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今中外的园林发展历史明确展示了园林建设与园林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和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园林文学”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园林文学”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缺乏更新与演进、教学资源缺乏等,课程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以强化课程重要性、提高课程专业性、增强课程实用性为目标,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加强古典园林文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实际应用性,深化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与文学的融合,强化学生审美观、价值观及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教学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方法应用于园林制图课程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制图课程的教学是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所以必须以系统论的方法把园林制图课程的全部内容构建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内容的构建方面,要使各个知识点相互贯通,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过程,并建立系统性课程考核体系,从而使系统性在园林制图课程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进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园林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解惑能力。  相似文献   

3.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个结合和三个构架"的教学方法。"四个结合"即直观教学结合实物教学、案例分析结合启发式教学、室内教学结合室外教学以及问答法结合讨论法;"三个架构"即知识点、科研动态和科学技术等3个节点要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并要有较好的体现。改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山水文化在我国历代园林的设计营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园林史教育作为获取传统园林价值观取向的主要课程,是学生了解中国“山水思想”“环境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本途径。传统的“中国园林史”教学以注重形式、空间、功能的园林案例分析为主,割裂了中国园林显性物质空间与隐性价值观的关联,导致中国园林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无法被理解。本文将中国园林中的山水元素作为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将山水元素与中国园林历史发展主线相融合,按不同历史阶段的园林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秦汉以前为中国山水园林发展的起点,教学重点在于探索中国园林的起源方式;魏晋至唐时期教学重点在于塑造学生的历史环境观和培养山水审美意识;元明清时期的教学重点从科学与艺术的角度对现存经典园林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园林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思想,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学型高校园林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基于教学型高校园林专业以培养园林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认识,提出首先要优化园林专业教学体系,包括教材的更新与整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和重视课外专业技能的训练;其次园林专业教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应具有“理论”与“实践”的两栖性、“教学”与“科研”的两面性,应既是“高学历”又是“多面手”;最后提出应从关键环节入手强化园林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以实现学生就业为导向,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大力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改革现行的成绩考核体系,强调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最后环节。  相似文献   

6.
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思想和生态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农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与风景园林专业实践脱节、任课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体系、任课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明确核心教学内容,增加实践应用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强化案例式教学,增加专题讲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考核方式应采取期末笔试结合自主学习、课堂参与、课后复习与作业完成情况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任课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要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进行完善。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能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风景园林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风景园林和观赏园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是该课程的关键内容。对"园林树木学"课程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总结了相应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综合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8.
"园林钢笔画"是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园林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起着衔接的作用。针对"园林钢笔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内容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园林钢笔画"课程改革的途径。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临摹、照片改绘、写生和风景画的创作;其次应增加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强化与设计相关的教学连接功能;第三,教学内容应注重与园林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将钢笔风景画的绘画技巧运用于专业设计图的能力;第四,实行钢笔淡彩图的特色化教学,丰富"园林钢笔画"课程的教学内容。"园林钢笔画"课程的改革推动了园林美术课程特色化教学体系的建立,为园林设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学”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标,结合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园林专业“城市生态学”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围绕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重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园林专业“植物种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植物种植设计"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了提高"植物种植设计"的教学质量,该文作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实习教学环节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园林专业"植物种植设计"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表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园林生态学”是随着人们对其生存环境要求的逐渐提高而出现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园林生态学”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园林人才的培养。沈阳农业大学“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采用归纳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自学、实践教学和灵活考核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要: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风景园林、观赏园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实践环节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该文分析了近年来“园林树木学”实践教学滑坡的原因和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当前,社会竞争和行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园林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都使园林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和重要。因此,园林专业从创建产学研一体的培养场所、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基地教学的结合、建立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根据项目要求成立课题组以及针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不同内容的实践教学等方面,积极探索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园林本科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拉丁学名是从事园林、园艺相关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目前“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由于课时少,学生重视程度低、缺少学习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对园林花卉拉丁学名的学习兴趣,提升“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质量,对花卉拉丁学名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与实践:利用花卉拉丁学名,可以分析出园林花卉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生境特点,辨析形态类似的花卉种类、原产地及栽培特性,还可以用花卉拉丁学名分析出花卉的药用价值及相关的植物学家、神话故事等人文内容。通过对园林花卉拉丁学名的讲解分析,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还能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园林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国际视野及专业英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培养园林行业急需的人才,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优化等方面对园林"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首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将最新的园林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高度融合;其次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听说读写及课堂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最后,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采取课后作业20%+小组汇报20%+课堂考勤10%+期末闭卷考试50%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通过对2013—2015届155名园林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了学生对教学改革效果的反馈意见。调查结果表明,仅有4.25%的学生不喜欢该课程,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持有积极的态度;听说读写训练+课堂小测+小组汇报+课后作业的考核方式效果较好,仅5.81%的学生认为该方式需要改进;对于改革后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学生希望能学习到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知识及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能熟练掌握毕业论文/设计格式的写作手法、书写规范,也期待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口语水平及交流能力。实践证明,改革后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绘图技能和创新能力,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常用软件,从学习态度、教师素质、实例教学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模式的若干理念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园林树木学”是高等农林院校风景园林和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知识点繁杂、实践性强和多学科交叉等特点。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树木学”课程组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针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开展了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一是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并按照课程章节梳理归类为必学板块和自主学习板块,同时推送碎片化学习资源。二是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明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翻转课堂模式,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变到“学”上。三是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步骤,明确任课教师与学生在各个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基于SPOC的“园林树木学”混合式教学强化了线上线下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达到了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学习成绩,而促进了课程的自身建设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园林树木学课程为例,围绕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探讨专业基础课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从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互动和教研结合、完善课程考核和成绩评价办法等方面,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园林树木学"是园林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课程教学目标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偏低、单一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等问题,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措施:首先应更新教学理念,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其次应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第三,在教学方法上,应加强工作案例教学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被动式学习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工作岗位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及园林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结合2009年以来"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组织方式的实践,对课程内容及其设置进行了改革。首先以"理论讲授+户外调研+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基础,通过优化,形成了模块式、单元式以及推演式等3种富有特点的教学方式;其次通过提升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课程教学组织的优化,达到加强学生对于植物空间属性、文化属性的认知能力,实现从植物材料的认知到规划应用综合能力的递进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