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研究水肥耦合对蓝莓新梢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以大田条件下5年生的兔眼蓝莓‘灿烂’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的水分(W)、肥料(F)耦合处理,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可显著提高蓝莓产量及果实内在品质,蓝莓产量最高及最低的处理分别为中肥高水处理(F2W4)及低肥低水处理(F3W1),F2W2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花青素含量,F2W3处理可有效提高蓝莓可溶性糖含量,F2W4处理可降低蓝莓可滴定酸含量,从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及单果质量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中肥中高水处理(F2W2及F2W3)是最佳的水肥配比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掌握不同肥料配方对核桃生长发育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情况,以筛选出能适用于高寒阴湿地区核桃生产的最佳肥料配方及其最适施用量。【方法】以10年生‘辽宁1号’核桃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5个处理组合进行试验:T1、T2和T3均为"有机肥+N、P、K配方肥"处理组合,这3个处理组合中,N、P_2O_5、K_2O的配比均为1.0∶0.4∶0.4,但N、P_2O_5、K_2O的用量各不相同,T1为常量施肥处理组合,T2为增量(T1×130%)施肥处理组合,T3为减量(T1×70%)施肥处理组合,此3个配方肥处理组合均加施了5 kg/株的商品有机肥;T4为"有机肥+N肥"的单施氮肥处理组合;T5为不施肥处理组,用作对照(CK)。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核桃的叶绿素、叶片矿质营养和坚果品质等指标。【结果】配方施肥明显增加了核桃的百叶质量,提高了叶绿素和叶片中氮、磷、钾、钙、镁等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同时能显著提高核桃坚果的质量和大小,改善坚果的品质。核桃叶片中的氮含量及坚果中的蛋白质含量,增施氮肥处理组合(T2)均显著高于减施氮肥处理组合(T3);T2的叶片氮素含量显著高于T1,而其叶片中的钙含量和坚果中的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T1;T1和T2处理组合之间叶绿素含量和除氮和钙之外的其它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坚果品质均无显著差异。给核桃树施氮肥,有利于百叶质量和叶片氮素含量的增加;而叶片中钾和钙的含量,"有机肥+N、P、K配方肥"处理各组合均显著高于"有机肥+N肥"处理组,说明配方施肥更有利于改善核桃坚果的品质,能提高核桃坚果质量和出仁率。【结论】根据化肥减量的经济效益和施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1处理组中氮磷钾的配比和用量是适用于甘肃高寒地区核桃施肥的最佳配比和最适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盛果期"珍珠"油杏的适宜施用量,给"珍珠"油杏果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以6年生"珍珠"油杏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对其果实品质及单株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但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连续施肥第2年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其中T2处理下"珍珠"油杏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最高,分别为比CK高27.83%、54.05%和23.40%;不同施肥处理对"珍珠"油杏果实内在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施肥后第1年,T1、T2、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施肥第2年T2处理更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和Vc含量的提高,促进果实品质的提升,该处理珍珠油性果实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分别比CK高出8.55%和42.48%;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珍珠"油杏的产量,且随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综合来说,T2处理在保证稳产、丰产的前提下,又起到了改善果实品质的作用,可作为沙荒地"珍珠"油杏生产中适宜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以智能自动控制系统为中心,通过执行PC端人为设定程序,各系统在智能控制器的协调下共同完成施肥和灌水的一项农业灌溉新技术。具有智能化、精准化、节水、节肥、节能、省工、高效、环保等诸多特点和优点。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甘肃武都为例,分析了油橄榄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后在节水、节肥、省工、增产等方面的显著效果,尤其在节省人工上的效果最显著。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灵武长枣科学施氮提供参考。【方法】以灵武长枣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氮肥处理,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150、300、450、600 kg/hm2,各处理均施用钾肥(150 kg/hm2)和磷肥(60 kg/hm2),采用单株填埋施肥,分2次施入。根据物候期采摘果实,测量不同施氮处理下灵武长枣果实的各品质指标,探究不同施氮量下灵武长枣各果实品质指标随物候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各施肥水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主要物候期内,灵武长枣果实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呈现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和果形指数呈下降趋势。在生长阶段,各施肥处理下果实品质的差异显著,各施氮处理下果实品质均优于对照,其中30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成熟期果实的单果质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相较于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0.90%、15.94%和17.27%,有机酸含量相较于不施肥处理降低了6.72%。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不同施氮处理的灵武长枣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叶面肥对核桃(Juglans regia L.)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强特勒"品种为参试材料,分别于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采收前等核桃关键生育期,叶面喷施钙镁高(T1)、生物黄腐酸(T2)、水溶性高钾肥(T3)、配方肥(T4)等不同类型肥料,以喷清水对照(T5),研究不同肥料对核桃生长发育和坚果品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肥料,能显著增加新梢粗度,T1处理叶片氮、磷、镁含量及百叶鲜质量极显著高于T5,同时显著提高了青果质量、坚果纵径、干果质量以及粗脂肪含量。综合分析认为,叶面喷施钙镁高对核桃生长发育和品质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农业综合管理中节水节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主要包括滴灌、渗灌、微喷灌和涌泉灌4种灌溉模式,是目前所研究的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应用技术。本文综述了当今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及研究现状,并根据核桃水分和养分需求规律、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社会需求等角度,论述了核桃产业水肥一体化栽培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核桃栽培应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指出了未来核桃产业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湿地松幼林生长和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黄红壤立地上湿地松幼林施肥种类、施肥量及施肥配比对生长量、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施用N肥对湿地松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K肥处理材积明显下降 ,P肥和P肥与N、K配比施肥及N、P、K配比施肥显著地促进湿地松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 ;(2 )施肥处理对木材弦向干缩率、径向干缩率、纵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差异干缩 5个气干干缩性状的影响没有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 ,但单施P肥、NP配比施肥使木材差异干缩、纵向干缩率明显减小 ,单施K肥、单施N肥使木材纵向干缩率增大 ;(3)单施P肥或P肥与N、K配比施肥及单施一定量的K肥能明显提高湿地松木材晚材率、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 ,且P肥量与材性提高量成正比 ,而N肥处理显著降低了木材性质 ;(4)施肥处理对生长量与木材性质间相关性的影响因施肥种类而异 ,树高、胸径、材积因子与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基本上呈正相关 ;晚材率、木材密度与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呈正相关 ;(5 )林分内优势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明显优于中庸木 ,中庸木木材性质优于劣势木  相似文献   

9.
不同肥料配比对金红苹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金红苹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苹果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发现不同施肥处理均较对照显著提高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化肥对苹果品质和产量的贡献率为:氮肥钾肥磷肥,全肥料处理提高了苹果的商品果率和产量。缺肥(NP)处理果农纯收入133.8千元/hm~2,较对照收入增加14.3千元/hm~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肥料比例、肥料用量、施肥时期和灌溉周期4种因素对雷竹林的影响变化规律,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正交设计原理设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因素正交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97~5576 kg·hm-2,叶片含水率提高6.59%~16.18%;灌溉周期对土壤含水率、叶片含水率和笋产量的影响比肥料比例、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更大;灌溉周期因素间差异对叶片含水率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土壤含水率和笋产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各因素分析,采用肥料比例3:1:2、肥料用量1377 kg·hm-2、施肥分两个时期和20 d灌溉一次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可实现雷竹林高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调控氮、磷、钾的施用配比,研究了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女神"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女神"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但是只有合适的N、P、K施肥配比才能使"女神"果实产量和品质达到最好效果。在N、P、K肥料三元素中,适量的N肥能够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K肥对"女神"果实的总酸含量的降低和固酸比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通过比较,得出氮磷钾施肥配比为N∶P∶K=1.0∶0.5∶0.5 kg/株(TR7)是提高"女神"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优化楸叶泡桐苗期培育方式,以1年生楸叶泡桐组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水肥处理方式:田间持水量≥80%且复合肥100 g/30 d(T1),复合肥100 g/30 d (T2),田间持水量≥80%(T3),对照(不施肥、不灌溉,CK),并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楸叶泡桐苗期主要生长性状和不同器官的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处理下,楸叶泡桐胸径、苗高及各器官的生物量均呈现出T1 T3 T2 CK,且T1处理下各参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说明适宜的水肥对楸叶泡桐苗期生长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T3处理楸叶泡桐苗期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均大于T2处理,表明与肥料相比,水分对楸叶泡桐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更大。楸叶泡桐苗期各生长指标与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根系提供的水肥是楸叶泡桐苗期生长的关键条件,可为楸叶泡桐苗期水肥管理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在"味厚"园进行对氮磷钾配比施肥试验,研究N、P、K不同配比施肥对6年生"味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味厚"单株产量以氮磷钾肥总量为2.0kg/株(处理7)时最高,而氮磷钾肥总量超过2.1kg/株,单株产量反而会降低。果实品质为处理5以(N2P2K3)最好,分味密甜、香、软,其TSS和Vc含量都最高,分别高达19.15和3.47,固酸比最高为33.02,可滴定酸量最低为0.58。在一定范围内,N、P、K肥与"味厚"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N、K、P,且都呈正相关,其中N肥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N、P、K肥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成正相关,且K肥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都呈显著正相关。N、P、K肥均与Vc含量成正相关,K肥与Vc表现出较大正相关性。综合各种因素,处理5为提高"味厚"产量和果实品质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找到更加适合当地骏枣生长发育的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新疆佳木果树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骏枣示范园内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T1)、常规施肥+有机肥(T2)、常规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N22P8P18K7)(T3)、常规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N22P7P18K24)(T4)、常规施肥+生物炭(T5)、常规施肥+木本泥炭(T6)共6个处理,分别在5个时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白熟期、脆熟期、完熟期)测定骏枣园土壤、叶片的养分含量及枣果的品质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并对枣果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T1处理相比,T3、T4、T5处理能显著提升骏枣各生育期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及叶片K含量;T5处理提升了不同时期枣果N含量,T2、T4处理显著提升了不同时期的枣果K含量,施肥处理能够使枣果N、P、K积累量升高,且最大值均出现在完熟期。在完熟期,与T1处理相比,T6处理能够显著提升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增幅达28.26%;T2、T3、T5处理均能显著提升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各处理增幅分别达到39.63%、33.01%、26.4%;T5处理提升枣果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甘肃省陇南市核桃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方式和投肥结构不合理,病虫害滋生蔓延而严重影响核桃丰产、稳产和坚果品质的问题,本文以4种不同配比肥料对物候期、出仁率和含油率的影响,分析有利于果品质量的肥料配比和用量,促进核桃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核桃产量品质与树体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土壤肥料的选择与施用往往决定着树体的长势以及果实的品质.试验选用桥介酶肥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70% 施肥量、100% 施肥量)在主干形核桃园、盛果期核桃园和初结果期核桃园中对核桃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盛果期核桃园在施用100% 桥介酶肥后,核壳...  相似文献   

17.
通过3种不同施肥处理了解核桃果实形状差异及果实品质的变化,综合评价为:在核桃高效栽培中关键应选用复合肥为主要肥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施用量及不同配比的城市污泥和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对桑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有利于桑树生长的施用量及配比的混合堆肥最佳组合,为城市污泥和园林废弃物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配制不同施用量(CK、T1、T2、T3、T4,即混合堆肥与土壤体积比为0∶1、1∶3、1∶1、3∶1、1∶0)及4种不同配比(W01、W13、W11、W10,即城市污泥和园林废弃物体积比分别为0∶1、1∶3、1∶1、1∶0)的城市污泥和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产品,通过盆栽试验,观察其对桑树种子萌发、幼苗不同时期株高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结果】4种不同配比混合施肥的全部处理均对桑树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在施肥量相同情况下,W10配比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烈;在各配比中,T4处理对桑树种子萌发抑制程度最高;在桑树幼苗生长前期(30~60天),各配比幼苗堆肥产品随施肥量增加均显著抑制桑树幼苗生长,抑制作用随试验时间延长而减弱,在试验后期(120天),一些配比处理转为促进桑树混合生长,幼苗株高最大值出现在W11配比T2处理;除W10配比T4处理外,其余全部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桑树地上、地下生物量积累。【结论】城市污泥和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产品会对桑树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并显著抑制桑树幼苗前期生长,但随时间延长会促进桑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其中以W11配比T1处理(施用25%的污泥和园林废弃物体积比1∶1混合堆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实现银杏叶用林的绿色施肥、有效施肥,提高叶产量的同时促进叶中总黄酮和总萜内酯的积累。【方法】以3年生截干银杏林为研究对象,设置T1(N、P2O5、K2O的配比为9∶18∶18)、T2(N、P2O5、K2O的配比为9∶27∶27)、T3(N、P2O5、K2O的配比为9∶18∶18)+微生物菌肥、T4(N、P2O5、K2O的配比为9∶27∶27)+微生物菌肥、T5(微生物菌肥)、CK(不施肥,对照)共6个处理,研究配方肥和微生物菌肥配施对截干银杏林叶绿素荧光特性、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筛选适用于截干银杏林的施肥模式。【结果】5种施肥模式下截干银杏林的各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T4处理对新梢长、新梢数量、叶片数量和单株干叶质量的影响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2.0%、91.1%、50.7%、61.6%,T2处理有利于单叶...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水量对早实核桃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指导早实核桃水分管理,以8年生早实核桃‘绿岭’为试材,每次分别进行0,15,30,45和60kg/株5个水平的灌水处理,以常规管理园片的灌水量600 kg/(株·次)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树干液流、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60kg/(株·次)5个处理及对照的4—9月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7.16%,18.11%,19.21%,20.30%,21.12%和21.88%;晴天各处理液流速率日变化曲线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小由单峰变为双峰,且主峰的波峰变窄;瞬时最大液流速率及日平均液流速率均以60 kg/(株·次)或对照最大;各处理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以30kg/(株·次)最高,为1.54mmol/mol;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叶片水势日变化曲线由"V"型变为"W"型,日平均叶片水势以对照最高,为-1.23MPa;坚果品质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得以一定程度的提高,产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两者之间呈‘抛物线’状相关。早实核桃‘绿岭’的最适土壤含水量范围为20.01%~21.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