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春宇 《中国动物保健》2022,(5):131-132,104
为了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可行性,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比对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IAC-HPLC法),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了检测,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样品加标回收率进行了分析.ELISA法线性方程相关系数为0.9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定河北省部分地区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试验在河北省部分地区肉牛养殖场采集肉牛精粗饲料及饲料原料,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结果表明:河北省内肉牛饲料中以青贮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居多,并且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ELISA法检测配合饲料中黄曲霉素B_1前处理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配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含量,关键在于样品的前处理。本文对配合饲料中AFB1的前处理作了方法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较国标方法能显著地提高AFB1的检出量,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数据一致,且改进方法加标回收理想,平均回收率为87.3%~94.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样品加标回收率为指标,比较了液-液萃取、直接提取、亲和层析三种前处理方法对饲草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值准确性的影响.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测定,并通过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进行验证.结果,采用液-液萃取-ELISA法,平均回收率在70.0%~102.0%,且相对标准偏差(RSD)<6.6%,亲和层析净化后ELISA与HPLC结果基本一致,但较液-液萃取测定值低.提示液-液萃取法作为ELISA检测饲草中黄曲霉毒素B1的前处理方法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薄层色谱法的特点,比较2种方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优缺点.[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定量测试盒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进行测定;薄层色谱法应用薄层荧光扫描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并用薄层色谱进行确证试验.[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标准曲线r值为0.999 3~0.999 9,变异系数为0.3%~0.6%,回收率在94.0% ~105.0%之间.薄层色谱为半定量色谱,但该试验利用荧光扫描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标准曲线r值为0.998 1,回收率在84.60%~90.08%之间.[结论]2种方法相比较,薄层色谱法是传统经典的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离线检测可反复测试的优点,但TLC法前处理较为麻烦,精密度、回收率均没有酶联免疫吸附法高;ELISA法是目前国际检测AFB1的先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干扰少、简便快速、操作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全国11个省份共计1013份饲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了解我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高达99.51%,但超标率较低,平均为2.27%;不同省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贵州省最高,河南省、四川省较高,福建省最低,其余7省居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棉粕、家禽配合饲料、菜粕、玉米、仔猪配合饲料、麦麸、豆粕、鱼粉和小麦。我国饲料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但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超标率低,含量在不同区域和饲料种类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基于在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基础上,建立酶联免疫(ELISA)直接法检测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应用黄曲霉毒素抗体和酶标记的黄曲霉毒素建立酶联免疫直接竞争法。试剂盒最低检出浓度为0.5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10.0ng/mL;对花生和花生粕的添加回收率为70.0%~110.0%,变异系数小于20%。本实验制备的黄曲霉毒素试剂盒能够应用于花生及其制品的检测,酶联免疫直接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魏姜勉 《中国饲料》2021,1(22):69-73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霉菌产生的毒素,易存在各类饲料和食品中。本研究采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对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1进行测定,而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研究结果发现:本实验中的黄曲霉毒素M1的荧光光度计的最佳光谱发射波长为450 nm,分析阴性牛奶产品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确定数据的精确性,牛奶回收率为76.67%~93.33%,变异系数为0.45%~2.8%,满足我国制定的检测标准,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和安全。奶牛饲料中青绿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样品的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率为100%,奶牛饲料中被检测的青绿饲料、粗饲料、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阳性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分别为11.45、4.25、5.24和7.58 μg/kg,均小于20μg/kg(国家卫生部门制定标准),属于轻度污染|不同类型牛奶样品中阳性最高值为0.201 μg/kg,阳性最低值为0.004 μg/kg,平均值最大为0.084 μg/kg,严重超过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 [关键词]饲料|黄曲霉毒素|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的国际标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解析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测定的国际标准,阐述了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在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谷物样品经提取后,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对其进行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并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相符率可达90%以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操作简单、快速、方便,可以应用于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对人和动物都有很大的危害性。试验采用酶联免疫法来测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其最低检出限为0.2ng/m L,定量范围为0.2~5ng/m L。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一般采用酶联免疫法、薄层色谱法等半定量方法,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中黄曲霉毒素B1和黄曲霉毒素G1线性范围为5~50 μg/mL,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G2线性范围为1.5~15 μg/mL,平均回收率为80%~110%,RSD为5.00%~10.00%.结果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操作简便,定性准确,定量精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测定范围0~50μg/kg;线性相关系数0.99;检测灵敏度1μg/kg;变异系数<18%;回收率82%~120%;分析时间20min,不需要剧毒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可以分别定量地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在黄曲霉毒素B1为0~50μg/kg测定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0.91;检测灵敏度1μg/kg;变异系数<10%;回收率81%~110%。  相似文献   

14.
ELISA在检测饲料黄曲霉毒素总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方法。采用70%甲醇萃取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应用固相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原理,建立标准反应曲线Y=-21.1X+120.11,R2=0.998。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回收率在97.71% ̄102.74%之间。  相似文献   

15.
陈玲 《广东饲料》2008,(11):35-36
目前黄曲霉毒素检测的主要方法有:薄层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快速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是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常用方法,所涉及的仪器及试剂比较少,操作比较简单,被很多企事业单位所采用。但在应用ELISA法检测黄曲霉毒素时如果不注重操作细节问题,就可能出现假阳性,从而难以很好地监控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16.
饲料在自然条件下污染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包括B_1、B_2、G_1、G_24种,因为黄曲霉毒素B_1具有致癌性,饲料和粮食中一般以黄曲霉毒素B_1作为黄曲霉毒素含量评价的主要指标,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_13078-2001只对黄曲霉毒素B_1限量进行了规定。目前,对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有胶体金法、薄层分析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主要对近年来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限量要求下的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进行检测,对比了3个不同厂家的试剂盒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在空白样品中添加浓度为0.5、1.0、2.5 μg/kg时,试剂盒的回收率在93.5%~103.5%。不同厂家的试剂盒测定结果重复性、精确度均较好,说明酶联免疫法能够有效检测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  相似文献   

18.
张玮  李会荣  朱娜  孙凯 《饲料研究》2023,(3):126-129
研究旨在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试验样品经84%乙腈水溶液提取,净化,稀释定容后上机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在0.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0;黄曲霉毒素B1的空白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1.8%~91.6%,精密度(RSD)≤4.5%;玉米赤霉烯酮的空白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5%~93.9%,RSD≤4.1%。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步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GB5009.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含量,在测定过程中使用免疫亲和柱法进行精确定性、定量,然后对生鲜乳及其加标的阳性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待测组分的标准系列工作溶液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加标回收率为95.00%~105.00%,相对标准偏差为0.50%~2.00%。结果表明,本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旨在建立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溶液提取,利用免疫亲和柱净化,以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光化学衍生器衍生后应用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4种黄曲霉毒素在0.5~20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71.6%~89.0%。采用该方法检测5种饲料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总量,检出率范围在74.0%~86.7%,检出值的范围为0.5~4.3μg/kg。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监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水平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