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南瓜属葫芦科南瓜属,广泛栽培的有中国南瓜(Cucurbitamoschata)、笋瓜(C.maxima)、西葫芦(C.pope)、黑籽南瓜(C.icifolia)和灰籽南瓜(C.mixta)5个种。我国作为蔬用栽培的是中国南瓜、笋瓜、西葫芦,其中以中国南瓜分布最广,嫩果、老果兼食;其次以食用嫩果的西葫芦,北方早春广为栽培;笋瓜因其含水量高,味淡,主要作饲料或籽瓜栽培,但从  相似文献   

2.
用水提醇沉法从6个不同产地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子实体中获得6种粗多糖,6种粗多糖得率及多糖含量差异较大,以湖北(HB)的最高,其次为云南(YN)的;各粗多糖分子量分布相似,单糖组成均以葡萄糖为主,并含有少量半乳糖;除福建(FJ)外,其余5种粗多糖均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的产量,以YN和HN的活性较好,总体来说,YN的多糖产量及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9种百子莲属植物为试材,采用TTC染色法和电导率法对种子生活力进行测定,研究了9种百子莲属种子的千粒重、种子形态、种子生活力及萌发特性;并在7种环境条件下测定9个品种的萌发能力。结果表明:品种5(Agapanthus praecoxssp.minimus‘Storms River’)、品种8(A.praecoxssp.praecox‘Floribunda’)种子活力高,品种2(A.inapertus ssp.hollandii)、品种3(A.praecoxssp.minimus‘Adelaide’)活力低;种子萌发力也有明显不同,品种1(A.comptonii ssp.longtubus)、品种5、品种8种子萌发力较强,品种2、品种3、品种4(A.praecoxssp.minimus‘Forma’)萌发力差;综合9个品种种子的活力及萌发能力可知,品种5、品种8两种百子莲属植物品种的种子活力及萌发能力较强,适合在国内的园林植物应用及药用种植领域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三种花灌木的萌生能力及其修剪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连翘(Forsythia suspense)和榆叶梅(Prunus triloba)为材料,研究了3种花灌木的萌生能力.结果表明:3种花灌木均具有很强的萌生能力,丁香和连翘的萌条数较少,但其萌条短而粗壮其积累较多的干物质;榆叶梅的萌条细长柔弱,干物质积累量较少.讨论了园林植物的萌生能力及其与整形修剪的关系,并就3种花灌木的整形修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嫁接对苦瓜涝渍前后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碧秀苦瓜作为接穗,当地肉丝瓜作为砧木,采用劈接、插接和靠接3种方法进行嫁接.测定了嫁接与自根植株在遭受涝渍前后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结果表明:受涝渍后3种酶活性先升后降,幅度变化在嫁接植株中表现剧烈;涝渍前后嫁接植株的3种酶活性均高于自根植株,3种方法嫁接植株之间酶活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以4份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瓠瓜(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纯系为试材,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6种细胞核裂解液对瓠瓜嫩叶进行处理,发现Otto I最适合瓠瓜细胞裂解;从5种候选内标作物中筛选出水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var.Nipponbare)为最适内标作物;4份中国瓠瓜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大小为329.11~344.56Mb。  相似文献   

7.
草莓种间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草莓2x与2x、2x 与4x、4x 与5x、5x 与8x 种间杂交结果表明, 同倍性种间杂交结实率较高,如绿色草莓(2x ) ×东北草莓(2x) 可达53. 3 % , 但正反交间不同。不同倍性种间杂交以低倍体为母本时结实很差或完全不能结实, 以高倍体为母本时杂交结实率较高, 如汤姬(8x ) ×黑龙江7 号(5x) 可达68. 4 %; 由汤姬(8x ) ×黑龙江7 号(5x) 得到1 株9x 实生苗, 根据其倍性及亲本减数分裂行为、花粉大小等现象推测草莓属植物中存在未减数配子; 草莓种间杂交后代变异大, 并出现了偏母实生苗, 它们可能来自无融合生殖; 从草莓种间杂交得到包括4x、5x、6x、7x、8x、9x 丰富的倍性试材, 这对草莓遗传变异及改良栽培草莓品质、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29个表型性状对辣椒属(Capsicum)5个栽培种的60份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0份材料两两不同种质间遗传距离在1.376~7.321之间,平均为4.112;以遗传距离4.412为阀值,60份种质被分为4大组,即C.annuum+C.chinense组、C.baccatum组、C.frutescens组和C.pubescens组,表明C.annuum与C.chinense亲缘关系最近,而与C.pubescens最远;C.annuum5个变种在4.013阀值处分为2组,长椒(var.longum)、灯笼椒(var.grossum)和樱桃椒(var.cerasiforme)在同一组。本文还就C.annuum变种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2年多的努力,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http://www.zhiwutong.com/learning/gardens.htm携手全球植物学机构,首次全面系统地统计了全世界树木的种类,为60 065种,并构建了全球树木查询数据库(https://www.bgci.org/globaltreesearch.php)。根据统计,树木种类巴西第一(8 715种),哥伦比亚第二(5 776种),印度尼西亚第三(5 142种)。树木特有种类最多的是巴西(4 333种),马  相似文献   

10.
以5种景天科多肉植物奥普琳娜(Echeveria Opalina)、特玉莲(E.runyonii Topsy Turvy)、红稚莲(E.macdougallii)、鲁氏石莲(E.runyonii)和蒂比(E. Tippy)为试材,设高盐1.0%NaCl,低盐0.5%NaCl处理,以纯净水为对照,在处理后5、10、15 d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和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奥普琳娜和红稚莲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奥普琳娜、红稚莲、鲁氏石莲和蒂比的丙二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鲁氏石莲的花青素含量显著上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发现5种多肉植物耐盐能力依次为特玉莲鲁氏石莲蒂比奥普琳娜红稚莲。该试验可为景天科植物在盐碱地区的栽培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梨不同砧穗组合光合特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用CIRAS-1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豆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 、杜梨(P.calleryana Dcen.) 幼树以及豆梨、杜梨与砂梨(P. pyrifolia Nakai) 品种丰水、新高4 种砧穗组合幼树叶片的光合作用。结果表明, 砧木显著影响栽培品种的光合作用, 杜梨比豆梨以及以杜梨为砧木的丰水、新高幼树比以豆梨为砧木的两品种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 、表观量子产量(Φi) 、羧化效率(CE) 、水分利用效率(WUE) 高。新高的Pn、Φi 、CE 和WUE 值较丰水高, 且在两种砧木上均表现出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Ogura胞质大白菜与羽衣甘蓝种间杂交的亲和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祝朋芳  魏毓棠 《园艺学报》2006,33(5):1090-1092
 以Ogura改良胞质大白菜(Brassica camperstris ssp. pekinensis) 为母本, 与羽衣甘蓝(B. oleracea var. acephala) 进行种间杂交。结果表明, 上述种间生殖隔离严重, 常规花期杂交不结实, 蕾期多次重复授粉可有效克服不亲和障碍, 花粉管生长基本正常。授粉后补充6-BA和NAA无显著效果。种间F1 染色体数为2n = 19, 为预期真杂种。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区野生宿根花卉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白山区属温带气候,野生宿根花卉资源十分丰富.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野生宿根花卉共有77科、219属、408种.对野生宿根花卉的种类、分布、观赏类型、花色、花期及园林用途等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野生宿根花卉的丰富度依次为安图、长白、抚松、和龙、敦化、临江、汪清、珲春、集安、通化等.从垂直方向看,海拔450 m~1 000 m(米)以及海拔450 m(米)以下地段野生宿根花卉较为丰富.按花色橙黄、蓝紫、白、红、绿五大类型分类,则以橙黄色种类最为丰富(92种)、蓝紫色(83种)和白色(63种)次之、红色较少(60种)、绿色最少(2种).按园林用途分类,则以地被类(164种)和花坛类(148种)最为丰富、水景类次之(102种)、盆景类较少(20种)、食虫类(3种)和草坪类(2种)最少.提出了具体保护及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单层纸袋(2种)、双层纸袋、膜+纸袋及塑膜袋4种类型,5种果袋在梨优生区(海拔450 m)对新引品种红丝绸梨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纸袋、膜+纸袋的果实重量比对照相对减少,套塑膜袋果实重量有所增加;套袋果锈相对增多,黑点病严重;套纸袋果皮表面出现木栓斑,套塑膜袋果无木栓斑;套袋果实着色不及对照;套袋果贮藏容易失水.套袋不能改善红丝绸梨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不宜采用套袋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发酵液、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培养菌丝体中挥发性成分,其中共鉴定出30种香气成分.发酵液中有14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43.76%,以醇类为主;液体发酵菌丝体有19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34.97%,以醇类和醛类为主;固体培养菌丝体中有15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为12.21%,以醛类为主.  相似文献   

16.
草菇是人工栽培生长最快的高温型菇类,但产量低且不稳定.以稻草、棉籽壳为原料的,生物效率分别为10~15%和25%左右.为探索草菇的增产潜力,我们自1984年以来,用棉籽壳作原料,以筛选菌种入手,改进栽培技术,平均生物效率达40%.一、材料和方法(一)菌种与配料菌种有V_(23)、V_(20),引自广州微生物所;北京种,引自北农大;武昌种,引自武昌县微生物站.母种用PDA 培养  相似文献   

17.
以龙葵和红果龙葵为试材,研究了NaCl、KCl、Ca(NO3)2不同浓度盐胁迫对2种龙葵种子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KCl溶液在低浓度下对2种龙葵种子萌芽有促进作用,而Ca(NO3)2溶液在低浓度下对2种龙葵种子萌芽没有促进作用;且3种盐对种子萌芽的抑制效果的大小顺序为KCl> NaCl>Ca(NO3)2.龙葵的致死浓度在400~450 mmol/L,红果龙葵的致死浓度在300~350 mmol/L;龙葵在高浓度的3种盐胁迫下萌芽率均大于红果龙葵,表明龙葵的抗盐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苹果属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苹果属(Malus)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35个种中,我国就占有23个种.关于苹果属植物孢粉的观察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苹果属植物11个种19个类型的花粉大小、形状及其外壁形态等,以探索了解苹果  相似文献   

19.
贵州黔东南侗族食用香料植物资源利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香料植物具有无污染、无残毒的特点,同时有防腐抑菌、抗氧化和药疗的作用。采用实地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资料考证和文献检索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黎平县登岑侗寨食用香料植物进行调查,以摸清侗族食用香料植物资源状况,为其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当地食用香料植物有12科26属29种,其中唇形科(Lamiaceae)6种、伞形科(Umbelliferae)5种、姜科(Zingiberaceae)4种;从植物形态看,草本占绝对优势,共22种;食用部位以叶子、果实、全草、根、茎皮、花为主的植物,分别有12种(41.4%)、5种(17.2%)、5种(17.2%)、4种(13.8%)、4种(13.8%)、2种(6.9%);烹饪方式以火锅和炒食为主;从采集方式看,来源于野生环境的有18种,占总数的62.1%。  相似文献   

20.
大蒜发生二次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不同品种类型、蒜种类型和栽培措施的大蒜植株的二次生长率.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二次生长发生率最高,中早熟品种其次,中熟品种最低.早熟品种二次生长主要以外层型(Gso)为主,中早熟和中熟品种则主要以内层型(Gsi)为主;蒜种类型与二次生长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增施微肥、农家肥、NAA 50 mg/L BA 5mg/g与对照(常规施肥)间二次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增施微肥、农家肥有降低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的趋势;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的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率和死叶率比翻耕土壤覆盖栽培的明显高,死叶率高伴随二次生长率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