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任京输油管道加降凝剂正反输现场试验测量结果证明 ,当加剂原油达到要求的处理温度时 ,正反输运行不会使加剂处理效果明显变差。以改变了输油方向后的原油温度及输量估算了管道有效管内径 ,并根据管道运行中等效传热系数和加剂原油流动性改善效果估计了采用加剂单向输送所要求的最低输量。对加剂输送和正反输运行作了初步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2.
添加降凝剂是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提升管道安全性的主要途径,而纳米降凝剂因其结构的特殊性降凝降黏效果更好,稳定性更强,适用的含蜡原油范围更宽。任京输油管道通过添加纳米降凝剂,实现了高碑店热力越站,且在低于规程规定的输量下运行,大幅降低了管道运行能耗。两次停输再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7―9月试验工况条件下,添加纳米降凝剂延长了任京输油管道的安全停输时间,大幅降低管道运行能耗的同时,提高了管道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2008年以来秦京输油管道低输量输送冀东原油的运行需求,以冀东原油基本物性参数为基础,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冀东原油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筛选了改性效果最佳的降凝剂,确定了加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制定了秦京输油管道输送冀东原油(输量为280×104t/a)的运行方案。根据原油流动能量耗散理论,利用加剂原油凝点预测数学模型,预测了加剂冀东原油管输过程中地温显著变化时的凝点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任京管道正反输运行结蜡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任京管道运行能耗费用高且投产至今未清管、输送原油种类复杂多变等几个突出问题,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任京管道的研究成果,对大庆冀东混合原油流变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正反输管道结蜡规律预测技术。通过任京管道改线工程,首次获得了长期不清管条件下沿管道径向位置不同层位的蜡层沉积物,并进行了基本物性分析。通过实测管道结蜡厚度,验证了正反输管道结蜡规律预测技术的可靠性,对确保任京管道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BEM-5P原油降凝剂在大港油田万周输油管道上的现场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BEM-5P降凝剂对万周管输原油具有较好的降凝降粘效果.加剂运行可降低管道启输量和安全运行温度,避免了反输,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任京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3种工艺方案的比选,比较了任京输油管道原油的加热方式,确定采用直接加热方式,并根据几种工艺方案的比较结果,优选出了最合理的停输再启动方案,即加压、加热正反输工艺方案,以保证向任丘炼厂全年安全输油50×104 t.  相似文献   

7.
蜡沉积层冲刷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启玉  何莎莎 《油气储运》2011,30(4):312-313,319,238
准确预测管道,特别是长期不清管的管道沿线的蜡沉积分布是原油管道蜡沉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任京管道采用正反输送工艺,蜡沉积规律与其它输油管道不同。设计、安装了冷指实验装置,动态模拟了原油的蜡沉积,研究了原油冷指温差、原油温度区间、搅拌转速对沉积物析蜡点和含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油冷指温差与温度区间是影响蜡沉积的主要因素,沉积物的析蜡点和含蜡量均随着冷指处蜡分子质量分数梯度的升高而降低。现场实验表明:出站油温的提高能够有效地融化管道的蜡层,而输量的提高对蜡层的冲刷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东黄老线超低输量下加剂输送的工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东黄老线输油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东黄老线添加原油流动性改进剂进行了现场测试,计算出了东黄老线在该输送工艺下的最小启输量,并对加剂超低输量运行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东黄老可通过添加原油流动性改进剂实现超输量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湛茂管道添加降凝剂运行的室内研究情况。考察了加剂原油的静态稳定性,对于快速降温的影响以及用加剂油护管停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湛茂原油管道采用加剂换热工艺能更好地保证热处理温度,降低原油凝点,实现管道安全间歇输送。  相似文献   

10.
苏丹混合原油加剂常温输送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苗青  徐诚  洪建勇  李莉 《油气储运》2004,23(1):11-14
对苏丹输油管道的加剂常温输送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苏丹混合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开发、分析了加剂苏丹混合原油流变性和模拟技术以及结蜡规律,在借鉴已有的应用加剂综合处理输送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将该项技术应用于苏丹外输管道,该项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一次性管道建设的投资,节省了大量的燃油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孙建华 《油气储运》2007,26(9):61-62
针对东部原油管网流向调整,鲁宁管道输油量增加,为满足输油任务,对鲁宁线各开泵站输油泵机组进行了更新改造,结合一、二期改造后的具体情况,采用对二期输油泵电机组加装变频器的方法,经理论和实际证明,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浅议魏荆线低输量运行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柏松 《油气储运》1995,14(4):21-23
随着东部油田开采接近晚期,魏荆线(魏岗—荆门)的输量逐年递减,选择经济合理的输送方式是一个重要课题。用添加降凝剂输送原油,降低了进站温度,两泵两炉运行时,全年最低输量为135×10~4t;间隙输油也是降低输量的一种措施,根据管道局的有关规定,魏荆线采用间隙输油方式时,全年可停输67次,最低输量135×10~4t/a;在管道输油量过低的情况下,采用正反输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通过对这三种输油方式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认为只要设备、仪表先进及炼油厂配合,若年输量在168×10~4~135×10~4t之间,魏荆线输油可采取间隙输油方式;年输量为135×10~4t以下时可采用正反输运行方式;如果降凝剂的成本降低,则加注降凝剂输油是一种更加经济的措施,加注降凝剂输油有比较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党金平  沈加良 《油气储运》1996,15(12):12-15
我国原油大多具有多蜡高凝的特性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采用加热输送工艺,如果输量偏低,则需正反输,输送工艺复杂,燃油消耗量大,即不经济又不安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根据我国原油理化特性和降凝剂与石蜡相互作用的机理,通过对原油中石蜡、微晶蜡、胶质、沥青质等含量和成分分析,根据降凝剂与石蜡共晶、吸附理论、选择各物料之间合理的投料比,严格控制聚合反应工艺条件,经过大量室内试验,中试和放大,合成出对多种  相似文献   

14.
易凝原油低温热输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湛茂管道所输的三种易凝原油的粘温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了该管道的低温输送规律和安全输送温度.根据试验结果,调整了该管道的工艺运行参数,通过降低输油温度的可行性论证,证明输油温度降低后,管道可平稳、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库鄯管输原油粘度、密度逐年增大和重质油含量不断上升而导致管输设备效率降低、主泵机组工艺参数发生变化、输油成本增加和运行维护难度增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采取增加轻质油的掺入比或将稠油单独处理、添加GY-3降凝剂和增设中间加热站等相应措施,可有效改进原油物性,提高输油效率、降低输油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鲁宁管道的各种输油运行方式及其相互切换操作工艺,根据管输原油的物性和运行参数,对全线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输油量、开泵站输油泵电机输入功率和电单耗、全线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单耗及不同运行方式组合电单耗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确定了可降低输油成本的管道最佳优化组合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吉效科  李中和 《油气储运》2003,22(11):61-63
随着长庆油田陇东华池区块原油产量的不断增加,在保证华悦管道原油顺序输送的基础上,对华联站进行扩建改造,对靖吴华马输油管道实施了增输技术改造,论证了改造技术方案的必要性,分析了实施增输后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增加靖吴华马输油管道分输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临濮输油管道添加减阻剂运行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在临濮管道添加减阻剂运行现场试验的情况,考察了增输后添加减阻剂运行的可行性,找出减阻剂的注入量与输量(雷诺数)、减阻率与增输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管道添加不同浓度的减阻剂后,管道运行压力大幅降低,管道运营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为临濮输油管道添加减阻剂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三台至乌鲁木齐石化分输站三化输油管道输量低的现状,提出了采用加注降凝剂提高管道输量的方法,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优选加注降凝剂时必须先对管输油品热处理温度和温降速率进行判定,然后再通过室内和现场工业性试验选定;不同浓度下对应的降凝剂加注浓度也必须根据外界环境条件以及管道实际输送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