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紫背天葵立体盆式基质栽培的设施结构、制作和管理技术,取得了保护环境下周年生产、常年采收,每667 m2产量可达8 000~10 000 kg的栽培效果,为稀特蔬菜紫背天葵高效、优质、安全无土栽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设施紫背天葵营养液膜水培技术规程》(DB 1301/T 243—2017)阐述了设施紫背天葵营养液膜水培的产地环境、设备系统、栽培设施、栽培管理、采收、设施消毒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对石家庄市设施紫背天葵营养液膜水培技术进行了规范。旨为石家庄市设施环境下紫背天葵营养液膜水培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紫背天葵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紫背天葵的特征特性、食用及药用价值以及紫背天葵在北方地区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为紫背天葵的引种和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紫背天葵,别名血皮菜、观音苋等,菊科三起草属宿根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南方,是丰富菜蓝子的优质品种之一。紫背天葵主要以嫩梢和幼叶供作菜用,含有较全面的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有提高人体抗寄生虫和抗病毒能力。对儿童生长发育及老年保健具有特殊营养价值。紫背天葵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病虫害极少,栽培容易,可免施农药,适宜生长期长,供应期长,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紫背天葵在无霜冻的地区可周年生长,在北方地区可在无霜期内栽培并采收。作为无公害和保健蔬菜,紫背天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育…  相似文献   

5.
紫背天葵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紫背天葵的形态特征及生育特性,研究并总结了徐淮地区紫背天葵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紫背天葵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和生态习性,总结了陕西关中地区紫背天葵栽培管理技术,包括繁殖方法、整地做畦、施基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母株的保存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紫背天葵是一种以嫩茎叶为食用部分的半栽培型蔬菜,原产于中国。本文描述了紫背天葵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天津地区紫背天葵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吴桂红 《新农村》2008,(6):14-14
紫背天葵,别名血皮菜、观音菜、两色三七菜、红背菜、当归菜等,原产我国南部地区。紫背天葵能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蔬菜淡季里供应市场,且因其生长健壮,病虫害很少,栽培容易,作为无公害和保健蔬菜栽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紫背天葵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凉拌、做汤,也可以与菌菇类素炒,与肉类荤炒,  相似文献   

9.
“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 Dc.)又名观音苋、红番苋,俗称红菜、紫背菜、红背菜、血皮菜等,属菊科三七草属宿根常绿草本植物,集菜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半栽培种。“紫背天葵”分布于我国南方温暖湿润地区,适应性广,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栽培容易,北方也开始引种栽培。嫩茎叶质地柔软嫩滑,具有特殊风味,可凉拌、做馅、蛋炒、糖醋淹渍及做  相似文献   

10.
描述药食同源植物紫背天葵(Gynura bicolor DC)的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总结南京地区紫背天葵的周年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