7%和7.0%,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要优势种,密度较2005年大幅度下降了77.5%,生物量多样性增加了47.8%,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NH3-N、T(温度)、pH和TN。此外,研究也揭示了季节变化对水库浮游生物的物种组成影响小,但对浮游生物的丰度及多样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幸奠权 《新农村》2010,(8):33-33
1.浮头原因 池鱼浮头的主要原因是盲目超量投饵施肥。水质过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耗氧量上升和溶氧量下降;自然条件差,放养密度过大,致使水中溶氧不足;池底淤泥过深,水质恶化;长期不加注新水,以致水质肥而老化;水体被污染、含有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久晴不雨,水温过高易致水质恶化;阴雨天光照差,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弱,大气中补给氧少;亩存鱼量过高等。  相似文献   

5.
夏季既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此阶段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引起鱼病暴发。要想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采用分类防治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6.
鱼、鳖混养可充分发挥池塘的综合优势,提高鱼和商品鳖的食用质量,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1.鱼鳖混养的优点鱼鳖混养不仅可提高鱼塘的经济效益,而且鳖的残饵和粪便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元素,可培肥水质,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花、白鲢和杂食的鲫、鲤、罗非鱼等快速生长提供浮游生物等饵料;同时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及繁殖的浮游生物又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生态系统研究重要课题,淡水浮游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析目前淡水浮游生物多样性常用的数量分析方法,探讨淡水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6—9月份既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类最易生病的时期。由于此阶段水温较高,气候炎热,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往往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技术》2004,(11):48-48
豆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能满足鱼苗营养需要,而且鱼苗吃不完的豆浆落入水中,水质易肥且肥度稳定,水中浮游生物数量较多,鱼病较少。因此,用豆浆饲养鱼苗不仅可快速育肥,而且鱼苗的体质较强,成活率也高。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西北部内陆盐水的浮游生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年在吉林省白城地区盐度0.5~4.4g/L的6个碳酸盐型水体中,采集了浮游生物水样。共检出浮游生物114种,其中浮游植物46种,浮游动物68种。结果表明,浮游生物的总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随盐度升高而降低。盐度和离子组成是决定内陆盐水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分布的主要因子,碱度、pH、离子系数等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工程建设之前铁黄沙水域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及水质状况,2011年6月对该河段13个监测点进行浮游生物的调查.结果表明:铁黄沙水域浮游植物共有5门28属36种,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共有22种.铁黄沙水域不同断面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的不同,但整体看来,浮游植物组成以硅藻为主,浮游动物以轮虫为主.浮游生物量和密度在各个样点波动较大,从断面上表现为铁黄沙断面高于上游和下游断面,这是由于在各个样点种类组成和水文环境等差别造成的.根据所测数据对浮游生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计算,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为1.84 ~2.80,平均为2.33,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动范围为0.74~0.97,平均为0.91;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在1.24 ~2.10之间变动,平均为1.76,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456 ~0.813之间变动,平均为0.680.综合判定常熟铁黄沙河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水质属于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2.
贺诗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33-8033
[目的]了解网箱养殖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5月对周村水库网箱养殖区和非养殖区浮游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周村水库共有浮游藻类6门40属,浮游动物26属81种;浮游生物种类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基本相同。但数量方面网箱养殖区比非网箱养殖区大,而且浮游动物数量差异显著。[结论]网箱养殖对浮游生物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鱼鳖混养是为了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及水体各种生物饵料资源,发挥鱼和鳖的互利作用,提高水体利用率和水体渔产力的一种混养方式。鱼鳖混养的鱼类是以鲢、鳙鱼和其它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为主,适当搭配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投饵的重点对象是鳖,其次是草鱼。通过鳖和草鱼的代谢废物所含的富氮养分,繁殖浮游生物,供鲢、鳙鱼食用,因而饵料的利用比较经济。另外,鲢、鳙鱼吃掉了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水质,有利于  相似文献   

14.
用青草直接喂鱼,其营养成分利用率低.如果把草打成草浆再喂鱼,其营养成分利用率可提高50%上,而且还可起到投饵和施肥的双重效果.其原因是,草浆中有很多与浮游生物大小相同的颗粒,可供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利用,而较大的碎片,则被草鱼、鳊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摄食.未被鱼类摄食的草浆颗粒及浆汁,除被大型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利用外,还能转化为浮游生物的营养元素,促进浮游生物增殖,从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培养鱼饵的装置一家日本公司研制成一种可以大量、快速培养浮游生物的培养装置。该装置可在10天内使植物性浮游生物增加6倍左右。该培养装置由12个容积为100升的水槽、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搅拌机和水泵等组成。在水中放入一定量的浮游生物,加入培养液,再输入空气,控制一定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深对舟山东极海域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优势物种与相关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的了解。于2016年6月和2017年2月采取夏季和冬季两季海水样品。通过过滤滤膜收集海水中3~20μm的浮游生物。基于18S r 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得到相关数据,并利用SPSS17.0相关性分析探讨海洋生态因子与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之间的关系。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在各个站位之间不尽相同,但都主要包括Cryptomonadales、Ciliophora、Ascomycota三大优势物种。SPSS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情况与所在站位的环境因子息息相关,夏季优势物种主要由Ascomycota、Ciliophora组成,冬季优势物种主要由Cryptomonadales组成。  相似文献   

17.
陶尚春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208-209
从水化学角度分析浮游生物、各种理化因子对池塘中鱼的生长状况的影响,提出如何培育和利用浮游生物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池塘鱼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人工植物浮岛在锦江河中的净化效果,通过浮游生物变化分析人工植物浮岛在治理锦江河中的作用。方法:在铜仁市锦江河市区段以美人蕉、菖蒲、空心菜为材料设置人工植物浮岛,5个月后对浮岛区、非浮岛区的浮游动、植物及其他主要水质指标等进行检测。结果:水体经过浮岛区后,水质净化效果较明显,浮游生物数量明显下降,各区域浮游生物数量为:浮岛区下游浮岛区浮岛区上游,经浮岛处理后的水体,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13.61%和14.29%,水体p H值和透明度上升。结论:人工植物浮岛明显改善了锦江河的水质状况,同时对于锦江河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沼肥是有机物经发酵产生沼气后的残留物及水,内含丰富的氮、磷、钾与无机盐类及多种氨基酸、生长素、抗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它作为一种菌体蛋白饲料。入水后,一般3—5天水色转绿,水中含氧量与水温随之提高.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物是育珠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中的饵料生物越丰富育珠蚌生长就越好。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一种更加节约成本鱼苗营养新饲料。这种新饲料每年可以为全世界的鱼苗饲料节约大约16.8亿美元。 目前,鱼苗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饲料,这些浮游生物并非来自海洋环境,一般都缺乏营养。这种新型的鱼苗饲料是在投放浮游生物前必须向储水池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来“营养”池水。以极小的投入就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