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抗生素被发现和使用以来,其作用功不可没,抗生素可通过抑制环境中的抗生长因子产生的亚临床症状而促进动物生长,部分抗生素可以使蛋白质代谢相应得到改善,降低血液中氨、尿酸含量,增加氮沉积。抗生素还具有降低肠壁厚度、改善肠黏膜结构、降低肠道维持需要的作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但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细菌抗药性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畜禽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可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会在畜产品和环境中造成残留。另外,抗生素还有致基因突变、引发畸形和诱发癌症等毒副作用。因此,寻求抗生素替代品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研发安全、高效、绿色的新型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已迫在眉睫。虽然一些抗生素替代品在不同程度上可以替代抗生素,并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一些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在抗病促生长效果和全面替代抗生素方面还存在较大局限性,本期特邀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李爱科研究员就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希望能对行业从业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制及其替代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饲用抗生素是一种畜禽促生长剂,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饲用抗生素的研究,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我国在对饲用抗生素基础研究和产品生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产品上,从原来全部依赖进口转变为今天的100%自主研制和生产,并有批量出口。在促生长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研究提出了饲用抗生素的免疫屏障促生长作用机制,建立了饲用抗生素、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三元平衡关系;揭示了饲用抗生素与免疫增强剂在促生长效果上的辩证关系,初步建立了多靶点筛选研究模型,为今后研究新的畜禽促生长剂以及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奠定了基础。饲用抗生素是一种药,目前关于对其合理使用和替代技术研究已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另外,由于其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因此,饲用抗生素问题也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欧盟已首先公布了禁止饲用抗生素的法令,世界其它国家政府也在研究对策。植物提取物和有益微生物是研究替代饲用抗生素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实验室内已获得成功。今后应加强对饲用抗生素安全性方面的研究,从系统科学出发,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为目的,研究开发行之有效的饲用抗生素的安全技术和替代技术,兴利除弊,促进畜牧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饲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频生,药物残留严重。本研究采用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在蛋雏鸡日粮中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统计蛋雏鸡生长性能指标及腹泻率、死淘率、健雏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能够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在蛋雏鸡日粮中使用,促生长并保护蛋雏鸡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饲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频生,药物残留严重。试验采用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在蛋雏鸡日粮中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统计蛋雏鸡生长性能及腹泻率、死淘率、健雏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肽菌素717能够替代饲用抗生素金霉素在蛋雏鸡日粮中使用,促进生长、保护蛋雏鸡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饲用抗生素在我国动物饲养中被广泛使用,尽管抗生素作为添加剂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很小(大多以mg/kg计),但长期使用抗生素添加剂,会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易造成畜禽内源性或二重性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在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抑杀了畜禽体内生理性微生物,扰乱了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制约格局,破坏了微生态平衡。以致危害人体健康及影响人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超量使用会在畜产品中残留,残留有抗生素的肉类等畜产品即使经加热后也不能使其完全“钝化”,从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笔者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迅速全面禁止在畜禽配合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确实存在很大难度,况且,相应准备工作,如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产品目前尚不成熟,功能单一、性能稳定性差、价格高,不能适合、满足养殖业生产的需求。而且,使用者即养殖从业者对相关的知识原理尚知之甚少。但畜牧业内上下必须明白,继续走饲用抗生素之路,会越走路越窄,越走养殖成本会越高。同时,由饲用抗生素衍生的一系列隐患会随之暴露得越来越充分。所以,早一天禁用饲用抗生素,不仅对国家生态系统安全、国民生存安全有利,而且对养殖业安全、健康发展和收获优质优价也极为有利。况且,只有养殖业兴旺,饲料业才能有规模效益。因此,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及专业主管职能部门,应在养殖业以及饲料业积极开展一系列代替饲用抗生素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加速传播如何科学严谨使用饲用抗生素的知识、安全标准和强化政府专业主管部门的监管执行力,以杜绝抗生素的滥用;另一方面,我国政府特别是专业主管部门必须加速推进和扶持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产品研发、集成、熟化,以跟上养殖业生产安全发展步伐的需要。 本文分析了大量和长期使用饲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论述了如何在生产实践中正确、合理使用饲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传统饲用抗生素在畜禽口粮中应用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饲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饲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与药残等负面影响也逐渐突出,寻找合适的活性物质来替代饲用抗生素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防御素是生物机体特定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类阳离子抗菌活性多肽,不仅对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具有杀伤...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普遍关注和追求,限制甚至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保证畜禽养殖效益,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使用高效、绿色、安全饲用抗生素替代添加剂,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饲用抗生素替代添加剂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引导我省养鸡企业及时了解并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安全优质鸡肉、鸡蛋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饲用抗生素及其替代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冰  刘长海 《广东饲料》2005,14(2):19-21
本文综述了饲用抗生素的起源、功效特点、作用机理,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种类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养猪》2021,(1)
随着2020年我国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饲用抗生素,使用有效的替代产品并保持猪只生产性能和猪场效益非常重要。国内外针对抗生素的替代产品上有很多的研究和讨论,水解单宁酸在2006年欧盟禁止使用抗生素后作为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断奶仔猪和肥育猪上的应用研究很多,主要针对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情况的影响和肥育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能力方面。文章就目前其在猪上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畜禽生产水平,其促生长机制和效果已为共识,同时使畜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成为可能。然而,其引发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易产生耐药性,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饲用抗生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均会导致人类DNA结构的变化,从而致残、致畸和致癌,所以我们应将动物药品添加剂的研究方向投向具有促生长和保健效果的饲用益生菌和微生态制剂上,用来替代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替代品的作用效果与饲养环境关系密切。目前饲用抗生素无法完全被替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较好的饲养环境作为保障。在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养殖业中农户散养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整体的饲养管理水平低,饲养环境差,从而为病原微生物滋生提供了适宜加速繁衍复制的条件。这也就造成了畜禽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抗生素的依赖性。专家指出,但要继续走饲用抗生素的路,在近几年的防疫和养殖生产实践中也愈加显现越走越难,越走越窄的趋势。事实上,不是人为叫停饲用抗生素的使用,而是自然界中生活的微生物群落已无法承受,在为它们的生存又借助气候上升之机在加速变异,进而在环境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强毒株,已直逼人类、动物生存的安全!只有通过改善饲养方式和饲养环境,才是实现无抗生素养殖的重要外部保障,这也是动物健康要具备的基本要求。许多学者提出了综合治理养殖环境和使用抗生素替代品并行的方法来替代饲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造成的抗药性和耐药性后果的可怕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不使用饲用抗生素等药物,养殖的畜禽容易得病死亡,养殖者就不同意。所以必须研究出替代技术和替代品。  相似文献   

13.
<正>禁用饲用促生长抗生素源自1986年欧洲瑞典,到2015年已经接近30年的时间,全球禁用促生长抗生素的脚步逐渐加快,2014年初美国宣布将用3年时间禁止饲用促生长抗生素。动物养殖业的抗生素为什么走的这么慢?慢是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抗生素替代物。近些年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产品都宣称能替代抗生素,但是有几个真的能做到抗生素替代?我们对抗生素了解又有多少?怎样的产品才能让人相信可以替代抗生素呢?这一切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诸多疑问。进行替代抗生素必须先了解抗生素和抗生素替代物。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的违规使用威胁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寻找可靠的抗生素替代物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成为当务之急。作者总结了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综述了益生菌、植物提取物、酶制剂、有机酸、抗菌肽、功能性寡糖等主要的反刍动物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作用机理,重点阐述了反刍动物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免疫机能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反刍动物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对反刍动物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福有  马杰 《饲料工业》2007,28(18):1-5
饲用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上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随着饲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药物残留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等问题的出现,正面临着禁用的挑战。为全面、准确认识和应用饲用抗生素,本文从饲用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着重阐述了饲用抗生素对动物的胃肠道微生物、免疫调节、消化道组织结构及内分泌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饲用抗生素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的两面性。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目前全面禁用饲用抗生素条件还不成熟,必须安全慎重地使用饲用抗生素,实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生素的违规使用威胁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寻找可靠的抗生素替代物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成为当务之急。作者总结了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的抗生素种类,综述了益生菌、植物提取物、酶制剂、有机酸、抗菌肽、功能性寡糖等主要的反刍动物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作用机理,重点阐述了反刍动物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免疫机能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反刍动物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对反刍动物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饲用抗生素的应用已有50年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50年代为开始阶段,抗生素人畜共用,如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类等;60年代后,人们对细菌产生抗药性的机制和抗药性的传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研究发现细菌可以通过质粒将抗药性传递给同种的细菌使其产生抗药性或遗传给后代,因此提出将饲用抗生素与人用抗生素分开,以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80年代以来饲用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到第三阶段,人们研制出在肠道内不易吸收、在体内几乎不产生药物残留、对人类更安全的饲用抗生素;进入90年代后,随着预防医学和动物微生态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抗生素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饲用抗生素频繁大量使用可引起动物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导致动物体内菌群失调,进而拉稀或发病、死亡;导致抗药菌株的产生,人们不得不频繁换用抗生素品种或加大用量,造成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这不但影响了人类的饮食安全,还影响了畜禽产品的出口创汇,大大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恬  张昊 《饲料工业》2023,(12):1-15
长期使用和滥用抗生素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威胁,许多国家陆续禁止抗生素作为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使用。近年来,酸化剂、酶制剂、益生菌、寡糖、植物源活性物质等功能性物质已被证明具有替代饲用抗生素的潜力,具有安全、高效、低残留、低污染的优势以及提高动物抗病能力和生产效率等功效。文章围绕上述饲用抗生素替代物近年来在猪和家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对其应用效果、作用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后抗生素时代的饲料配制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某些抗生素和生长促进剂在动物饲料中的禁止添加,人们开始了替代产品的研究.寻找无药残,无污染,能替代抗生素性促生长物质,已成为当今动物营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饲用酸化剂主要针对早期断奶仔猪胃酸分泌不足而提出的,其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饲用酸化剂具有降低胃肠道pH,杀灭或抑制病原菌,同时能提高内源酶活性,从而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它同时作为一种无污染、无残留且不产生抗药性的抗生素替代品,不仅具有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作用,而且对畜禽和人类无害,属于一种安全环保型添加剂. 1酸化剂的种类 用作饲用酸化剂的物质有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可分为单一酸化剂和复合型酸化剂2大类.其中单一酸化剂包括有机酸化剂和无机酸化剂.  相似文献   

20.
饶辉 《湖南饲料》2008,(3):27-29
随着政府对饲用促生长抗生素发布禁令,以及在抗生素使用方面存在的争议,寻找既无药残、无污染又能促进畜禽产品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抗生素替代品备受关注。饲用酶的研究开发已成为替代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畜禽产量的主要饲料添加剂之一,酶制剂的添加可以降低饲料的黏度并且在消化功能有显著的效果。作为一种新型高效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同时又能开辟新的饲料资源,从而使饲料工业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