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渔谚(1)     
△“鱼体齐,鱼群密;粘液多,鱼也多。”注:捕到的鱼大小整齐,说明鱼群密集,鱼体上粘液多,说明该海区鱼也多。△“小水捕乌贼,大水捕黄鱼。”注:“小水”和“大水”,是指大潮汛和小潮汛。乌贼不喜欢潮大流急的“大水”,它在这时的垂直移动也较深,因此渔民常常等“大水”过了以后再捕乌贼。产卵大黄鱼在“大水”前开始进“港”,到达浅滩时,正是“大水”,这时便是捕捞大黄鱼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2.
浙江渔谚(2)     
【乌贼】△“清明谷雨节,乌贼做母亲.”注:到了清明、谷雨时节,乌贼一般都有了卵子,要“做母亲”了.也就是说:乌贼鱼汛开始了. △“立夏连日东南风,乌贼匆匆到山中;立夏打一暴,乌贼抛老锚.”注:乌贼是暖水性软体动物,游泳能力弱.如果在立夏前后连续刮东南风,水温上升,加上风向对潮流的影响,乌贼会迅速北移,游近岸边产卵.这样,渔汛就会提前.相反,如果立夏前后刮一场偏北风,则北移速度大大减慢,渔汛就会相应推迟.  相似文献   

3.
东海台风与乌贼的丰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东海乌贼有几种,其中数量最高的是曼氏无针乌贼,每年5~6月在浙江沿岸大量集群,进行繁殖形成渔汛,产量较高,是我国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乌贼为一年生动物,其产量年间波动很大(如图),在渔区中对于乌贼产量  相似文献   

4.
大王乌贼     
《齐鲁渔业》2014,(2):56-56
大王乌贼,别名大王鱿、统治者乌贼、大乌贼。大王乌贼是世界上第二大乌贼(最大是巨枪乌贼,一般比大王乌贼大2~3m,多N4~5m)。大王乌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身体一般只有6~14m,最大的大王乌贼能长到21m甚至更长,重约2~3t,是世界上第二大无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5.
金乌贼增殖与保护技术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俗称“墨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洋头足类软体动物。其肉质肥厚而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可食用部分占总体90%以上,除可鲜食外,还可加工成墨鱼干。用金乌贼雌性产卵腺加工的“乌鱼蛋”是著名的国宴用品;其骨(海螵蛸)和墨囊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止血、抗癌等功效。金乌贼是山东南部沿海重要的渔业资源。上世纪80年代,由于过度捕捞等多种原因,该资源逐渐呈现衰退状态。为保护这一珍贵渔业资源,1989年农业部对金乌贼资源增殖保护进行立项研究。1992年,金乌贼被列为山东省地方海洋资源增殖品种。经…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2013,(12):53-54
乌贼,俗称“墨鱼”,通常生活在几十米深的深海。在我国,此前只有金乌贼和曼氏无针乌贼工厂化育苗成功的报道,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的人工养殖案例仍是空白。如今,人工养殖的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却现身在徐闻县一个靠海村庄的虾塘里。  相似文献   

7.
舟山渔谚     
“立夏连日东南风,乌贼匆匆入山中”。——乌贼是暖水性的软体动物,游泳能力弱,连括东南风,水温上升,加以风向对潮流的影响,促使墨鱼迅速游近山边。“带鱼要捕二头红”,—鱼带喜微光,常  相似文献   

8.
虎斑乌贼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虎斑乌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深受民众喜爱。目前,国内虎斑乌贼主要是通过海域捕捞获得,人工规模化养殖尚未出现。随着野生资源量的减少及饮食需求的增加,虎斑乌贼价格不断上涨,鲜活乌贼更是受消费者青睐。冰鲜虎斑乌贼的价格为30元/公斤,而活鲜价格高达120元/公斤。广东每年海捕乌贼近2万吨,其中有2000吨为活捕,平均个体都在0.5公斤以下。活捕的乌贼可以继续育肥,育肥后个体可增至2.5公斤以上。近年来,国内对虎斑乌贼的人工繁育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的探索也开始热起来。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9.
乌贼俗称“乌龟”、“墨鱼”、系海洋软体动物头足类。乌贼、鱿鱼、章鱼等三大类,在世界海洋中约有650余种,资源十分丰富,全世界各大洋均有分布,总资源量约为5500万吨以上。当前世界的年产量仅有150余万吨。乌贼在我国南北沿海一带分布甚广,但近几年,  相似文献   

10.
<正>东方新糠虾营养价值很高,是多种水产经济动物(大黄鱼、石斑鱼、大菱鲆、牙鲆、东方鲀、真鲷、海马、河蟹大眼幼体、曼氏无针乌贼等)的优质活饵料。自2013年6月份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场开始大规模繁育曼氏无针乌贼苗种,现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曼氏无针乌贼苗种繁育基地及增殖放流基地。目前针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人工配合饲料尚未开发,因此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在摄食短期的丰年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后需大  相似文献   

11.
《齐鲁渔业》2009,(6):64-64
近日,随着一艘又一艘载满金乌贼附着基的渔船驶向投放水域——日照市金乌贼种质资源保护区,日照市连续第20年增殖放流金乌贼资源活动拉开序幕。金乌贼是我国一种珍贵的渔业资源,数量日渐稀少,以前全国曾有四大金乌贼产卵场,目前仅剩日照市岚山近海海域一处。为大力挽救这一珍贵的地方品种,国家从1989年开始专题研究金乌贼增殖保护措施,1990年正式开展金乌贼增殖工作,并尝试通过回购渔民手中的“乌贼笼”,  相似文献   

12.
东海头足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海头足类的研究,曾有许多报道,张玺等、李复雪、董正之。等进行了头足类分类、区系及地理分布的研究,李复雪等对东海大陆坡深海渔场的头足类进行了研究等等。对曼氏无针乌贼和中国枪乌贼的研究也有许多报道,张炯等“曼氏无针乌贼的繁殖习性初步观察”(1965)、戴健寿“曼氏无针乌贼的一些生物学观察”(1981)、  相似文献   

13.
金乌贼亲体驯养与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开发利用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资源,研究了金乌贼亲体驯养与繁殖特性.结果表明:通过药浴、自然条件模拟、投喂活饵等方法能够提高金乌贼亲体驯养成活率,成活率可达82.5%;繁殖过程中,金乌贼求偶、争偶、交配、挂卵等繁殖行为特征明显;产卵基受精卵附着效果对比试验表明,海参筐架附卵效果较好,附卵量大且集中;繁殖过程结束后,金乌贼亲体逐渐死亡,死亡率为100%;并探讨了金乌贼繁育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广阔的海洋中,大王乌贼的生态环境始终充满着不解之谜。而将活体大王乌贼“钓”起来,则更是为数极少。  相似文献   

15.
变废为宝水产废弃物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昔日一向被视为毫无用处的“废物”,诸如虾壳、蟹壳、乌贼内脏等东西,人类一直在为如何处理而大伤脑筋.然而,现在这些“废物”却被拿来当作科技探索的实验材料和开发新产品的原料,成为高科技中的新宠儿.谁会想到蟹壳、虾壳可制成人工皮肤,又有谁知道乌贼的内脏竟可提炼出天然液晶?在这些新发明后面,正显示出人类善于应用“废物”的超强智慧。  相似文献   

16.
<正>虎斑乌贼个体大、肉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近岸水产动物。尽管国外在1978年就开始进行了乌贼的繁育和人工化养殖,而直至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还较少。国内虎斑乌贼主要是通过海域捕捞获得,人工规模养殖尚未出现。虎斑乌贼人工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个体发育不良,存活率低等情况。据了解,广东每年海洋捕捞有近2万吨乌贼,平均个体都在0.5公斤以下,其中有2000吨为活捕。广东海洋大学  相似文献   

17.
章鱼     
雨蕉 《海洋渔业》1986,8(5):199-199
<正> 章鱼和许多有“鱼”之称的水生动物一样,其实不是鱼。章鱼其学名叫真蛸,它与乌贼、鱿鱼同属软体动物。在体型上不象乌贼和鱿鱼那样灵活和具有流线型,胴短腕长,胴部几乎成球形。另外,它比乌贼和鱿鱼少了两条触腕,因此,在分类上归入八腕目。在我国常见的均是一些小型的章鱼,一般体长只有15~30厘米,即使最大的长蛸也只不过50厘米。但是,据说有一种叫做酢蛸的章鱼,体长3米,重达25公斤。另有一种生活在深海名叫“阿波罗神蛸”,体重竟达50公斤,可以称作章鱼中的“庞然大物”了。  相似文献   

18.
<正> 1976年以来,乌贼产量逐年增加,已成为机帆船对网作业夏汛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1981年夏汛渔民寄希望于乌贼,但事与愿违,产量只有8,000余吨,比1980年的3万多吨减产82%。目前,对1981年乌贼减产的原因,众说纷纭,不甚了解。为有利于今后对乌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供讨论。一、乌贼生产的现状:1.产量:浙江渔场生产的乌贼,主要是曼氏无针乌贼,浙江省产量约是东海区三省一市乌贼产量  相似文献   

19.
浙江近海乌贼资源评估及乌贼渔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 deRochebrune(以下简称乌贼),是我省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随着夏汛大黄鱼资源的衰退,对乌贼的利用也随之加强,致使1981午以来乌贼生产呈现出持续的低产。浙江近海的乌贼基本上可分为浙北和浙南闽东两个种群,其中以浙北种群的群体为  相似文献   

20.
<正>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brune(以下简称乌贼)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无脊椎动物。乌贼渔业是我省的重要渔业之一。捕捞对象年龄和生长的研究,是渔业资源调查的基础工作。本文对乌贼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