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果园牧养断翅公鸡试验杨俊琦,杨英华(河北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牧医系057150)我国果树裁培十分广泛,数亿亩的果园蕴藏着巨大的自然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这部分土地资源,大幅度地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果园模式,是目前亟待...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利用200只1日龄断翅的伊莎褐商品代公雏,舍内笼育与42日龄后在围栏果园内施行自由牧养,与50只全期笼养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鸡的出栏重明显提高,饲料消耗降低,经济效益比对照鸡高3.47倍,同时,减少了果园鳞翅目,甲壳目害虫数量与喷药次数和农药污染,果树产量增加,提高了果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当地品种公鸡(笨鸡、土鸡)以其无污染、味道鲜美,倍受消费者青睐。辽宁省凤城市农民广辟蹊径巧致富,利用山多、林多、革多、果园多等自然资源优势,将在农家饲养的当地公鸡移至山上放养,既提高了笨公鸡品质,又降低了饲养成本,每只鸡获利15~20元,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我市农村致富的新兴产业。现将家鸡放养育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利用500只1日龄断翅的迪卡商品代母雏,舍内笼育至42日龄后在低栏果园内施行自由牧养,与全期笼养的250只非断翅对照Ⅰ组和250只断翅笼养的对照Ⅱ组比较,结果能明显地降低饲料消耗、提高产蛋率和蛋重、延长蛋鸡产蛋高峰时间,使40周龄鸡只经济效益分别提高6.02元/只和4.05元/只。同时,降低了果园鳞翅目、甲壳目害虫数量,减少了喷药次数和农药污染,增加了果树产量,提高了果园、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当地品种公鸡(笨鸡、土鸡)以其无污染、味道鲜美,成为市场上俏销、倍受消费青睐的绿色食品。辽宁省风城市农民广辟蹊径巧致富,利用山多、林多、草多、果园多等自然资源优势,将在农家饲养的当地公鸡移至山上放养,既提高了笨公鸡的品位,又降低了饲养成本,每只鸡获利15-20元.经济效益显,成为我市农村的新兴产业。现将家鸡山养育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鸡的阉割增重的数字很少有人报道。我们从1985—1986年进行了2次公鸡阉割对比试验,一是阉割4—6月龄的成年公鸡,体重1公斤以上,集中管理的试验;二是阉割2—3月龄的小公鸡,体重0.5公斤以上,深入到户的试验。2次共试验鸡800只,其中  相似文献   

7.
王成章  郑凌 《饲料工业》1996,17(7):18-21
对0~70日龄蛋公鸡和0~49日龄的肉仔鸡(第Ⅳ组)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育肥蛋公鸡的3个组中,以高营养水平组采食量最小,日增重最快,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最高,低营养水平组正好相反,中营养水平组介于两者之间。因此蛋公鸡的育肥应参照高营养水平即国标肉仔鸡饲养标准配制日粮;饲喂不同营养水平日粮的3个蛋公鸡组,在采食量和日增重方面远低于同期的肉仔鸡,试验全期4个组的料重比分别为2.86:1、2.59:1、2.36:1、0.96:1,前三个组的经济效益比Ⅳ组降低31.56%、19.86%和9.47%。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实际出发,地面平养,自然交配,如何在种公鸡不合格或数量不足时,保持生产种鸡具有较高的受精率。本试验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和提高优良种公鸡的自然配种能力,来减少非生产性种公鸡饲养数,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试验设计 1.试验材料:本场饲养的同日龄健康的星布罗父母代鸡种。 2.试验分组:按试验要求分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试验Ⅰ、Ⅱ组各100只CD系生产母鸡,共10只AB系公鸡进行巡回配种;  相似文献   

9.
鸡的断翅饲养经研究表明:断翅鸡产蛋率可提高10.8%,产肉率提高8.4%.饲料消耗降低4%,围栏等管理费用降低60%,经济效益提高20%。1断翅日龄以出壳2—20日龄时进行最佳。出壳后12小时以内的雏鸡较软弱,操作不方便。2断翅技术通常用手术剪刀断翅...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估测8%粗蛋白基础日粮(氮校正代谢能为3220千卡/公斤、赖氨酸含量为0.24%、DL—蛋氨酸添加量为0.15%)中添加L—赖氨酸HC1对肉用种公鸡氮(N)平衡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两个饲喂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赖氨酸,青年肉用公鸡可以较好地利用玉米蛋白,但老龄公鸡则不能改善N平衡。  相似文献   

11.
动物园中鸟类、禽类的放养是困扰动物饲养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主要是断翅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鸟类的观赏效果、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等.作者对西宁动物园的12种232只雉鸡、水禽进行了断翅试验,效果显著,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种公鸡体重和体躯结构对精液品质及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和方法1 1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每组种公鸡对应设置一组随机抽取的笼养种母鸡150只 ,进行人工授精。1 2精液品质的测定包括精液量、pH值、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数。1 3每隔5d人工授精一次通过标记种蛋 ,并同机孵化 ,11d照蛋 ,检出无精蛋。1 4试验过程中进行日常饲养管理。2结果与讨论2 1体重对种公鸡精液品质和受精率的影响由表1可知 :136日龄种公鸡体重在2.05~2.50kg时 ,射精量多 ,精子活力和精液密度大 ,受精率较高。368日龄种公鸡体重在2.75~2.95kg内 ,精液品质较好 ,受精率…  相似文献   

13.
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肉用型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时间和地点本试验于2000年5月初开始,同年7月中旬结束,地点为辽宁某父母代肉种鸡场。1.2试验动物和饲养管理39~50周龄的艾维茵肉用父母代种公鸡为试材,种公、母鸡同舍笼养,人工授精。试验期每天16h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依据舍内温度机械通风;种公鸡每天人工给料120g,限制饮水;人工拣蛋4次,每日喂料前人工清粪;定期喷雾消毒。1.3试验设计及饲料配方选择39周龄健康种公鸡72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一鸡一笼;另选择健康同周龄种母鸡432只,也随机分为9组,每组48只…  相似文献   

14.
蜂花粉对公鸡体重和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44只48周龄的新扬州公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1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的蜂花粉。探讨蜂花粉对种公鸡体重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1.5%的蜂花粉后,显著提高公鸡的精液量、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而对精液的PH值影响不明显;同时可以缓解高温应激造成的鸡体重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育肥蛋公雏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育肥蛋公雏效果的试验王成章,韩彪,李新慧,王月影,杨海健(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前言和肉仔鸡比较,蛋公鸡存在着鸡苗来源广,价格便宜,肉质适合人们的口味等优点。因此,近几年进行蛋公鸡育肥的鸡场、养殖专业户和农民逐渐增...  相似文献   

16.
环江县思恩镇农贸市场阉鸡数量少,价格高,每公斤10元以上,而公鸡却很多,每公斤6.5元左右。把公鸡阉割育肥再卖,既能改善肉质,又能增加收入。笔者去年从事过这个工作,有这种体会,现报告如下: 1991年9月13日,笔者从思恩市场买回公鸡28只,总重23.8公斤,每只均重0.85公斤。买回后隔离观察三天,确认健康后于第四天早上空腹阉割,术后按大小分笼饲养,每平方米放养8只,如发现个别好斗的先取出分养,夜晚进笼合群。  相似文献   

17.
生产实际中,肉种鸡饲养后期,在自然交配的情况下,往往由于公鸡不足,部分公鸡脚底溃烂、过肥等原因失去配种能力,而使受精率迅速下降,导致种鸡群不得不提前淘汰,严重影响种鸡生产效能的发挥,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对生产的安排也带来困难。本试验试图改善这种状况,根据本场拥有AA祖代场的有利条件,作了用育成公鸡更换低受精率群公鸡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肉用种公鸡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受精率低、孵化率低、公鸡的死亡率高的问题。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是肉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对种公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充分发挥种公鸡的遗传潜力,提高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当地品种公鸡(笨鸡、土鸡)以其无污染、味道鲜美,成为市场上俏销、倍受消费者青睐的绿色食品。辽宁省凤城市农民广辟蹊径巧致富,利用山多、林多、草多、果园多等自然资源优势,将在农家饲养的当地公鸡移至山上放养,既提高了笨公鸡品位,又降低了饲养成本,每只鸡获利15~20元,经济效益显著,成为凤城市农村致富的新兴产业。  一、品种选择 家鸡山养要选择当地品种公鸡。辽宁凤城市选择当地芦花公鸡或庄河大骨鸡公鸡进行山养。雏鸡来源,一是用种蛋孵化;二是购买当地混合雏鸡。…  相似文献   

20.
土鸡适合散养,除了可以在山地、果园内散养外,还可以在旱作农田散养。由于旱田作物生长期较短,农田养鸡宜养公鸡。一般选择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的农田养鸡,要求农田的地势较高,作物的生长期在90d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