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非洲猪瘟让国内养猪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我们养猪的热情。反而,不断地有外行资本进入养猪业。养猪,还是可以的。2018年8月4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之后,非洲猪瘟病毒在国内炸开了锅,国内其他省份多个猪场被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上到农业农村部,下到各地方规模猪场,整条战线上的工作重心一齐转到备战非洲猪瘟上。面对非洲猪瘟的"侵袭",我们感叹国内养猪业疫  相似文献   

2.
自2018年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疫情迅速蔓延至我国的31个省份。随着疫情的发展,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技术成为养殖企业及时发现和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一个手段。本文从非洲猪瘟病毒的核酸检测技术、完整病毒颗粒检测技术和抗体检测方法等3方面论述了当前我国在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方面的技术和方法。并列举了当前国内非洲猪瘟病毒诊断制品的注册批准情况,以期为养猪企业在排查(检测)非洲猪瘟病毒、选择诊断试剂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8月初,我国沈阳市发生了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传播迅速,我国多地省份相继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给当地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一、非洲猪瘟简述非洲猪瘟(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野猪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有点类似虹彩病毒和痘病毒。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养猪的基数极大,超过世界总数的一半,从进出口贸易上看,猪肉消费的占比能高达62%,因此非洲猪瘟的危  相似文献   

4.
吴买生 《猪业科学》2020,37(2):130-132
自2018年8月3日我国辽宁沈阳发生第一起非洲猪瘟疫情以来,短短1年多的时间,疫情扩散到全国除台湾外的几乎所有地方,截止到2019年10月16日为止,国内共发生疫情157起,扑杀生猪119.2万余头,但目前疫情还未控制住。可以说,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要根除非洲猪瘟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这种流行近100年、无药可治、暂无疫苗可防、对生猪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的疫病,唯一的办法就是完善生物安全措施,杜绝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养猪场所。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高死亡率急性猪疫病,控制不及时死亡率可达100%。受2018年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养猪市场迅速紧缩,大部分小规模的养殖场损失惨重,直接以破产的方式终结。研究非洲猪瘟的诊断及其防控对于控制非洲猪瘟疫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下期预告     
<正>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在全国蔓延,生猪禁运、猪市震荡,使得养猪企业举步维艰;2019年,养猪业环保高压继续,规模养猪的环保成本增加。在迷茫中我们也逐渐看到了方向,我国科学家参与对抗非洲猪瘟"首战告捷"。联合攻关团队于成功解析了病毒颗粒的精细三维结构,为揭示非洲猪瘟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重要线索,将有助于开发安全高效的新型非洲猪瘟疫苗。猪价连续"飘红",多  相似文献   

7.
贺灿  张彬 《猪业科学》2020,37(11):96-98
非洲猪瘟是养猪业的第一杀手,自1921年东非国家肯尼亚首先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这个病毒已经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区域传播了近百年,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我国于2018年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并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全国,对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养猪业在近2年时间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文章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阐述一种快速、准确的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方法,并结合非洲猪瘟传播感染途径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诊断程序与防控措施来保证养猪业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徐宝友 《猪业科学》2020,37(3):128-129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养猪业更是农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猪肉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肉食品,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18年8月份,我国沈阳出现第一例非洲猪瘟起,非洲猪瘟疫情自北向南迅速蔓延,随着非洲猪瘟的发生和蔓延,许多偏远地区的规模场也被非洲猪瘟感染,引来一片哗然。非洲猪瘟面前人人平等,几乎所有的养猪市县都没有逃脱非洲猪瘟的魔爪,尤其大型养猪集团更是损失惨重,而散养户也频频倒下。  相似文献   

9.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引起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传染病。非洲猪瘟最早1921年原发于非洲肯尼亚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自2018年8月首次传入非洲猪瘟后疫情一直持续蔓延,其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给我国养猪产业带了严重的损失。1病原病原体为非洲猪瘟病毒科的唯一的成员非洲猪瘟病毒,  相似文献   

10.
猪场生物安全实施中的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晶  王科文 《养猪》2019,(1):89-91
2018年,对于养猪行业最大的事件就是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首次出现,并在全国蔓延。对于非洲猪瘟这个老病在中国首次发生,中国政府在疫病防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虽然在很多方面的做法对养猪行业打击很大,但是对中国这么庞大而复杂的养猪和社会环境而言,整体的防控措施效果是不错的;毕竟,中国是第一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大国,占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1.
<正>从去年8月中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到现在已经一年多,虽然疫情势头明显减缓,全国25个省区的疫区已经全部解除封锁,但作为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和猪肉消费大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家正从多层次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非洲猪瘟疫情不仅在中国广受关注,在世界范围内也很受重视。今年9月,非洲猪瘟疫情在韩国蔓延。韩国官方10月7日称,已扑杀超过  相似文献   

12.
2019年,跌宕起伏的一年,非洲猪瘟的影响仍在持续,政策利好、行情高涨,养猪行业暗藏汹涌。与非洲猪瘟相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腹泻、猪瘟等传统疫病依然影响着养猪生产及复产。1 2019年主要猪病流行状况与特点1.1主要病毒性疾病1.1.1非洲猪瘟非洲猪瘟疫情自2018年8月份首次在中国出现,随后疫情数量迅猛增长,8个月内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13.
<正>非洲猪瘟的暴发为我国养猪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非洲猪瘟作为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病毒之一,假如未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为我国的畜牧业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重要损失。所以我国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以及防疫部门就要对非洲猪瘟的疫情防控工作加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对疫情的蔓延以及发展进行控制,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还需要采用严谨的态度,逐渐加大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管力度,从而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率、高抵抗力、严格接触性的病毒性疾病,对所有年龄段的家猪和野猪均具有感染性。我国非洲猪瘟传入疫情的出现,对养猪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必将冲击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介绍ASF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并总结防控措施,以期为ASF的进一步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8-08-03国内首次确诊非洲猪瘟,随后在国内多地出现疫情,严重威胁我国养猪生产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与疫苗可用,抓住关键点,建设完善、可靠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护猪群免受非洲猪瘟病毒侵害的有效途径,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更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张金辉 《猪业科学》2019,36(10):142-143
自2018年8月以来,我国所有已经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都已经得到有效的处置。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发生趋势已经明显减缓、趋于稳定,但世界各国仍不时有非洲猪瘟疫情出现,由于国际交流频繁,特别是来自疫情严重国家的人员会携带病毒,导致疫情有跨国传播的危险,所以,我们决不能麻痹松懈、掉以轻心。在非洲猪瘟疫情很难根治的背景下,养猪企业要实时做好非洲猪瘟疫情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再次暴发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病毒性疫病的防控,疫苗仍然是最佳的有效武器,如果能成功研发出非洲猪瘟疫苗,那么很多猪场的悲剧可能就不会再上演,近期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非洲猪瘟疫苗研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到目前为止全球仍然没有任何一种非洲猪瘟疫苗被批准上市。  相似文献   

17.
正非洲猪瘟发端于非洲,因此而得名,后蔓延至欧洲、西亚、中亚、西伯利亚及远东。2018年8月初,人们发现它潜入了中国。由于它的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中国政府发出警示并启动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自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确诊中国境内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起,疫情便呈现出由北向南扩散的趋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可高达  相似文献   

18.
宋志霞 《中国猪业》2022,17(3):81-83
自2019年非洲猪瘟在我国首次出现以来,该疫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造成国内生猪存栏急剧减少,猪肉产量降低,国内猪肉价格升高,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和猪肉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非洲猪瘟疫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猪只大量死亡的一类烈性传染病,因此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病毒的特征,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方面十分重要。本文对非洲猪瘟病毒的病毒学特点和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等进行综述,为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相关抗非洲猪瘟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死亡率近100%[1]。该病一旦发生将对养猪行业造成重大危害,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且划分为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ASF疫情的不断蔓延,最终非洲猪瘟还是突破了防线,进入了中国,2018年8月中国报告了沈阳市首例非洲猪瘟疫情。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对养猪造成的危害巨大,几乎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该变种病毒诱发疾病。我国将非洲猪瘟划归为一类重特大传染性疾病,是重点防控的外来疾病。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各地快速传播蔓延造成的疫情严重,疫病防控压力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该种疾病的诊断和防控,落实好相关疫病防疫管理工作,确保生猪健康生长。该文结合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压力巨大的现状,分析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相应的防治措施,进一步防范非洲猪瘟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