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种诱导菲律宾蛤产卵方法的比较1989~1991年,在日本东京湾采集自然生长的菲律宾蛤,用以下5种方法诱导产卵:1)温度刺激。2)性腺内注射氨水。3)性腺内注射5一羟色胺。4)过氧化氢海水浸泡。5)紫外线照射下的海水浸泡。记录每个亲贝的产卵数及幼体发...  相似文献   

2.
2009年在福建平潭进行了2批次中华仙女蛤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亲贝性腺发育成熟程度与催产方法是影响中国仙女蛤亲贝催产成功率和排放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在2批亲贝的平均鲜出肉率分别为(31.6±2.0)%和(32.8±2.3)%的前提下,采用阴干、碘钨灯照射提高亲贝体温、流水刺激相结合的物理综合刺激方法可有效地催产中国仙女蛤并培育出健康苗种。但中国仙女蛤亲贝排精产卵的个数比例较小,即亲贝的排放率较低,2批次育苗的排放率分别仅为16.7%和26.7%。2批次共培育出平均壳长为2.87±0.14mm的中国仙女蛤苗种1 331×106cfu。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蛤仔室内催产研究——阴干、氨海水和性诱导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初步探索菲律宾蛤仔在室内催产方法和步骤:即先将性腺成熟的亲蛤阴干、后用氨海水浸泡,再以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诱导亲蛤排放精卵。试验结果是:阴干时间1/2至24小时都可以催产,一般应控制在16小时内。氨海水催产有效浓度为O.00015N至0.00225N,以0.00075N氨海水,浸泡14小时效果最好。0.00075-N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适宜浓度为25至150毫克/升)联合诱导,催产成功率达96.2%。用本文催产方法特点是:潜伏期短,一般在30分钟内;催产率高,在海区产卵高峰期,室内催产率72-100%;排卵量大,多数在76万粒/个以上;受精率、孵化率和D形面盘幼体出现率均接近100%,并能在室内条件下正常发育变态,培育到稚贝。  相似文献   

4.
尤颖哲 《福建水产》2016,(6):481-485
在人工育苗的过程中,对亲贝进行促熟培育获得高质量受精卵是开展规模化育苗的关键。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亲贝存在性成熟同步率低、产卵不集中的问题,研究对波纹巴非蛤亲贝分别进行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人工暂养促熟培育,经5、10、15、20 d的暂养促熟培育后,采用阴干、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产卵,比较不同的暂养促熟方法和促熟培育时间对亲贝的性腺发育及催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室外土池人工促熟法,波纹巴非蛤亲贝性腺发育的成熟情况比室内水泥池促熟法好、死亡率低;且经室外土池人工促熟培育10 d,亲贝的性腺发育情况及催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杂色蛤仔(Venerupisvariegata),俗称花蛤(北方称沙蚬仔),隶属帘蛤科(Veneridae),因其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故为传统的贝类养殖重要品种之一,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大面积养殖。杂色蛤仔为分期分批排卵放精,进行亲贝的促熟培育以延长产卵期、提高催产率、增加产卵量与产卵批数,这是获得大量成熟精卵的前提。笔者总结了1998~2002年福清市在花蛤育苗生产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亲贝促熟培育与催产方法的具体应用。一、环境条件垦区大滩面积从数百亩至数千亩不等,大小潮均能进水。砂质底或砂泥底质。水深1.5~2.0米,海水比…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蛤仔室内常温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了室内常温条件下菲律宾蛤仔亲贝暂养催产,产卵孵化,幼虫培育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性腺发育的因素和死亡高峰期的形成原因,对策。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蛤仔土池人工育苗试验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胡振德 《水产科学》1996,15(2):7-10
于1995年5~8月,利用对虾养殖土池乾地菲律宾蛤仔人工育苗试验,将200亩土 池经清淤,铺沙等改造后使用。作了蛤仔的亲贝蓄养,诱导产卵,受精孵化和浮游幼虫培养,获得附着稚贝平均为2310万粒/亩,面盘幼虫至附着稚贝的成活率为11.6%,试验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用土池培育蛤仔种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珠母贝生产业,由于成熟的亲贝不宜于手术插核养殖珍珠,所以在施行插核之前需推迟亲贝生殖腺的成熟或促进生殖腺发育诱导排放精卵。已有报道珠母贝与其它食用双壳类一样在性成熟和产卵季节死亡率较高。因此,利用不育的珠母贝养殖珍珠有很大的前途,三倍体珠母贝是不育的,如三倍体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Tabarini,1984)和三倍体软壳蛤(Mya arenria)(Allen et al.,1986;Allen,1987a)性腺不成熟。用细胞松弛素B(也称CB)或物理因素(压力刺激或温度刺激)方法处理,已在软体动物中诱变出一些种类的三倍体(Longo,1972,1983;Stanley et al.,1981,1984;Allen et al.,1982;  相似文献   

9.
菲律宾蛤仔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菲律宾蛤仔的受精卵孵化、蛤苗培育至成贝生长等阶段的发育生长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文中系统地记述了菲律宾蛤仔的胚胎发育、浮游幼虫培育、幼苗至成贝诸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生长特点以及亲蛤的繁殖能力。经1978—81年三年暂养试验表明,9月底将亲蛤暂养于池塘内并适当地控制生态条件,能使亲蛤的性腺保持三个月不排放精卵,从而可延长繁殖期,做到有计划地分批催产和育苗。1至3龄亲蛤都能繁殖后代,但以3龄亲蛤为好。  相似文献   

10.
古蚶亲贝室外水泥池催熟培育与催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室外水泥池进行古蚶(Anadara antiquata)亲贝不同密度的催熟培育,经过44 d的培育,均获得生长良好、性腺成熟的亲贝.通过比较发现,20个/m<'3>的培育密度效果最佳.且采用了阴干、藻液、温度、精液和流水刺激的方法诱导亲贝排放精卵,比较不同催产诱导方法,结果显示,采用阴干刺激2h+藻液刺激1h+精液刺激结合诱导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紫外线系统净化双壳贝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菲律宾蛤仔经人工方法使其体内积累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紫外线(UV)循环净化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对贝类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56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的E.coli减小约3个对数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菲律宾蛤仔净化效果的因子依次为水交换率、贝水比和温度,其最佳的净化条件为:换水率3次/h,贝水比为1:4,温度15℃。紫外线系统净化菲律宾蛤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水产常用催产药物和紫外线照射海水对刺参的催产效果,分别给性腺发育成熟的刺参亲参注射LHRH-A2+DON(A组)、LHRH-A2+HCG(B组)、NGLWY酰胺(C组)、8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D组)、12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E组)、16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F组)进行人工催产,比较不同外源催产剂对刺参亲参产卵和排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两组催产剂未能诱导亲参排卵、排精,其他四组催产剂均能诱导亲参排卵、排精。其中,1600W·h/m^3紫外线照射海水的F组催产效果最佳,催产率86.67%,平均产卵量为(1.45±0.30)万粒/g;注射催产剂后亲参产生参体皱缩的应激反应率达到100%,最慢恢复时间为(253.00±37.69)分钟。  相似文献   

13.
张炯  陈毓山 《水产学报》1964,1(1):119-122
缢蛏产于我国和日本,是我国海涂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但关于它的人工控制产卵的工作却做得很少。我室连续在1958和1959两年间进行缢蛏生殖的研究时,曾多次引用岩田清二,Galtsoff,P.S.[4-6]及郭继绪等人用于其他贝类的人工控制产卵方法来控制缢蛏产卵,如采用KCl,NH4OH,膘胨、淀粉等各种化学药品,做成海水溶液进行注射或浸泡亲贝;用提高水温刺激、感应电流刺激、以及放入缢蛏的精子或卵子做成的海水悬浮液诱导,均不能引起缢蛏产卵放精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海洋水产科技》1996,(2):15-18
三年的亲鲍升温促熟培养结果表明,经升温促熟后的亲鲍产卵时间可以比自然海区提前一个月左右,培育成活率达905。同时,当促熟亲鲍升温鲍升温有效积温达600℃左右,总有效积温达800℃左右时进行诱导产卵,可以获得雄性100%,雌性90%左右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15.
在鲍的人工育苗过程中,要求成熟亲鲍能在较短的预期的时间内集中排放精卵,集中采苗。而在生产实践中,即使亲鲍的性腺达到成熟的程度,在比较恒定的环境条件下很少能自行集中排放精卵。即使能集中排放,其排放的时间也难以人为掌握。采用刺激催产的方法,可使亲鲍预期集中产卵、排精。多年来,人们研究采用过阴干流水升温刺激法、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法、过氧化氢刺激法、雄鲍性腺搅碎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术前处理方式和不同规格珠核对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游离珍珠培育效果的影响。术前处理方式分别为抑制母贝性腺发育和促进性腺发育排精产卵,珠核规格分别为5.0 mm、6.0 mm、7.0 mm和8.0 mm,手术贝休养期为1个月,育珠期为18个月。结果显示:术前处理和珠核规格对育珠贝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促进性腺发育排精产卵处理的育珠贝休养期、育珠期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最高(62.0%、54.0%、21.0%和48.0%),未经术前处理的对照组最低(50.0%、38.0%、11.0%和32.0%),珠核直径5.0 mm组休养期、育珠期手术贝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最高(64.0%、54.0%、22.0%和45.0%),8.0mm最低(42.0%、33.0%、8.0%和22.0%)。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手术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企鹅珍珠贝育珠贝的成活率、留核率和成珠率,企鹅珍珠贝游离珍珠培育的合适的珠核规格为5.0~6.0 mm。  相似文献   

17.
缢蛏产于我国和日本,是我国海涂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但关于它的人工控制产卵的工作却做得很少。我室连续在1958和1959两年间进行缢蛏生殖的研究时,曾多次引用岩田清二,Galtsoff,P.S.[4—6]及部继绪等人用于其他贝类的人工控制产卵方法来控制缢蛏产卵,如采用KCl,NH_4OH~(++),脉胨、淀粉等各种化学药品,做成海水溶液进行注射或浸泡亲贝;用提高水温刺激、感应电流刺激、以及放入缢蛏的精子或卵子做成的海水悬浮液诱导,均不能引起缢蛏产卵放精的反应。 我们考虑到缢蛏是秋季(在浙江是10—11月)繁殖的贝类,同时通过自然海区繁殖规律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林东明  陈新军  方舟 《水产学报》2014,38(6):843-852
根据我国鱿钓船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渔汛期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作业时随机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样本(雌性148尾,雄性99尾),初步研究了其种群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渔汛期间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雌性胴长172~252 mm,雄性胴长164~248 mm。随着月份推移,雌性占比逐月递减,从12月份的84.21%递减至次年3月份的27.03%;雄性个体占比则逐月递增,从12月份的15.79%递增至次年3月份的72.97%。雌性样本超过3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雄性个体超过6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雌雄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均在性腺功能发育成熟时达到最大值,但是雌性胴长大于雄性,体质量却小于雄性。性腺指数、缠卵腺指数和精荚复合体指数随着个体生长逐渐增长。雌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001 2~0.31,平均值0.074;缠卵腺指数为0.003 1~0.55,平均值0.29;两者随着个体生长逐渐增长,在性腺功能成熟时达到最大值。雄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007 5~0.084,平均值0.038;精荚复合体指数为0.000 79~0.035,平均值0.012;两指数在繁殖期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长肋日月贝个体发生观察及人工育苗初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了长肋日月贝( Amusium pleuronectes )的诱导产卵及幼虫、稚贝培育.用阴干-流水刺激法,成功诱导亲贝产卵、排精.对胚胎和幼虫发生进行了观察.水温23.0~25.0℃,经诱导产卵的受精卵20 h可发育至D形幼虫.水温22.0~24.0℃时,D形幼虫经11 d培育到眼点幼虫期.投放附着基后,眼点幼虫在10 d内附着完毕.水温18.0~24.0℃时,稚贝经30 d培育平均壳长达(2.0±0.18)mm.此试验共培育壳长(2.93±1.15)mm稚贝49.6万粒.  相似文献   

20.
拟目乌贼繁殖行为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菁  江星  王雁  陈道海 《水产科学》2012,31(1):22-27
拟目乌贼在繁殖期间的行为较为复杂,包括求偶、雄性争斗、交配、雄性陪护、产卵等行为。拟目乌贼在生殖策略上并非"一夫一妻"制,交配时,雄性用第1、2对腕固定雌性的头部,然后用茎化腕将精荚输送至雌性纳精囊内。雌性受精后不久便产卵,拟目乌贼雌性轮流在产卵区产卵。卵白色,半透明,卵群葡萄状,分枝,刚产出的卵短径约1.2cm,长径约2.4cm,拟目乌贼平均产卵量为354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