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养鹅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饲养公鹅的成本,扩大公、母鹅配比(由自然配种的1:4—1:7提高到1:15).减少性器官疾病的传染。克服不同品种公、母鹅体重悬殊,择偶性差造成的交配困难,且种蛋受精率在85%以上.好的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前  李留霞  代明  李平 《畜禽业》2006,(12):33-35
随着养鹅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推广普及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势在必行。在养鹅生产中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不但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15-20),使公鹅饲养量减少75%左右。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还可提高受精率,防止疫病传播,克服公母鹅固定配偶交配的习惯,特别是可以克服因公母鹅体形大小悬殊自然交配困难或习性不同引起的品种间杂交的困难。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工作实践,谈谈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玉前  李留霞  代明  李平 《畜禽业》2006,(24):33-35
随着养鹅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推广普及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势在必行。在养鹅生产中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不但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15~20),使公鹅饲养量减少75%左右,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还可提高受精率,防止疫病传播,克服公母鹅固定配偶交配的习惯,特别是可以克服因公母鹅体形大小悬殊自然交配困难或习性不同引起的品种间杂交的困难。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工作实践,谈谈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1设备与材料准备配备显微镜、干燥箱、计数器、计数板、输精器、集精杯、医用镊子、医用剪刀、器械盘、药棉、纱布及精液稀释、保存药品。…  相似文献   

4.
与自然交配相比,猪人工授精技术应具有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饲养种公猪数量,能大量节省饲养管理费用,公母猪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和减少疫病的传播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笔者根据几年在学院种猪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提高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几项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高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象忠 《畜禽业》2006,(6):24-25
与自然交配相比,猪人工授精技术应具有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饲养种公猪数量,能大量节省饲养管理费用,公母猪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和减少疫病的传播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笔者根据几年在学院种猪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提高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几项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猪饲养量接近4亿头。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人工授精不仅可以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加大公猪的选择强度,充分发挥优秀公猪的遗传潜力,同时,通过人工授精还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人工授精技术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12)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优良种公畜的利用率、克服时间和区域差异、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鹤壁市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4,(3)
<正>近几年来,鹤壁市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市能繁母猪128 424头,人工授精20.692 3万胎次,人工授精覆盖率达到91.56%。1主要做法1.1指导发动猪人工授精技术是进行猪品种改良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加速品种更新和提高商品猪质量。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提高优秀公猪的配种效率,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猪场的繁殖效率,克服体格大  相似文献   

9.
刘刚 《畜禽业》2006,(8):28-32
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但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有相对不足的一面,如公猪患有不良的隐性基因就会在种群迅速扩散;公猪如患有可能经精液传播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非洲猪瘟,布氏杆菌等就会经精液迅速传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各个环节应严格的卫生操作等。生产中常因对精液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正确的输精操作过程使得各养猪场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甚至对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以后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反而低于采用本交,使得部分养猪企业和个人最终又选择了采用本交。综其原因:对人工授精技术不足的一面应用的不够好,其主要表现在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站的管理、精液生产的质量检控、人工授精设备及用品的管理与应用、输精技术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原因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授精站的管理及母猪输精管理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5,(12)
<正>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不仅能使优秀的公驴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由于选优淘劣的方法,扩大了优秀公驴的选配,加速了优良驴的品种改良,也降低了种公驴的饲养成本。母驴通过发情鉴定和适时的人工配种,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机率,提高了母驴的受精率,随着冷冻精液的推广,等于延长了种公驴的使用年限,母驴与外地优秀公驴的远距离授精也方便得多。1采精前的准备1.1器械的洗涤与消毒人工授精所用的器械在每一次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太湖新银鱼干法人工授精和半干法人工授精及雌雄鱼不同配组试验研究,探讨提高银鱼受精率、合理利用银鱼资源量的办法和途径。结果表明,半干法人工授精的受精率明显高于干法人工授精的受精率,雌雄不同配组其受精率相差不大,采用1:1配组可缩短精子在空气中滞留时间,以提高其受精能力,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更合理地利用银鱼资源。银鱼4月上、中旬性腺发育都达到成熟程度,是繁殖最适时期,此时水温为14~18℃。  相似文献   

12.
张登辉 《畜禽业》2007,(6):21-22
<正>猪的人工授精具有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种公猪饲养量,节省养猪成本;增加遗传性能优良的公猪的利用率,扩大良种覆盖面,加快猪的改良速度;克服时间和区域差异,可以异地配种,减少种猪生殖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提高母猪的受胎率;节  相似文献   

13.
猪场人工授精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以来,江苏省靖江市参加了江苏省良种供精推广项目。技术推广过程中,一些猪场在实施人工授精时,不能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施行人工授精,导致母猪受精率、产仔率普遍较低。根据近两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母猪人工授精效率,在保证公猪精液品质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4.
张晓红  孙梅 《畜禽业》2013,(2):64-65
<正>从现在种鸡生产性能指标来看,母鸡的产蛋率及种蛋合格率的潜力挖掘已比较有限,保持和改善以受精率为目标的种公鸡的营养与管理,是养鸡业的潜力所在。公、母分开育雏、育成,产蛋期公母混群后分开饲喂,目前已成为饲养者普遍接受的方法。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将提高肉用种公鸡繁殖性能的选择、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刘刚 《畜禽业》2006,(15):28-32
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  相似文献   

16.
郭苓 《畜禽业》2013,(7):57-59
<正>宝应县年饲养能繁母猪2.5万头。2001年以来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特别是仿生输精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90%以上,生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从原来的54%提高到86%,窝均产仔10.8头,育肥到100kg比本交平均缩短了20d。生猪良补项目实行免费供精,社会劣质种公猪由于收费高而被自然淘汰,大中型养殖场停止了饲养种公猪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现代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为提高养鸡效益,各地正逐步推广笼养方法。而解决笼养鸡繁殖问题的配套有效的方法是人工授精,其具有6大优点:(1)扩大公母配比,降低成本:自然交配时,公母配  相似文献   

18.
李进村  孟祥宏 《内陆水产》2005,30(10):28-29
半干法人工授精的受精率明显高于干法人工授精的受精率,雌雄不同配组其受精率相差不大.采用1:1配组可缩短精子在空气中滞留时间,提高受精率并降低劳动强度。银鱼4月上、中旬性腺发育都达到成熟程度,是繁殖最适时期,此时水温为14~18℃。  相似文献   

19.
李锋 《畜禽业》2008,(4):51-52
<正>我区种鸡场在20世纪90年代初笼养种鸡开始人工授精,近几年来种鸡场普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蛋种鸡受精率一直保持在92%~97%左右,肉种鸡的受精率在92%~93%左右。影响人工授精的原因复杂,环节较多,以下就提高笼养种鸡人工授精率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林春 《淡水渔业》2005,35(1):39-40
以中华鳖的新鲜精液为实验材料 ,研究鳖类人工授精技术 ;以自然受精作对照 ,研究人工授精对受精率、孵化率以及对子代稚幼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同样体重的人工养殖雄鳖精巢重量、精液量分别是野生雄鳖的 3 32倍和 6 1倍。人工授精的受精率为 79 8% ,自然受精的受精率为 85 6 % ,人工授精受精卵的孵化率为 98 5 % ,与自然受精的孵化率 98 6 %基本一致。人工授精对其子代稚幼鳖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