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比较半荒芜天然竹阔混交林改造经营为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的生产力及效益。结果表明:合理经营竹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毛竹的平均胸径、竹秆生物量分别比毛竹纯林提高9.6%和37.2%。平均每度产竹量、产笋量分别比毛竹纯林提高22.8%和17.6%,并能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土壤肥力,实现竹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2.
竹阔混交林毛竹生产力与经营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林振清 《竹子研究汇刊》2000,19(4):42-45,55
本文分析比较了半茺芜天然竹阔混交林改造经营为竹阔混交林和毛竹纯林的生产力及效益。结果表明:合理经营竹产少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毛竹的平均胸径、竹秆生物量分别比毛竹纯林提高9.6%和37.2%。平均每度产竹量、产笋量分别比毛竹纯林提高22.8%和17.6%,并能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土壤肥力,实现竹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不同结构毛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调查了不同结构毛竹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状况,结果表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下植被物种有30~42种,竹阔混交林下植物种类比毛竹纯林多8~13种,竹阔混交林下植被的辛普森指数高于毛竹纯林,而香农-威尔指数竹阔混交林与毛竹纯林接近,种间相遇机率、生态优势度和均匀度除个别指标值差异较小,毛竹混交林与毛竹纯林多样性指数值相差不大.毛竹纯林与竹阔混交林下植被优势物种并不明显,物种的分布格局也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4.
不同经营模式毛竹混交林土壤肥力性状及其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毛竹混交能改善土壤表层孔隙和通气状况,竹阔混交林土壤较毛竹纯林疏松,竹阔混交林比毛竹纯林有较大的持水能力;竹阔混交有利于维持土壤肥力,防止地力衰退;毛竹混交林地上部分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总持水量以半天然竹杉混交林为最大,达5.3321t·hm^-2。  相似文献   

5.
毛竹竹阔混交林群落地力保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不同经营措施对竹阔混交林地力维持的研究 ,指出毛竹纯林的竹材产量要显著地高于毛竹混交林的竹材产量 ,但竹林地力衰退较快 ;毛竹竹阔混交林的自肥能力要比毛竹纯林高 ,在维持土壤肥力方面竹阔混交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研究指出 ,以竹阔混交比例为 8∶ 2 ,竹林密度为 2 1 0 0株· hm-2 的竹阔混交林最具有维持土壤肥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竹阔混交林林地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合理的竹阔混交林与毛竹纯林2种林型下土壤肥力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竹阔混交林具有较强的培肥改土性能,土壤理化性质明显优于毛竹纯林,从而促进了竹林生长。竹阀混交林是一种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竹类农用林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毛竹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武夷山不同毛竹林类型的毛竹生长效果和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毛竹混交林对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质、控制病虫害以及维护毛竹林分长期的生产力具有效果。竹杉林、竹阔林的林分密度较毛竹纯林明显增大,分别增长48.9%、54.3%,毛竹+杉木的混交方式对促进毛竹生长效果为最好,其林分立竹量、平均胸径、新竹产量最大,而毛竹+阔叶树的林分由于乔木所占比重稍大,影响了毛竹行鞭发笋和胸径生长,但其毛竹生物量最高,比毛竹纯林增加了20%。竹阔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于竹杉林、毛竹纯林,全N含量也相应增大,但磷素明显缺乏。  相似文献   

8.
毛竹混交林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永泰县伏口乡紫山村天然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适宜的毛竹混交林,能够提高光能和营养空间的利用率,有效地改善林地的生态质量,树种间互助互利的效果显著,毛竹的胸径、单株材积及生物量均比纯林的大,地上部分总持水量和林地土壤贮水量都明显比毛竹纯林的大。竹阔混交和竹杉混交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是比较理想的竹林经营模式。建议在毛竹纯林中种植杉木,适当留养阔叶树,或在杉木纯林中种植毛竹并适当留养阔叶树,以短养长、管竹育木,增加经济收益,提高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凋落物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武夷山桐木关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凋落物归还量为期两年的研究表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1 014.7 kg.hm^-2和1 326.3 kg.hm^-2。两种林分凋落物中均以凋落叶为主,占林分凋落物总量的80%以上。林分的凋落物量每年有两个峰值,高峰期均出现在4月份和12月份。与毛竹纯林相比,竹阔混交林促进了林分总的凋落物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闽南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闽南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0~20cm土层竹阔混交林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总孔隙、通气度较毛竹纯林分别高1.74、0.76、2.5、2.17个百分点,粒径>0.25mm水稳性团聚体组成比毛竹纯林高0.1个百分点(湿),土壤结构体破坏率指标比毛竹纯林低4.07个百分点,自然含...  相似文献   

11.
毛竹纯林与竹杉混交林竹材形态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纯林5个竹材形态质量指标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竹杉混交林立竹平均胸径较毛竹纯林大5.0%;立竹全高、枝下高与立竹胸径呈正相关,竹杉混交林较毛竹纯林分别增加9.0%、8.7%,竹杉混交林对立竹全高、枝下高增大的贡献率小,分别为2.7%、3.1%;竹林经营类型对立竹胸高、竹壁厚度的影响较全高、枝下高大,竹杉混交林较毛竹纯林提高6.9%;尖梢度值与立竹径级不相关,与竹林经营类型密切相关,竹杉混交林显著大于毛竹纯林,增加幅度达20.9%。尖梢度值≥0.4的为竹材匀称竹林,<0.4的为竹材不匀称竹林。  相似文献   

12.
杉竹混交林毛竹生产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杉竹混交林中毛竹具有很好的生产力,其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竹秆产量和整齐度分别比毛竹纯林提高了4.1%、14.5%、21.3%、22.8%。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营造的针阔混交林生物量调查表明,红松阔叶混交林生物量比红松纯林高4.9%~21%,落叶松阔叶混交林生物量比落叶松纯林高7.6%~21.3%,红松阔叶混交林单株生物量比红松纯林高120%~148%,落叶松阔叶混交林单株生物量比落叶松纯林高108%~151%,在不同混交林型中,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种类丰富、数量多,所以其生物量大于纯林。  相似文献   

14.
The combustibility of Chinese fir and macclure michelia mixed fores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问 《林业研究》1995,6(2):35-40
NATURALCONDITIONS0FTHEEX-PERIMENTALSITETheexperimentalsitcissituatedinXiken,YouxiCountyofEujianProvince,betWeenl17"8'-ll8"6'Elongltudeand25"8'-26"4O'NlatitUde.Theaverageelevationis225m.andaverageslopeis36",incliningnorthwest,fea-whngam0nsoonclimatecharacteristicofbothanintermediatesubtropicalc0ntinentalclimateandamaritimeclimate.TheaverageannualtemperatUreisl5-l9"Candannualrainfallisl600-1800nun.Soilisredformingthemoun-tainlandTheexPerimentalsitewastheslashareaofthesecondgr…  相似文献   

15.
以赣中毛竹纯林(MC)、竹阔混交林(ZK)、竹杉混交林(ZS)3种不同类型毛竹林地土壤容重、孔隙状况、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等土壤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阔叶林(KY)和杉木纯林(SC)为对照,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土壤结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容重大小排序为ZK>MC>ZS>KY>SC;土壤孔隙状况总体表现为阔叶林优于杉木林,毛竹林类型较差;>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在94.43%~97.25%,土壤各层均为阔叶林最大;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均值大小排序为MC>ZK>ZS>SC>KY;不同林分类型间土壤MWD和GMD存在差异,与毛竹纯林比较,竹阔和竹杉混交林0~60 cm土层中土壤MWD和GMD均值分别提高了3.38%、4.10%和5.04%、8.11%;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结果表明,各林分类型土壤结构指标关联度大小排序为KY>SC>ZK>ZS>MC,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亚热带地区林地资源合理经营及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志洪 《绿色科技》2021,(5):97-100
在杉木采伐迹地分别营造秃杉、木荷两树种的混交林和纯林,对12年生林木的生长量进行了比较,经调查效果探究,混交林、纯林不同林分的林木生长状况及林分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所不同,结果显示:混交林两树种混交与单树种纯林相比,混交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均比纯林两树种林分生长量,平均树高大7.5%、8.5%,胸径粗11.60%、9.70,树冠大4.8%、11.7%,枝下高大7.14%、25.00%,单株材积大31.3%、33.3%,蓄积量多27.5%、29.6%。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比纯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对杉木采伐迹地改造,营造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纯林,经过施肥、抚育,十几年的经营管理,林木生长良好。混交林生长林分与纯林生长林分相比,经调查显示:13年生马尾松台湾相思混交林的林分生长平均树高、胸径、树冠、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台湾相思纯林的林分树高提高2.43%、12.46%,胸径粗6.3%、12.71%,蓄积量多11.92%、36.84%。能增加土壤养分全量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生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秃杉×杉木、秃杉×木荷混交试验,并与秃杉纯林、木荷纯林、杉木纯林、杉木×木荷混交林对比,15 a的试验结果表明:秃杉与杉木、木荷混交后,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混交林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都大于秃杉纯林,增益可达18%~28%以上。其中秃杉×杉木、秃杉×木荷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且具有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白桦混交林的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林型的试验表明,日本落叶松与白桦、色赤杨混交林型能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各项性状指标均优于日本落叶松纯林。各混交林型能改善林分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在不同林型中,乔木层物种重要值,日本落叶松纯林最大,基本为一个林冠层,而混交林有2个林冠层,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以混交林型物种数量最多,远远高于日本落叶松纯林。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最大,数量最多,纯林的总数量仅为混交林的11%~37%。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杉木、柳杉混交林的营造技术及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柳杉混交林能够形成稳定协调的林分结构,能改善林分小气候;16年生的杉木、柳杉混交林单位面积上的蓄积量比杉木纯林高27.5~50.4%,比柳杉纯林高15.5~36.3%;杉木、柳杉混交可以改造杉木低产林,扩大杉木的栽植范围,具有比纯林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