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结果:提出管理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思想的含义、三个特征及辩证关系.研究结论:管理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思想是指导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行之有效的规划思想.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科学编制镇级国土整治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国土整治规划必须贯彻一体化管理思想;提出一体化管理国土整治规划思想的含义、特征及辩证关系。研究结论:一体化管理的国土整治规划思想是指导镇级国土整治行动及规划编制行之有效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王建兴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0):298-301
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是全国四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联系着省级系统和县级系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对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完善全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体系,实现规划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办公和规划数据的互联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用MAPGIS7.0、Visual Basic 6.0和 SQL Server 2000作为系统开发工具,采用集成二次开发方法,以客户机/服务器(C/S)作为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开发了系统的数据库和系统的功能模块。本研究对推动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勇跃村村屯建设规划前后土地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计量分析对比黑龙江省勇跃村村屯总体规划前后土地利用的集约情况,进而提高勇跃村土地集约利用度。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和收集资料的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勇跃村土地利用集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因素的权重,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统计分析勇跃村规划前、近期规划、规划后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勇跃村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值:规划前为39.05,近期规划为38.27,规划后为61.58。最后,为提高勇跃村土地集约利用度,提出了因地制宜、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编制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新农村各类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农村存在的闲散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工程分析法,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评估的指标体系,旨在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规划实施效益评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评估等建立规划后评估体系,全面分析和掌握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和效益情况,确认规划的合理性,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温州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目标和设计原则,利用MAPX4..5和Mapinfor等软件对温州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模块、数据库建设及各子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并采用集成技术对系统进行了开发,实现了对土地现状数据的图文一体化管理,具备了数据的编辑、查询、统计分析及报表自动生成和专题制作等功能,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研究区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快捷、有效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行为主体决策机制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体构成多元化,用地需求、用地动机呈现多样化,土地利用规划行为更加复杂。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较少从土地利用行为角度分析,在规划中缺乏对土地使用者的用地心理、用地动机、用地偏好、土地利用行为决策特征的了解,对土地使用者转换土地用途的行为机理不清楚,从而导致规划缺乏行为管理的针对性和激励机制。拟在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主体行为价值取向、行为特征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的行为决策、行为组织和行为控制,从理论角度对基于行为主体决策机制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规划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有效评估土地整治规划制定的科学性,指导土地整治工作顺利进行,以伊通满族自治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为研究实例,根据研究地区伊通满族自治县的实际情况,从生态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3方面进行分析,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每项指标进行赋值,评判出经过土地整治之后的综合效益变化结果。结果表明:(1)规划实施后,该地区生态影响分值为0.2998,经济影响分值为0.5400,社会影响分值为0.1565,综合影响得分为0.9663;(2)本轮规划比规划初始年综合影响分值增加0.1122,说明土地整治对环境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土地整治规划综合效益影响评价为土地整治规划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现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要闻     
<正>全国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志愿服务活动启动近日,国土资源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在天津市蓟州区召开全国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现场会,共同启动了全国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志愿服务活动仪式。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编制村民自己的规划;要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编制体现"多规合一"的规划。纵向衔接上,要细化落实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法在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是土地整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目前中国使用的几种评价方法都难以量化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提出将生态足迹法的生态承载力模型运用到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中,并以信阳市浉河区双井等(两)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规划方案为例,以期为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种可以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展示悠久的中国农业生态智慧,推动“生态智慧—生态实践—生态文明”的融合共生,通过对历史典籍资料和传统农业实践的文献分析和归纳演绎,总结了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的生态智慧及其规划思维。研究表明:因天时、就地利、重人和体现了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的生态智慧。整体生态观念、时间循环思维和要素统筹思想是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的规划思维外在表现。在今日城乡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中要树立整体思维,通过生命共同体视角下的空间分配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通过控制线划定为未来的空间布局打下基础;通过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通过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通过战略性留白实现城乡发展的增值。在土地和人口要素统筹中,倡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管古代中国农业土地利用是小尺度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实践活动,但对于理解和推进今日的规划实践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举措和落实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抓手。研究围绕建立和落实用途管制制度的目标提出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整体框架、层次与组成、功能与内容,以期为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发达国家的空间规划体系、我国“多规合一”的试点成果和围绕落实用途管制制度的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框架等。[结果]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存在众多问题,但可以通过构建更为科学的空间规划体系予以解决。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成熟做法和吸取我国“多规合一”试点取得的经验。围绕落实用途管制制度构建“全国——省级——地级——县级”四级的“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规划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每一级的规划是基于落实用途管制制度且对应于该级政府事权和相关部门事权的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全域性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性、纲领性和基础性规划,是划定“用途区”的规划;“专项规划”是落实用途管制制度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部门性规划,是“用途区”的保护和开发的规划。[结论]研究坚持“层次清晰、功能明确、上下衔接”和“宏观、中观、微观,远期、近期,刚性、弹性”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构建了基于落实用途管制制度的空间规划体系思路和整体框架、层次与组成、功能与内容,这将为国国内空间规划体系和落实用途管制制度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Indigenous and non-indigenous concepts of land ownership and use are fundamental elements in Australian debate on the implications of Native Title for development. However these approaches are not necessarily incompatible but can be reconciled. Drawing on 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Australian rangeland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adaptations of land use practised by indigenous people, who have converted their land tenure from pastoral leasehold to Aboriginal freehold land, suggest that such reconciliation is possible and practical. Provision of appropriate support tools, such as participatory extension for improved land management, or community land management planning,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igenous and non-indigenous land management approaches. Successful integration will be essent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Australia’s rangelands under Native Title.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的县级市——新民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特征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耕地明显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农用地与建设用地矛盾突出,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需创新理念,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实行动态监测,建立完善土地的法律体系、依法加强土地管理,重视环境污染问题,保持生态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与无限性的要求表达与土地资源固有有限性形成强烈地客观矛盾,充分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笔者基于研究区社会、经济、生态特点和地类结构实际情况,结合中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对中江县县域的地类结构进行多目标导向的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效益主导的发展目标,通过配置地类结构,可以获得不同的GDP总值。在进行中江县土地类结构配置时,能够实现目标年的生态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效益的“双赢”。研究结果能够保障一定时期内当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并可为当地土地资源管理等政府部门进行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青浦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CLUE-S 模型,结合区域总体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方案,对青浦区进行了2040 年土地利用格局模拟预测,最后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出发,对其生态阻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如下:(1)对CLUE-S模型适用性进行验证,经过计算,Kappa 精度达到95%以上,表明CLUE-S模型在青浦区具有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能力;(2)青浦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差异显著,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居住地、城市绿地和林地的面积增加,农业用地和水域的面积有所减少;(3)生态保护红线约束下,青浦东部地区生态阻力减小,西部地区保持稳定,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更趋于合理。结论可为青浦区未来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Through investigating current sea use in coastal cities of China,and exploring foreign and domestic researches on sea use,this paper took Binhai New Area of Tianjin City for example to analyze major problems of its sea use in ecological security,planar form,land use layout,specialized planning,management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then proposed strategies from 4 perspectives,namely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optimization of planning planar form,optimization of planning land use layout,and planning managemen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and instructions for the sea use planning of Chinese coastal cities.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任务要求,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与评价则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为了更好的提高土地整治规划的科学性及可行性,为今后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意见,以花垣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遥感判读、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花垣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调查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花垣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2020年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分别为1458.2 hm2、371.31 hm2,平均整理潜力系数达43.78%;各村庄潜力差异明显,潜力多分布在Ⅱ、Ⅲ等级,可大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区域少;地形地貌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该地区居民点整理潜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