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笔者的拙作“薄膜棚栽培草菇高产技术”发表后(《食用菌》1994第4期),该技术得到菇农的广泛运用,不少菇农提出了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现归纳解答如下:1建造多大的菇房为宜? 目前,有的菇农建大菇房;分4床,每床6~8层,每次可栽培300m2左右,有的建小菇房,分3床,每床3~4层,每次可栽培80~100m2;顶部呈屋脊形,不再另建简易屋顶。遮阳物直接覆盖在薄膜四周及顶部。大菇房可以节省成本,但上下层温差较大,出菇时间不一致,中上层出菇较早较快,中下层出菇较慢,整个菇房出菇期较长,一般需35~…  相似文献   

2.
适当改造闲置冷库,使之适宜蘑菇的生长发育条件,1年3轮生产,平均产菇18 kg/m2。1座500m2菇床的冷库,1轮产菇9000kg,批发价4元/kg,产值3.6万元,获利1.85万元,年利润5万余元。  相似文献   

3.
王东海  凌霞芬  郭倩 《食用菌》2001,23(3):28-28
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我市地处长江下游,常温下只有 6~ 9月能栽培草菇。近几年,我市广大菇农纷纷利用泡沫棚或泡沫房进行反季节栽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主要技术简介如下:1 品  种 V -2 3 8,我站长期保留种。2 菇房和泡沫棚搭建 ①菇房:室内菇房选用楼房的下层或中层平顶房,墙壁和墙顶钉上 2 5cm厚的泡沫板,然后再钉上一层薄膜,用毛竹搭 4~ 5层床架。②泡沫棚搭建:选择室外地势较高的地方以杉木方搭建菇棚,墙和房顶用两层 2 5cm厚的泡沫板(中间隔一层薄膜),内墙再覆一层薄膜。房顶一般用尖顶。大棚外…  相似文献   

4.
王德明 《食用菌》2006,28(2):32-32
大棚双孢菇越冬期一般指当年冬至以后到翌年惊蛰这段时期。这段时期时间长、气温低,菌丝处于极缓慢或停止生长阶段,有时虽有少量子实体产生,但生产上无多大意叉。可视菌层干湿程度采用干越冬和湿越冬两种方法管理。干越冬是指大棚双孢菇在整个越冬期停水,使菇床通风干燥,等待翌年春季管理。湿越冬是指秋菇生产结束后,床面停止用水,  相似文献   

5.
时间作业项目技术要求11月~翌年3月上旬冬季修剪当前生产上主要采用3种树形:1)自然开心形。一般定干高度45~60cm,干高30~50cm,主枝3~5个,主枝角度30左右,每主枝上培养侧枝5~7个,分层着生,一般4~5层,每层1~2个,层间距为60c...  相似文献   

6.
北方贮梨冷库金针菇两头出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在自然气候条件下,集中安排在冬春寒冷季节栽培出菇,鲜菇货源充裕销售困难,价格低。利用冷库的低温环境,在高温季节出菇供应市场,一方面,此时鲜菇价格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使大量闲置贮梨冷库得以重新利用。然而,冷库栽培金针菇,不是顺季袋栽技术的简单移置,技术难度很大,涉及从设施改造、配方拌料到出菇管理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双孢菇抓料垄栽及添加辅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菇通常采用培养料平铺栽培、常规发菌管理。本试验旨在探讨发菌过程中抓料、添加辅料,以及改变铺料方式:整床起垄对双孢菇产量和转化率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麦秸65%(长15cm左右),干鸡粪35%,过磷酸钙1%,石膏2%,石灰1%。采用二次发酵。菌种F62。1.2方法开始投料全部平铺,厚20cm左右,投料30kg/m2,待菌丝发料至料层1/2时,对培养料进行五个处理:A.平铺料不动;B,对平铺料进行抓料,一方面松动培养料并拉断一部分菌丝,另一方面使长入菌丝培养料与未长入菌丝培养料进行一定混…  相似文献   

8.
赵国强 《食用菌》2000,22(4):11-11
栗蘑又名灰树花,我地正实现规模化生产,由于出菇管理中水分管理劳动量大,所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1997年在生产中引入微喷技术,工效提高10~12倍。现将两种微喷设备安装及应用技术介绍如下。1小棚沿槽式1.1排菌栗蘑菌袋发满后可进入出菇场进行排菌出菇,首先挖宽50cm,深25cm长不限的槽,将菌袋脱掉菌袋外层聚乙烯薄膜,按4个一排排入槽内,排满槽后覆土1~1.5cm厚,槽上面用木棍架起南低北高的斜坡小棚,北侧支架离槽沿25~30cm,每隔1~1. 5m设一直立木棍支撑,斜坡棚架上加塑料膜和草帘保温。此…  相似文献   

9.
双孢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双孢菇栽培试验研究证明:简易竹木结构多层床架式菇棚是目前最佳设施之一;制做一级培养基以加入葡萄糖的菌丝生长最好,制做二、三级培养基以使用麦粒、畜粪的混合物上再覆一层畜粪的配方最好;在自然温度-7℃~5℃条件下增加简单方法后30~46d可将栽培料沤好;覆盖物以海淀区草炭覆盖产量最高,子实体最适光照强度为20~80lx。  相似文献   

10.
赵云鹏 《食用菌》2001,23(1):26
近年来,我国北方双孢菇发展很快,菇农们也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然而,有不少单位和个人照搬南方生产技术,生产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绝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所以,结合北方自然环境的特点,研究探索制定适合北方生产的技术路线,是北方双孢菇健康发展的关键向题。本文结合我区几年来的生产情况,就双孢菇高产栽培几个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以出菇始期温度是否适应出菇为前提。曾有人认为我区开始堆料的时间为7月20日并按此时间安排生产。几年来实践证明,原料发酵结束后气温高,不适宜播种,若堆料时间安排在8…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跃明 《食用菌》2002,24(1):32-32
杏鲍菇是一种新近引种栽培的珍稀食用菌。我县利用食品厂的高压消毒设备和柑橘加工厂的调温保鲜库进行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 ,获得了成功。生产一年多来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1 保鲜冷库的改造 保鲜冷库每间都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调节温度和湿度 ,利用地沟通风换气。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是一个比较耗能的生产方式 ,为了充分利用冷库空间和减少能耗 ,每间冷库必须搭建养菌出菇床架 ,一般养菌床架长×宽×高为 10 m×1.2 m× 3 m ,搭 6~ 7层 ,层高 40 cm ;出菇床架长×宽×高为 10 m× 1.2 m× 2 .7m ,5层为宜 …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并于2000年首次启动了“食用菌生产技术开发工程”。“两菇一菜”种植模式作为开发工程内容之一,经过试验、开发、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进行“两菇一菜”高效种植,通过菌、菜轮作,可实现资源的多元、增值、高效利用,提高棚室生产效益。现将几种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一、双孢菇-蒜黄(越冬芹菜)-鸡腿菇 双孢菇选择麦秸作为主料,于7月底~8月上旬备料,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10月上中旬开始出菇,11月下旬结束。一般每667m2可产菇60…  相似文献   

13.
一、大白菜 大白菜收获后,在不受冻的条件下,应尽量晚入窖。入窖前将晾晒1~2天的白菜送到菜窖附近码在背风向阳处,菜根向下,一棵挨一棵地排放在一起,四周用草或稻秸覆盖,以防低温受冻。一般预贮20天左右方可入窖。入窖前要修整菜体,去掉根部土壤及腐烂的菜叶。窖底应铺6cm厚的干净河沙.再铺上一层稻秸。底层也可用木棍支垫。窖的中间留50~70cm宽的通道,两侧码菜。码菜的规格多为宽90cm、高2.3~2.7m,码菜距窖壁留10~20cm宽的间隙。较大的菜窖每隔10码留1码空位,以便倒菜。 管理:大白菜贮藏…  相似文献   

14.
夏季利用菌糠棚栽草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年6~8月份.气候闷热、蔬菜大棚、菇棚基本处于闲置期,利用闲置棚生产草菇.不仅可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又可实现周年化生产食用菌。1配料堆制 配方为平菇或金针菇菌糠80kg,麦秸粉23kg、石灰粉 9kg左右.多菌灵 0.1kg。水 170kg左右。将未霉变的菌糠打碎暴晒2~3天,按配方将料拌匀,堆积发酵,料堆高约1m,宽1~1.5m.长度不限.料堆压实(勿过紧),用粗约10cm的木棒,每隔1m左右打一个到堆底的洞、盖膜发酵,待温度升到65℃时.保持12小时左右翻堆、如此翻堆3次,当料有白…  相似文献   

15.
猴头畸形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剑 《食用菌》2001,23(2):41-41
猴头菌子实体直径2~3cm时,往往未长菌刺,随着子实体的增长,菌刺逐渐生长,生长发育好的子实体球状,直径5~8cm,球心大,菌刺短,5mm左右时采收。但生产中常因管理不当,出现各种畸形菇,猴头商品价值低。常见畸形菇有“花菜状”菇,有人称“瘤状”菇,子实体表面像花菜,凹凸不平,有的长20天左右.似瘤仍无菌刺,应尽早采摘,以免影响下潮菇的生长。珊瑚状菇.菇柄上长出好多分枝,菌盖小;有些子实体近球形,不长菌刺“光头菇”等。其实生产上只要采取合理栽培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防止产生畸形菇。1 栽培袋或蘑菇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保护地塑料大棚的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早春塑料大棚的蔬菜生产采取一茬三种类、高密度、立体式栽培技术。1 塑料大棚的覆盖要求塑料大棚的覆盖要求越冬覆盖,封冻前扣好棚膜,棚内四周设1.2m高围裙,加扣二层棚膜。2 整地施肥封冻前把棚内土壤细致深翻,翻地深度28cm以上,耙平。1000m2塑料大棚施腐熟优质有机肥6m3,细致铺撒均匀,撒施磷酸二铵40kg,硫酸钾20kg,然后按60cm垅距打好垅,垅高20cm,为明年早春备用。3 蔬菜种植种类安排和品种选择蔬菜种植种类安排是:水萝卜,品…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一般均采用发酵料床栽方式,棚内出现病虫害不易控制,特别是安排在前半年(4-6月)出菇的菇棚因棚内高温高湿病虫害很难防治,严重影响产量品质。一年中前半年为双孢菇淡季,价格颇高。为此,近年来,我们摸索用发酵料袋栽双孢菇,已取得十分理想成效。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柿子、石榴简易贮藏法1、柿子贮藏法(1)堆藏法:选择阴凉、通风的房屋,地面铺20cm厚稻草或秸秆,将挑好的柿果叠放3~5层。(2)架藏法:在阴凉处搭架,铺上15cm厚的高粱秸杆。将柿果叠放3~5层,让其自然冷冻。然后用稻草把四周和上部覆盖50cm,保...  相似文献   

19.
刘英杰 《蔬菜》2001,(7):5-6
枫叶二号甜瓜是中捷友谊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1999年从山东寿光金园种苗公司引进的加拿大厚皮甜瓜品种,经2年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试种,该品种在我场表现为:生长健壮,高抗蔓割病、霜霉病,易坐果,产量高,口感好,667m2平均产甜瓜2816kg,平均单果重2.1kg,最大果重2.9kg,从开花到成熟春季45天左右,秋季40~ 42天,成熟时果面光滑,乳白色,含糖量14%~16%。本文就栽培技术做一介绍。 一、栽培槽 在日光温室内用8块砖平地垒成内径48cm,外径72cm,高20cm的南北向栽培槽,南北坡降控…  相似文献   

20.
高晓华  刘军利 《食用菌》2010,32(3):43-44
近年来,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双孢菇在我省有了较大面积的发展。由于我省为暖温带季风性气候,表现为冬夏漫长,夏秋短暂。塑料大棚保湿不保温的特点决定了双孢菇出菇期短,上市集中。双孢菇鲜品的季节性生产与周年性消费存在着突出矛盾,随着新农村建设及移民搬迁步伐的加快,充分利用本地区大量闲置的土窑洞进行反季节双孢菇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