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扭振减振器对内燃机前端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建立了柔性曲轴振动分析模型,仿真得出了有扭转减振器时,带轮纵向振动情况,分析了扭转减振器对带轮纵向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车用柴油机曲轴扭振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研究了曲轴的扭转振动。通过柔性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出有无扭振减振器时曲轴自由端扭振特性。并与试验测量结果对比,两者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理论基础及测试方法,通过搭建柴油机扭转振动测试平台,研究了不同材料的曲轴对发动机扭振的影响,证实了安装合金钢材料曲轴的发动机扭振更小,并开发使用不同类型的曲轴扭转减振器来降低了发动机扭振。  相似文献   

4.
针对曲轴扭转振动计算时激励力矩和阻尼系数难以确定从而导致计算精度受到影响的问题,采用PAK噪声振动分析软件PAK 5.3、美国EPC260型光电扭转振动传感器等对某国产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情况进行实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正。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曲轴振动情况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国产发动机安装固有频率为416 Hz及428 Hz的皮带轮时,曲轴扭转振动能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CAE方法对某发动机轴系进行扭振分析,分别对不同的曲轴减振皮带轮参数进行计算,然后通过分析结果曲轴扭转角度、振幅等指标来评价减振器的效果,最后选择出一组较佳的曲轴减振器进行减振皮带轮(简称TVD)扭振试验并最终优选出最佳的减振器参数和减振器的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6.
曲轴与轴瓦是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燃烧做功的动力转变为扭矩形式输出。发动机工作中,曲轴要受到复杂的扭转、弯曲、剪切和拉压等交变应力的作用,以及由扭转振动和弯曲振动而产生的附加载荷的作用。此外,轴颈和轴瓦因受  相似文献   

7.
以某发动机轴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建模,结合动力学、润滑理论对轴系动态应力分布进行分析,采用非线性弹簧(NONL)、动态液压润滑(HD)、弹性动态液压润滑(EHD)对轴系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曲轴振动过程中影响曲轴应力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算法下曲轴的应力分布差别主要是由于曲轴的扭转和弯曲计算结果有差别,同时曲轴在不同时刻不同截面由扭振和弯振引起的应力大小的贡献度不同.以EHD为基本模型进行分析表明,润滑参数油槽对主轴颈应力分布影响较小,只有-2.5 ~2.5 MPa.  相似文献   

8.
空压机的曲轴在活塞式压缩机中主要由电动机驱动,产生旋转运动,并且转变为活塞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它如同发动机曲轴,在运动的过程中存在往复的惯性及离心力,使得空压机曲轴长时间处于扭转、弯曲以及振动的状态,这就对曲轴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粗糙度、质量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前应用的内燃机曲轴扭振减振器大多数是减振器和曲轴V带轮二合为一的产品。许多研究和设计着眼点都集中在解决内燃机轴系的扭振问题上,而忽略了由于橡胶减振层的原因导致V带轮径向跳动严重超差和动平衡质量下降,使高速运转的内燃机附加了一个振动源。经过整合研究和结构创新,在减振器上加了中心定位轴承后,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修造点滴     
30.怎样检查矫正弯曲的发动机曲轴? (1)曲轴弯曲的检查:①将发动机机体倒置后,在一、五道主轴承座内放入与曲轴相配的上瓦片;②将曲轴抬到机体上;③将磁力座百分表置于机体平面上,表头触杆触及第三道主轴颈上,然后把百分表盘调到零位;④用手慢慢转动曲轴,观察表头指针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轴系扭振减振器的有限元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骞  郝志勇 《农业机械学报》2000,31(5):91-93,96
分别采用双扭摆模型法、多质量模型法和有限元模型法对一台N485型柴油机轴系扭振减振器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内燃机扭振减振器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法及其通用计算机模拟程序,并通过计算分析对3种方法设计的扭振减振器效果作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对某一新设计出的直列六缸机的曲轴进行一维轴系扭振计算,为其确定出合适的减振器参数,即减振器惯性轮的惯量、连接刚度和阻尼。在此过程中,研究这些参数对轴系固有频率、临界转速、曲轴前端扭振振幅等扭振性能的影响。计算后发现曲轴的扭转刚度过小,造成合成扭振振幅值偏大。  相似文献   

13.
内燃机曲轴振动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综述了内燃机曲轴扭振、弯振和纵振的研究内容及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4.
4102BZQ柴油机曲轴扭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4102BZQ柴油机曲轴的离散型当量系统模型,对曲轴的自由振动模态进行了研究,采用霍尔茨法计算了4102BZQ柴油机曲轴的扭振自振频率和振型,并把计算结果与柴油机的扭振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理论分析方法的精确性和正确性,说明了霍尔茨法分析曲轴的固有特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车用柴油机曲轴系统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将有限元法(FEM)和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相结合,对车用柴油机曲轴系统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并以一直列6缸4冲程柴油机为例,建立曲轴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柔性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出各主轴承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载荷变化情况,分析了曲轴在安装和运行状态下的扭转振动,将计算与实测扭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曲轴扭振连续分布模型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内燃机曲轴扭转振动的连续体模型和计算方法。首先构建了内燃机曲轴的连续分布当量阶梯轴模型 ,根据轴段以及集中质量的动能表达式 ,由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整个轴系的运动方程 ,构造了能同时用于某单一谐次或整个轴系合成振动分析的矢量矩阵。计算结果表明 ,用能量法来分析扭振与实际测量的结果在各主要谐次都保持相当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