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苗主要通过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目前,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包括基因缺失苗、基因重组苗等。活载体疫苗是将胞内感染性的细菌直接用来运载目的基因进入体内,而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目前沙门菌的预防与治疗通常使用药物,但沙门疫苗研究正迅速发展,如减毒沙门菌活载体疫苗则是将减毒后的沙门菌作为载体,  相似文献   

2.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活疫苗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载体疫苗技术的发展促使产生了更多的疫苗设计新思路.沙门菌是一种肠道细菌,目前已通过基因突变的方法构建了许多种减毒株,如GID101、GID105、X4064、ZJⅢ、Ty800、X4632、X4550、X4072和X3730等,这些减毒株被突变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然而其基因型和血清型仍很稳定,所以人们常将其用作基因疫苗的表达载体或运送载体.现在已有许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减毒沙门菌活载体疫苗被研制成功.文章对沙门菌的减毒方法,减毒沙门菌的免疫机理以及其用途和作为疫苗载体的优缺点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以减毒猪霍乱沙门菌为载体的抗O型口蹄疫病毒重组活菌苗在家兔体内免疫应答的相关内容,将含有口蹄疫病毒疫苗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BO1经过中间宿主鼠伤寒沙门菌LB5010修饰后,经过电转化,将其转化到减毒的猪霍乱沙门菌C500中,最终构建成为重组活菌苗pBO1/S.cho.,该活菌苗可以抗O型口蹄疫病毒。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6,(4):589-594
利用平衡致死系统构建表达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的减毒鸡白痢沙门菌活载体疫苗株。以p MD18-T-HN为模板,经PCR扩增出HN基因,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YA3493,构建重组质粒p YA-HN,再将其电转入减毒鸡白痢沙门菌ΔcrpΔasd C79-13中,获得重组减毒鸡白痢沙门菌ΔcrpΔasd C79-13(p YA-HN)。对重组菌的生化特性、生长特性、稳定性及安全性进行测定;并对重组菌表达的HN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菌保留了在DAP阴性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不能利用麦芽糖、蔗糖及乳糖等碳源,但保留了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其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强毒株C79-13,而与ΔcrpΔasd C79-13相比变化不明显;在体外连续传代能稳定遗传HN基因片段;经SDS-PAGE出现1条蛋白质量约为63 000的蛋白条带;Western blot证明重组菌表达的HN蛋白能与ND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雏鸡口服接种试验表明ΔcrpΔasd C79-13(p YA-HN)的毒力较强毒株C79-13下降183倍。上述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NDV HN蛋白的口服重组减毒鸡白痢沙门菌,为开发鸡白痢—新城疫的基因工程口服疫苗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5.
减毒沙门菌在禽用疫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毒沙门菌感染宿主细胞后,可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反应,不仅可以用作疫苗,而且也是理想的疫苗载体.文章对禽用疫苗中的减毒沙门菌活疫苗、减毒沙门菌携带的重组疫苗和DNA疫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新型禽用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能够稳定携带外源基因的猪霍乱沙门菌口服活疫苗载体,本研究在减毒猪霍乱沙门菌△cyaC78-1基础上,利用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交换技术,构建了△cya△asdC78-1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鉴定。PCR及测序结果表明△cya△asdC78-1构建正确,其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显示△cya△asdC78-1生化特性与△cyaC78-1完全相同,血清型与△cyaC78-1和疫苗株C500相同,并且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其生长速度与△cya C78-1基本相同,均明显慢于疫苗株C500。动物试验表明△cya△asdC78-1电转化携带asd基因的互补质粒pYA3493后,其毒力比△crp△asdC78-1(p YA3493)降低1.14倍,比△asdC500(pYA3493)降低了5.1倍。以上结果表明,减毒猪霍乱沙门菌△cya△asdC78-1同样可以作为口服活疫苗载体用于高效表达外源基因,为开发以C78-1为基础的口服多价疫苗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鼠疫是一种烈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曾经导致历史上10多亿人死亡,目前在世界各地还均有流行。抗生素治疗一般对腺鼠疫有效,但难以治疗肺鼠疫,经常有抗生素治疗仍死亡的情况发生。灭活疫苗对肺鼠疫无效,减毒活疫苗存在毒力返强的安全隐患。F1和V亚单位疫苗在动物模型中对腺鼠疫和肺鼠疫均有效,已经用减毒沙门菌系统通过口服和鼻腔途径传递系统进行免疫研究。文章综述了鼠疫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载体疫苗抗原免疫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减毒沙门菌活疫苗比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优越,不仅能诱导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黏膜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还可用作疫苗载体。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减毒沙门菌活疫苗需要平衡减毒沙门菌毒力及其免疫原性,因此其候选基因的选择至关重要。文章概括地阐述了沙门菌减毒疫苗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为将来新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携带猪乙型脑炎DNA疫苗减毒沙门菌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基因串联,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I-EAB.将重组质粒pCI-EAB转染Vero细胞,表达产物通过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检测出目的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质粒pCI-EAB电转化入减毒猪霍乱沙门菌,观察重组菌的安全性、体内外的稳定性与免疫原性.动物试验表明,重组菌是相对安全和稳定的;重组菌S.C500/pCI-EAB体外培养时,D600值在0.8左右质粒是比较稳定的;以1×108CFU剂量的重组菌S.C500/pCI-EAB口服免疫小鼠,在二免后1周和三免后1周,重组菌抗体水平与S.C500/pCI-neo空载体组差异显著(P<0.01);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显示,重组菌对ConA有显著的反应性,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同时CD3+、CD4+和CD8+T细胞的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初步表明,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的猪乙型脑炎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为猪乙型脑炎口服活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贾第虫的c 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克隆入p VAX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 VAX1-α1-giardin;以电击转化的方式转入减毒沙门菌株SL7207,构建重组沙门菌SL7207/p VAX1-α1-giardin;通过体外连续培养测定重组菌株的载体携带稳定性;30只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以1×106的SL7207/p VAX1-α-giardin、SL7207/p VAX1和无菌1×PBS(p H 7.0)口服免疫小鼠,8周后处死,检测各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α1-giardin的表达及血清中和小肠灌洗液中特异性Ig G和SIg A的水平。结果表明,重组减毒沙门菌SL7207/p VAX1-α1-giardin连续培养168 h后,质粒携带率为90%;口服免疫小鼠8周后,SL7207/p VAX1-α1-Giardin免疫组,肠系膜淋巴结可见α1-Giardin的高表达,血清中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和小肠灌洗液中特异性SIg A水平均明显增高,分别为PBS组的3.6(P0.01)和5.7倍(P0.01)。本研究尝试了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携带α1-giardin DNA的抗贾第虫口服疫苗的构建及免疫试验,为进一步的疫苗保护性试验和制剂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将28日龄的150只肉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0只,A、B、C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的生长抑素基因疫苗pcS/2SS,剂量分别为8×109、4×109、1×109 CFU/只,D组口服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E组口服减毒沙门菌CS022,2周后加强免疫1次。研究生长抑素基因疫苗对肉用鸡生长相关激素和抗生长抑素抗体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的生长抑素基因疫苗pcS/2SS口服疫苗免疫肉鸡后,各试验组日增重有升高趋势,C组日增重分别比D、E组提高了10.7%和9.5%(P<0.05),而且C组肉鸡饲料利用率较高,分别比D、E组提高了10.9%和15.4%。与对照组(D、E组)相比,C组血浆GH浓度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血浆T3含量有上升趋势;而A、B组GH、T4、T3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抗SS抗体在加强免疫后2周时达到最高,各试验组P/N值均达到阳性,加强免疫后4周时,抗体水平有所下降,其中C组肉鸡抗体P/N值为阳性,A、B组肉鸡此时均值未达到阳性。结果表明,口服生长抑素基因疫苗可以提高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增加肉鸡血浆GH、T3浓度,提高生长抑素抗体P/N值,...  相似文献   

12.
减毒沙门氏菌可以作为DNA疫苗载体表达外源抗原基因,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对沙门氏菌的减毒、载体疫苗的优越性及作为口服活载体疫苗在动物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疫苗的最新应用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猪霍乱沙门菌C500(S.C500)运载猪瘟病毒(CSFV)新型基因疫苗口服免疫家兔的体内免疫应答特点,采用电转化法将CSFV新型基因疫苗转化到S.C500,构建重组工程菌,口服免疫接种家兔,检测CSFV、S.C500特异性抗体;并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及猪伤寒沙门菌野毒株依次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成功构建CSFV新型基因疫苗重组菌S.C500/pCB-ME2-IL-15,S.C500/pCC-ME2-IL-15。口服免疫家兔可以诱导产生抗CSFV和S.C500的特异性ELISA抗体,且S.C500/pCC-ME2-IL-15略显优势。经三免后免疫家兔能够部分抵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与猪伤寒沙门菌野毒株的攻击。试验提示以S.C500为CSFV新型基因疫苗运载体的猪用重组活菌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沙门菌病(salmonellosis)是由沙门菌属(Salmonella)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畜禽沙门菌病的有效途径。由于当前使用的沙门菌减毒疫苗成本较高,免疫效果不稳定,免疫程序复杂,导致使用率不高。口服植物型沙门菌疫苗具有产量高、生产时间短、成本低、安全性高等特点。对口服植物型沙门菌疫苗的研究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广泛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H9N2亚型AIV H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PCR引物,通过RT-PCR扩增A/Chicken/Shanghai/3/2002(H9N2)AIV毒株的HA基因,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和asd-pVAX1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VAX1-HA和asd-pVAX1-HA.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HA基因在细胞内得到了瞬时表达.进一步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和X4550,得到两种运送DNA疫苗的重组沙门菌SL7207(pVAX1-HA)和X4550(asd-pVAX1-HA).以5×109 cfu/只的剂量两次口服接种1日龄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免疫鸡既能检测到HA特异性的血清抗体应答,又能检测到黏膜免疫应答,采用A/Chicken/Shanghai/3/2002(H9N2)AIV毒株经滴鼻和口服同时攻毒免疫鸡后,这两种疫苗抑制免疫鸡排毒的效果与灭活疫苗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为构建表达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融合基因K88ac-STⅡ的无抗性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从质粒pET-K88ac-STⅡ中扩增编码融合蛋白K88ac-STⅡ的基因并插入线性T载体pBS-T中,经酶切、PCR、测序鉴定正确后,再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插入含有asd基因的表达载体pYA3334,构建pYA-K88ac-STⅡ重组质粒。重组质粒鉴定正确后电穿孔转入缺失腺苷酸环化酶基因(Δcya)、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Δcrp)以及天冬氨酸p-半醛脱氢酶基因(Aasd)的鼠伤寒沙门菌(X4550)中,以获得重组菌株X4550(含pYA-K88ac-STⅡ)。结果显示该无抗药性的重组菌株在体外营养选择压力下,可较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口服该疫苗菌株无明显的毒性作用。通过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表达K88ac-STⅡ融合基因平衡致死的减毒鼠伤寒沙门重组菌X4550(含pYA-K88ac-STⅡ)。为防治仔猪腹泻提供了口服活菌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7.
通过鸡接种不同剂量的SL8132、SL8786、SL8132/pcDNA3s与SL8786/pcDNA3s,测定其致病力与免疫效果,检测了诱导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原菌SL8132、SL8786接种后连续观察雏鸡10d,不同剂量组的感染均未引起死亡.接种后7周,肝脏、脾脏中已没有菌落,粪便中仅有极少量的菌落.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在完成抗原呈递后即被鸡体免疫系统所清除,未发现雏鸡出现明显毒副作用.SL8132/pcDNA3s与SL8786/pcDNA3s疫苗诱导的抗-HBs动态检测发现,抗-HBs在免疫后水平逐渐升高,到第8周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原菌SL8132与SL8786与重组菌株SL8132/pcDNA3s与SL8786/pcDNA3s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沙门菌肠毒素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常见的不同血清型沙门菌肠毒素(stn)基因核苷酸序列之间的差异及其分布情况。根据沙门菌的stn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分别对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鸡白痢沙门菌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并用所设计的引物检测7种血清型沙门菌(42株)。结果显示,3种沙门菌经PCR均扩增出749 bp的特异条带,DNA序列分析证实,沙门菌的stn核苷酸序列比较保守,42株沙门菌stn的检出率为100%。本试验成功克隆出沙门菌的stn,调查其在不同血清型沙门菌中的分布及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stn致病机理及研制减毒沙门菌活菌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携带新城疫病毒(NDV)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疫苗的重组减毒鸡白痢沙门菌的口服免疫原性,将携带NDV HN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HN电转化减毒鸡白痢沙门菌ΔcrpC79-13,构建重组疫苗菌株ΔcrpC79-13(pcDNA3-HN)。将重组菌株ΔcrpC79-13(pcDNA3-HN)以1×10~9 CFU·只-1口服免疫7日龄雏鸡,同时设PBS、ΔcrpC79-13(pcDNA3)和NDVⅣ系疫苗免疫对照,于免疫后7、14、21、28、35d测定免疫雏鸡诱导的抗NDV的HI抗体、鸡白痢沙门菌IgG抗体和肠道黏膜IgA抗体动态水平,同时测定免疫雏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成功获得携带NDV HN基因疫苗的重组菌株Δcrp C79-13(pcDNA3-HN);在免疫后14~35d,可诱导产生抗NDV的HI抗体,且在免疫后21d时达到最高值;可诱导产生抗鸡白痢沙门菌的IgG抗体,且在免疫后28d达到最高值;Δcrp(C79-13pcDNA3-HN)组肠道黏膜IgA抗体含量最高值略高于Δcrp C79-13(pcDNA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免疫28d以后,Δcrp(C79-13pcDNA3-HN)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极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ΔcrpC79-13(pCDNA3)组(P0.05)。用103EID50 NDV F48E9株攻毒,保护率达67%(10/15),用108 CFU鸡白痢沙门菌C79-13攻毒,保护率为100%。本研究结果表明重组减毒鸡白痢沙门菌ΔcrpC79-13(pcDNA3-HN)具有良好的口服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0.
设计出一种实验,比较肌内注射减毒活苗、鼻内接种温度敏感活苗和减毒活苗,并利用气雾的方法接种减毒活苗(两种浓缩物)、对形成特异性血清抗体的效力(刺激特种的血清抗体和用已知病毒对牛犊攻击的保护能力)。保护牛犊,防止已知病毒的攻击。除了肌内注射的IBR和PI_3苗外,所有疫苗,包括肌内和鼻内接种疫苗对IBR病毒的攻击提供最优的保护作用,但用两种浓度的疫苗气雾法接种,只提供部分的保护性。鼻内使用减毒活苗,在所有的(100%)试验牛犊中、都出现IBR血清抗体滴度,而肌注诱发的反应,在试验牛犊中仅占60%;鼻内温度敏感活苗接种,在试验牛犊中只有40%导致出现血清抗体滴度。用气雾的方法接种,在试验牛犊中IBR血清抗体滴度仅占20%。鼻内接种减毒活苗和气雾的疫苗使用对PI_3病毒(60~80%缸清阳转)比起用温度敏感活苗(20%血清阳转)有较强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