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10年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2010年5-10月的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调查资料及其表温数据,按月及经纬度1°×1°时空分辨率,利用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rine Explorer 4.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表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太平洋公海各月作业渔场变化较大,作业区域主要集中在36°N~47°N、145°E~163°E海域;渔场重心随时间推移在纬度上有先向北后向南的变动趋势,在经度上有向西变动的趋势;作业渔场分布在表温为10~17℃的海域,最佳作业表温为10~13℃,且适宜表温随着时间推移有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调查期间各个温度组作业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亮点: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分布存在周期性变动现象,利用2010年最新的全时间序列调查数据,并结合环境数据,阐述了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的分布及其与SST的关系,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积累了数据,并可为我国大陆在该海域秋刀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2-2014年的公海柔鱼类(Ommastrephidae)渔场的渔获资料结合同期海洋环境数据,采用渔获产量重心算法和广义加性模型(GAM)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巴特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 Castellanos)和东太平洋秘鲁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三大公海柔鱼类渔场重心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主要海洋环境因子(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海流)对渔场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高产的最适海表温度区间为15~20℃,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20~0.60 mg/m3;西南大西洋的阿根廷滑柔鱼渔场最适海表为9~14℃,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60~1.65 mg/m3;东太平洋秘鲁茎柔鱼渔场最适海表温度为18~23℃,最适叶绿素a浓度为0.16~0.40 mg/m3。GAM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海表温度与资源丰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中心渔场具有关键的指示作用。渔场位置一般出现在不同海流流隔的交汇区,研究认为可根据渔场变化的海况信息及时调整渔场的作业区域,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2013年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13年7-12月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调查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利用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秋刀鱼渔场的时空分布和海洋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叶绿素浓度(Chl.a)和海表面高度(SSH)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调查海域40°N~47°N,147.5°E~162°E内,9-11月份是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产的盛渔期,渔获量为全年中最高。(2)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作业渔场重心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7-8月渔场重心由南向北移动;8-10月渔场重心西北向东南移动;10-12月渔场重心由西向东移动。(3)7-12月秋刀鱼渔场的SST、Chl.a、SSH的范围分别为10~15℃、0.5~1.0 mg/m3、0~±20 cm,最适范围分别为:11~13℃、0.6~0.8mg/m3、5~±15 cm。(4)K-S检结果(P0.01),表明各月作业渔场的SST、Chl.a、SSH范围是合适的,可以用SST、Chl.a、SSH作为选择秋刀鱼渔场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1996年夏季上海水产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部分教师会同舟山、上海、宁波和大连等渔业公司有关科技人员,赴西北太平洋柔鱼钓渔场(40"00'N~43"30'N,150"00'~160"30'E)进行探捕调查,并开展柔鱼钓作业。本文根据调查收集的由日本东京气象厅发送的气象传真图--亚洲地面分析图(ASASJMH)和渔船(舟渔1301号)实测海上气象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l渔场的天气形势夏季西北太平洋柔鱼钓渔场天气变化,主要由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温带气旋(低气压)和热带气旋(台风)三大天气系统交替控制影响的。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正值初夏季节,经…  相似文献   

5.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与水温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93年7—8月和1994年8月西北太平洋柔龟渔场调查资料。分析柔鱼渔场与水温因子的关系。归纳出六种不同的海况类型(暖水团型,表温分布密集型,表温分布舌状型,黑潮前峰区型,黑潮型和亲潮型)。调查表明8月份日渔获量(CPUE,kg/天)与0—100m(△T1,℃)和0—50m(△T2,℃)的水温差成正比,关系式分别为CPUE=-1213 314△T1和CPUE=-880 365△T2。柔龟渔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表层等温线密集、暖水团存在以及温跃层的形式。这为发展西北太平洋柔龟钓生产和寻找渔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与水温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本文根据1993年7—8月和1994年8月西北太平洋柔龟渔场调查资料。分析柔鱼渔场与水温因子的关系。归纳出六种不同的海况类型(暖水团型,表温分布密集型,表温分布舌状型,黑潮前峰区型,黑潮型和亲潮型)。调查表明8月份日渔获量(CPUE,kg/天)与0—100m(△T1,℃)和0—50m(△T2,℃)的水温差成正比,关系式分别为CPUE=-1213 314△T1和CPUE=-880 365△T2。柔龟渔场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表层等温线密集、暖水团存在以及温跃层的形式。这为发展西北太平洋柔龟钓生产和寻找渔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卫星数据可以准确获取实时船位,但不能直观反映渔船作业期间动态分布及其渔船类型。为了解北太平洋公海渔场分布及其渔船类型,基于2019年3—12月北太平洋渔船卫星数据及同期北太平洋围网渔船和鱿钓渔船的实际生产数据,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中的热点分析(hot spot analysis)方法,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叠加验证,分析探讨渔船作业的动态分布变化及其识别情况。结果表明: 2019年北太平洋渔船作业主要分布于37°—44°N、154°—176°E;多数渔船在主要作业分布区域内先从西南移动至东北,再折返至西北,9月及之后再折返至西南方向;热点分布与实际鱿钓渔船作业点重叠率达83.7%,冷点分布与实际围网渔船作业点重叠率达78.1%。通过观察各月渔船分布整体轨迹变化,初判其热点分布应为鱿钓渔船,冷点分布应为围网渔船,但仍可运用其他技术手段或数据进一步验证及提高重叠率,如夜光遥感技术或结合渔船的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码(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dentifier,MMSI)对应验证渔船类型。该方法基于卫星渔船数据与生产数据直观展示渔船作业动态变化及两者重叠程度,可初步探索在研究区域中渔船的分布变动与渔船类型,为渔业可持续化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7—2016年Argo温度剖面浮标资料,计算西北太平洋柔鱼作业渔场垂直剖面海水温度和温跃层特征参数,并结合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同期渔获数据,分析其中心渔场与垂直水温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柔鱼渔汛期为每年的5—11月,其中8、9月是盛渔期,渔场位置相对集中,为150°E~160°E、39°N~45°N, CPUE超过2 t/(d·v);8月前和9月之后渔场相对分散,CPUE相对较低。渔场海洋温跃层上下界对应的海水温度,0~50 m和0~100 m水层温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水层的水温温差从7月份开始逐步拉大,ΔT_(0-50 m)的平均温差达到了5.17℃,ΔT_(0-100 m)的温差为7.68℃;温差幅度最大值中ΔT_(0-50 m)出现在9月,为9.89℃;ΔT_(0-100 m)出现在9月,为12.64℃;10月和11月ΔT_(0-50 m)、ΔT_(0-100 m)逐步减小。在160°E以西海域,西部传统渔场海域温跃层上界深度处在20~50 m,对应海水温度范围在4~17℃;下界深度位于150~230 m,得出对应的温跃层下界的海水温度范围为3~11℃。渔场垂直水温结构ΔT_(0-50 m)、ΔT_(0-100 m)的值越大,CPUE越高,表明在温跃层水温降低幅度越大,柔鱼资源集聚密度越高,渔获量越好。对渔场垂直水温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为西北太平洋柔鱼的渔情预报和渔业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初步掌握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的变动规律,利用"欧亚1号"渔船2014年5月至11月的渔捞数据以及遥感手段获取的海洋表面温度(SST)数据,分析了秋刀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月份变化以及各月的CPUE空间均值分布与SST的关系。结果表明:11月份月平均CPUE值高于其他月份,达到3.18 t/h;9月至11月份的各月平均CPUE均高于5月至8月;产量分布在SST为9.5~17℃范围内,主要集中在12.5~14.5℃范围内,其比重约占62.5%,且不同季节的适宜作业温度有所差异;月平均CPUE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的160.5°E、46.5°N区域内,为5.90 t/h;各个月份中心渔场位置变化较大,呈现东北向逐渐偏移,再西南向逐渐偏移。  相似文献   

10.
表温和黑潮年间变化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8—2007年6—11月西北太平洋中国鱿钓船的生产统计数据,结合黑潮及表温等海洋环境资料,分析了近10年来表温和黑潮年间变化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月经度向作业船次所占比重超过5%的海域:6月为171°-174°E和176°-180°E;7月为157°-161°E、167°-169°E和179°-180°E;8月为151°-158°E;9月为152°-160°E;10月为146°-147°E、151°-160°E;11月为145°-148°E、150°-156°E。各月纬度向作业船次所占比重均超过20%的海域:6月为39°-41°N;7月为40°-42°N;8月为41°-44°N;9月为42°-45°N;10月为42°-44°N;11月为40°-42°N。渔场分布变化纬度向远比经度方向大。研究认为,作业渔场年间变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其表温年间变化(同一月份的水温年标准差大)和黑潮等因素。黑潮大弯曲年份,主要作业渔场150°-160°E海域表温通常较低,作业渔场分布广泛,但CPUE较低;而黑潮小弯曲年份则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4年7月-9月“国际903”号在北太平洋150°E~158°56′E、42°34′N~46°25′N进行秋刀鱼资源探捕所获得的浮游植物样本资料的分析、鉴定,在15个站点的海洋浮游植物样本中,共发现浮游植物17种,分别隶属于硅藻门和甲藻门。浮游植物生物量为8~1320mg/m^3,均值为432.5mg/m^3,变化幅度大,分布不均匀。分析认为水温、盐度是影响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与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鳍金枪鱼渔业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发展对象,根据2008至2010年中西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和海表温度(SST)数据,研究了长鳍金枪鱼(ALB)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海表温度特征。结果表明:以尾数统计时,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纬度位置为15°~40°N和10°~45°S,该区域渔获尾数占总渔获80%以上。高CPUE渔区主要位于25°~40°N和10°~40°S,其南北分布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北半球冬季时多分布于北太平洋,夏季时多分布于南太平洋。2008-2010三年间渔业资源丰度分布状况基本一致,2009年在北太平洋以及2010年在南太平洋的高CPUE渔区数相比另两年减幅较大。北太平洋主要渔场表层水温为16~22℃,南太平洋主要渔场表层水温为16~24℃及26℃左右的海域。  相似文献   

13.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短生命周期物种,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海域。其资源大小和分布受不同时空尺度的气候变化影响。根据我国鱿钓船生产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取的环境资料,利用信息增益技术对东太平洋智利和秘鲁外海两个海区茎柔鱼栖息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智利和秘鲁外海茎柔鱼中心渔场分布对应的适宜表温(SST)范围分别是15~23℃和16~25℃,且每月最高作业频次对应的SST值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与SST平均值关系密切。信息增益技术结果表明,智利外海和秘鲁外海影响中心渔场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基本相同,主要为SST、55米层水温(T55)、表层至55米层的水温梯度(G0-55)。研究认为,不同海域表征茎柔鱼中心渔场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有差异的,这一差异主要由其海洋环境大背景所决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热带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延绳钓适宜水层的空间分布,分析黄鳍金枪鱼垂直空间分布对渔获率的影响,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挖掘热带中西太平洋17℃和距海洋表层水温8 ℃(△8℃)的月平均等温线场,网格化计算17、△8℃等温线深度值和下界深度差,量化黄鳍金枪鱼游动水层,并结合中西...  相似文献   

15.
王静  郑崇伟  黎鑫  刘寒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62-10763,10809
利用来自NOAA的SST(海袁温度)资料,计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1950~2009年)南海—北印度洋SST的整体变化特征,主要计算了整体变化趋势、变化趋势的区域性差异、季节性差异、变化周期.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南海—北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SST表现出显著的逐年线性递增趋势,其中北印度洋的递增趋势强于南海,印度洋赤道中东部海域的递增趋势尤为明显,可达0.014℃/a以上;南海—北印度洋海域的SST以0.011 5℃/a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在夏季的递增趋势强于冬季,冬季和夏季分别以0.010 6、0.012 2℃/a的速度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增;该海域的SST具有显著的2.4 ~2.9、3.1 ~5.7年的显著性变化周期,以及40年以上的长周期震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阿拉伯海海表环境因子对围网作业渔场的影响,采用2016-2017年中国印度洋拖围网生产数据和同期海表温度、叶绿素浓度、表层海流和海面高度数据,统计分析了围网作业重心变化,以及围网CPUE与海表环境因子关系,并利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出最适宜的海洋环境区间。结果表明:阿拉伯海的海表环境、围网作业和渔场重心受印度洋季风影响明显,围网渔场渔汛主要在东北季风期间,渔场重心移动方向与表层季风相似。东北季风期间,围网作业渔场的海表温度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小幅波动趋势。CPUE随着叶绿素浓度高值区域南北收缩,呈现南北移动纬向特征;且CPUE呈径向分布在西边界流速较大的海域右侧,多出现在海流最大值和最低值中间区域。东北季风期间,围网渔场适宜海表温度在25.5~28℃,叶绿素浓度在0.2~0.5 mg/m~3,表层海流在0.05~0.25 m/s,海表高度0.20~0.35 m。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热带海表温度(SST)与地气对外辐射(OLR)关系探讨了热带海表温度与对流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温度小于约28℃时,OLR随SST的升高而增大,当SST大于28℃时,OLR随SST升高而减小,28℃左右为SST与OLR的相关关系拐点。OLR的异常反映了对流活动的异常,当对流活动的强弱和分布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热源出现变异,因而影响环流的异常。通过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事件的合成分析得到,OLR与SST之间的关系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期间大气异常环流型的形成是非常密切的。由于OLR和SST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拐点,使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期间对流的上升或下沉区域位置有所不同,也进一步证实SST是决定对流的一个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