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 1976年以来,乌贼产量逐年增加,已成为机帆船对网作业夏汛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1981年夏汛渔民寄希望于乌贼,但事与愿违,产量只有8,000余吨,比1980年的3万多吨减产82%。目前,对1981年乌贼减产的原因,众说纷纭,不甚了解。为有利于今后对乌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供讨论。一、乌贼生产的现状:1.产量:浙江渔场生产的乌贼,主要是曼氏无针乌贼,浙江省产量约是东海区三省一市乌贼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金乌贼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良野生品种。20世纪80年代初,日照近海金乌贼产量比较高,每年春季产卵季节,在附着基或乌贼笼上附着有大量的金乌贼受精卵。随着捕捞强度加大及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金乌贼资源出现衰减,至21世纪初,金乌贼的自然资源量濒临枯竭。  相似文献   

3.
福建海区头足类资源及捕捞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福建海区位于东海南部,南临南海.头足类资源虽然不如东海北部日本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和南海近海的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资源那样丰富,但根据历年的产量统计及调查资料表明,在福建海区现有的46种头足类中,日本无针乌贼和中国枪乌贼等产量均达到万吨以上.此外,诗博加枪乌贼、杜氏枪乌贼、莱氏拟乌贼、虎斑乌贼和拟目乌贼等都有一定的数量,可见,资源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4.
<正>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俗称墨鱼、目鱼,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科、无针乌贼属。浙江省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曾达6万多吨,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9.3%。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过度捕捞致使资源受到严重损害,产量连续下降至最低水平,占全省海洋捕捞产量的比重从60年代的9.3%降至3.0%以下;80年代中后期,浙江沿海渔场曼氏无针乌贼产量急剧下降,已形不成渔汛,濒临灭绝。21世纪初,随  相似文献   

5.
南海鸢乌贼产量与表温及水温垂直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12年9—10月秋季航次及2013年3—4月春季航次南海灯光罩网船各站点的水温数据及生产数据,对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产量与表温(SST)及水温垂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春季是鸢乌贼的高产渔期,总产量及平均网产都明显高于秋季;鸢乌贼作业渔场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春季南沙和西中沙海域都有渔场分布,产量主要集中在10°~15°N、111°~117°E海域内,而秋季鸢乌贼产量主要集中在13°~15°N、117°~118°E海域;鸢乌贼春季和秋季作业渔场的SST范围有所差异,春季作业渔场表温范围为25.6~29.6℃,秋季作业渔场表温范围为27.6~30.0℃,但最适表温都分布于28.5~29.5℃的海域;不同季节作业渔场水温垂直结构差异明显,从5~50 m水温垂直梯度来看,春季鸢乌贼0.00~0.05℃/m组距内平均网产较高,且随着水温垂直梯度的增加而减少;而秋季鸢乌贼平均网产随水温垂直梯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于0.15~0.20℃/m组距内达到最高。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5~50 m水温垂直梯度是对鸢乌贼产量影响最显著的因子,关联度为0.84,纬度、5~100 m水温垂直梯度、表温和经度影响次之。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经济乌贼类资源量评估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严利平  李建生 《海洋渔业》2004,26(3):189-192
本文根据2000年和2001年在东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利用扫海面积法评估东海区经济乌贼类的资源量,并估算可捕资源量。结果表明,近年以金乌贼和神户乌贼等经济乌贼为主捕对象的年潜在资源量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相当;当前的实际捕捞产量已接近最大持续产量,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7.
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曼氏无针乌贼的群体组成和洄游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耀泉  唐质灿 《水产学报》1990,14(2):149-152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是一年生的中型乌贼,俗名叫墨鱼,生长快,肉质鲜美,是受市场欢迎的海味食品。在我国沿海本种乌贼是资源丰厚,产量最高的一种经济头足类。它每年产量可选几万吨,其中以东海产量为最高,是东海群众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本种在黄河口及莱州湾一带海域也有繁殖群体洄游,是我国北方海区重要的水产资源。每年5、6月间,当水温上升到16℃时,无针乌贼的群体从黄海越冬场,游抵黄河口及渤海其他海湾,进行产卵繁殖。秋末11月水温下  相似文献   

8.
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卵巢周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在中国东、黄渤海均有分布。近年来,其产量不断下降。因此开展乌贼生物学的研究,合理地利用、保护乌贼资源已引起人们的注重。关于乌贼繁殖生物学,仅对其繁殖习性作了些研究。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孵化近年来作过初步探讨。在乌贼性腺发育方面,对金乌贼Sepia eseulenta Hoyle作过研究。然而曼氏无针乌贼的性腺发育至今还未见报道。本文拟对曼氏无针乌贼卵巢周年变化作些观察,为乌贼的增养殖提供些基础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东海区头足类资源状况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80年代中期以前,曼氏无针乌贼和福建沿海的中国枪乌贼曾作为主要经济鱼种被捕捞,有一定产量。90年代以来,随着作业方式的改变和渔场的进一步拓展,其它经济头足类如太平洋褶柔鱼、剑尖枪乌贼、金乌贼等相继被开发、利用,使头足类的产量逐年上  相似文献   

10.
<正> 舟山渔场以四大经济鱼类大小黄鱼、带鱼、乌贼闻名于世.随着小黄鱼资源的破坏,大黄鱼已形不成渔汛,乌贼产量近几年急剧下降,唯带鱼虽遭酷渔滥捕的影响,但由于资源恢复能力强,近几年冬季带鱼汛的产量仍占全年产量的重要地位.故有"一年之计在于冬"之说.1991年冬季带鱼汛形势将如何,理所当然地为广大渔民和有关方面所关注.  相似文献   

11.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俗称墨鱼,属于名贵的海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我国“四大海产品”之一。但过度捕捞使乌贼资源遭到很大破坏,产量急剧下降。目前,乌贼苗种繁育技术在舟山、宁波有一定的研究。通过开展乌贼苗种秋季繁育技术研究,将有效地避开台风高发季节,给乌贼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2007年10月-2008年1月,我们在清江试验场进行了曼氏无针乌贼秋季苗种繁育试验,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培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工艺适用于以金乌贼(Sepiaesculenta)和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maindroni)为原料加工出口冻墨鱼片。金乌贼分布于我国各海区,黄渤海沿海产量最高;无针乌贼(内壳后端无骨针)主要分布于浙江中南部、福建东部、广东沿海以及北部湾海区,黄渤海产量也不少。不同海区,渔汛期有所不同,山东渔汛期为5—6月,闽浙渔汛期为4—6月,广东沿岸渔汛期为3—4月,北部湾沿岸渔汛期为1—3月。加工工艺流程:原料→剖割→去头、内脏、表皮及肉鳍→整形→分级→清洗→漂洗→沥水→称重→摆盘→速冻→脱盘→包装→冷藏  相似文献   

13.
南海春季月相、水深、作业时间与鸢乌贼CPUE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5和2016年春季灯光罩网渔船分别在南海南部和北部海域作业的鸢乌贼产量数据,研究作业条件水深、时间和月相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关系。GAM模型分析,作业时间和农历日对CPUE的影响显著。结果显示,月光天时,0~999 m水深范围CPUE较低;月黑天时,各水层CPUE变化不大,2 500~2 999 m水深范围CPUE较高;作业时间在上半夜(21:00—23:00),CPUE较高,最高达399.4 kg/网,下半夜(0:00—5:00) CPUE逐渐下降;月光天和月黑天产量差别较大,分别为267.0和321.6 kg/网;厄尔尼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鸢乌贼资源量在各水层的变化。各作业条件对鸢乌贼CPUE影响的研究能够为渔场的寻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8月初,1.2万只金乌贼苗种在垦利放流入海,放流个体胴长1.2~1.5cm,这是黄河口近海首次进行金乌贼放流试验,此次放流的金乌贼苗种由中国海洋大学和中科院黄海所免费提供。近年来金乌贼资源量锐减,已经被《渤海生物资源保  相似文献   

15.
<正>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brune(以下简称乌贼)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无脊椎动物。乌贼渔业是我省的重要渔业之一。捕捞对象年龄和生长的研究,是渔业资源调查的基础工作。本文对乌贼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恶化,乌贼资源遭到了极大破坏,自20世纪90年代,曼氏无针乌贼产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为此,国内外,最早日本等国家开展了曼氏无针乌贼的人工繁殖研究,我国浙江省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此方面研究,2005年前后突破了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随着曼氏无针乌贼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了性早熟、白化卵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育技术,提高人工增殖苗种的产量与质量,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比分析了野生和养殖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的表观形态、生化组分及其受精卵的形态差异,探究了光照周期与受精卵胶质外膜对曼氏无针乌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和养殖曼氏无针乌贼的表观形态、生化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野生群体性成熟规格远大于养殖群体,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卵巢中的蛋白质含量则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5);养殖亲体所产黑卵在12D12L光照周期条件下孵化率最高,所产白卵在24D和24L条件下孵化率最高,野生亲体所产卵在24D和12D12L条件下孵化率最高;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受精卵的平均孵化时间具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表明光照周期是影响曼氏无针乌贼胚胎发育的重要因素;实验发现,将受精卵胶质外膜剥离处理后,养殖亲体所产黑白卵的平均孵化时间具有减少的趋势,但孵化率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建议在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苗种生产过程中,尽量选用大规格野生乌贼作为繁育亲体。此外,在受精卵孵化期间,应对孵化池进行适当遮光处理,避免受精卵长时间暴露于强光照环境中,以提高孵化率和仔乌成活率。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苗种繁育技术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金乌贼俗名墨鱼、乌鱼、乌子等,暖温带浅海性底栖种类,是世界乌贼科中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海域中经济价值最大的头足类。金乌贼具有随季节变化进行生殖洄游的特性且其生殖洄游具有局部性、地区性,在金乌贼生殖洄游期间利用拖网捕捞怀卵亲体的捕捞强度的  相似文献   

19.
浙江近海乌贼资源评估及乌贼渔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曼氏无针乌贼 Sepiella maindroni deRochebrune(以下简称乌贼),是我省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随着夏汛大黄鱼资源的衰退,对乌贼的利用也随之加强,致使1981午以来乌贼生产呈现出持续的低产。浙江近海的乌贼基本上可分为浙北和浙南闽东两个种群,其中以浙北种群的群体为  相似文献   

20.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s)俗称墨鱼,隶属软体动物(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目(Sepioidea)、乌贼科(Sepi-idae)动物,为中型乌贼。它是较名贵的海鲜,乌贼的可食部分约占总体的92%。乌贼的药用历史悠久,乌贼骨即为中药的海螵蛸,粉碎后有止血、止痛、中和胃酸等疗效;乌贼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乌贼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肺结核咳血等出血性疾病有止血作用,而且日本学者发现乌贼墨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因此日本掀起了消费添加有乌贼墨汁食品的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