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姬菇栽培种(即三级种)培养基灭菌,通常采用常压高温灭菌法,此法灭菌效果可靠,但需设备,耗能源,技术性强,成本较高。由于姬菇三级种是在高温季节制备、培养的,故掌握好发菌是关键。笔者自1998年8月20日开始,在本场所辐射的专业村进行免高温灭菌制姬菇栽培种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并于1999年秋季开始推广,现将此法介绍给菇农供参考。1 培养基的配制 配方为棉子壳100kg,麸皮4kg,石膏1kg,生石灰3kg,增产素1袋,金星消毒液02瓶,磷酸二铵05kg,水120~130kg。将棉子壳、生石灰、石膏、麸皮混合均匀,其他可溶性辅料…  相似文献   

2.
王存雪  张志勇 《食用菌》2002,24(6):15-15
在我地 ,大部分菇农采用发酵料开放式生产姬菇三级种 ,减少了制种投资 ,降低了成本。但制二级种仍摆脱不了灭菌灶和接种箱 ,尤其此时正值高温闷热多雨季节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批污染。为此 ,我们采用了免蒸汽灭菌生产二级种技术 ,目的是使菇农不用投资任何设备自己生产优质、价廉的二级菌种。现报告如下 :1 试验菌株 用当地大量种植品种冀农 11为试验对象 ,经PDA试管培养后转接到谷粒培养基上 ,得到供制二级种所用菌种。2 培养料制备 用新鲜大壳棉子皮作主料 ,减少有机氮麸皮量 ,适当增加石灰和多菌灵用量。配方 :棉子皮 10 0 kg,麸…  相似文献   

3.
棉铃壳栽培白灵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福清  马新平 《食用菌》2001,23(3):19-19
我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每年可产出棉铃壳近1 0万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笔者进行了棉铃壳栽培白灵菇的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1 季节安排与菌种制作 在淮北地区一般以 9月初制栽培种(菌株KH -2,引自山东济宁市食用菌实业中心),1 0月初制栽培袋,1 1月中下旬开始出菇为最佳。母种选用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以麦粒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可按常规制作,但在麦粒出锅前 5分钟按 1 0kg小麦加 0 5kg白糖的比例加入绵白糖,以增加营养,促进菌丝生长,菌龄以 1 0~ 2 0天为宜。2 培养料处理及配…  相似文献   

4.
秀珍菇的袋栽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一些传统食用菌品种经济效益下降的状况。我站引进了秀珍菇这一新品种,它属于侧耳属中的糙皮侧耳种,虽然子实体和平菇相似,但比传统的平菇肉质鲜嫩,口感好。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栽培,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秀珍菇的试验栽培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菌株 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1 2 菌种制作 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采用棉籽壳培养料,其配方为:棉壳83% ,麸皮10 % ,石灰3% ,石膏2 % ,过磷酸钙2 %。1 3 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的工艺流程为:确定栽培季节→原料处理→装袋→灭菌→冷却…  相似文献   

5.
葡萄园草菇立体种植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的发展 ,立体高效的集约化生产模式逐步取代了单一的种植模式 ,随着我市种植结构的调整 ,葡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如何进行精致耕作 ,提高土地利用率 ,为此我课题组成员从 1999年开始着手葡萄园套种多种经济作物和食用菌的栽培试验 ,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套种草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菌种制作与季节安排 原种、栽培种都用麦粒培养基。配方 :麦粒 98% ,石灰 1% ,石膏 1%。选优质麦粒置 5 %石灰水中浸泡 12小时左右 (视气温而定 ) ,以麦粒胀满无白心为准 ,捞起用水冲洗沥干 ,按常规装袋、封口、灭菌、接种、培养。菌种为 V2 3菌株 …  相似文献   

6.
李正飞 《食用菌》2007,29(1):39-39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农户采用玉米秸秆发酵料栽培平菇,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技术方法介绍给大家,不妨一试。1大棚设计同常规冬暖式蔬菜大棚。2季节安排平菇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为13~17℃,各地可依气候条件安排生产季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巨大口蘑Tsw-06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发育和出菇情况;并进行了不同栽培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原(栽培)种培养基为:麦粒88%,木屑10%,碳酸钙2%;最佳栽培料培养基为:棉子壳43%,稻草43%,麸皮10%,过磷酸钙1%,石灰1%,轻质碳酸钙2%;最佳栽培模式为脱袋床栽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8.
台湾白背木耳,其栽培技术难度不大,生产设备简单,不仅适宜家庭式业余和专业生产,更适合空闲的仓库、学校、厂房等室内及大棚工厂化规模发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现将200m2厂房栽培1万袋台耳的生产技术介绍如下:1 生产季节 台耳的种植季节是3~5月,制种季节为1~3月,4~8月。2 材料准备 麦秸,稻草,玉米芯,木屑,棉子壳,棉花杆,果树枝条,甘蔗渣任选一种或几种粉碎料5500kg;17cm×35cm,厚度0045mm栽培袋1万只;米糠或麸皮1000kg,石膏粉100kg,石灰粉25kg,台耳母种100支,扩接成500袋原种直接用于栽…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洛阳市秸秆禁烧工作 ,使大量玉米秆变废为宝 ,并且寻求种植双孢菇低成本 ,高效益的培养基配方。我所食用菌研究室自 1998年起进行了大量试验 ,选出了最佳配方 ,探讨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 ,效益逐年上升。目前栽培规模达到 2 0 ,0 0 0 m2 ,平均产量达 9kg/ m2以上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 栽培季节和品种选择 栽培双孢菇可根据设施条件及品种灵活确定栽培季节。一般菇棚可应用 176、15 2、95 0 6等低温双孢菇菌种 ,在 8月上旬~ 8月下旬建堆发酵 ,8月下旬~ 9月上…  相似文献   

10.
我们于85年7月开始对佛罗里达平菇进行高温栽培,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采用棉籽壳熟料培养基,高压灭菌。料配方:石膏1.5%,石灰1.5%,料水比例为1:1。灭菌后再调水达到1:1.4,调水时加1%的多菌灵粉剂,然后进行播种;第二组也是棉壳培养基,采用生料栽培。料水比例为1:1.4,料配方同熟料相同。不同的是配  相似文献   

11.
设计考察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榆黄蘑母种菌丝走菌及栽培出菇的影响,结果以土豆100 g,蔗糖10 g,琼脂9 g,pH自然,水500 mL的配方6可快速培养母种;以紫薯100 g,葡萄糖10 g,琼脂9 g,pH自然,水500mL的配方2可保持母种菌丝长势良好、活力强。以玉米芯、麸皮为主的生产配方试验比较结果,采用玉米芯66%,麸皮30%,石灰2%,石膏1%,蔗糖1%的配方d,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产量表现较好。以木屑、麸皮为主的生产配方比较试验结果,采用木屑58%,棉籽壳20%,麸皮20%,石灰1%,石膏1%,含水量60%~65%,pH 5.5~7.0的配方F,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及产量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2.
常规代料栽培香菇,大都是采用熟料袋栽,耗能大,无菌操作要求严格,笔者参考了有关资料,探索出一种生料栽培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菌种选择 必须选低温、发菌快,抗霉、耐碱、高产菌株,栽培种培养基以谷粒等为好。 (二)季节选择 生料栽培成败的关键是安排在低于20℃的季节发菌,我国南方以气温较低的12月栽培为宜。 (三)配料播种 以棉子壳料为例,较适的配方如: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菌糠是目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主要副产品之一,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组成结构,是栽培双孢蘑菇的优良基质原料来源。基质中采用处理B(杏鲍菇菌糠70%、牛粪26%、CaCO_3 2%、CaSO_4 2%)发酵生产培养基,以及处理C(杏鲍菇菌糠96%、CaCO_3 2%、CaSO_4 2%)经加热灭菌100℃保持8 h生产培养基的方式均可以获得双孢蘑菇栽培成功。菌丝生长速度方面合成料栽培快于杏鲍菇菌糠料;产量结构方面,菌糠发酵料栽培出菇主要集中在前2潮,合成料和菌糠灭菌料栽培趋势一致;产品质量方面,合成料栽培的子实体个体大于菌糠料,合成料栽培菌盖直径5.1 cm,菌糠发酵料为4.7 cm,灭菌料为5.0 cm;菌糠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大于合成料,合成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5 kg·L~(-1)和64.2 g/100g,菌糠发酵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8 kg·L~(-1)和73.1 g/100g,灭菌料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78 kg·L~(-1)和74.1 g/100g。合成料栽培菌褶色泽较菌糠料颜色深。  相似文献   

14.
房向阳 《食用菌》2001,23(4):42-42
用稻草栽培凤尾菇,用谷粒菌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生产菌种需要高压灭菌,制约了谷粒菌种的推广使用,笔者经多年的试验,找到了一种简易的生产方法,可在冬季大量生产谷粒菌种,用于早春的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两段出菇也叫覆土栽培,它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在平菇栽培中已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关金针菇的覆土栽培,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就覆土栽培对金针菇增产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种:杂交19,引自南阳农校菌种室。②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培养料为棉杂质98%,石灰2%。 (二)试验方法 母种和原种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发满菌丝后备用。栽培料投料50kg,按上述配方调含水量为65%,装入12×50cm聚乙烯袋中,每袋装干料500g,每袋打4个接种  相似文献   

16.
鸡腿蘑是一种抗杂能力强的草腐土生菌。几年来,笔者利用栽培平菇、杏鲍菇、茶薪菇等的废菌料,进行小拱棚畦床栽培鸡腿蘑试验,并应用于大田生产,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菌种制作 选用优良的鸡腿蘑品种,按常规方法制作母种、原种、栽培种。1.1 母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KH2(PO4)35g,水1,000mL。配好后装进试管,制成斜面,灭菌,接种,置22~28℃下培养,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斜面。1.2 原种制作 培养料配方为棉壳85%,麦麸10%,石灰3%,糖、过磷酸钙各1%,KH2(PO4)30.1%,料水比1∶1.3。拌匀堆闷5~7天(翻堆1~2次),装瓶灭菌后接种,待菌丝长过  相似文献   

17.
张铁军 《食用菌》2009,31(4):48-49
2008年笔者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围场县,利用其海.拔高、温度较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在盛夏高温酷暑季节(7月中下旬最高气温达38℃),栽培反季双孢菇。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获得成功,栽培规模20000m^2,产量在10kg/m^2以上,时价16元/kg。既满足了奥运会期间市场对双孢菇的需求,也填补了双孢菇在承德地区反季栽培的空白,为反季双孢菇生产技术,在承德地区的大面积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我们进行了不同遮阳率的遮阳网加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试验菌株为江山白菇2号,取自本所。母种培养基为常规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65%,麸皮15%,木屑10%,玉米粉6%,糖、石膏、石灰、过磷酸钙各1%。3种遮阳网遮阳率分别为①60%、②70%、③90%,对照组为普通透明聚乙烯农膜。  相似文献   

19.
山东莘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于近两年在部分乡镇推出了一种新的菇菜轮作模式,即双孢菇-洋香瓜-草菇一年三种三收的菌瓜轮作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生产季节,而且抓住了各茬口的最适宜的栽种时机,使这三种菌菜都能在价格最高时上市,并且避免了常规菜-菜轮作前后茬在产量上相互影响的缺陷,还能使废弃的双孢菇培养料作基肥在香瓜生产上再利用,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该模式大棚应按冬暖式设计,为了兼顾双孢菇与草菇生产,可于南北墙体设通风口,生产香瓜时再堵上。一般棚长不少于40m,跨度7.2m。若按棚长60m算…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稻草栽培平菇的生物学效率,几年来笔者对平菇的营养生理和稻草的处理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一)菌株选育与基质配制供试菌种是我校野生驯化种经多年连续单株组织分离选育的"新平"菌株.原种是谷粒培养基,谷粒98%,石膏粉2%,常规法接种培养.栽培种是木屑培养基,木屑77%,糖1%,纸浆废液1%,糠或麦麸20%,石膏粉1%,常规法接种培养,菌丝长满瓶(袋)后5天接栽培种.栽培料配方为稻草86%、糠8%、草木灰3%、食盐2%、石膏粉1%、尿素0.3%、pH值9,含水量65~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